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遥双林寺千佛殿和菩萨殿两殿前檐下及窗楣上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设色以石绿、土黄、赭石为主,保存完整,是山西省内现存为数不多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之一,且因其绘制时代较早、艺术水平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四川蒲江县河沙寺大雄宝殿《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是四川地区明代有明确纪年,并每参存有题记的明代中期佛教艺术遗存。壁画主要内容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另有二十四诸天,并混有天官等儒教形象,是研究明代早期四川地区宗教在蜀献王时期仍受方孝孺"正学"影响的见证。壁画运用工笔重彩、线条勾勒流畅柔和、造型生动传神和与明代同时期的蓬溪宝梵寺、新津观音寺等壁画的工细金碧、沥粉贴金的风格迥异,相比同邛崃盘陀寺、新繁龙藏寺、广汉龙居寺壁画风格相近又有区别,为明蜀王四川地区不同艺术风格的壁画提供了又一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3.
大同华严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采用连环画的构图方式排布,画面宏大,每个故事主题一幅壁画,左侧配有榜题框,壁画整体设色艳丽。但整体画面故事排布无序,人物形态较为呆板僵硬,图绘情景与经文载述多有不符,从侧面也反映出清代寺观壁画的衰落。  相似文献   

4.
熊文彬 《考古学报》2021,(2):221-232,中插1-中插6
目 次 一 西藏明代壁画中的汉式善财童子和汉式童子 二 内地明代藏传佛教寺院艺术中的汉式善财童子 三 内地汉式善财童子的造型 四 汉式善财童子在藏区的传播与演变 明代是汉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又一重要历史时期,随着明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和其他藏区施政,以藏传佛教及其艺术为代表的藏族文化大规模传入以南京和北京为首的内地;另一方面,以汉传佛教及其艺术为代表的汉族文化也陆续传入西藏和其他藏区,正是这种相互的交流和融合,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在内地传入西藏和其他藏区的汉传佛教艺术中,就人物造型而言,四大天王和十六罗汉是藏传佛教艺术中汉式风格人物造型的经典代表,一直被藏族艺术家所钟爱.经过多年的田野考察发现,在西藏和内地现存明代以来的壁画中有不少表现汉式善财童子和汉式童子的形象,并且逐步融合演变成为藏传佛教艺术母题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造型的出现不仅是明代西藏和其他藏区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频繁紧密交流的结晶,也是藏族文化对汉族文化认同的又一例证,同时丰富了汉藏艺术文化交流的内容.为此,笔者在此对这一造型的渊源、特点及其在明代各大藏传佛教寺院的表现和演变进行概要性的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华严经》是一部重要的佛经,内容浩繁,唐代译本多达80卷,在东亚佛教中流传很广.根据《华严经》绘制的卢舍那佛、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等图像也十分流行.相对于《华严经》的经文,华严图像比较简单.本文介绍了华严图像的主要内容和图像特征,收集尽可能完整的华严图像研究论著目录,方便学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07,(7):F0003-F0003
逢师不学去后悔,善知识难遇难求,良师给予我们的影响非常深远,一句真实话,就足够终生受用。像善财童子不辞辛苦去五十三参,赵州禅师活到88岁还行脚参访,却是因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如果遇到了人天师范却不知道好好亲近学习,等到机缘流失悔之晚矣。  相似文献   

7.
青海乐都瞿昙寺瞿昙殿是河湟洮岷地区在明初营建并绘塑的一座藏传佛教殿堂,规模不大但布局周密,显示出它背后存在着强大而成熟的文化传统。其双五部图像对置及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相结合的图像程序,可以追溯到元大都的皇家寺院,显示出汉藏文化交融中华严宗发挥了特殊影响。而从皇都到深山,藏僧朝礼圣地五台山道路上的太原可能起到了居间的纽带作用,地方性的政治文化中心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米德昉 《华夏考古》2019,(1):114-123
大足北山多宝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塔内现存五十三参造像57龛。根据内容将这些造像分为两类:第一类仅表现了善财"初会文殊"与"末参普贤"(或"参访弥勒")两个情节;第二类为邢信道施资所造五十余龛像,内容丰富。前者通过两铺图像象征性地表达了南参之事;后者属五十三参完整版,尽管有两铺残缺,仍堪称该类造像早期所存案例中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河北蔚县现存道观壁画中财神像和百工图题材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作者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蔚县4处财神庙或财神殿壁画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希望通过对基础图像材料的辨析,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准备条件。蔚县财神庙、财神殿壁画与当时当地商业的繁荣、商人赞助群体直接相关,这些壁画为研究蔚县明清以来的商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相似文献   

10.
雷峰塔地宫出土的玉童子像被解释为善财童子,似有不妥(见本刊2002年第5期《杭州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及意义》一文)。此像可清楚地看到童子穿右衽交领短袍,下着长靴,双手叉腰,从衣着和姿态看,表现的是西域人物装束的童子在跳舞;尽管身侧有祥云,台座是须弥山纹饰,但这是玉工们按习惯所套用的吉祥纹样,并不意味着突出佛教的须弥山和人物的佛教身份。  相似文献   

11.
河北古墓葬壁画的保护与利用郭太原多年来,国家对享有世界艺术瑰宝盛名的甘肃敦煌石窟壁画、山西永乐宫壁画、北京法海寺壁画的保护与研究,给予极大的重视,采取了重大保护举措,得到了应有的保护。然而,拥有全国第一的古墓葬壁画的河北,如何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12.
武乡大云寺佛传壁画,为晋南地区佛传壁画重要遗存。其历史悠久,情节丰富,是难得的佛传壁画艺术精品。由于时代久远,部分壁画内容缺少题记或题记不全,有待辨识。在参照《释氏源流》基础上,新增佛传壁画情节,其余壁画情节呈现新的表现形式。艺术上,设色淡雅,构图均衡,极具乡村化气息,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征 《敦煌学辑刊》2001,(1):101-102
在南京发现飞天壁画、飞天石雕和飞天砖雕等重要佛教艺术遗存之后,我们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与南京市园林局联合召开了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以全面、深入地探讨飞天壁画等物发现的意义和价值,研究其艺术风格、审美特征、历史背景、保护措施,比较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石窟艺术的异同,规划敦煌石窟在栖霞山复制的方案,落实编纂《江苏藏敦煌献》的措施,等等。  相似文献   

14.
夏格旺堆  熊文彬  何伟  边顿  洛桑次仁  曲扎  赤列次仁  王鹏 《考古》2012,(7):68-82,112,116,2
恰姆石窟群共有三区105座洞窟。其中,ⅠK1为单室造像窟,平面形状呈马蹄形,在西、北、南三壁发现泥塑和壁画。ⅠK2为多室窟,窟内残存有泥塑和壁画。ⅠK3为相邻的两座单室窟,仅见壁画。该石窟群的发现,对探讨西藏早期佛教艺术、佛教发展史,甚至后弘期初期西藏社会历史的进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1986年敦煌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敦煌莫高窟历史悠久,它以佛教文化为主,期间经过了近千年的开凿,有近五百个洞窟,是世界级文化遗产,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敦煌莫高窟是以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为三大艺术特色,是我国古代四大石窟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重要的历史资料。对中国灿烂的历史研究带来无了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次修复对象是北宋早期的墓葬壁画,该壁画的出土为弥补邯郸乃至河北宋代早期墓葬壁画实物资料提供了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对该壁画的保护修复,不同于以往揭取或整体提取的方法,该壁画采用切割砖体的方法。该方法能较好保留文物结构上的完整,保护了壁画的安全,也为后期的二次修复提供了可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月,在登封卢店发现一座明嘉靖年间的壁画墓,墓内保留4幅完整壁画。壁画描绘的是想象中的墓主人在阴间生活的情景,场面恢宏,色彩艳丽,所绘人物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01年3月,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了五代吴越国时期玉雕善财童子像一件,通高8.6厘米,最宽4.1厘米,最厚0.6厘米。该件玉雕童子系用青白玉制作,透光性良好。整个器型作扁平片状透雕,祥云、身体局部为镂空透雕,正背两面阴刻细部花纹,表面抛光度极好。童子脸部开相作羽状眉、丹凤眼,眼中刻划眼珠,大鼻小嘴,环耳,身着宽衣宽袖,腕缠臂金,腰间系带,衣饰米字纹,为宋代持荷童子造型的滥觞。身体左侧及脚下的如意状祥云,云头粗大上卷,云尾细而长,与头顶平齐。童子站立在飘浮的云彩之上,衣衫随风飘动,作翩然起舞状,一副怡然自得、天真自信之态,栩栩如生,形…  相似文献   

19.
五代时期,在中晚唐白衣观音造型的基础上,江南地区率先创造出一种冠搭披风且与外衣一体化、两手在腹前交叉并持数珠的新样观音,本文称之为江南式白衣观音。江南式白衣观音,两宋时期以雕塑为主体,在南方地区迅速发展演变,又促成了数珠手观音等新形式;元明清时期,这种白衣观音图像以绘画、线刻为主,且风行大江南北,进而与水月观音、送子观音、善财童子图像融合,被赋予新时代文化内涵。江南式白衣观音图像的发展,展现了佛教艺术大众化、民俗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看《河北古代墓葬壁画精粹展》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主办的《河北古代墓葬壁画精粹展》在北京展出,是文物考古界的一桩盛事。这是四十余年以来,河北省文物考古工作的成果之一,也是中国文物考古界很重要的展览。这个展览的特色是,不论从时代上和类型上来说,都是比较齐全的;同时,又表现出了河北地区古代墓葬壁画的某些特点。从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上来说,它无疑是代表了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