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川西高原的藏羌古碉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处岷江上游和大渡河上游的川西高原,素有“碉的世界,碉的海洋”的美誉,这里自古就是多民族活动的舞台,沉淀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原生形态保留最好、历史积淀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极高的民族、历史、考古等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南靖境内,位于国道319线的和溪镇林中村的鲤鱼山麓,有一座造形仿龙海的白礁慈济行宫,具有宋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物——和溪慈济行宫。它宏伟壮丽,坐东南向西北,倚岗拱峦,带水抱村。  相似文献   

3.
汤菁 《风景名胜》2011,(5):12-17
暮春的时候,,心血来潮决定给自己放个小假。想着,也体会一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美丽。背上行囊,伴着耳机中的音乐,就这么一路前行,恍然之间发现自己已身在江南,住进了江南的烟雨朦胧之中……宿在那个有着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烟雨江南里,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情调。  相似文献   

4.
雨航 《黑龙江史志》2006,(10):49-49
在哈尔滨市经纬街北头公交汽车1线的始发站,可看到一座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这就是哈尔滨铁路车辆厂俱乐部--哈尔滨市最早兴建的俱乐部. 这座有近百年历史的俱乐部,有着光辉的革命历程.它曾是北方工人们团结斗争的集合地,也是中俄工人们友谊合作与相互支援的活动阵地.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5.
“角斗场将与罗马共存;角斗场倒塌之日.亦即罗马毁灭之时;而罗马毁灭之时.世界亦将崩溃。”著名的神学家和历史学家比德如此评价科洛希姆角斗场。古罗马帝国的金色时期已经逝去。然而,世界还在.角斗场还在。面对角斗场,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它所展现的威严和不朽的权势.它依然是罗马永恒力量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人形柱陶楼定名与年代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中原文物》2001,(5):73-77
人形柱陶楼是极为奇特的汉代建筑明器.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分析造型特征、装饰艺术、使用功能等方面着手,对其定名、年代及墓主身份作了进一步探讨与推测.  相似文献   

7.
The West Yellow Temple is currently the location of the Senior Tibetan Buddhist College of China in Beijing, situated at the outer area of Andingmen and Deshengmen. This temple is an over 350 years old and covered with glazed tiles onthe roof, surrounded by a red wall and beautified by giant cypresses in the courtyard. Inside it looks solemn but spectacular. The splendid and exquisite architecture of the buildings is a perfect integration of the styles of Han, ethnic Tibetan and India and is referred to as a treasure of Tibetan Buddhist style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8.
曾静 《神州》2013,(18):18-18,20
建筑的本质是一种由人创造的、凝聚了人所创造的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的实体。这种实体不是一种自然的生成物,而是一种社会的产品;不是一种由自然恩赐的物质,而是一种由人的智慧创造的文化。由于中西民族在历史渊源、风俗习惯、心理结构、伦理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所以中西民族呈现出不同的建筑文化。因此,从中西柱式与斗栱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其社会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林元平 《东南文化》2000,(9):119-121
惠安石雕为世人所称道,但因散存于各地,一时难窥其全貌,故以现存的清代纪年惠安石雕龙柱略述清代惠安派石雕龙柱的概貌。  相似文献   

10.
高歌 《文博》2015,(2):102-109
云冈石窟中心柱的柱体结构与其它石窟中心柱的柱体结构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云冈石窟的中心柱不再呈现出源于印度的覆钵式塔型,而是将中国传统的楼阁式塔与长方形柱体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本文则是探讨这种独特的中心柱柱体结构的佛教象征涵义。  相似文献   

11.
空柱盘流行于西晋时期北方地区的墓葬中。本文通过对西晋时期洛阳地区墓葬及其他地区所见空柱盘材料的类型学分析,对空柱盘的形态、性质、功能等有了一定的认识。空柱盘体现了魏晋时期薄葬的丧葬观念,其在洛阳及西安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埋藏习俗,为墓葬祭祀所用,符合“晋制”流行的时空范围,可能是魏晋时期丧葬制度下诞生的用于祭祀的新器物。  相似文献   

12.
《柱间史》是伏藏文献中出现较早的一部。相传是吐蕃松赞干布讲述,所以一般也称作《松赞干布遗教》,本文对《柱间史》的史学思想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笔者认为即使存在书中涉及到的一些神话传说,及书中的部分内容是由后人杜撰的问题,同样不会影响到本书的完整性及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八廓街从形成到现在,已一千三百多年,中间经历了吐蕃时期、割据时期、萨迦时期、帕竹时期、甘丹颇章时期,直到今天。历史仿佛在这条街上停留,时间好像在这些地方等待,每一幢建筑物,都是特别珍贵的古文物和古遗址。从大昭寺西门出来,迎面便是甥舅同盟碑,又叫唐蕃会盟碑,它是公元823年唐朝和吐蕃会盟以后立在这里的。碑高5.6米,下面用一个龟形基座支撑着,碑文用汉藏两种文字雕刻,开头写:“大蕃神圣赞普可黎可足与大唐文武孝德皇帝商量社稷如一统,立大和盟约……”一千二百多年来,经过风吹雨打,冰雪覆盖,战争破坏,政权更迭,它依然非常牢固地矗立在这里,完好无损。这说明民族团结、汉藏一家,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汉藏两个民族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整体性视野考察北朝中心柱窟的形制特征以及发展历程。在学术史层面,对宿白“凉州模式”在学界的普遍使用情况、理论的后续发展进行了辨析与反思,主张中心柱窟自北魏在北方地区而非凉州兴起。在研究对象层面,重新对北朝中心柱窟形制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能辨析北朝中心柱窟形制的来源,厘清传播发展、分化的路线。  相似文献   

15.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响堂山石窟是由东魏-北齐皇室供养、开凿的大型石窟,在北朝晚期石窟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响堂山中心柱窟的形制入手,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比对新疆、河西以迄中原地区的中心柱石窟,作者认为,响堂山中心柱石窟后甬道低矮的形制只能在新疆克孜尔石窟找到源头,而这一形制已不是河西至中原地区中心柱窟的主流形制,表现出明显的"西方"因素。结合文献材料,作者得出结论,响堂山中心柱窟这一形制的出现,当与东魏-北齐皇室崇尚胡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那是62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就读于贵阳私立中山中学,她的前身是国立贵州战时中学。校址距河滨公园后门数步之遥,坐落于南明河畔桥头边,风景优美,环境清静。校内有两座火楼,一名“干臣楼”,是民国贵州车阀袁祖铭的公馆,以其父袁干臣之名命名,灰砖红木,五色玻璃窗,走马转阁楼,建筑风格与遵义会议会址那座柏辉章将军故居相仿。另一座“惠公楼”,是当年杨森主黔时师生向社会募捐所建,杨森字予惠,故名“惠公楼”。除了这两栋建筑物外,  相似文献   

18.
广西富川百柱庙建筑彩绘的保护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广西富川百柱庙为明朝修建,该建筑物建筑构件的型式、彩绘、斗拱的制作技法等保留了典型的地方民族风格,是研究古代瑶族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但已年久失修。为了对该建筑进行维修,特别是对建筑内彩绘进行加固修复工作,应用XRD和FT-IR方法分析了彩绘颜料层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全部为无机矿物颜料。以古建筑保存环境和彩绘层颜料化学成分为依据,通过现场实验确定用3%的Paraloid B~72丙酮溶液对彩绘层加固,结果表明该加固剂的渗透性、均匀性、加固强度都达到了对彩绘物的修复要求,加固后彩绘的颜色也较前鲜艳、明亮。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期的鸟柱盘和筒形器是一类极具地方特色的器物,本文在对其进行类型学和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就其分布地域、起源、功能以及象征意义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以肯尼亚马林迪区域的两座柱墓为例,展示了中国瓷片在东非沿海地区的遗存形式和分布特征,探讨了古代东非沿海居民对中国瓷器的使用方法。此外,论文结合其他考古发现与资料,分析中国瓷器在当地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考古发现来看,东非沿海地区是中国瓷器的一个终端市场。中国瓷器在使用过程中完成了去商品化的过程,装饰墓葬是其最终消费形式之一。在东非沿海社会中,中国瓷器盛装食物的实用功能被弱化,而财富象征、促进商贸等其他功能通过展示的形式则被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