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娟 《环球人物》2020,(2):81-85
在首部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中,她讲述了自己57年来走遍735座洞窟,守护、延续敦煌生命的故事1962年初,报告文学《祁连山下》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故事的主人公叫尚达,在巴黎学了10年油画,偶然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看到一部名为《敦煌石窟图录》的画册,为之震撼,之后毅然回国,奔赴敦煌,投身莫高窟的保护、临摹和研究,历经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一直守在那里。尚达的原型就是常书鸿先生,1943年到敦煌,次年创办敦煌艺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长篇报告文学《世纪之患》的思想艺术成就进行了评析 ,认为它是1999年中国报告文学园地中出现的一部优秀之作 ,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徐迟在1976年至1996年的20年间,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反映自然科学领域的生活,相继写下了《地质之光》、《哥德巴赫猜想》、《结晶》、《生命之树常绿》、《刑天舞干戚》等一大批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的作品,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促进了我国报告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发展。其中《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以及反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刑天舞干戚》,曾荣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相似文献   

4.
任二北先生校集的《敦煌曲校录》(简称)《校录》),自一九五五年出版以来,历时已三十余年。此书之问世,正如校者言,并非定本,但却集录了敦煌词曲五百四十五首,为研究我国文学史,尤其是词学史,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校者曾据罗振玉《敦煌零拾》、朱祖谋《疆村遗书·云谣集》、许国霖《敦煌杂录》、刘复《敦煌掇琐》、冒广生《新(?)云谣集杂曲子》、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北京图书馆钞敦煌卷子、郑振铎《世界文库》或《中国俗文学史》、卢前《敦煌文钞》、周泳先《敦煌词掇》、唐圭璋《敦煌唐词校释》及《云谣集杂曲子校释》、傅芸子《敦煌俗曲之发现及  相似文献   

5.
《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29.6万字。敦煌学界早已呼唤撰写一部归义军史,借以统摄晚唐至北宋敦煌政治史、民族史、经济史、宗教史、艺术史、文学史以及这一时期敦煌石窟和敦煌遗书的整理研究。由于归义军时期诸...  相似文献   

6.
依据慧琳《一切经音义》确定敦煌本《慧超往五天竺国传》题名,是学术史上一大功绩,学界多将此首定之功归于罗振玉.本文认为敦煌本《慧超传》的题名首定者并非罗振玉,而是伯希和.本文回顾了伯希和研究慧琳《音义》及其中所记《慧超传》之经历,认为伯希和于1904年上半年发表的《8世纪末从中国入印度的两条线路》一文,显示他已熟知慧琳《音义》中所记《慧超传》的85个词汇.当伯希和于1908年3月23日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里第一次翻阅《慧超传》残卷时,当场确定了其内容.当伯希和于1909年9月在北京接待罗振玉等中国学者时,曾展示敦煌本《慧超传》残卷,并透露其依据慧琳《音义》确定《慧超传》的结果.罗振玉《敦煌石室书目及发见之原始》、《莫高窟石室秘录》两文中,均承认敦煌本《慧超传》题名系由伯希和根据慧琳《音义》确定.但罗振玉等编《敦煌石室遗书》中,在谈论敦煌本《慧超传》定名问题时,已不再提及伯希和之名.此后,学界一直误以为罗振玉依据慧琳《音义》确定敦煌本《慧超传》题名.本文认为,学术史研究应追本溯源,还原历史真相,尊重历史事实,确认伯希和是第一个依据慧琳《音义》确定敦煌本《慧超传》题名的学者.  相似文献   

7.
情迷布拉格     
杨柳 《丝绸之路》2010,(3):68-70
说到布拉格,我们想起米兰·昆德拉那本曾风靡一时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以及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继而想到布型格的查理大桥,想到了朱丽叶《新桥之恋》……  相似文献   

8.
载于《敦煌变文集》中的《太子成道经一卷》、《太子成道变文》四篇、《八相变》,同为演绎佛传故事之作品,均由王庆菽先生主校.《敦煌变文集》出版后.徐振堮诸先生续作补校(徐校有《敦煌变文集校记补正》、《敦煌变文集校记再补》,载《华东师大学报》1958年1、2期)偶有未竟,兹再为补校若干.下引《敦煌变文集》原文仅标明页码,凡无异议之原校迳引改后文字,繁体异体等一律改为现行规范字,改竖排为横排后,专名号等相应省略.  相似文献   

9.
敦煌学研究文库(主编:郑炳林、樊锦诗) 公维章《涅槃、净土的殿堂——敦煌莫高窟第148窟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11月 郑炳林、王晶波《敦煌写本相书校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12月 郑炳林《敦煌写本解梦书校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 李应存、史正刚《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梁晓鹏《敦煌莫高窟千佛图像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金身佳《敦煌写本宅经葬书校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1月 陈于柱《敦煌写本宅经校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3月 茨默著,桂林、杨富学译《佛教与回鹘社会》,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4月 唐晓军《甘肃古代石刻艺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4月 屈直敏《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8月  相似文献   

10.
北宋《报父母恩重经变》图轴林健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北宋绢本《报父母恩重经变》图轴,1996年9月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为国宝级文物。《报父母恩重经变》图轴,纵182厘米,横127厘米,是根据唐人伪经《佛说父母恩重经》创作的大幅绢本经变...  相似文献   

11.
黄征、吴伟先生合著的《敦煌愿文集》用力甚勤,集数年之心血和功力,弥补了敦煌愿文研究的空白,给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本文在吸收黄、吴二位先生成果的基础上,对《敦煌愿文集》中的《儿郎伟》进行部分校补。  相似文献   

12.
先秦古籍中提到之"三危山"实际并非今敦煌地区之三危山,原因在于迟至汉武帝时中原王朝才领有敦煌之地,以古籍中之"三危山"附会敦煌地区三座高耸的山峰。东汉杜林认为《左传》中"瓜州"为今敦煌地区,此说长久盛行,正史多加采信;其实今之瓜州上古史与《左传》所言"瓜州"无关,是汉人"政治需要"及"自矜乡土"而附会之结果。"敦煌"地名在汉建敦煌郡之前已经存在,实为《山海经》中之"敦薨","敦薨"地名属月氏语,张骞因"薨"字不吉而改。  相似文献   

13.
敦煌遗书内保存的诗歌作品,按其时代,约可分为两个时期:其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包括见于《诗经》、《文选》、《玉台新咏》等诗歌残卷,由于这类诗歌作品为数较少,且已成为传世之作,姑不在论述之列。其二,隋唐五代时期,主要包括唐代诗人专集(如《王梵志诗集》、《高适诗集》、《自居易诗集》等唐人抄卷),唐代诗文选集,唐人选唐诗等,此外还有流传于敦煌地区的僧俗人士的诗歌残卷,以及某些即情应世、针砭时弊、感慨悲怀、讥刺嘲讽的敦煌民间诗歌。根据粗略的统计,其总数可达三千首左右,统名之“敦煌诗歌”。这是一批极其珍贵的文学遗产,只要经过全面认真的搜辑整理,既可补《全唐诗》之不足,又可为研究唐代及其敦煌文化作出宝贵贡献。敦煌诗歌按其特点,略可区分为:敦煌诗人之作,释氏佛徒之作,敦煌民间诗歌,  相似文献   

14.
敦煌古历丛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文献中存北魏至宋初历书近四十件,自面世以来,中外学人就不断刻意研讨。我国最早研究敦煌历书者当推罗振玉氏,但他未能解决断年方法,故时有错误。其后王重民先生于一九三七年发表《敦煌本历日之研究》,虽多有发明,但也未能解决断年方法问题。直至一九六四年,日本天文学史专家薮内清教授发表《斯坦因敦煌文献中的历书》一文,首次将敦煌历日的断年方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一九七三年藤枝晃教授发表《敦煌历日谱》长文一篇,就是利用薮内清的方法对敦煌历日逐件断年。近年来,我国学者施萍亭先生发表《敦煌历日研究》一文,在藤枝氏基础上又有新进展,并纠正了前人的某些错失。对于敦煌古历的断年方法和依据,施先生作了比薮内清和藤  相似文献   

15.
“汇”,聚集、会合意,如河流回绕,终聚于海,海涵众水,浩浩汤汤,广博无垠。以“汇”名书,则必以类集聚,以尽揽为标的。张锡厚先生《敦煌赋汇》(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即是这样的一部书。就“汇”而言,该书有三大特色:一、汇敦煌诸赋于一书,集目前敦煌...  相似文献   

16.
当面临世纪交替之际,近期我们看到不少学者在论作中引述王国维先生的名文《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现之学问》。这篇文章,是王国维1925年到清华研究院任教,暑假应学生会邀请作的讲演,原发表于《清华周刊》上。他指出,中国“古来新学问大都由于新发现”,而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有四项“最大发现”,就是“殷虚甲骨文字、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人写本书卷、内阁大库之元明以来书籍档册”。这四项发现,后来果然都形成了专门学问,为海内外学术界共同研究,各有其重大影响。无怪乎现在回顾20世纪的学术史,大家都要谈到王国维的远见卓识了。王文说到的“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敦煌文献中的《太公家教》残片的辨识,笔者有《敦煌写本<太公家教>残片拾遗》一文发表,该文以《俄藏敦煌文献》为重点调查对象,认定了《太公家教》写卷8件.此后笔者在调查《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份)》、《法藏敦煌西域文献》、《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甘肃藏敦煌文献》等敦煌文献时又认定了《太公家教》写卷6件,另有《俄藏敦煌文献》之Дх3111号和Дх4251号2件,本文即对这8件藏品略作介绍,并就其与已认定的《太公家教》写卷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2012,(9):78-78
近日,应澳门基金会之邀,由甘肃省歌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乐舞《敦煌韵》亮相澳门,这是该剧首次在澳门向民众展示敦煌文化的艺术魅力。为了丰富澳门民众的文化生活,让广大澳门民众对敦煌有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增加澳门人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澳门基金会专门邀请大型乐舞《敦煌韵》赴澳门演出。这也是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之后,澳门民众可以再次现场欣赏到的又一部展示敦煌文化的舞台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9.
敦煌文献S2620号《唐年神方位图》试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文献 S2620号(图一),《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拟题为《大唐麟德历》;北京图书馆善本部藏此件放大照片、台湾出版黄永武博士主编的《敦煌宝藏》,拟题均同。英人翟理斯所编《英国博物馆所藏敦煌汉文写本注记目录》7037号,题为《大唐麟随历》,"随"系"德"之误释。众口烁金,确乎为历书无疑。笔者在整理敦煌历日时反复审览,无论如何它都不是历书,更不存在是所  相似文献   

20.
作爲著名歷史學家和敦煌學家的向達與著名畫家的張大千,由於敦煌而結緣並結怨。1942年,向達因參加西北史地考察團到達敦煌,此前張大千已率親友在敦煌臨摹壁畫。由於對敦煌石窟藝術保護、研究、臨摹的不同看法和態度,雙方發生了矛盾。向達在1942年12月的《大公報》上發表了《論敦煌千佛洞的管理研究以及其他連帶的幾個問題》,對張大千在敦煌的行爲作了批評和指責。向與張的矛盾或衝突,首先是是非之爭,即張大千在臨摹壁畫時對敦煌藝術的破壞,作爲學者的向達要保護敦煌,反對、制止這種破壞。其次,也有考察期間經濟、生活等特殊情況的因素,同時還應該是學術觀念之爭。他們之間的學術之爭,涉及了當時的學術理念、生活狀態、學術團體與個人、學界與政界的關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