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口中山公园改扩建后开园已经有些时日了,深受群众喜爱,这是极大的好事。我曾挑毛病说中山公园无“中山”,并提出一个“馊主意”:将保护欠妥的三民路中山铜像迁回中山公园。虽被否决,但  相似文献   

2.
在汉口中山公园内有一座以园形和穹顶为特征的意大利风格建筑物,大气端庄,这就是1933年汉口市政府为纪念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而建造的张公亭。它是武汉市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纪念张之洞的建筑之一。在刚结束不久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中山公园内的张公亭和四顾轩被纳入武汉市重大发现之列。  相似文献   

3.
提案的出台武汉市最早取消门票的公园,是汉口闹市区的中山公园。从动议免费到真正免费,历时4年。199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将武汉打造成山水园林城市。时为省政协委员的我想:地处汉口黄金商业圈的中山公园,能否率先取消门票,给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我调查发现,中山公园平时游客不多,不少人被2元钱的门票挡在园外。而公园对面的武商、武广等大商场,每天顾客川流不息。如果中山公园免票,即使每天只有三成游客来逛,其吃喝玩乐的消费,对公园来说,也是一笔可观收入。  相似文献   

4.
武昌的中山路和中山桥,汉口的中山公园、中山大道、三民路、民族路、民生路和民权路,是为了纪念孙中山而命名的。蛇山上的孙中山总理纪念碑,武昌阅马场和汉口三民路两处的孙中山铜像.是为了纪念孙中山而建造的,很多人都知道上述事实。但是,  相似文献   

5.
百年名园中山公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1年,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成立填土公司,填平歆生路(今江汉路)及低洼地时,在周围地段建起两座私人花园,一为刘祥花园;一为西园(今中山公园),均以汉口名园著称,使之成为市民在炎热夏季的纳凉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胜利后,华中区的受降和敌伪物资的接管工作,是由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负责进行的。1945年9月18日,在司令长官孙蔚如和副长官郭忏的主持下,在汉口中山公园举行了受降仪式。接收华中区的最高权力机关是长官部临时组成的“第六战区敌伪物资产业接收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接管会),负责指挥兵站、国民党政府驻汉口机构和省市地方军政单位,执行有关接收的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7.
肖润生 《湖北文史》2005,(1):163-177
受降的前期工作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关于华中地区受降及敌伪物资接管的任务,国民政府决定由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负责进行。在司令长官孙蔚如和副长官兼参谋长郭忏主持下,1945年9月18日在汉口中山公园交谊室举行了受降仪式。该室事后即定名为受降堂。  相似文献   

8.
吴国桢是民国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他先后担任过国民政府汉口、重庆、上海三大市的市长,甚得蒋介石、宋美龄之宠幸。5O年代,因与蒋氏父子有矛盾,被迫离台赴美,继而又与台湾当局隔洋舌战。吴氏晚年关注大陆的改革开放,就在他正准备返回阔别35载的故土的时候,却溘然长逝于美国大西洋边的小城萨凡纳。任汉口市长,临去防洪大堤前嘱咐夫人,你若听到礼拜堂的钟声,说明张公堤已破,我与堤同去了。1932年秋,蒋介石在汉口召见吴国桢,决定派他出任汉口市长。吴氏上任后,勤于市政建设,将前已初具规模的中山公园加以扩建。大门仿英国白金…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胜利后,华中区的受降和敌伪物资的接管工作,是由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负责进行的。1945年9月18日,在司令长官孙蔚如和副长官郭忏的主持下,在汉口中山公园举行了受降仪式。接收华中区的最高权力机关是长官部临时组成的“第六战区敌伪物资产业接收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接管会),  相似文献   

10.
武汉动物园的前身1985年2月,武汉动物园正式对外开放,其前身为武汉中山公园动物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闻名遐迩。我是1965年到中山公园工作的,1978年任中山公园动物园股长,对当年动物园的发展与兴旺感受颇深。中山公园有动物展出之事可以追溯到上  相似文献   

11.
《风景名胜》2008,(6):87-87
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中山公园内,是仿中国宫殿式的建筑,于1972年落成。全馆用地约4万平方米,占中山公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台湾罕见的宏伟建筑物。  相似文献   

12.
武昌蛇山南麓,西起武昌洞、东至大东门的一处狭长的园林,即是今天首义公园的所在。公园以“首义”二字题名,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这个划分了中国历史时代的伟大事件。也就是说,首义公团是一处以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为主题的纪念性公园。除了专题的纪念性,较之武汉三镇的其他公园,首义公园的特色或许还在于它的历史和变迁。首义公园堪称武汉三镇最早的公园,它初步建成是1924年,比汉口的中山公园还早了三年.和其他公园的兴建所不同的是,它的兴建除了为适应城市的近代化而开辟文化游览场所,更直接的动因是为了纪念辛亥武昌首…  相似文献   

13.
汉口华资银行出现晚、发展快,至抗战爆发前已经成为汉口金融领域的重要力量.但是汉口华资银行绝大多数银行是分支行,本地银行的发展比较落后.汉口华资银行在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中,如何选取一种既符合银行发展规律,又适合汉口地方金融特点的人事管理形式,是汉口各大银行面临的普遍问题.民国时期,汉口华资银行在人员的选拔与聘用、员工的培养和员工的待遇与福利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特色.汉口华资银行独特的人事管理方式是汉口华资银行发展特色的一种反映,也是近代华资银行业发展变迁过程多样性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4.
“下汉口”     
在我的故乡公安县,把去武汉称为"下汉口"。汉口代表了武汉。说起某镇热闹,也说是"小汉口"。记得上世纪60年代,我母亲来武汉贩烟叶,对人说是"下汉口",显得神圣而又神秘。仿佛下一趟汉口就是去往世界一个最美的地方,就是出国。一条波光粼粼的长江,该承载了我们少  相似文献   

15.
正紫阳书院在全国有好多处,也可以说到处都有,就其所在地域排名,一般依次为徽州、苏州、杭州,漳州、汉口。有一种说法,最为著名者,为杭州、苏州、徽州三地。前一个排名汉口屈居末位,后一个排名汉口无名。汉口紫阳书院始建时间肯定不是最早,根据《汉口紫阳书院志略》文献记载,汉口紫阳书院肯定规模最为宏大,建筑最为壮观,功能最为完备。汉口紫阳书院缘起清康熙年间,汉口的商业社会,已经繁荣到华夏之冠。与此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各个  相似文献   

16.
《汉口竹枝词》173首,是1915年旅居汉口的广东番禺人罗汉(维翰)应江汉采风社之征而作,刊载在当年的《汉口中西报》(发行量在全国报业中居第六位)上。这些竹枝词,“对辛亥革命前后汉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逐一刻画,好像是清末民初汉口的一部百科全书,为后世研究汉口者留下了可贵的史料。”(徐明庭先生语)  相似文献   

17.
汉口储汇局始末 中国邮政兼办银行业务,经营民间小额储蓄汇兑始于30年代初 期。这种经营模式是仿效日本的邮政储蓄银行而引进的。首先在上海、 南京、汉口等中心城市组建邮政储金汇业局。汉口局原设在现今南京 路38号一幢三层楼大厦中。 1938年冬,日寇侵入汉口,强令汉口局迁出,由日本xx株式会社 开设高级饭店。在侵略者的高压之下,汉口局经理张元昭、副经理唐荣 禧别无选择,只得率员工十余人凄然转徙到汉口法租界内的星光街 (现在的蔡锷路)2号勉强维持营业。当时的沦陷区,市面萧条,汉口局 业务清淡,员工生计日蹙。重…  相似文献   

18.
汉口沦陷于日寇之手时,教育界为“亲日派”的“江汉系”所把持.所谓“江汉系”,是因为汉口在抗日战争之前有一所日本人办的“江汉中学”,其中的教职员有王知生、王叔槐、高伯勋和肖治平等人.他们在日军侵占汉口期间,极得其日本主子之宠,以高伯勋首任汉口教育局局长(后为武汉赛马会的负责人),王叔槐是汉口教员训练所所长,肖治平为汉口教育局的秘书主任,王知生则为幕后指挥,实际上他那时是汉口教育界的“真正决策”人,后来才任汉口一女中校长.高伯勋卸任汉口教育局长后,肖治平  相似文献   

19.
1861年汉口开埠,大批外国人涌人,带动了汉口及周边地区人们着装的变化,特别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加剧了汉口着装的西化,一时富商巨贾、达官显贵、社会名士都穿起了西服,正如广东番禺人罗汉在《汉口竹枝词》中所说:“西人服尚亦分时,修短裱纤自合宜。寄语效颦须讲究,莫教嗤病笑东施。”生动地描述了西服在汉口流行的盛况。  相似文献   

20.
“五百年前一沙洲,五百年后楼外楼。”《汉口竹枝词》里的一个名句,精炼地概括了汉口从一个汉水边的码头。成长为一个世界知名的近代化城市的历史。近代,外国人要深入中国腹地,指名要在汉口开埠;国人也言必称“大汉口”,或曰“四大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或曰“天下四聚”(京师北京、苏州、佛山、汉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