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郑墓地位于河北容城县大河镇北郑村东北,在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定为战国至汉时期遗址。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为配合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和探勘,发现一处墓地;2018年5月,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该墓地进行局部试掘,共清理3座带南向墓道的圆形砖室单室墓,出土各类遗物52件(组),包括铜钱42枚、女真族组合式玉耳环、定窑瓷碗等,根据遗迹遗物推断属于金代。金代墓地的发现,为探讨白洋淀地区乃至太行山以东平原地带金元时期的墓葬形制、丧葬风俗,以及当地的经济生产、社会生活等问题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和比较对象。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8月19日至23日,由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组联部和雄安新区雄县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女摄影家走进华北明珠白洋淀聚焦雄安新区摄影采风活动顺利举行。会员先后前往古玩市场、宋辽古战道、千里堤、白洋淀文化苑、荷花大观园、华北油田  相似文献   

3.
广东五邑地区以潭江流域为中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但该地的政区边界却打破了自然山川的界限。从明代到清初顺治年间,为了应对以民变为首的地方政治危机,朝廷先后在潭江流域设置了恩平、新宁、开平三县。这些县级政区的边界大致与潭江流域的地理分界线重合,地理单元的独立性开始作用于政区划界中。清代雍乾年间,形成了新会、鹤山、新宁、开平、恩平五县分治潭江流域的格局。同时,随着新会县核心政区地位的巩固,流域内各县整合为一个统县政区的倾向开始加强,为后世潭江流域的政区整合奠定基础。明清时期潭江流域的政区变迁体现了地理环境和地方政治局势在政区格局形成过程中的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方志界一般把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统县政区为记述区域范围的新方志归作"市级志书"。而我国相关法律对统县政区未作明确定义,"市"所表示的政区类型远超出统县政区范畴,全国行政区划频繁地调整变动更加剧了方志界对"市"认识的混乱。新方志工作开展初期的暂行规定对市志、地区志应记述政区层级的指导意见表述不严谨,后续条例逐渐完善却与早期规定内容存在出入,也影响到了不同行政级别的市、地区、自治州在志书编纂过程中对记述区域的判断,使得新方志成果中代表不同政区层级的"市志"和同一政区层级的"市级志书"难以分辨。通过加强新方志提要专目中区域性内容的著录,可以为读者在利用相关志书、解决"市级志书"辨识问题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冀中北部地区的下岳各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莲 《文博》2002,(3):16-20
本文所指的冀中北部地区是指太行山脉以东、北至拒马河、南至滹沱河的广大地区。从8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就不断发现相当于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重要的遗址有容城午方(1982)、易县下岳各庄(1985)、安新辛庄克(1986)、容城白龙(1986)、任邱哑叭庄(1989—1990)、容城上坡(1981)、定州尧方头(1998)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明扼要地稽考我国历代地区政区名称源流及其在今广西地区的实施概况,涉及治所及其辖域均在今广西境内的近20多种历代政区的设置始末、主要沿革、相关领属和主要数据,使人一目了然地知晓历代中国大-统政区中今属广西地方政区的兴废因承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保北地区夏时代两种青铜文化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河北省保定北部地区包括涞水、涿县、易县、定兴、安新、容城、徐水等县在内,是古冀州、幽州之一部,历史悠久。该地区位于太行山东麓,西逾太行山与山西接壤,东、南临华北平原,北越长城可望燕山南麓。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分属太行山区、山前丘陵和平原三个地带。河流亦依倾斜的地势,由西北流向东南,较大的河流有拒马河、北易水、中易水、瀑河等。保北地区独特而显要的地理环境,正引起考古学界的关注。近年来,该地区的考古工作日趋活跃,其中已经公布的含有夏时代  相似文献   

8.
雄安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同时发展潜力大,所以备受游客关注,但当地的旅游文化宣传与其发展现状不相适应,存在宣传形式较为单一、旅游宣传定位模糊、缺少外语服务等问题。本文基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战略,针对性提出雄安新区旅游文化宣传策略,为今后雄安新区旅游文化宣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雄安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同时发展潜力大,所以备受游客关注,但当地的旅游文化宣传与其发展现状不相适应,存在宣传形式较为单一、旅游宣传定位模糊、缺少外语服务等问题。本文基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战略,针对性提出雄安新区旅游文化宣传策略,为今后雄安新区旅游文化宣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越南阮朝统治者的改革,导致其政区时空分布发生变动。政区数量在1840年达到巅峰,其中高层政区数目最为稳定,统县和县级政区数目前后起伏较大。数量变动影响了政区密度和管理幅度,缓解了高地和低地政区设置失衡的局面。嘉隆改革的特征是淡化了政区的军事色彩,明命改革的特征是对清朝省制引入与调适,此后的统治者没有实施大规模改革,只是进行了修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1.
13~18世纪云贵川交界地区政区设置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18世纪金沙江以东的云、贵、川交界地区在政区设置上产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变化趋势表现在:在政区层级上,由繁而简;在基层政区设置的空间过程上,由外而内;在政区的实际控制上,由虚到实。这一时期本地区地方部族力量的不断减弱与中央权力的逐渐加强是导致这些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中国西南地区政区教化色彩名称比例经过了在西汉时期很小、从东汉到明清变大、而民国以后又变小的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呈现从四川向云南、贵州民族地区随时代发展比例逐步增大的趋势 ;级别差异上一级政区 (州、道、路、省 )历史上多以山川风物名称为主体 ,而二级政区 (郡、府、州、地区、地级市 )教化色彩名称比例经过了由小变大再变小的发展过程 ,三级政区 (县、县级道、州、军、监等 )变化与二级政区有相似之处 ,只是民国以来比例变小幅度没有二级政区大 ,保持相对的稳定。三级以下政区名称历史上相对较稳定 ,主要以山川风物等名称为主。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教化名称的演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关系密切 ,也与中原汉族文化向周边民族地区发展的轨迹息息相关。元明清时期政区教化色彩名称比例的大增 ,显现了元明清时期中原对西南边疆控制最深入的时代特征。民国以后的比例下降则显现了现代文明意识对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容城县白龙遗址试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正> 1986年秋季,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及有关各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保北考古队”,在保定以北地区的徐水、定兴、涞水、安新、容城五县进行了考古调查与试掘。田野工作到1987年7月结束,获得了一批不同时期和不同考古学文化的考古资料。本简报只报道容城县白龙遗址的试掘情况,其它遗址的工作情况将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14.
治所作为行政区域的核心,其设置或迁徙过程中所考虑的问题和由此反映的政治理念,无疑也是当时行政区划建设思想的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历史上政区治所迁徙的研究比较薄弱,对于清代政区治所迁徙到目前尚无人作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详细探究有清一代的省会、府、厅、州、县等主要政区治所的迁徙及其发生原因,来研究清朝行政机构治所设置的指导思想和规律,总结治所迁徙的各种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5.
嘉靖《雄乘》是雄县历史上第一部地方志。该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保存了雄县诸多珍贵史料,同时也开创了雄县地方志编撰的历史,万历、康熙所修地方志亦以《雄乘》为名。书中有大量关于雄县当时现实问题的评论,体现了作者经世致用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以往政治地理学对于行政建置的研究,多注意其结果,极少注意到变化过程。广东花县原为数县交界之地,从明中叶开始,当地不断出现要求建立新政区的呼声。方案有建直隶州、建镇、建县三种。但历经150年,直到康熙年间才最终建县。本文分明中叶、明末、清初、最终建县4个阶段讨论国家与乡绅对政区建置的意见分歧,表明乡绅意志最终通过政区设立得到体现,反映出地方权势对国家决策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牛颖建今年56岁,是雄安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雄县县委书记。他姓牛,像牛一样吃苦耐劳,也有点牛脾气,最重要的是办成了很多“牛”事。比如,他在雄县工作一年多,拆清了城乡违章建筑,建起了大小300多个公园、游园,群众的居住环境大变样。相比2019年,2020年雄县城区绿色植被覆盖面积增加T 16.40%o再比如,此前他在邯郸市的峰峰矿区当区委书记3年,留下8万亩绿地、13个湿地公园,把老矿区变成了山清水秀的新景区。采访牛颖建那天,记者遇到了两位雄县的朋友。一位是早已退归乡里的老干部常小路。  相似文献   

18.
唐人墓志一定程度上能够从地下石刻资料角度反映唐代诸道、州(郡)、府、县各级政区发展演变的一般轨迹;其次唐人科举及第后,在县、州(郡)、府的任职地理空间变动性、跳跃性大,其墓志在叙述志主生前任职仕历时客观上保留了当时不少政区的第一手资料。第三,唐代政区几经调整和变迁,一些州县置废不定,为期短暂,但在墓志中却往往留下记录;第四,墓志中的所涉政区记述大多为志主任职仕宦之地,具有"亲历性"特点,是最接近政区"当时进行时"的一手数据,殊为珍贵,部分唐人墓志还提供了政区设置的背景情况;第五,某些唐人墓志可以用来校勘、补正史籍地理志部分的残缺讹误,有证史补史作用。唐人墓志的上述价值为深化唐代政区地理的研究提供了某些新契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明扼要地稽考我国历代地区政区名称源流及其在今广西地区的实施概况,涉及治所及其辖域均在今广西境内的近20多种历代政区的设置始末、主要沿革、相关领属和主要数据,使人一目了然地知晓历代中国大一统政区中今属广西地方政区的兴废因承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明扼要地稽考我国历代地区政区名称源流及其在今广西地区的实施概况,涉及治所及其辖域均在今广西境内的近20多种历代政区的设置始末、主要沿革、相关领属和主要数据,使人一目了然地知晓历代中国大一统政区中今属广西地方政区的兴废因承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