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国营企业中一些人存在着"重生产轻劳动保护"的思想观念,面临着劳动保护机构与安全设备缺乏、劳动保护规章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对此,党和政府在东北地区国营企业中开展了一系列劳动保护工作:建立劳动保护专门机构、制定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开展劳动安全宣传教育、改善安全设备与劳动环境等.这不仅保障了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增强了工人阶级对新生人民政权的政治认同,还为全国劳动保护工作提供了东北经验,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为迅速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决定学习苏联先进技术.太原钢铁厂作为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先后受到多位苏联专家的技术指导.起初,苏联专家的建议并未真正被接受.后来,太原钢铁厂通过宣传展示苏联技术的优越性,对职工进行思想动员、加强技术教育、开展生产竞赛、完善组织和制度等,苏联专家的建议逐步被接受.国营企业对苏联专家建议的大力推广,加速了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经济史上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是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战略大调整。重庆地区作为三线建设中最大的中心城市,内迁职工在环境适应、工资奖金、劳保福利及生活物资供应标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重庆市根据企业的内迁情况逐步调整标准,并按照"先安后迁"的原则灵活解决内迁职工的社会生活问题。与此同时,重庆市通过采取走群众路线、树立典型等措施对内迁职工进行思想教育,使内迁职工不断适应迁入地区环境,增强环境认同感,从而提高了内迁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保证了重庆地区三线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王瑞芳 《史学月刊》2015,(4):100-110
新中国建立之初,城市职工住房条件普遍较为恶劣,国家难以短期内拿出巨额资金予以根本解决。各地政府首先能做的,是贯彻市政建设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大力改善工人住宅区的环境卫生。职工生产环境和住房条件的改善,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上还要依靠国家加强资金投入,不断建造新住宅来解决。随着财政经济的好转和工业生产的恢复,各地政府在财政依然紧张的情况下积极进行职工住宅建设,兴建了一批工人新村,极大地改善了工人的住房条件。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国家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全面展开,职工人数以更加迅猛的势头发展,工人住宅的修建难以赶上工业发展的速度,职工住宅问题面临严峻的形势,从而决定了职工住房问题的严重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30多年,有着鲜明计划经济烙印的社会福利制度随着经济转轨经历了从初始的起步探索,到后来逐渐转型和步入正轨的艰辛的改革历程。职工福利分解、社会福利社会化推进、社区服务普及、农村社会福利重构、适度普惠型福利探索等凝结为改革成果,初步形成了新型社会福利体系,但这些改革在社会福利的目标模式上是初级的、不全面的和不平衡的。面对变化的国情,处理好发展与公平的关系,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是中国社会福利的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6.
曾丽雅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1):33-40,125,126
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党和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尽管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但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高积累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后,在"三步走"发展战略下,现代化战略的制定实施凸显了民生取向特点,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亦与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紧密结合,但也带来了发展中新的民生问题。在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下,党和政府在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实践中实现了若干重大转变和提出了若干重大举措,使民生问题得到了实质性改善。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曲折过程既受到不同时期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变化的影响与制约,同时也受制于演进中不同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1949~1978年,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及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与社会现代化目标,中国政府通过国家计划手段管理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社会经济生活,职工住房、各种生活福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卫生防疫、子女上学等都是通过单位制、街居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江淮文史》2011,(5):F0003-F0003
五年来.省地矿局重视并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为国家做贡献、为单位求发展、为职工谋福利是地矿局肩负的三大历史使命。地矿局坚持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改善民生。以解决职工住房困难、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职工生产生活水平、丰富职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的一批民生项目得到全局上下的一致拥护。合肥南屏家园项目,不仅解决了局机关及野外队部分人员...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关注劳动保护问题,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有步骤地制定合理的工时制度,在公私企业中逐步推行8小时工作制,并严格限制公私企业的加班加点,保障了职工的休息权,对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等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社会生产率短期内难以得到迅速提升的情况下,要想从根本上禁绝企业的加班加点现象是非常困难的。切实保护职工的休息权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的住房紧张问题非常严重,群众对此意见极大。党和政府依据《宪法》,落实私房政策;加大住房投入与调整供给模式,扩大住房供给;进行危旧房改造,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等措施,初步缓解了城市住房紧张问题。但由于重工业优先战略下积累与消费比例的失调、住房商品化与福利分房制度并行条件下职工个人购房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约,未能使住房紧张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然而这一阶段的改革实践为此后的住房改革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本探索福利国家由来的好书——评陈晓律的《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王章辉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它在20世纪初就颁布了一系列社会立法,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制度更加完善,英国遂成为福利国家。实行社会保障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陈祖洲 《史学月刊》2002,7(12):68-72
作为英国在福利思想方面的一个重要流派,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对20世纪英国国家福利的产生和发展、战后国家性质的变化、国家权威的来源、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福利的功能和目的等问题作了较系统的分析,为战后英国福利国家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该学派基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在福利思想方面又分为体系决定论和相对自治论。相比较而言,相对自治论更符合战后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1949-1986年,新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战略目标经历了由为国防现代化服务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演变.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发展尖端技术的主要目的 是为国防现代化服务.从70年代开始,在国家安全环境显著改善的背景下,中国尖端技术研究发展战略目标开始有所调整.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将发展新技术以推动经济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世界各国相继制定高技术研究发展战略的国际形势下,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诞生.从尖端技术到新技术再到高技术,党和政府选择的重点研发领域不断调整,在追踪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同时适应不同时期的国家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14.
利多元主义主张福利来源的多元化,既不能完全依赖市场,也不能完全依赖国家,福利是全社会的产物。文章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社会福利体系,通过多元化的福利体系,创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私营工业的恢复与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成分比较复杂,国有资本、民族资本、合作社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对此,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关于恢复和发展生产的问题,必须确定:第一是国营工业的生产,第二是私营工业的生产,第三是手工业生产。"并强调既要反对"认为只要注意国营经济就够了,私营企业是无足轻重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主要的不是帮助国营企业的发展,而是帮助私营企业的发展"的思  相似文献   

16.
陈竹君 《民国档案》2003,2(1):57-62
劳工 ,从狭义上说 ,系指被雇用从事生产或担任劳务并领受工资之人 ;从广义上说 ,也包括收入比普通工人丰厚 ,地位比普通工人优越的职员。本文所说的“劳工”是指广义上的劳工。劳工福利 ,指工人在劳动报酬以外 ,由工人组织、资方或政府举办的旨在改善劳工生活、增进劳工智能的设施 ,如工人住宅、医院、图书馆、文化补习学校、文体娱乐场所等等。劳工福利政策系指政府为了改善劳工生活、增进劳工智能而制定的办法和措施。抗战时期 ,劳工福利得到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广 ,到抗战胜利时已形成了体系和规模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试图对抗战时期…  相似文献   

17.
《贝弗里奇报告》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份比较完整的福利政策,是现代福利国家的蓝图,是英国乃至人类社会保障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贝弗里奇报告》的出现及实施,不仅使得英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福利国家",同时也为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政策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合亩"与"峒"是传统黎族社会里基本的社会组织,曾经在黎族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黎族人民有着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更好地发挥"合亩""峒"的社会作用,党和政府在保留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对其落后的一面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合亩"向农业合作社、"峒"向乡镇转变,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宣传党的政策、改变不良习俗、维护社会稳定、提高黎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黎族地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论文梳理了中国政府在设立归难侨的安置制度以及制定相应的华侨农场政策中的治理逻辑及其治理绩效。研究发现,政府对华侨农场及归难侨的治理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设立之初强调"政治任务",到体制改革后注重"经济发展",再到后来对"社会和谐"的重视。华侨农场的设立具有安置归难侨、改善其生活的政治属性。但是,政府对华侨农场以及归难侨长期的特殊照顾导致了国家沉重的经济负担。出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归难侨生活的目标,政府对华侨农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政策给华侨农场及其社区内的归难侨群体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冲击,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着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张力的两难。国家的这种二元需求与社会结构、中央—地方关系等因素互动,共同影响了归难侨安置制度与华侨农场治理政策的变革轨迹以及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20.
二轮修志应重视记述改善"三农"中的民生新举措,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农民的收入与消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