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盟既定计划与梁漱溟赴港重庆上清寺特园是著名民主人士鲜英的私家花园别墅,占地面积较大,环境温馨优雅。上世纪30年代,因爱国民主人士经常在此聚会活动,故被郭沫若先生称之为民主之家,常有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之景象。1941年3月19日,黄炎培、张君劢、左舜生、梁漱溟、章伯钧、罗隆基等10多位民主人士光顾特园,一时名流荟萃,气氛热烈。然而,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聚会,由在野名流聚集而形成第三势力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由此诞生。这是当时超然于国共之间的一个新的政治团体。但在蒋介石党外无党的独裁统治下,想宣布成立一个新的政党组织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民盟的成立是在秘密状态下  相似文献   

2.
在国民革命时期,吴江乡镇小报《新黎里》《新盛泽》随着办报者加入国民党而呈现出革命化的色彩。孙中山逝世和"五卅惨案"以后,《新黎里》和《新盛泽》聚焦由国民党主导的吴江本地的悼念、声援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以国民党员为主的地方人士在两报上发表评论、刊登函电、提倡国货,起到了宣传革命、宣传国民党的作用。作为地方报,《新黎里》和《新盛泽》通过构建呈现本地革命活动、供本地人发声的革命化舆论空间,推动了地方政治氛围的革命化,其作用是大城市的主流报刊所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3.
一黎庶昌两次出使日本,先后六年间,与日本朝野交往,经常举行宴集,以文会友,促进交流,每次都有不少文章和诗词传世,经黎庶昌随员孙启异、陶大均等汇编为《黎公使宴集合编》一书,总计收入序23篇,记6篇,行1篇,赋1篇,诗540余首,套曲1则。  相似文献   

4.
左方 《炎黄春秋》2014,(10):44-49
1993年,《南方周末》曾遭遇过一次停刊风波。那时,我正担任这张报纸的主编,二十年过去了,把这段历史讲出来,也只是限于一段历史而已。《南方周末》躺着中枪《南方周末》被中宣部责令停刊前有个预兆,为了给《南方都市报》申办刊号,《南方日报》的总经理李民英请新闻出版总署的副署长王强华吃饭,王强华出于好意,向李民英透露一个消息,说中宣部一个领导要将《南方周末》停刊,他提醒《南方周末》今后要把好关,不要再闯乱子。  相似文献   

5.
《闲话扬州》一书,在1934年春由中华书局刊行,作者易君左,本名家钺,是湖南汉寿诗人易实甫的儿子。他有些才气,颇为自负。早年他反对父  相似文献   

6.
孙兴盛 《百年潮》2008,(10):46-53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国青年》杂志复刊30周年。1978年9月11日正式复刊的《中国青年》第1期,由于公开宣传报道“天安门事件”,一度被下令停印停发,引起一场颇为轰动的风波。一经过编辑部同仁的据理力争,由于中央主要负责同志的特别宽容,也得力予一些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刊物说话,这场风波最终得以圆满解决。现在回忆此事,对加深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是颇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7.
雷厉 《百年潮》2007,(3):70-73
1975年1月,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决定余秋里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8.
《中央日报》为国民党党报,是国民党的御用舆论工具。自三四十年代始,报纸几乎每期都要准时送到蒋介石的案头,公务之余浏览当日《中央日报》,则成了蒋介石的一种习惯。 1947年2月20日,因发动内战而身心疲惫的蒋介石在沙发上小憩片刻后,习惯性地拿起当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研究风波实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4年因两个“小人物”的文章引起了《红楼梦》研究风波,其发展过程及成因后果值得反思:领袖人物介入,行政机关组织,举国文人参战,批评对象更迭,风波所及,彻底改变了争论的性质,演变成为建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纳入政治轨道的大批判运动,对国家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人的命运为之改变。欲知详情,请看,《<红楼梦>研究风波实录》一文。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引《尚书·西伯戡黎》 ,兼采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文字。他解释经文 ,引用了今文家说 ,亦据自己对史料的判断和推论对今文说作了改动。司马迁提出“考信于六艺”说 ,表明对儒家经典的尊重 ,但并非唯经典所从。他对经文作了选择、建构和批评 ,把经过历史批判的经文作为撰写历史的基点 ,表现出鲜明的史学思想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1.
《挺进报》     
《挺进报》,作为中共地下党重庆市委的机关刊物,在蒋管区秘密出版发行,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人们至今还没有忘记这份小小的地下刊物。在四害横行时期,北京一些革命青年出版反对“四人帮”的文章,其刊头仍沿用《挺进报》的名称,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把《挺进报》当作冲破黑暗、传播  相似文献   

12.
一本漫谈风土人情的小书,迅即惹上了官司不说,还引起国民政府高官显宦的关注,闹哄哄达半年之久,最后却不了了之。《〈闲话扬州〉风波的台前幕后》道出了个中缘由。  相似文献   

13.
刘小云 《民俗研究》2008,(1):246-256
现代中国学术的转型,不仅表现为中学在西学冲击、影响下,发生分化、重组;就是外来概念、知识、学术系统本身,由于来自历史文化等背景各异的国度,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传播过程中增加了中国学人认知、理解和取舍的难度,也会不断有所调整演进,民俗学在中国的演进即为典例。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停刊的《中国青年》杂志社拟定于1978年复刊,复刊后的《中国青年》定于9月11日出版。复刊号有介绍“天安门事件”中勇敢斗争,在“四人帮”疯狂迫害下坚强不屈的青年工人韩志雄事迹的文章《革命何须怕断头》,还选登了“童怀周”编辑的《天安门诗抄》。9月10日,北京承印的60万份《中国青年》第一期已全部印完,北京地区已有四万多份邮送到读者手中。9月10日下午,共青团十大筹委会负责人韩英接到汪东兴的一个电话,具体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中国青年》第一期为什么只有叶副主席题词,没有华主席题词。二、《革命何须怕断头》所宣传的韩志雄,你们了解清楚了吗?这个人有问题。三、童怀周的《天安门诗抄》怎么又出来了。  相似文献   

15.
CNN明星主持人、《时代》周刊专栏作家扎卡里亚,此前一直被认为是美国梦的代言人,但在经历“抄袭门”后,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相似文献   

16.
《内蒙春光》影片风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安平 《炎黄春秋》2011,(11):67-71
摄制于1950年的《内蒙春光》,因对民族政策的反映出现问题,上映不久即遭"停映",后在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下进行修改,并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更名为《内蒙人民的胜利》后恢复公映,在国内外广受欢迎,曾在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相似文献   

17.
尹彦 《炎黄春秋》2009,(10):76-81
列宁《给代表大会的信》,可谓他的《政治遗嘱》。它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两次病情的突然恶化。尤其是12月23日凌晨,“右臂右腿瘫痪”。列宁清楚意识到生命的危险性。早前列宁已对机关、尤其是斯大林负责的工农检察院极为不满,同时在对外贸易垄断与国家体制、民族问题上与斯大林等产生较大分歧,他发觉斯大林继续担任总书记不利于防止党的分裂,  相似文献   

18.
窦应泰 《百年潮》2004,(9):70-73
蒋经国病逝以后,他的<遗嘱>曾经引起一阵不大不小的风波.眨眼十六个春秋过去了,当年在台湾轰动一时的<蒋经国遗嘱>风波,现在该是揭其谜底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9.
何扬鸣 《百年潮》2002,(1):46-53
1935年5月4日,上海的<新生>杂志第2卷第15期上有一篇署名为"易水"写的<闲话皇帝>一文,这是一篇随笔,泛论包括世界上古今中外的皇帝,特别是那些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立宪.文章也涉及到日本天皇,它是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20.
<野玫瑰>是抗战中期西南联大教授陈铨的一个话剧作品,以美女、间谍、爱情、汉奸等元素反映沦陷区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复杂多面,搬上舞台后立即引起轰动,受到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嘉奖.然而在抗战中期国共冲突政治背景下,该剧的上演引发了国共两党在文化领域的一场激烈冲突,誉之者以为是现实主义杰作,贬之者斥之为是对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亵渎.本文依据可靠史料重新解读风波的来垄去脉,辨析争论双方在政治理论、文艺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取向,探讨争论背后的用意和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