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略论青莲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前,江苏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少数人在武进奄城、苏州越城等地,拾到一些印纹陶片。北阴阳营遗址虽早在抗日战争前曾被发现,但未正式发掘过。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江苏省的文物考古工作有了蓬勃的开展,发现了数以百计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重要收获之一,就是发现了青莲岗文化。青莲岗文化是1951年在江苏淮安青莲岗首次发现的,因其文化面貌有异于已知的  相似文献   

2.
清代青莲教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莲教是清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秘密教门,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我国学者马西沙、周育民、庄吉发、王见川,日本学者浅井纪、武内房司等,皆曾对青莲教作过很好的研究。但是,关于青莲教源流的问题,尚颇多歧见。本文利用档案和实地考察的资料,特别是国内学者较少使用的《川匪奏禀》,~①对此作进一步探讨。一、关于青莲教的渊源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青莲教来源于江南罗教,~②但从现有资料来看,青莲教当有两个来源。一是明季以来在浙江、福建、江西等省流传的应氏无为教和姚门教,亦即一些学者认为的江南罗教;另一是清康熙以降在江西流传的…  相似文献   

3.
青莲岗文化是淮河中下游地区一种重要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体系,自1951年被提出后,几经争论,一度时期,对这一文化是否存在颇有疑义.本文运用新出土的实物资料,不仅论述了青莲岗文化的客观存在,而且对其分布范围、类型、特征、内涵、年代、源流等做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文章对拓清淮系文化的源头和特质之形成,认识早期淮系文化与长江下游文化的播迁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归庵图     
《文史天地》2010,(1):F0004-F0004
  相似文献   

5.
大有庵     
大有庵现是郑场镇政府所在地。它的来历有一个传奇故事。原来的大有庵是个不足10户人家的无名小村。村里有个民间医生叫张婆,她无儿无女,老伴早已过世,独她一人住在这里行医。她虽年过花甲,身子却很硬朗,常在外地采集一些草药回来,制成青、丹、丸、散,为民治病,在方圆百里都享有盛誉。清代咸丰二年(公元1852)九月的一天,秋风阵阵,乱云横飞,天色一片昏暗。在一条羊肠小道上,有个年轻人手拄木棍,趔趔趄趄地朝这无名小村走来。他每走一步,都累得气喘吁吁,额上滚着豆大的汗珠。他刚走进村子,身子一晃,就摔倒在张婆的门前。张…  相似文献   

6.
松林庵木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州博物馆收藏一对清雍正时的仿石质抱鼓石的木鼓,镂刻精工,乍视与石无异,颇为独特。 木鼓形同抱鼓石,上呈圆鼓形,下有托座,通高58.5.厚17.5,鼓径49.5,托座高9.5——21厘米。正面是二只狮子戏绣球花纹,一条宽阔的彩带把狮子和绣球巧妙地连成一体,从而达到整体的和谐美。鼓边饰两道弦纹,其间雕一周缠枝忍冬花纹。木鼓反面宽边,中间是浅雕对称的折枝贯套花纹,简洁明快。木鼓的侧面系弧形,两边雕有80多个鼓钉。托座似翻卷的荷叶,两边弯曲,中间有叶筋,底座底面为长方形,并有长3.5、宽1.5、深3厘米的对称的两个母榫,作安装用。 抱鼓石在苏南地区叫碑石,是建筑装饰  相似文献   

7.
耐庵墓     
耐庵墓浦玉生文并摄影施耐庵的墓有两处:一处是假墓,在张家港的河阳山;一处是真墓,在兴化的施家桥。先说假墓。张家港市凤凰、西张、港口三镇交界处有座河阳山(现称凤凰山),顶峰86米,周围4公里,占地千余亩。永庆寺是山南麓的一座古刹,为江南佛教名刹之一,寺...  相似文献   

8.
寻访西姑庵     
在遍地黄杨红欲燃的季节里,漫游甘肃小陇山的山水,只见清澈的嘉陵江水被黄杨红叶的倒影染成一片赤色,宛如流动的彩带在长峡间蜿蜒飘舞,山叶红黄相间,犹如云集的彩蝶翩翩飞翔,又如一道道长虹饮溪山涧,山水一体,分辨不不出江水本色。  相似文献   

9.
布达拉宫山脚下,距龙王潭公园正门不过二、三十米的地方,有座民居改做的小佛堂,里面常年住着四、五个小阿尼。她们是拉萨郊外、色拉寺后面高山之上的敏琼庵中的阿尼,每两个月要轮换一次,山上要从全寺百十来阿尼中重新选派几个下山。  相似文献   

10.
常青 《文博》2015,(3):19-27,2,113
陕西省麟游县青莲山寺摩崖造像共有十六龛,可以分为三期:其下层五龛雕造于唐太宗贞观年间,上层四龛补凿于贞观晚期至唐玄宗(712-756年在位)执政之前,而其余各龛为北宋补凿。在题材上,青莲山寺摩崖不仅有一般的佛与菩萨组合,还有显明的佛传题材。K3与K13很可能表现的是西土传法祖师像。K8的炽盛光佛也是唐以后流行的题材,宋代补凿的K4表现入宋以后流行的水月观音像。从供养人像来看,这处摩崖造像的主要捐资者是女佛教信徒。各期龛像均表现出了浓重的民间地方风格。  相似文献   

11.
苏北淮海地区青莲岗文化新论肖燕Throughcarefulcomparisons,thispaperconcludesthattheQingliangangCul-tureofNorthernJiangsuProvinceisdistinctfrom...  相似文献   

12.
援庵先生为当代史学大师,为海内外学者所景仰。他治学谨严,一丝不苟,而又能刻苦自励,非达目的不止,这种精神决非一般人所能比。试以他所著《廿史朔闰表》及《中西回史日历》为例,把中、西、回三种不同历法,合为一书,其困难可想而知。先生不畏困难,数易其稿,卒告成功,真可谓坚苦卓绝矣。一般人不懂得学历史何必非有历表不可。不知历史与年代密不可分,如年代先后倒置,或时日错误,则失史实之真。历史如失真,则不成为信史。先生在《中西回史日历》序言中说: 辛亥革命以前,中西历法不同,西历岁首恒在中历岁暮,少则差二十余日,多者差  相似文献   

13.
太湖之滨,吕山西南,有一座不高的小山叫渔洋山。这里面水背山,风景清幽。 清初的一个晴朗日子,大诗人王士祯游览光福的玄墓山,在山顶,极目远眺,但见四周莽莽苍苍的群山,眼前太湖浩浩淼淼的水波,真是心旷神怡,尘虑都消。这时,一座起伏平缓的小山扑入眼帘,在阳光的照射下,小山显得宁静安谧,舒缓坦荡,别有一种超凡脱俗、与众不同的神韵。王士祯回头问他的朋友:这是什么山?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淮安市博物馆藏5件青莲岗遗址出土玉石器的年代和文化属性进行考证,并结合青莲岗遗址文化层和多年考古研究成果进行相关问题探讨。分析结果显示,这5件玉石器属于青莲岗文化晚期遗存,玉石器的原料产地可能为宁镇和北方地区,其中玉斧在现有青莲岗文化遗存中不具有普遍性,但体现了较高的文化等级和工艺制作水准。  相似文献   

15.
<正>"紫林庵"是指瑞金中路飞山街口的那一带地域,历来是贵阳市前往云南、四川、重庆的必经之地。且不说在贵阳没有通铁路以前是如此,就是在铁路四通八达,公路网遍布城乡的今天,紫林庵仍然是贵阳市区连结西北周边乃至出省的交通要冲。然而其庵在那里呢?  相似文献   

16.
杨升庵(1488—1559)名慎,字用修。四川新都人。(图一)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二十四岁殿试第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杨升庵三十七岁时,因“议犬礼”忤嘉靖皇帝,遭廷杖后终身充军云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升庵七十二岁卒于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归葬新都。新都是杨升庵的故乡,虽然他长期生活在外,仍留下许多遗迹。为  相似文献   

17.
闻名遐迩的武汉市汉阳归元寺,以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文物古迹和艺术珍藏吸引国内外无数游人流连忘返.人们在这香火缭绕的名刹中,是否知道它的来历呢?  相似文献   

18.
民国以来的史学界,义宁陈寅恪先生,新会陈援庵先生,长乐(今五华)陈槃庵先生,皆属一代宗师级的人物。义宁陈先生治隋唐政治史,善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成就为举世公认。故晚近学人,多以治义宁之学为进身学界之捷途,能得义宁治史之方法与真精神,替国家民族作出贡献却十分鲜见。不过因之成名射利的确不乏其人.故义宁陈氏少学发展到今天,已由显学诼渐转峦为俗学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陈钧 《神州》2011,(12)
甲戍金秋,陪文友厦门市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郭秀治、副会长兼秘书长徐常波,参访宝光寺出来,在新都县城品尝了天府美食后,余提议去看城西南隅的升庵桂湖。未进大门,就见  相似文献   

20.
《文史春秋》2009,(4):F0002-F0002
桂平西山洗石庵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南部,黔、郁、浔江三江交汇处的桂平市的西山风景名胜区内,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佛教重点寺院。西山是华南佛教名山,西山的佛教自唐代王山人归隐布山礼至今,一千多年来,素有高僧驻锡,是华南佛教活动重要场所。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法师,香港佛教协会会长觉光法师都曾在此地常驻清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