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青铜铸造业的产生,开创了青铜时代的文明。青铜器制作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个时期的风格特征,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以奇丽厚重古朴典雅著称于世,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器则制作灵巧,纹饰活泼多变。这里介绍的龙耳莲鹤铜壶(彩色版)是春秋战  相似文献   

2.
青铜时代与青铜文明概念管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早期文明是青铜文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深入,诸多学者对于中国青铜时代和青铜文化的追溯研究格外重视。然而对青铜时代和青铜文明的概念和标志等的界定稍有些含混,不利于我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认识。本文试图就这两个概念做一些粗浅的理论性概括。  相似文献   

3.
王勇 《收藏家》2009,(8):51-55
中国虽然不是最早发明青铜的地区,却是将青铜工艺和青铜艺术推向巅峰的国度。在古埃及和美素不达米亚以及后来整个的欧洲,除了铸铜的工具、兵器之外,青铜被用于艺术的例子主要是法老遗像之类的雕塑,而中华民族于人类青铜文明最大的贡献至少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爵是夏、商两代的重要青铜礼器,对中国早期文明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作者曾主张青铜爵是良渚文化陶鬶传入河南地区后所衍生的一个新的品种,并藉以提出夏文化可能起源于良渚文化的看法。本文根据新获得的信息予以重新讨论,确认良渚文化陶鬶有大、小两种类型,而青铜爵即是渊源于其中的小型陶鬶。青铜爵与良渚文化小型陶鬶嫡传关系的确立,使...  相似文献   

5.
<正>在早期中外交流中,青铜是重要的内容。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科技水平的提升,围绕青铜所展开的古代世界的文化交流、古代中国青铜文化的独特性、古代中国在青铜冶铸传播中的作用等研究,又有了新的认识。一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在殷商时期达到高峰。考古工作者在殷商早期的郑州商城遗址发现了多个青铜作坊。南关外青铜作坊,面积约8000平方米,出土有坩埚、炼渣、陶范、  相似文献   

6.
自从夏禹率领先民们治理洪水,将九州进贡来的金属铸成九只大鼎,便意味着石器时代的结束,一个新的青铜时代的来临。夏商周时期,我国灿烂的青铜文明曾独步于当世。时至今日,当我们面对着那些雄浑精美、种类繁多的青铜器时,仍深深地为那鲜明的民族风格、精湛的铸造技艺、独特的艺术特征而感叹折服。我国古代的青铜器,是用红铜和其它化学元素冶炼而成的合金,铸造而成的。如钢与锡的合金为锡青铜,铜与铅的合金为铅青铜,以及铅锡青铜、镍青铜、磷青铜等。商周时代的青铜,古人通常称为金或吉金,其成分主要是锡青铜和铅锡青铜。经考古检…  相似文献   

7.
在殷商时代,长江流域各区段分布着若干面貌不尽相同的灿烂的青铜文化。尽管它们与华北中原王朝的青铜文化有异有同,有亲有疏,但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共同缔造者,它们都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代长江上游青铜文化以川西平原为卓越代表,不仅在长江流域,而且在整个中国范围内都占有独特而显著的地位。 —、川西平原冶金术与华北的比较 如果从科学技术史进而从展示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去衡量古代青铜文化的发展水平,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必须对青铜合金术的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分析。当前世界上一般的作法,是将青铜合金术的历史划分成若干逐渐进化的阶段。在国内,北京钢铁学院的冶金史专家提出了一个三阶段发展阶段模式:用铜矿石加锡矿石或铅矿石,或用多种元素的铜矿石冶炼青铜,先炼出铜,再加锡、铅矿冶炼青铜→先分别炼出铜、锡、铅或铅锡合金,再根据不同器物的要求按一定配比混合熔炼。美国冶金史  相似文献   

8.
<正>璀灿夺目的古代青铜器,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重要特征,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南方青铜器又是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的南方地区,本应包括长  相似文献   

9.
<正>在商周时代,由于生产力提高,酿酒业发达,青铜铸造技术成熟,青铜酒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以其雄伟的造型、精巧的构思、古朴的纹饰著称于世,是中国文物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这里遴选的10件青铜酒器,代表了商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青铜艺术的菁华,供读者鉴赏。  相似文献   

10.
二里头青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夏文明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青铜器是中国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也是最为重要的文化遗物。近年来,采用多学科联合协同方式,特别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开拓和深化青铜文明的有关研究课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这种认识上的提高,是现代科技进步的结果,也是有关研究成果不断积累,研究视野逐渐开阔的结果。今天我们所有的关于青铜文明的了解,可以提出来讨论的问题,很多在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都还是不能想象的。还有一些问题,以前虽然一直在争论,但直到今天才可以说真正  相似文献   

11.
日本考古学家江村治树在其新作《春秋战国青铜货币的形成和展开》一书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先秦出土货币的大量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结合其他材料,着重对货币发行主体加以深入研究,认为中国青铜货币形状受发行者的强有力制约;具有多种形状和地名的青铜货币被有效地使用,是由于存在多种发行主体和目的;特别是在三晋地区,货币随时代前进而呈现多样化发展的原因,是在民间有多种多样的发行主体存在;都市的各种工商业者们以其经济实力为背景,发行了各种各样的货币。该文即是对该项研究成果的简要总结。用作者的话说,该书的研究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探究个别货币的特性,而是为了系统地探寻在中国古代如何出现了青铜货币?这种货币是怎样发展的?并以此为基础,在时间和空间上把握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经济的实态,从而更清晰地辨识其时代的社会、都市以及国家的具象形态。"  相似文献   

12.
山东青铜器合金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山东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从考古资料看,新石器时代的各个重要阶段,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商周青铜文明的各阶段,在省内都发现有文化遗存。从文献记载看,西周初年时,周王朝封开国元勋吕尚于齐(都营邱),封周公子伯禽于鲁(都曲阜);春秋之季,齐桓公在群雄中率先争得了霸主地位,儒学在鲁国兴起;战国时代,齐楚成了与秦抗争的主要力量;可知相当个时期内,齐鲁两国对华夏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过许多重要的影响。但有些令人不解的是,与河南、湖南、湖北、陕西等地相比较时,山东青铜器不但数量较少,而且器形也是小得多的。那么,齐鲁文化何以获得如此高的成就?它的青铜合金技术到底达到了怎样一个水平?这是本研究力图说明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山西博物院2018年《争锋——晋楚文明特展》中展出的一把青铜短剑颇为引人注目。这把青铜短剑出土于山西省绛县横水墓地,为扁茎式,剑身装饰人首纹,并铸有3字铭文。这种形制的青铜短剑出土数量不多,带铭文者更是少见,是研究西周时期人首纹青铜短剑的一件重要标本。本文从青铜短剑的起源入手,对考古出土和传世品进行了简单梳理,通过铭文释读等,认为这件器物是西周时期带铭文人首纹青铜短剑之孤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亮 《收藏家》2020,(2):3-10
古滇国青铜器以精美的艺术形式表达和高超的制作工艺,为我们展现了战国秦汉时期滇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场景。这些存世的文化遗产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以滇青铜文化为代表的高度发达、技艺精湛的青铜文明,它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旺盛的活力,在世界的青铜文明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明研究的重要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湖南湘江流域曾先后出土大批精美商周青铜器而为世人所瞩目,对这些青铜器的来源和性质诸问题,长期都是一个争论不休无法解开的谜团。近年来宁乡黄材盆地炭河里遗址的重大发现,不仅找到了宁乡商周铜器群的考古学文化,而且发现了与铜器群恰相匹配的城址、宫殿基址和贵族墓葬,这无疑是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考古的重大突破,也为解开这一谜团提供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契机。论文作者向桃初先生多年来一直主持炭河里城址的考古发掘,本文开篇就是在简要介绍炭河里城址的一些重要考古发现基础上,展开对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明诸多问题的讨论,论文思维缜密,层次清晣,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作者在论证炭河里城址是西周时期的地方青铜文化或方国的中心都邑前提下,进而认定宁乡铜器群同属炭河里考古学文化。湘江流域出土的一批商代晚期青铜重器,是在商末周初时为周人所逼的殷遗民南下带来的。湘江流域和四川广汉、江西新干不同,在商代晚期不存在一个发达的青铜文明或铜器铸造中心,湘江流域的青铜铸造业和青铜文明形成于西周早中期之际,可以早期越式鼎的形成为标志。等等。作者根据炭河里城址的新发现,提出的上述这些问题和思考角度,对于中国南方地区乃至其它非中原地区商周青铜器的深入研究都有一定参考意义。当然,文中的一些观点和结论是否正确,正如作者在结尾中所说的那样,尚有待时间和考古材料的验证。但是,我认为,作者把湘江流域出土商周青铜器群和同一时空内的考古学文化和历史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探索,这应是研究青铜器的正确之途,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较真实地反映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16.
<正>西周是我国上古文明的兴盛期,也是中国青铜文化最为发达的时期,此时期的青铜器及铭文的铸造和制作成果卓著。西周时期的文字形式基本上都是靠青铜器保存下来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内容丰富,在形式上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进步以及西周先民的文化审美互为表里,成为人类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在西周历史、文化研究上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尚书·周书》[1]。西周青铜器铭文的艺术美体现了中国文字和书法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周珺 《神州》2010,(7):84-86
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艺术最辉煌时期(商中期至清末)大约三千多年。然而,中国铜镜艺术的鼎盛时代却雄踞一千多年。铜镜的精湛艺术,延续并发展了中国古代青铜浇铸工艺的最高科技成果,致使中国铜镜工艺之精美在全世界首屈一指,是任何其它文明古国的铜镜所不及的最高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青铜文化时代,是否大量铸造、普遍使用青铜农具,一向是学术界极为关注的问题,过去很多学者写了不少文章进行讨论,但至今仍是众说纷经。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可见研究生产工具,了解社会经济时代,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青铜文化时代,包括夏、商、周三个朝代,延续了一千多年,它与我国奴隶制社会几乎是同步发生发展的。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研究农业生产工具。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实际上也是研究奴隶制社会经济问题。在我国广大区域内,很多地方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明之形成论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何时跨入文明时代?学者之间,存在着不同意见。夏代说,有之;龙山时代,或其晚期说,亦有之。在80年代中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教授倡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多元说之同时,指出于公元前三千纪初期前后已出现了文明曙光。这如在本不平静的水中,投下了一块巨石,再一次激起了小波浪。苏秉琦教授的这一认识,如同他在70年代中期提出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论那样,在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又一次引起了热烈的至今仍未平息的争论:赞成者有之,置疑者有之,抨击者有之。我是迟到1990年才提出龙山时期进入文明时代的认识的。通过近年来的研究,现在我认为于公元前三千二、三百年,分布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和燕山南北及西辽河流域的诸考古学文化的居民,已跨过了文明的门槛。现对此认识作些简略说明。  相似文献   

20.
书讯     
文迅 《四川文物》2002,(2):35-35
水涛新著《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最近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收录了作者 关于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的研究论文21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新疆地 区的考古研究,深入探讨了丝绸之路开辟之前的新疆早期文化的类型、分布、渊源和总体发 展格局,特别是对早期中西文化交流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并对骑马民族的东进过程、塞 人文化的确认、塔里木盆地文化与境外文化的关系等问题作了专题研究,对中外文明比较研 究中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二部分是对甘青地区的考古研究,主要分析了该地区青铜 时代九种文化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