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蛮书     
唐朝樊绰著。又称《蛮志》、《南蛮记》、《南夷记》、《云南志》、《云南史记》。明代以来,原书佚失,清乾隆年间开旧库馆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重辑录成书,印入武英殿聚诊版丛书,以后又收入《知不足斋丛书》、《琳琅秘室丛书》、《渐西村舍丛书》,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向达《蛮书校注》,除对《蛮书》本文作了校勘注释外,还附录了有关南诏的文献资  相似文献   

2.
读《诸病源候论校注》札记王云路《诸病源候论校注》由丁光迪主编(分上、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版),从提要、原文、校注、按语等方面整理研究,注释翔实准确,校勘贴切合理,显示了校注者深厚的医学和语言学功底。尤其是书末的《校注后记》五"校注后回顾",...  相似文献   

3.
说明一校注以《释文选》中所注括号内编号为序。二校注主要依据的今本《论语》有《论语注疏》及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康有为《论语注》(中华书局1984年),黄焯《经典释文彙校》(中华书局1980年)。  相似文献   

4.
在几种版本的《马氏文通》里,质量最高,读起来最方便的要数吕叔湘、王海棻二位先生编的《马氏文通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读本》是以章锡琛先生的《马氏文通校注》本(以下简称《校注》本)作底本,校以商务印书馆光绪甲辰(1904)本.《校注》本的校勘、标点错误较多,《读本》对此大多已作了校改.虽然如此,还有几处校点遗漏、失误.今不揣冒昧,提出几点补正,供编者修订时参考.不当之处,请编者和读者指教.  相似文献   

5.
《李白集校注》拾误尹楚彬瞿蜕园、朱金城先生编撰的《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八0年七月版,以下简称《校注》)是继清人王琦《李太白文集》辑注本之后今人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李白诗文全集的校注本,它集校勘、注释、评笺于一书,在笺注上融合了此前杨齐贤、萧士...  相似文献   

6.
从青铜器铭文论吴国的国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吴国的国名及由来吴国国名,史籍记载历来作“吴”,见于《春秋》经、传和《国语》、《战国策》以及《越绝书》、《吴越春秋》等.他如先秦典籍,也作“吴”,如《周礼·考工记》:“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吴粤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楚辞·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是其例.秦汉典籍也作“吴”,如《吕氏春秋》、《淮南子》等,70年代银雀山出土的汉简也作“吴”.然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又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自  相似文献   

7.
陆贾《新语》是西汉初年的重要作,但历来研究甚少。近年王利器先生汇旧注古本,撰为《新语校注》一书,甚为精当。本从校勘、注释两个方面对王进行了补正。  相似文献   

8.
评《清史稿校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兴 《清史研究》2003,241(1):1-13
198 6-1 991年 ,台湾省以国史馆名义出版了 1 6巨册的《清史稿校注》一书 ,以数十位学者的努力 ,对七十多年来一直牵动海内外人心而争议颇多的史书《清史稿》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其工程浩大 ,共出校数万条注文 ,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其经验教训足资借鉴 ,值得人们高度重视。笔者于粗略翻阅中即深获教益 ,深有感触 ,谨略书管见 ,简评如下 ,以就教于方家。一、《清史稿校注》的突出成就1 摸清底细《清史稿校注》 ,顾名思义 ,是对《清史稿》的校勘与注释 ,是针对《清史稿》所存在的问题而发的。评论《清史稿校注》的…  相似文献   

9.
《文献》2010,(4)
<正>以1920年王国维《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一文的发表为嚆矢,敦煌变文的研究已有九十年的历史,其中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以下称《校注》)后出转精,汇聚最全、校勘最精。然由于《校注》的主体完成于敦煌文献重新大规模出版之前,不少文献,尤其是《俄藏敦煌文献》(以下称《俄藏》)未能见到,因而缺漏在所难免。以下便是笔者在调查《俄藏》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1982年版《史记》在标点、校勘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仅就翻检中所发现的四则胪列于下,以就教于方家。 1.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 索隐:……按:《战国策》以不韦为濮阳人,又记其事迹亦多,与此传不同。(P.2505) 按:当标点作:“又记其事迹亦多与此传不同”。司马贞的意思是说:《史记》上讲吕不韦是阳翟人。但《战国策》一书,却把吕不韦说成是濮阳人。除此之外,《战国策》上还有很多地方记载吕个韦的事迹与《史记》该传不同。标点者于“多”后断句,殊失注者语意。  相似文献   

11.
杨化坤 《沧桑》2010,(3):140-141
杨明照先生的《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一书在校勘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收集材料的丰富性,校勘方法的科学性,对前人优秀成果的继承以及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心雕龙》等方面。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论述,探讨杨先生的校勘学成就。  相似文献   

12.
由季羡林光生等著名专家学者点校注释、中华书局出版的《大唐西域记校注》,以其丰富的材料、精审的注释赢得了学术界的一致赞誉。这样一部“非常专门甚至有些冷僻的学术著作”(该书《重印后记》语)不仅多次获奖,而且印数也已突破11000册,足见其影响之深广。校注者在校勘时曾参考了唐释慧琳的“一切经音义”(以下简称《慧琳音义》)。近来,我们在研读《慧琳音义》时,将其中的卷八二(《大唐西域记》音义)与《大唐西域记校注》进行比勘,发现《大唐西域记校注》尚有可商之处。一是文字讹误。校勘者引用《慧琳音义》,但文字有讹误。…  相似文献   

13.
《遵生八笺校注》琐议陈增岳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是一部有广泛影响的养生专书,历来备受推崇,该书征引驳杂,搜罗宏富,内容多所隐僻,整理有一定难度,赵立勋、阙再忠等先生编的《遵生八笺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94、6),对该书作了全面的校注,其整理之功,...  相似文献   

14.
本从词汇训诂出发,对中华书局版王邦维先生的《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中的若干条校勘提出了补正意见。  相似文献   

15.
1985年,徐明庭、马昌松两先生推出了力作《汉口竹枝词校注》,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对清代叶调元的290首(因故删去2首)和施襄的12首咏唱汉口的竹枝词作了精心的校勘和详细的注释,极便利读者。所以,书刚问世,便受到好评。钟叔河先生在《瞭望》周刊上撰文,对叶氏竹枝词特别推崇,认为徐、马的校注很有价值,举了“ 壶”、“得罗’等的注释为例。 作为一名语言学研究者,我有幸据《校注》把“挖窖、过早、豆丝、四官殿、地米菜、黑白菜、拖跳、粑粑、水猫子、得罗等近50条材料引入拙作《武汉方言的演变》,后又收入《…  相似文献   

16.
《通鉴纪事本末(杨万里)叙》补遗吴怀祺中华书局标点本《通鉴纪事本末》,以宋大字本为底本,以宋小字本参校,凡两本皆误,又据《通鉴》校改。(见该书《前言》)这个点校本校勘精良,足资研读。但书中的杨万里《叙》仍有脱落。杨万里为袁枢(机仲)《通鉴纪事本末》作...  相似文献   

17.
《张可久集校注》订补张如安张可久(小山)是历代公认的元代散曲创作的“词林宗匠”、“一代巨手”。吕薇芬、杨镰合著的《张可久集校注》(浙江右籍出版社1995年版)是目前搜罗最全、校勘最精、资料最富的一部张氏曲、词、诗、文的合集,这无凝是当的散曲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算经十书》的校勘,是自清乾嘉以来中国数学史界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这次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郭书春、刘钝研究员校点的《算经十书》,是在总结和吸取前人经验和教训,并对各校勘本深入研究,加以甄别基础上的新校勘。此校勘本的出版,标志着《算经十书》校勘的工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阶段。  相似文献   

19.
凡欲研究某一时代的文献,必须通晓那一时代人的行文习惯,通晓那一时代人的用字习惯,其校勘、注释才能真正揭示作品的含义,才能完整展现作品的原貌。研究某一时代的某类体裁的文献更是如此,发掘了某类作品作者的习惯用语、习惯表达方式及词语搭配特点,就能把握其本来面目,作出正确的校勘与解释。汉魏六朝诗歌有鲜明的语言特色和许多表达规律,校注者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作出科学的校释,减少失误。下面举例谈谈这一问题。本文所引汉魏六朝诗歌皆依据逯钦立先生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根据同义对应规律校注诗歌诗歌创作讲…  相似文献   

20.
《医心方》素号难读.文字古奥.俗字迭出。高文铸先生校注的《医心方》.深入精细.兼有前贤校理成果.堪称精善之作.然而书中仍有失当之处.本文选择《医心方》的流行版本.仔细查勘.又对《医心方》的相关内容,于中医典籍中能够稽考者.亦加以旁校覆核.从而纠正了书中校勘上的一些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