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唐宋至今的历代文坛,均以"唐宋八大家"之名赞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曾巩的文学成就。唐宋时期的这八位文学大家,是主持古文运动的核心代表人物,给予当时及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同样,也深深地影响着上党地区。在沧桑的历史深处,打捞唐宋八大家与潞州区的过往,韩愈、  相似文献   

2.
公元1057年春天,北宋首都开封云集了唐宋八大家中的5位精英,他们都为三年一度的国家大考春闱(由礼部主持的会试,都在春季举行,又称“春试”)而来,其中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担任殿试主考官,为国家选拔人才。而三位青年才俊苏轼、苏辙、曾巩作为应考举子信心满满,准备大比夺魁,苏洵是带着两个儿子来考试的。  相似文献   

3.
宋朝文坛大腕欧阳修,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朋友圈肯定不缺知名人物。比如说,曾巩是他的学生;苏轼(苏东坡)和苏辙兄弟俩是他担任主考官时取中的门生;包拯是他的同僚,被他弹劾过,也被他举荐过;《沧浪亭记》的作者苏舜钦是他的好友;《岳阳楼记》开篇“滕子京滴守巴陵郡”的那位滕子京也是他的好友……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四大名亭,是我国古代因文人雅士的诗歌文章而闻名的景点。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的醉翁亭,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命名。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陶然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太平街19号,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  相似文献   

5.
“唐宋古八大家”之一的曾巩(1019—1083)是北宋中期名的学家,其存世作品主要辑录在《元丰类稿》中,历朝均受到推重。近人版本中以《曾巩集》内所辑的曾巩诗最齐全,而《全宋》、《全宋诗》、《全宋词》中所辑录的曾巩作品也不容忽视。然而笔在研究整理曾巩作品时,也发现了曾巩零星未被上述四书收入的诗,现将之辑录起来,望为学术界研究曾巩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刘倩 《环球人物》2012,(28):85-87
欧阳修曾对他竭力提携,司马光曾是他的好友,最后都成为变法的反对者中国古代的变法者,大多没什么好下场。北宋王安石,便是其中之一。在文学上,他的才华毋庸置疑: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雅丽精绝、意境高妙。但是,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后世对他却褒贬不一。赞赏他的人,视他为贤明宰相,"一代圣人";反对他的人,则称他是"元凶极恶",视他为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有人托苏轼父亲苏洵之名撰《辨奸论》,称他经月不洗脸、不换衣,  相似文献   

7.
包拯,老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其大名可谓妇孺皆知,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社会上流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欧阳修,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与包拯两人年龄差不多,包拯大了8岁,包拯仁宗天圣五年(1027)考取进士,欧阳修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按理说,两位北宋巨人本应惺惺相惜。其实不然,欧阳修根本就看不惯包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8.
雅志清思契合自然——宋代江西茶文化精神张智华从地域文化观来看,宋代江西是个群星荟萃之地,人才辈出,文化相当发达,如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黄庭坚与“江西诗派”(此派诗人不全是江西人,但江西籍诗人所占比例较大[1])以及曾几、周必大、杨万里、朱熹、姜夔等...  相似文献   

9.
一凡 《文史月刊》2011,(2):69-69
曾巩,江西南丰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见长,其中不少篇章为人们耳熟能详。然而,他的佳作《邑令夏希道繁昌县兴造记》却很少有人知晓。  相似文献   

10.
淙源 《福建史志》2007,(5):60-61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以龙图阁的官衔,任福州军州事兼福建兵马钤辖,在此期间。为福州乌山的道山亭作记,题名《道山亭记》。文以亭丽,亭以文传,这“亭”和“记”从而闻名遐迩,永留后世。  相似文献   

11.
<正>曾巩(1019—1083年),宋代江西南丰县人,号"南丰先生",与韩愈、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曾巩以龙图阁直学士知福州,"兼福建路兵马都钤辖(赐五品服)",元丰元年(1078年)"召判太常寺,未至,改知明州(浙江宁波)。"曾巩在福州任太守(行政兼军事长官)一年多,手握军政重权,政绩颇著,在福州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生当北宋中期,任过最高军事副长官枢密副使和副宰相参知政事,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纂修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是杰出的历史学家;他又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中的佼佼者。或许正是由于他在上述领域中的成就,掩盖了他在古籍整理方面的建树,以至他在整理古籍方面的贡献,历来很少有人论及。实际上,欧阳修长期在馆阁任职,别朱紫,校秘文,代表了那一时期的最高水平,他对于古籍整理和古籍整理队伍  相似文献   

13.
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列宁评价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他的倡导下,曾成功地实现了从11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伟大改革。这与他的人才思想是有密切关系的。王安石自成体系的人才思想,在我国古代丰富的人才思想宝库中也是不多见的,特别是他的一整套关于培养、选拔、任用、升迁人才的思想,至今还闪耀着光辉。一“方今之急,在于人才”,“得士则兴,失士则亡”——人才的重要性王安石通过对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的考察,以敏锐的政治眼光看到了社会的主要症结在于人才…  相似文献   

14.
申夏 《南方文物》2003,(4):112-114
名列野唐宋八大家冶的曾巩袁遐迩闻名袁妇孺皆知遥然而袁千百年来袁人们谈论的多是其文学成就袁而对其史学思想则少有论及遥殊不知袁曾巩不仅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袁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遥本文拟就有关史料袁对曾巩的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略作探讨遥一尧经世致用思想曾巩认为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袁经世致用遥他在叶南齐书目录序曳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院野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冶袁适天下之用是曾巩史学工作的出发点遥曾巩的史学经世致用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院一是详述史事袁以法后世遥在曾巩的史论作品中袁包含着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5.
一代文宗、唐宋八大家领军人物欧阳修,小时候有神童之誉,但是科举之路却是非常坎坷和充满戏剧性的。欧阳修出生在官宦之家,父亲担任地方官,为官清廉,家无积蓄,在欧阳修4岁那年,其父病逝任上,留下孤儿寡母。因为生计所迫,欧阳修母亲带着4岁的欧阳修投奔叔叔,  相似文献   

16.
柳向春 《收藏家》2012,(3):51-57
作为一位政治家,王安石无论是在其生前身后,都备受争议。但作为一位文学家,毫无疑问。王安石是成功的,在这一领域,他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乃至于被后世认定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至今影响未歇。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文集在其故后不久,即整理成集付梓。而后世于此,更是频频翻刻,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7.
<正>一、《泷冈阡表》碑的历史变迁《泷冈阡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祭悼父母而作的墓志名篇。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欧母郑氏夫人病逝在欧阳修时任南京(河南商丘)留守官衙里。次年七月,欧阳修护母丧回故里江西永丰沙溪与父亲合葬。居丧期间,他追忆父亲遗训、缅怀母亲教诲而作《先君墓表》。只因岳母金城夫人去世噩耗传来,他匆匆离开家乡北返。两年后他守制期满,重返朝堂,由于父母坟茔及祠宇等营葺事宜,开始他苦苦乞盼的“八请洪州”之旅。  相似文献   

18.
陈钧 《神州》2011,(3):54-57
百年富贵今谁见,一代功名托至公。这是北宋诗人,世称"苏门六君子"的江西诗派代表作家之一的陈师道所写的诗句。陈氏博学多才,少为"唐宋八大家"的江西籍文学家曾巩赏识,被苏东坡荐为  相似文献   

19.
苏洵(1009—1066),北宋眉州眉山人,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子轼、辙合称“三苏”。早年曾举进士及茂才异等科,皆名落孙山。仁宗嘉祐年间,曾作过试校书郎,著作有《嘉祐集》。苏洵笔力雄健,议论畅明。在这部文集中,他详细地论述了用人之道,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本文就其人才管理思想作一初步的探讨。不当之处,敬俟匡正。  相似文献   

20.
文婷 《文史天地》2003,(6):37-38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才?他在文学方面有很高深的造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一扫前代文人词的柔弱气息.提高了意境,开创了豪放一派。他的书法是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他的绘画在宋代也名重一时,号称“皇帝画家”的宋徽宗对他的画评价甚高?除此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