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师,多么亲切的字眼呀,但是老师的霸道常常让这种亲切荡然无存……不报告不行吗?赵老师来到办公室,身后边还带来一个学生,看来学生是犯错误了,赵老师的脸色阴阴的。赵老师坐在办公桌前,学生低着头顺从地站在旁边。“报告了吗?”赵老师不高兴地说。报告什么?我在一旁还纳闷呢。学生又重新走到了办公室外边,喊了声:“报告。”外边的学生喊了报告,赵老师没理会,过了一会儿,那孩子又喊了一声:“报告。”赵老师应声:“进来。”那学生才满脸通红地进来。原来如此,学生进办公室没有打报告呀,可这次用不着呀,他又不是唐突而入,是和赵老师一前一后跟…  相似文献   

2.
到我这个年纪,参加好友们的婚礼简直从业余生活升级为了重要兼职。我正在为这么多场婚礼竞没有一场邀请我做伴娘而耿耿于怀,一个从小就认识的死党安排我去出演更彪悍的角色——干妈!!!这个小生命才三个月,估计像蝌蚪一样大。我第一个担心的是:本姑娘还没婚嫁,被你小子(我认定了会是个胖男孩)一口一个"干妈",那不是把本姑娘喊老了?  相似文献   

3.
拉姆斯菲尔德、沃尔福威茨、利比……这些一度把持白宫外交和军事大权、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人,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绰号——“火神”。但现在,“火神”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失去“左膀右臂”的布什总统该怎么办?在老布什的召唤下,贝克来了,盖茨来了……他们救得了布什吗?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大人应该变成小人,才可以逐步鼓励小人成为大人。人们可以像利用重大事物一样, 在一个玩具上,一个稻草十字架以及一块破布上说出美好的东西。让孩子们在琐细事物上养成良好习惯,那他们就会在事关重大的情况下表现良好。不过,对他们来说哪有什么琐细的事物呢? ([法]狄德罗:《给索菲》,选自《狄德罗传》)  相似文献   

5.
在清朝两江总督任职史上,有一位官员先后四任两江总督,他还在朋友圈博了个"懒龙"的绰号.此人名叫刘坤一."懒"而为"龙",为何称他是"人中之龙"?又为什么加一个"懒"字呢?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彝家山寨里,每逢办丧事的时候,朵西都要唱述一段崇人抛鼎找药的故事。为什么要唱这段故事呢?那是因为崇人抛鼎不仅对父母尽到了孝心,而且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幸福。相传,崇人抛鼎是一个勤劳勇敢的小伙子,家里有年迈的阿爹阿妈。有一次,他到遥远的亲戚家去做客,因为一心挂念着家里的父母,第三天就连忙赶回家来。他一跨进家门,便喊了声阿爹,阿爹没有答话;他又忙喊了声阿妈,阿妈也没有回答。他感到很奇怪,急忙  相似文献   

7.
“床前明月光,熊猫在烧香。专杀杀不尽,两眼泪汪汪。”熊猫烧香病毒的流行,让一向以憨厚、可爱面目示人的“国宝”,一夜之间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衔老鼠。清晨打开电脑,发现运行速度极慢,许多应用程序无法使用;重装,不久又会瘫痪!屏幕上,所有“.exe”可执行文件的图标眨眼间都变成了熊猫:微闭双眼,一脸虔诚,还举着三柱高香!?D?D  相似文献   

8.
散文二题     
校园钟韵 人生总有些美好的记忆,那悠悠的校园钟声,便是我人生美好的记忆之一。 家乡小镇的小学,是一个标准的四合院。校园北面教师办公室门前的一棵槐树上,悬着一截铁轨。它虽然不是一口严格意义或真正意义上的钟,但用一根小铁棒敲击时会发出浑厚、响亮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崔薇  吴若峰 《旅游》2006,(6):66-72
回到熟悉的城市和工作环境中已经一个多月了,时常还会想起大丰。不知道大丰的麇鹿和麇鹿人现在怎么样了?小解如期结婚了吗?小袁还照例每天早晨往头发上喷发胶吗?他们会像老主任们一样永远待在有麇鹿有风景有工作有家庭的保护区吗?  相似文献   

10.
《局外人》这部新现实主义小说描写了白人少年之间的阶级冲突和歧视,讲述了一群处在社会底层的白人穷孩子辛酸痛苦的成长经历。他们会抽烟喝酒,会打架闹事,但是作者辛顿没有忽略他们作为孩子的天性和本能,他们冷酷的外表下依然有着孩童的纯洁和天真,有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面对社会的排挤和不公,他们分别用自己的方式执著地追求着心中向往的美好,却不知美好已然幻灭,梦想只是一个乌托邦。  相似文献   

11.
●赛题1.那些大人就喜欢数字。你跟他们讲起一个新朋友,他们总爱问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他们不会问你:“他说话的声音是怎样的?他喜欢玩哪些游戏?他是不是收集蝴蝶标本?”他们问的是“他几岁?他有多重?他父亲挣多少钱?”这样问过以后,他们就以为了解他了。你要是对大人说:“我看见一幢漂亮的房子,红砖墙,窗前种着天竺葵,屋顶上停着鸽子……”他们想像不出这幢房子是怎样的。你得这么跟他们说:“我看见一幢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马上会大声嚷嚷:“多漂亮的房子!”这是《小王子》中的一段话。晶莹的童心,可笑的大人,有趣的描写,温和的嘲讽。你…  相似文献   

12.
正Part 1十八岁。醉人的夏夜,程婉儿独自一人走在长满香樟树的校园林荫道上。晚上七点半有场篮球赛!忽然,冷不防"砰"的一声,程婉儿坐倒在地,捂着头叫:"谁在这里放了根柱子?"但还未来得及与"柱子"算账,周遭女生的呼喊又拉走了她的注意。一个字:帅!程婉儿拼命拍着手,手都拍红了,喉咙都喊哑了,目光只盯着一个腾跃的身影——左左,那是她的王子。此时,王子刚刚投进了一球,在满场的欢呼声里,  相似文献   

13.
无意中看到黄海先生写的《走入“街角青年”———来自一个城市边缘群体的表达》(远方出版社,2004年8月版)一书,翻开扉页便让我不忍再放下。在其书中我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了“街角青年”———我们再熟悉不过,称之为“小混混”的一个群体。然而,我们又能真正了解他们多少呢?他们怎么生存,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神秘力量使得他们选择了一种越轨的亚文化社会生活模式,并屡屡和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相对抗?黄海先生的书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但是,此书吸引我的不仅仅如此,还得益于黄海…  相似文献   

14.
有这么一个老师,学校的门窗破了,学生们都喊冷,对老师说:“老师,请个匠人修修门窗。”老师却说:“娃娃尾股三把火,还会冷!”学生们多次请求,可老师仍是那句老话“娃娃屁股三把火”。于是,学生们想了个法子,让老师吃一吃“娃娃屁股三把火”的苦头。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命运从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了:终身戴孝,并世代为成吉思汗守陵。他们为什么会被选中成为守陵人?在将近800年的血雨腥风中,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荣光与挫折?他们今天的处境如何?他们的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呢?请跟随本刊记者,深入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探访达尔扈特人,揭开他们的身世之谜。  相似文献   

16.
赵湘 《文史春秋》2004,(11):63-64
“民国元年章太炎先生在北京,好发议论,而且毫无顾忌地褒贬。常常被贬的一群人于是给他起了一个绰号,日‘章疯子’。其人既是疯子,议论当然是疯话,没有价值的了,但每有言论,也仍在他们的报刊上登出来,不过题目特别,道:‘章疯子大发其疯’。有一回,他可是骂到他们的反对党头上去了,那怎么办呢?第二天报上登出来的时候,那题目是‘章疯子居然不疯’。”  相似文献   

17.
正朋友,请你想象一下,二、三十个2到3岁的孩子在一个班级内活动,会是什么情形呢?你一定会说,两个孩子在一起,稍不注意,还会打架呢。这么多孩子,肯定整天热闹非凡,矛盾不断,纠纷不断,怎么管理呀?一、什么是泛灵心理"椅子会说话,玩具要休息"这是幼儿其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泛灵心理。他们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有感情的。童话世界里的一切,在他们的眼里都是真实的。他们生活的周围,桌椅、树木等都跟小朋友一样,有各种感知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我们班女生们开始流行玩"摸人"游戏,这是我们在课间玩的十分好玩的一种游戏,每个课间我们都玩得不亦乐乎。游戏规则是:先黑白配选出一个人站在九宫格的中间,喊绿、黄、红灯,若喊到红灯,其他人就待在九宫格里的一个小格里(只能在九宫格的小格里走动,若出格就算犯规)。接着,那个喊灯的人就要闭上眼睛来摸我们,摸到了还得猜出是谁,猜对了,换被摸的人来喊;猜不对,继续再摸再猜,直  相似文献   

19.
王勇 《炎黄春秋》2004,(2):27-31
悲剧源于一句喊错的口号1931年初,闽西的红十二军(注)召开了纪念李卜克内西、卢森堡和列宁等共产国际领袖的大会。在当时,开会时振臂喊口号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全场与会者都会跟着喊,谁不喊谁就有问题。至于喊的什么口号,当时是不加思索的,只要有人领头喊。在这次会上,偏偏有一个  相似文献   

20.
留住欢乐     
我以为 ,人们在这个世界上是否欢乐 ,关键在于自己 ,尤其是自己的感觉很重要 ,而物质条件、生活状况却显得次要了。我的邻居的孩子由于先天性疾病造成智力低下 ,看着活生生的孩子不能上学 ,我曾想 ,家里有了这样一个孩子 ,这日子咋过呀 ?可我想错了。那个家庭实际上过得很好 ,夫妻俩都很能干 ,把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整天充满着快乐的气氛。一次 ,他们带孩子到北京看病 ,还多逗留几天 ,在北京痛痛快快地饱览大好风光。他们说 :这孩子比起卧床不起的瘫痪孩子强上百倍。他们这么想了 ,他们当然就有了快乐 ,假如相反呢 ?也许情况就会是另一个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