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巍  王煜 《南方文物》2020,(1):75-77
当中国考古学发展建设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南方文物》及时地设立了中国历史时期考古专栏,其意义极为深远。受编辑部委托,首期开栏之际,借此机会将这个栏目将要承担的任务和我们的一些思考加以表达,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共同来办好这个栏目。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袁靖先生一直关注和关心《南方文物》发展方向,在本刊办刊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为提升《南方文物》的学术品质和学术思想提供了许多真知卓见,本栏目的开办即是袁靖先生倡议的,在此,谨表诚挚谢意!本栏目从策划到今天正式开办已有几年许,适逢今年是中国农历丁酉年,也即鸡年。鸡,表面看是一种动物,在神话思维中却是某一特定的空间方位——东方的象征。从时空维度和文化层面来说,极富象征意义。俗语说"金鸡报晓",也许是巧合,也许是预示,但舞台已搭起,帷幕已拉开,无论如何,我们衷心希望和中国考古学界的青年学子们戮力同心,共同支撑起中国考古学的一片新天地,共同编织起我们对考古学无限追求的理想和梦想,共同奏响起充满青春活力、代表考古学发展之希望和未来的奏鸣曲!  相似文献   

3.
《南方文物》自今年第一期起开辟一个新栏目,称作"名物新证",但没有说明这一名称的始末原由。承编辑部雅意,嘱我就此谈一点相关的意见以及治学心得。  相似文献   

4.
《南方文物》2006,(2):128-128
《南方文物》其前身为《江西历史文物》(内部刊物),1989年改刊为《江西文物》(全国公开发行),1992改刊名为《南方文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办刊宗旨正如1992年《南方文物》第一期改刊词所言:以继承和弘扬南方民族优秀文化为已任,立足南方,面向东南亚;以文物研究和考古学为主要内涵,兼及民族学及其它有关学科和边缘学科;鼓励开拓创新,坚持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5.
考古出版物学术规范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0月16日~18日,由考古杂志社组织的“考古出版物学术规范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方文物》、《北京文博》、《东南文化》、《故宫博物院院刊》、《华夏考古》、《江汉考古》、《考古》、《考古学报》、《考古学集刊》、《考古与文物》、《南方文物》、《内蒙古文物与考古》、《农业考古》、《上海博物馆集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四川文物》、《文博》、《文物》、《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文物春秋》、《文物天地》、《中国考古学(英文版)》、《中国历史文物》、《中原文物》等24家刊物及中国文物报…  相似文献   

6.
《东南文化》2001,(11):96-96
2001年10月16日~18日,由考古杂志社组织的“考古出版物学术规范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方文物》、《北京文博》、《东南文化》、《故宫博物院院刊》、《华夏考古》、《江汉考古》、《考古》、《考古学报》、《考古学集刊》、《考古与文物》、《南方文物》、《内蒙古文物与考古》、《农业考古》、《上海博物馆集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四川文物》、《文博》、《文物》、《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文物春秋》、《文物天地》、《中国考古学(英文版)》、《中国历史文物》、《中原文物》等24家刊物及中国文物报…  相似文献   

7.
《南方文物》2002,(1):92-92
2001年10月16日~18日,由考古杂志社组织的“考古出版物学术规范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方文物》、《北京文博》、《东南文化》、《故宫博物院院刊》、《华夏考古》、《江汉考古》、《考古》、《考古学报》、《考古学集刊》、《考古与文物》、《南方文物》、《内蒙古文物与考古》、《农业考古》、《上海博物馆集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四川文物》、《文博》、《文物》、《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文物春秋》、《文物天地》、《中国考古学(英文版)》、《中国历史文物》、《中原文物》等24家刊物及中国文物报…  相似文献   

8.
<正>常怀颖:李先生好!很早就想找个机会就考古学理论、方法方面以及中国考古学的教学问题向您请教,有幸承《南方文物》周广明先生的委托,您终于同意接受釆访,作为晚辈,我非常荣幸。李伯谦:《南方文物》周广明先生早有计划要访谈我,为此还拟定了提纲,但我一直没有痛快的答应过。一是工作忙,要做的事太多,静不下心来考虑这些问题;二是自己虽有一些想法,但怕不成熟,说出来怕误导别人。  相似文献   

9.
<正>张萌:陈老师,您好,我是张萌,目前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人类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受《南方文物》编辑部委托,对您做一次采访,主要涉及考古学的教学和研究,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还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与公众关系等问题。陈淳:张萌,你好。我们可以变通一下访谈的形式,主体是你问我答,但也可以互相对话,结合你在新墨西哥大学的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江汉考古》2001,(4):90-90
2001年10月16日——18日,由考古杂志社组织的“考古出版物学术规范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方文物》、《北京文博》、《东南文化》、《故宫博物院院刊》、《华夏考古》、《江汉考古》、《考古》、《考古学报》、《考古学集刊》、《考古与文物》、《南方文物》、《内蒙古文物与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76,(5)
读者孙霁等同志来信反映,在阅读《文物》的时候,常常碰到一些难认难懂的字和词(如器物名称等),在字典、词典上也不易查到,希望刊物上能有比较系统的通俗解释;关于文物的介绍和研究,也希望刊登更多深入浅出的文章。据根读者的这种要求,本刊从这一期起开辟"小辞典"、"文物丛谈"等专  相似文献   

12.
后记     
本专辑原名《中国孔庙》,受《南方文物》的垂青,这部专著得以专辑形式在该刊2002年第4期付梓。为此,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因为《南方文物》在我国文物、考古、博物馆学术期刊中是著名的中文核心期刊,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能在这样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专著,相信它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3.
正吕鹏:在《南方文物》对中外考古学家的采访中,首先问到的问题往往是您为什么选择考古学?这里,我也将此问题作为我的第一问。袁靖:关于我为什么会选择考古学,这还要从1977年我姐姐袁明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系王铁崖先生的研究生说起。我姐姐是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1967年的毕业生,后来被称之为是文化大革命中的老五届。当时她在陕西省临潼县的铁路中学当英语老师,我当时在临潼县的陕西省生物制药厂当工人。1977年恢复研究生考试后,我姐姐给曾经教过她的北京大学西语系的李赋宁先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于一九八二年八月六日至十九日,举办了《中国通史》、《古代汉语》和《考古学》辅导学习班。来自全省各地、市、县文物管理站、所的六十名同志参加了学习。教材选用王力著《古代汉语》,翦伯赞著《中国史纲要》等。考古学由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讲师林沄讲授,古汉语和中国通史分别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丁广惠和历史系讲师王明阁讲授。这次学习班对提高全省文物工作者的文  相似文献   

15.
两年前,受《南方文物》编辑部之托筹划一个关于墓葬研究的专栏,但我在墓葬研究方面并无什么心得,无论能力还是资历都不足以担此重任,之所以勉强为之,完全是抱着抛砖引玉的想法,希望通过这个栏目,引发更多学者对墓葬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兴趣。尽管栏目冠以“生死观的文明史”之名,但并非对这个主题作理论的探讨,而是希望将墓葬置于生死观的文明史之背景下,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个案研究,从不同角度来讨论和挖掘墓葬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正>刘慧中:彭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南方文物》的专访。在此,首先向您表示祝贺。2015年您作为20世纪杰出的考古学家入编《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考古学卷》一书,今年又正好适逢您八十华诞,能否请您谈谈您的求学经历,特  相似文献   

17.
徐苹芳先生是享誉中外的考古学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他研究视野宏阔,涉及中国文明的形成、中国古代城市、汉代简牍、丝绸之路和宋元考古学研究等多个领域,真知卓见频出,创树良多。其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研究历程,是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2007年春季,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编纂院学部委员和荣誉学部委员访谈录。藉此机会,笔者在系统梳理徐苹芳先生学术论著的基础上又与徐先生进行了对谈,于是有了这篇访谈录。希望它能引领您走进徐苹芳先生多彩的学术天地,探寻其心路历程,纵览其研究业绩,一睹这位知名学者博学深思的风采。他对学术史的回顾与寄语,更是今后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宝贵镜鉴。现应《南方文物》编辑部之约单独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0月16日18日,由考古杂志社组织的“考古类出版物学术规范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来自《北方文物》、《北京文博》、《东南文化》、《故宫博物院院刊》、《华夏考古》、《江汉考古》、《考古》、《考古学报》、《考古学集刊》、《上海博物馆集刊》、《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四川文物》、《文博》、《文物》、《文物春秋》、《文物天地》、《中国考古学英文版》、《中国历史文物》、《中原文物》等24家刊物及中国文物报、文物出版社的代表,以及安…  相似文献   

19.
在江西省文化厅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的全力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南方文物》杂志决定开辟“古史新证”专栏,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定会受到学术界欢迎、支持,并为繁荣新史学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邵老师,您是从事田野考古和研究、教书育人逾五十年的女学者,取得了很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很多后辈非常想了解您从事考古学研究和古史重建的心路历程,以从中获得启示。我受《南方文物》编辑部的委托,向您做一次访谈。可否先向读者简要地介绍你的学术生涯。邵:1954年我从济南二中毕业,很幸运,以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