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文献记载的简略,使人们难以将夏文化的文明链条清晰地连接起来,这是中国远古文明史的不幸。而随着20世纪80年以来二里头文化类型的确立和研究探索,夏文化已经在考古学上找到了自己的座标和位置。  相似文献   

2.
李亚光 《史学集刊》2003,21(3):84-88
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明社会的主要标志。自大禹治水至夏启建国的几十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质的飞跃。这次飞跃,是由大禹治水及其随即发生的征有苗、画九州、合诸侯及禹杀防风氏等事件推动完成的。而夏启建国是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合乎逻辑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治水是中华明史的曙光。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先秦文献都提到了泛滥成灾的洪水,提到大禹治理洪水并划分九州,讲长江、黄河的各处险要为大禹开凿水道留下的遗迹。结合文献与考古资料,本文认为,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大禹是不可能治理黄河、长江的,所谓大禹治水不过是把济、濮流域的洪涝排泄出去而已,大禹治水的活动范围不出今天的豫东、鲁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4.
据史料记载,大禹生于北川,是中华民族继炎黄二帝之后的又一人文始祖。他将毕生心血倾注于为民造福,他治理水患、平定九州、建立夏王朝,利在千秋,功德无量。北川将通过打造中国大禹文化之乡,塑造"大禹故里,文化北川"的区域形象,使大禹文化成为北川的特色文化旅游名片,带动北川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董克义 《丝绸之路》2003,(12):18-18
大禹的名字,以其导河治水的美丽传说和征服自然的顽强精神深深地印在炎黄子孙的心里。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流传着他导河治水的神话传说。 大禹治水千秋之功开始于积石,从此,积石名扬天下。据《尚书·禹贡》载,大禹治水“浮于积石,至于龙门”,清梁份《秦边记略》云:“盖黄河入中国,始于河州,禹之导  相似文献   

6.
功大德盛的大禹,出生于石泉。这已载人史书、没有异疑。钟灵毓秀,系于山川;玉韫而山辉,珠藏而泽婿。思其人,宝其地,石泉因此而有盛名。  相似文献   

7.
焦娜娜 《黑龙江史志》2013,(17):125+128
大禹是我国上古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因而对他的学术研究也时而有之。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大禹的生平研究、大禹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与大禹相关的传说、神话上,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而通过对大禹研究学术史进行的梳理,也可以发现当前上古史研究中的一些趋向,从而对中国上古史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白剑 《四川文物》2001,(1):12-14
图腾崇拜是古代民族皆有过的神崇习俗,大禹亦是禹族图腾“大鱼”族号。它产生于羌人的原始居地羌塘地区。蜀族来源于羌氐,蜀王均以神虫神鱼为图腾族号。  相似文献   

9.
赵焰 《江淮文史》2010,(3):88-99
<正>一淮河的信史,就从大禹开始吧。历史总是空濛的,这使得我们在面对它时,总觉得内心惶然。我们不知道它的起源在哪里,在很多时候,它只是神话或者推理。对于淮河,  相似文献   

10.
刘铮 《四川文物》2015,(2):48-53
"唐伐西夏"一事见于多种传世文献。此处的"唐"、"西夏",即陶唐氏、夏族。"唐伐西夏"发生于大禹之时,地点在陶寺遗址,最终以夏族的失败、陶唐氏的胜利而结束。战败的夏族迁往晋南夏县一带并以安邑为都。获胜的陶唐氏赶走夏族后,因陶寺残败无法继续为都,便又返回"大夏"之地。  相似文献   

11.
12.
大禹三考     
大禹出自何方?古老的《尚书》里没有说。我国第一部正史《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公元前75),为了论证东方是“物所始生”,西方是“物之成熟”,因此有“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这条规律,在《六国年表》引言中列举出自西方的大禹、成汤、周文王三位古哲为证。关于大禹出于何地,司马迁明确指出:“禹兴于西羌”。  相似文献   

13.
禹平水土传说新解——从“敷土”到“治水”传说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尧舜禹时代正是洪水期,洪水已是大家习以为常之事,而生存和生活才是最为紧要之务,"敷土"便是势所必然。禹用濬川、堕山、堙、填等方式排除了水患,得到了土地。因此,在西周以至春秋时期,人们传颂的乃是禹的敷土之功,所以又有"禹迹"之说。到战国时期,由于出现了疏水灌溉的方法,"禹敷土"传说开始转变为"禹治水"传说,并逐渐夸大禹治水的能力,大禹"治水"传说由此盛行起来。  相似文献   

14.
在神话与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禹与其妻涂山氏婚姻并不和谐,时常有矛盾发生,晚年之时的大禹还将王位传于伯益,而并不传于才能出众的启,从两方面看,启很有可能不是大禹的亲生之子。  相似文献   

15.
我省文化名人、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先生,提出民和官亭为大禹故里的观点后,引起省内史学界、考古学界乃至官方人士的高度关注,一些学者发表文章进行有益的探讨。笔者现就这一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祁连雪水石     
林染 《丝绸之路》2005,(2):36-38
据典籍记载,酒泉城正南40公里处的祁连主峰一带的群峰为古昆仑神仙,玉山,是天地之中心,大帝之下都,百神之所在,西王母所居地-黄帝、大禹到过此山的遗迹尚存,这里是西王母宾穆天子的地方,是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白娘子盗仙草的故事发生地,屈原、陶渊明、李白等诗人纷纷歌颂此山。  相似文献   

17.
夏代纪年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夏年471年是自大禹任夏伯之年始,而<世经>记载的夏年432年是自大禹即帝位之年算起,<世经>的记载是正确的.河南龙山文化王湾类型末期文化和二里头一期文化是早期夏文化,二里头一期大体包括启、太康时期和后羿代夏时期,二里头二至四期文化是少康中兴以后的夏代中晚期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少康中兴以后的夏代中晚期都城.  相似文献   

18.
云涛  为民 《文史月刊》2003,(4):53-54
董耀斌,男,38岁,土地评估师,山西芮城县大禹地价评估事务所有限公司经理。  相似文献   

19.
三川大禹遗迹最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镁 《中国土族》2007,(1):15-15
2007年元月29日,笔者与民和县博物馆馆长何克洲、官亭镇党委书记朵海生、副书记马学贵,在中川乡峡口村原村支部书记马进财的陪同下对“大禹故里”民间传说地官亭镇、中川乡的部分村庄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先后惊讶地发现了民间传说与大禹有关的种种遗迹。  相似文献   

20.
陈镁 《中国土族》2007,(3):16-17
2007年6月12日至18日,历时7天,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带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分管旅游的副县长安永辉、县社会发展局和旅游局的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