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沿资讯     
《丝绸之路》2005,(11):68-69
“黄金周”全国有3.26亿人次乘汽车出行;青海高原旅游唱响“四季歌”;第二届中国国际熊猫节在九寨沟开幕;“中国精品周末游”宣传活动在韩国举行;故宫部分馆藏开始展出……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使多少人魂牵梦绕;这是一个养育人才的秀丽乐园,她使多少人流连忘返……乐都素有文化之乡、瓜果胜地之美称,而被誉为“高原一枝花”的乐都县职业高级中学就坐落在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湟水之滨。乐都县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0年10月,是青海高原上第一枝职业教育之花,她的诞生揭开了青海高原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序幕。改变了传统中等教育结构的单一模式。在人们头脑中开始渗入了教育、经济一体化的崭新思想。她的来临,也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当然,她的诞生也为众多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渴…  相似文献   

3.
小星的歌     
王殿 《丝绸之路》2003,(3):12-15
美丽的青海高原,是中华民歌的沃土。60多年前。清纯的藏族姑娘萨耶卓玛轻轻的一鞭,促发了风华正茂的王洛宾写下不朽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萨耶卓玛也成为歌中的女神;同样在这神奇的土地上,有一位美丽的土族姑娘。带着她银铃般的歌声来到人间。但未逗留多久。就匆匆而去……  相似文献   

4.
勉卫忠 《文史月刊》2006,(12):58-58
赞布呼清真寺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25公里外查汗都斯乡的赞布呼村。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一座由红军修建的清真寺。在地广人稀、历史遗存单薄的青海高原上,这座在敌人严密监视下建起的赞布呼清真寺,以及红军与赞布呼清真寺所结成的一段历史,无疑使青海人民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很多的回味……  相似文献   

5.
李振 《中国土族》2008,(4):28-29
当我提笔写下这一标题时,仿佛听见土乡农民业余剧团敲响的锣鼓声,穿越160多载沧桑岁月的春风秋雨,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激起欢歌笑语…… 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绽放的奇葩,其根脉深深扎进以农村为主的广阔土壤里,在地处边远的青海高原尤其是这样,这是因为贫瘠落后的农村,最缺乏和渴望精神文化来滋润,最易用自娱自乐的戏曲来慰藉农民单调生活和精神压力。  相似文献   

6.
李振 《中国土族》2005,(1):66-67
土乡牡丹眷恋夏都花节蛰伏的酣梦眺望外面精彩世界,躁动的花蕊将浩瀚时空穿越……姹紫嫣红怎抵时尚争妍的新潮?土乡牡丹不再自恃天香国色,悄然向眷恋的夏都花节承诺,在郁金香主宰盛会中甘当配角,任那一盏盏馨郁四溢的酒杯,泡大投资商独钟聚宝盆的青睐;任那一支支饱蘸激情的彩笔,抒写西部大开发礼赞新的一页……大汗淋漓的内地都市向往青海高原,纷至沓来拥抱清凉世界!郁金香绽放胜似秋高气爽的妩媚,五湖四海惊艳的目光聚焦夏都风采。绿色的阳光簇拥花仙子引人入胜,阅尽土族风俗村旖旎春色。耕耘庐诗稿阿姑手机套上鲜活的红牡丹,痴迷越洋而来…  相似文献   

7.
辛勤 《中国土族》2005,(1):11-12
当碧绿的青海湖、彪悍勇猛的吐谷浑勇士映入眼帘,上海的京剧观众在瞬间就感受到了来自青海高原的气息。  相似文献   

8.
夏的绿赞     
伴着布谷鸟清脆悦耳的歌喉,沐着灿烂骄阳的丽日清风,步入夏季的青海高原哟,好似一夜间变成了一个绿色的世界:从三江源广袤的草原到湟水两岸的万顷田野,处处都烟罩着层层叠叠、无边无涯的绿色,仿佛整个天空都绿染了一般……哦,这浓酽欲滴的绿色哟,她绿得使人碧凉透心,她绿得令人沉醉如梦;她的绿正勃发着一股欣欣向荣的盎然生机,她的绿正寓于着一个五谷丰登的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9.
李振 《中国土族》2001,(3):50-51
岁月悠悠情悠悠,艺海钩沉,心潮激荡,在青海高原的民族大家庭里,有多少团结友爱的故事如河湟流水涌起回忆的浪花.  相似文献   

10.
7月的青海高原,流金溢彩;7月的青海高原,芬芳醉人.公元2005年7月28日,西宁曹家堡飞机场,珍珠般的雨点不断从天而降,一架印有“海南航空B-2677”字型的银鹰拖着隆鸣的马达,冲破厚厚密集的雨帘,昂首扑向了茫茫的苍穹,旋即在西宁的上空划了一道耀眼的弧圈,直奔北方的天际.团团白云似大海的浪花,在机下翻腾起伏,俯视大地,座座村落,片片田野,装点着锦绣山河。  相似文献   

11.
青海云杉是在青海高原沧海桑田的巨变中,适应高原干旱寒冷的气候而保留下来的常绿针叶乔木树种,属于土生土长的青海乡土树种,在高原人的心目中具有神圣而崇高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大江发源于青海高原,会纳百川,浸成巨渎。……若论风光之明媚、形势之雄奇,盖未有过于武汉者。以有黄鹤楼、晴川阁夹江而峙,可收上下四方壮观于眼底也。汉阳龟山,旧名大别,其东麓有禹功矶,相传为大禹治水成功处,后世为禹王祠祀之。……”这是我国著名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在其名文《晴川阁修复记》中饱蘸激情赞美长江,赞美武汉,同时亦赞美在武汉治水成功的大禹。如今,在紧邻晴川阁的汉阳江滩上,仅用一年半时间,建起了气势恢宏的大禹神话园,使汉阳美景又添新的亮点。回顾神话园筹建历程,说明并解析神话园文化内涵,是饶有兴味的。  相似文献   

13.
大拙 《中国土族》2011,(1):33-37
冬季的青海高原朔风扑面,寒意袭人,2010年12月17日,西宁龙电宾馆会议室内却暖意融融,气氛热烈,由青海土族研究会和青海省文联文学创作研究室联合举办的桑吉仁谦作品研讨会在  相似文献   

14.
在青海高原,有许多美丽的草原。而且每一个草原都各具性格,富有特色。如巴塘草原的清丽与宁静,祁连牧场的恢宏与高傲,玉树草原的平阔与坦荡,等等。  相似文献   

15.
徐明 《攀登》2012,(4):11-12
在青海高原万紫千红、风清气爽的美好季节,我们欢聚一堂,庆贺《攀登》杂志创刊30周年华诞。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省垣兄弟期刊,向贵刊30岁生日,表示最衷心的祝贺!  相似文献   

16.
慈霖 《中国土族》2009,(2):29-32
"5·12"四川汶川强地震发生后,青海高原各族儿女敞开青海湖般广阔、纯朴、无私、博爱的胸怀,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捐物,一个个感人的场景不断,在青海省红十字会的组织下,  相似文献   

17.
衣郎 《中国土族》2009,(3):54-55
怎样用残缺的文字说出唯美 说出拆散的梦和对媚俗时代的拒绝 九月来临 我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找不到关于青海高原确切的描述 和那一次梦境里灵魂和大地的默契  相似文献   

18.
丁悦 《攀登》2008,27(5):89-91
“青海现象”特指青海省近些年通过举办中国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和中国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三大国际体育赛事,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象。“青海现象”特征鲜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彭友锋  李莉  赵青娟 《攀登》2009,28(1):111-114
青海高原旅游名省的建设需要法治来作保障。立法是法治保障的基础,制定《旅游基本法》是突破点,执法是关键。同时还应确立执法人员正确的价值目标,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云南的西双版纳早已名震海内外,可谓尽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地处苍凉大西北的青海高原上也有个“西双版纳”,那就是堪称塞外奇观的孟达自然保护区。它地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南30公里的昆仑山支脉西倾山北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