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再论郑家坡遗址了分期和年代刘军社武功郑家坡遗址是宝鸡市考古工作队从1981年开始发掘的,发掘区位于郑家坡村、尚家坡村、梁家堡村(武功镇砖厂区)等,对其中的郑家坡村的部分发掘收获作了报导①。简报发表以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尤其是对遗址的分期及年代...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的方法,将新街遗址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存分为四段,并与周邻遗址同期遗存进行对比,揭示出这一阶段关中东、西部已出现发展的不平衡性,且逐步增大。通过分析其文化遗存,本文认为其晚段大河村和屈家岭文化的扩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并一直影响到龙山早期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3.
《淅川下寺楚墓》(以下简称《下寺》)一书面世之后,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除国内学者的评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教授撰写了有关书评,并赐手稿征求意见,使我学到很多东西。1991年他曾汇集了我的若干旧作,编译了《论楚国铜器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一文,刊登在德国的一家考古杂志上。这一书评大量引用拙作与《下寺》比较,对我的观点是很好的检验。这里仅就罗文未及或讨论不够之处,拾遗补阙,略陈己见,以供罗泰教授及学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考古学上晋文化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邹衡先生执笔的《晋豫鄂三省考古调查简报》,刊于《文物》1982年第7期,后又收入邹衡先生的《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该文利用时有的考古材料对天马一曲村晋文化遗址作了分期研究,将晋文化按年代顺序初步分成了八段,并对各段相应的年代作了推测。在此基础之上,对晋国始封地和晋国早期都邑作了开创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宝鸡北首岭遗址是继半坡遗址之后发掘的又一处大型原始社会村落遗址。对其进一步的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对原始社会许多问题的认识和了解。一张忠培先生在1987年第1期《考古学报》《齐家文化研究》(上)一文中指出:“考古文化分期,是探讨考古文化渊流、关系及社会制度诸问题的前题”,“是人们对考古文化演变过程中的质变阶段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1974年至 1 978年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 ,对山东省汶上县大汶口遗址的西北部 ,紧靠汶河北岸的卫家庄村南一带进行了第二、三次发掘 ,发掘成果收入《大汶口续集》 (以下简称《续集》) ① 。这两次发掘 ,发现了一批内涵丰富的大汶口早期墓葬和所谓“北辛文化”的遗迹、遗物。报告对这批材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期 ,但我们通过对报告所列材料重新梳理并结合新出考古材料进行分析比较 ,所得“北辛文化”的分期结果与《续集》不同 ,此问题关系到对整个北辛文化面貌及分期的认识 ,故有必要对此处遗址进行重新分期讨论。一、典型遗迹单位分析根据…  相似文献   

7.
铜鼓山商代遗存文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胜斌 《江汉考古》2001,(4):40-48,22
铜鼓山位于湖南省岳阳市郊陆城镇,为濒临长江东岸的一山头。铜鼓山保存有商代文化遗存和东周时期的墓葬,1987年正式发掘.材料已报道(见《湖南考古辑刊》第5集《岳阳铜鼓山商代遗址与东周墓发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铜鼓山遗址商代遗  相似文献   

8.
《考古》1999年第3期刊登了韩建业先生的《湖北随州市西花园早期遗存分析》一文(以下简称“韩文”),对《西花园与庙台子》(以下简称“报告”)[1]的“具体分期和各期文化性质的认识”提出商榷,结论是“西花园早期遗存大致可分为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和中原龙山文化四个时期,其中后两期又可各分为两段。此外,在遗址最下层可能还有相当于庙底沟类型或大溪文化中期阶段的遗存,在上层可能有过二里头文化后期遗存。……总跨度约从公元前33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我们认为这一结论与西花园遗址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9.
拙作《陈独秀早期的两组“佚诗”考析》一文(见《安徽史学》1985年第1期,以下简称《考析》),对陈独秀在1908年至1910年间的思想与活动,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近读《安徽史学》1985年第五期,上有《亦谈陈独秀的“佚”诗与“隐居”》一文(以下简称《亦谈》),对我的观点提出异议。为此,我写了这篇《再论陈独秀的“佚诗”与隐居》,与《亦谈》作者商确。  相似文献   

10.
《文博》2019,(6)
本文运用考古类型学对东龙山和老牛坡两处典型遗址进行分期,在此基础上将陕西东部地区二里头时期遗存分为早晚两阶段四小期,总结归纳了各期的文化特征,并探讨早晚两阶段的文化发展演进。  相似文献   

11.
张之恒同志在《江汉考古》1982年第一期发表了《试论大溪文化》一文(以下简称张文),对大溪文化的分布、分期、年代、社会性质、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地论述,读后颇有收益。但我对张文中关于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关系问题有一点不同意见,想提出来与张之恒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2.
类型学在我国仍是考古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存在"分类"和"类型学"两者不分和操作因人而异的情况。目前,简报上的材料整理和描述大体只是分类,而挑选一些典型器物和特征来进行分期和分辨文化关系才算得上是类型学。然而,许多研究目的性不明、主观性和随意性的问题,使得研究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我国学界对许多基本概念、定义和目的、操作程序缺乏一致意见,因此分类、命名、分期和确定考古学文化仍然是直觉和主观的操作。本文是美国考古学家威廉·亚当斯对分类和类型学的一篇专论。他本人是在民族学领域受训的,长期从事抢救性考古,参与过包括1960年代埃及阿斯旺水坝在内的许多大型抢救工程,有数十年的丰富田野工作经验。他在田野工作中使用、思考和完善类型学的理论方法,并与他的哲学家兄弟共同出版了一本专著《考古类型学与具体实践》(Adams W.Y and Adams E.W.Archaeological Typology and Practical Real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本文从理论上全面梳理了考古类型学的历史和现状,厘清了分类、类型学和分类学的概念和定义,讨论了类型概念的复杂性,类型学的目的以及实用性等诸多问题,几乎涉及了我们感到困惑和想要了解的绝大部分内容。希望这篇类型学的理论文章能有助于我们的类型学思考,在田野发掘和材料分析中完善并构建适合自己材料和研究目的的类型学。  相似文献   

13.
在《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论》中,我曾试图将大溪文化分为洞庭湖区和鄂西川东两个类型而把关庙山、桂花树、毛家山认作是两个类型的过渡。前一类型,我将其称为三元宫类型,以澧县梦溪三元宫遗址为代表;后一类型,称之为红花套类型,以宜都红花套遗址为代表。在1986年第2期《考古学报》上,李文杰同志发表了《大溪文化的类型和分期》(以下简称《类型和分期》),文章中将大溪文化分为北南两个类型,分别以枝江关庙山遗址和安乡汤家岗遗址为代表,或称之为关庙山类型和汤家岗类型。前者分布在长江及其支流沮漳河两岸,包括关庙山、大溪、红花套,毛家山、桂花树、蔡  相似文献   

14.
西丰县西岔沟古墓群是1956年发现,由前东北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清理发掘的。1960年《文物》第八、九期合刊上发表了该墓群的发掘简报,提出了初步的研究成果,认为该遗存为匈奴文化,并称之为“匈奴西岔沟文化”(以下简称《匈奴论》)。简报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和讨论。曾庸同志发表文章对《匈奴论》提出了质疑,认为西岔沟墓群是乌桓人的遗存(《考古》1961年六期,以下简称《乌桓论》)。但由于以后一直没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目次一墓葬形制的类型学分析二典型器物的类型学分析三墓葬的分期与年代近些年来,西安地区在配合城市建设中清理了数万座西汉时期墓葬,为汉墓的系统编年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本文以《西安龙首原汉墓》、《长安汉墓》、《白鹿原汉墓》等考古报告及已发表的相关资料为依据,对西安地区西汉中小型墓葬的形制、出土器物进行类型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墓葬的分期与年代问题进行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墓葬形制的类型学分析西安地区中小型汉  相似文献   

16.
<正>在1920年代安特生发掘仰韶遗址和李济发掘西阴遗址之前,一批文化先驱就已经在向中国社会公众传播西方考古学并产生一定的文化影响了。如1900年章太炎作《中国通史略例》,就提到了欧洲"洪积石层"的史前考古发现,"足以补旧史所不逮"。梁启超也在1901年所作《中国史叙论》中提到了考古一词和汤姆森"三期说"等(1)。换言之,如果将这样的做法看成是公众考古,或者把这一时期看成是中国公众考古的肇始期,也许有人  相似文献   

17.
宝藏试铸样币再探余洪彬欣悉静钟先生的《浅议藏区流通的机铸宝藏币》、《以下简称《浅议》,很受教益。但对《浅议》所论有的观点,笔者不能苟同。笔者继拙作《宝藏试机样币初探》,试作再探,现将管见叙之于同好,并与静钟先生共同探讨。一、笔者在《初探》文中曾叙:乾...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的方法,将鱼化寨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分为三期六段,分属于仰韶文化的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遗存较为丰富,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小的发展阶段.其中的一期一段遗存,过去曾有不同认识,在本遗址中,内涵丰富、地层关系明确,通过分析其文化面貌,本文认为其仍未超出仰韶文化的范围,当属仰韶文化的最早阶段.  相似文献   

19.
言明同志在《华夏考古》1988年第4期发表了《关于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及其有关两篇文章中的若干问题的商榷》(以下简称《商榷》,再引此文,不加注)一文,对于《商榷》中所涉及的问题,我们觉得有必要给予答复,同时对西水坡三组蚌图的寓意和仰韶文化的社会性质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确定考古学遗存的时空关系的地层学与类型学,是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果把近代考古学比喻为一部车子的话,地层学和类型学则是这车子的两轮。没有车轮,车子是不能向前行驶的;没有地层学和类型学,近代考古学便不能存在,更不能向前发展。近代考古学的水平,首先取决于运用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程度。总结多年的考古实践,加强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于推动考古学的发展,是有其重要意义的。一、层位堆积与划分层位考古学中的地层学一词,借用于地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