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平 《旅游》2007,(4):68-77
如今和顺全镇的人口不过6000来人,而旅居海外侨胞竟有10000余人。他们把对故乡的憧憬化做若干银两,一并捎回家乡,化做幢幢精美的建筑和片片秀美的田园,把先人们开创的美丽家园打造得更像一个桃花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戴晶 《风景名胜》2011,(7):153-153
推荐理由:绿色的迪拜是沙漠边缘的奇迹,是个融合了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和南亚文化的城市。迪拜通过“黑色黄金”带来的财富建设了一系列现代化的设施,从此迪拜成了奢华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中国孔庙在近现代的发展情况已经成为孔庙研究的重要课题。章对近现代东亚及东南亚的发展及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赵伯乐  杨焰婵 《世界历史》2012,(4):14-24,157,158
南亚地区宗教政治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久远的历史积淀和宗教参与政治的强烈欲望,并经历了兴起、受挫、复兴三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宗教政治化对南亚地区政治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积极面看,宗教参与政治对南亚国家起到了凝聚和团结人们的纽带作用。然而,在现代南亚,宗教政治化破坏了南亚地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造成南亚地区政治动荡不安,恶化南亚地区国家间关系,严重阻碍了南亚国家世俗政治进程。目前,宗教政治化已经成为南亚地区政治的一大特色,国外学术界很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比较而言,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不够深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的吉隆,曾为大唐通往天竺的主要驿道唐尼吉遒(其中吐蕃出藏的路段称蕃尼古遒)的重要路段,是古代联系中原和南亚国家文化传播、经济贸易、外交往来甚至是政治联姻的重要通道。王玄策从这里出使印度。赤尊公主.莲花生、阿底峡均从这里入藏,这里还是嘎举派祖师米拉日巴的出生地。历史上,这里贤者云集,名人辈出,可以说,藏传佛教正是从吉隆开始传入整个青藏高原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琛 《史学月刊》2002,6(1):89-97,120
美国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反应与它的南亚政策息息相关。从印巴分治直到中美和解前夕,美国的南亚政策始终有服务于全球冷战的两个目标:力促印巴和解以防止共产主义集团乘机介入;以一切可能的手段使印度放弃中立政策并加入到西方集团。中印边界冲突在美国政府的南亚政策渐入困境时发生,给了美国决策者以莫大的期望,他们企图以其所谓的天赐良机达至以上主要针对中国的冷战目标。然而,中国正确政策及出神入化的实践大大强化了美国在南亚地区既有的结构性困境,使肯尼迪政府利用中印冲突的图谋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7.
《世界》2008,(1):134-139
Massage在泰国清迈的文华东方酒店出现了。在我于由数十名清迈民间工匠手工雕刻出来的Spa馆里做完一次THAI Massage之后,我不得不承认,东南亚人已经赋予了Spa太多的意义,尽管,这里并不是Spa的鼻祖。  相似文献   

8.
1971年南亚危机是冷战时期一次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地区危机。整个危机的发展演变过程直接关系到中、美、苏、印、巴五国之间的互动以及政治—外交—军事多重博弈。可以说,1971年南亚危机以及第三次印巴战争既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生死较量,也关系着中美苏三国围绕南亚次大陆展开的斗争。中美两国极力推动的战略接近亦通过此次危机得到检验,并为中美苏"战略大三角"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最近拿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曹兴研究员的新作——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僧泰冲突与南亚地缘政治》一书,读后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10.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之前,由于许多南亚国家尚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发起会议的5国总理会议上,有的国家受美国的煽动,反对邀请中国参加。会议东道主印度尼西业总统苏加诺坚信中国是亚洲稳定的重要力量,他认为排除中国的亚洲,不成为亚洲;没有中国参加的亚非会议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不断的变化和融合中,才形成今天的56个民族。  相似文献   

12.
云南保山通向南亚地缘经济战略探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山发展通向南亚地缘经济有着天然的地缘因素优势,古代的丝丝绸之路,近代的滇缅公路,现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南亚各国关系的改善,能源通道"马六甲困境",大大促进保山与南亚的经济贸易往来。同时,保山与南亚被高山、大河阻隔,缅甸北部的不稳定局势及中印关系的改善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则成为制约保山发展通向南亚地缘经济的制约性因素。加强与南亚农业领域、经济贸易、旅游文化产业等合作及建设中印石油大通道是保山通向南亚地缘经济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13.
热处理用于改善材料性能以及获取所需色泽,彰显了古人的智慧与技术.除石器工具的热处理之外,象征性器物的热处理也是旧石器时代末期以来的一项重要人类行为.滑石因硬度较软,很早被中国先民用作装饰品和礼仪器,但很少用作珠饰.青铜时代早期至西周时期,滑石珠饰大量出现,部分经过了热处理.与近东和南亚地区相比,热处理滑石珠饰在器型、功...  相似文献   

14.
福建古史上的闽族犹如惊鸿一瞥,其史迹难以追踪。原因是古闽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的社会活动只有跟华夏族发生某种关系时,才偶而被汉文古籍记下来。待到司马迁有心追叙,动手撰写《史记·东越列传》时,闽族历史早已过去了几千年。本文企图以《山海经》中有关“闽”的零星记载,参以考古学、历史地理学、语言学等资料,粗线条地勾勒闽之族属、分布范围及其活动中心。空谷足音,慰情聊胜于无吧。闽乃族名,见于今本海内南经:海内东南陬以西者: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这里的闽、瓯都是族名。瓯,郭璞注:“今临海永宁…  相似文献   

15.
宋云西行记     
王冰 《丝绸之路》2000,(2):56-56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学在中国盛行。为传佛教,自后汉起即有不少中亚、南亚僧侣来到中国译经说法。与此同时,中国僧侣西行亦蔚然成风。中外僧侣的西去东来,不仅起到了交流佛典、传播佛学的作用,更为中外关系史增添了绚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王琛 《史学月刊》2004,3(11):80-87
1949年尼赫鲁访问美国,是在印度经济发展需要向美国寻求援助和冷战向远东扩展的背景下进行的.但是,尼赫鲁此次美国之行并未获得成功.失败的原因在于首先,美印双方均误读了对方的政策.尼赫鲁拒绝放弃中立主义政策,不愿以公开加入西方冷战集团为代价换取美国的经济援助,而美国则自信可以经济手段达到其政治目的.其次,美国对其南亚政策的改变受制于南亚地区的权势分布结构,即敌对的印巴两国间的力量失衡,这决定了美国在印巴两国间不能有所偏颇.因此,美国学者所谓的美国得到印度的"机会"并不存在,"丢失"印度之说更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7.
王琛 《史学月刊》2004,(11):80-87
194 9年尼赫鲁访问美国 ,是在印度经济发展需要向美国寻求援助和冷战向远东扩展的背景下进行的。但是 ,尼赫鲁此次美国之行并未获得成功。失败的原因在于 :首先 ,美印双方均误读了对方的政策。尼赫鲁拒绝放弃中立主义政策 ,不愿以公开加入西方冷战集团为代价换取美国的经济援助 ,而美国则自信可以经济手段达到其政治目的。其次 ,美国对其南亚政策的改变受制于南亚地区的权势分布结构 ,即敌对的印巴两国间的力量失衡 ,这决定了美国在印巴两国间不能有所偏颇。因此 ,美国学者所谓的美国得到印度的“机会”并不存在 ,“丢失”印度之说更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8.
颜其香和周植志所著《中国孟高棉语族语言与南亚语系》一书的出版,对于孟高棉语族研究是一大贡献。两位作者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研究员,他们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调查佤语及其方言,他们的研究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此书中列举的相当丰富的文化资料和语料,都来源于他们多年的调查研枣。在中国的各种语言中,  相似文献   

19.
景观特征:红树林(Mangrove)是一种热带、南亚热带特有的海岸带植物群落,因主要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而得名。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  相似文献   

20.
能主动用火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巨大的里程碑,也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重要方面。火的使用使炊煮和熟食成为可能,不仅意味着人类在体质上的进步,炊煮等食物预备活动中的协调与合作更是影响着社会组织等诸多方面。本文作者正是根据亚洲西南部一些遗址发现的旧石器晚期中石器初期用火及相关遗迹与遗物来尝试研究当时居民的炊煮等食物预备和食用活动,乃至更进一步阐释与此相关的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但正如作者所言"迄今为止很少有史前学者系统研究远古居民如何炊煮和消费食物……",国内的相关研究也是少之又少。译者选择该文,意在介绍一种较好的研究范例,这篇文章虽短,但研究思路和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结论也是可取的。国内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有较多用火及相关遗迹和遗物发现,可以说研究的基础还是有的。我们有必要摆脱旧有研究模式的束缚,重视遗迹的布局,器物研究不再局限于分型定式,更多的从功用方面入手。这不仅仅是对研究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在一开始的发掘中就要做到心中有数,精心规划。我们期待国内今后有更多的类似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