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客家化与中原化的关系,强调的是二的渊源而非彼此的嬗变。对客家围屋的态度亦如此。本批评了单纯的从客家人生活的表面现象作出的关于客家围屋形成的原因的推断。指出客家人屡遭天灾战祸乱离之苦,因而选择避居山地,独有的地理态势促使了传统农耕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口的繁衍以至围屋风俗的出现。力图说明这样一个论点:客家化并非中原化的单线延续,其同样具有主动型化特质。  相似文献   

2.
客家人精神是客家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在当今经济和化日趋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客家人精神特质的形成,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客家优良传统,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于客家人精神特质形成的问题,学向来关注。但他们大多是从客家流迁的历史方面进行阐述,而从客人流居的自然环境这一角度进行集中阐述的,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3.
梅州地区位于粤东北,人口490多万,其中97%是中原先民第三次南迁至此繁衍下来的客家人,故有“世界客都”之称。由世代梅州客家人传承下来的客家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郭沫若先生亦曾用“物由来第一流”的诗句称誉梅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和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到梅州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多半是冲着“客家”而来的,因此也促使梅州客家人对此作出思考和回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华光辉人物有许多都是客家后裔,他们的功勋业绩与他们的客家血统有潜存深藏的隐秘联系。郭沫若也是客家人,他那特立独行的性格气质、曲折执守的化风范、激扬飞洒的浪漫情怀、奇幻夸张的艺术感受,隐约曲折地与客家人的理想主义生存精神和客家人顽强执守的中华化品质发生着联系,造就了一个现代行程中的中庸主义。这是一种生命力量的遗传和精神传统的遗传共同创造的奇异情景。  相似文献   

5.
客家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天人合一"思想在客家人的现实生活和思维观念中均有充分体现。本文拟从客家文学、客家饮食、客家建筑、客家民间信仰四个方面,试着论述客家文化中所蕴涵的"天人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6.
许承宁  唐美章 《神州》2010,(11):52-58
闽西客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延续和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中原文化的传统。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其创造者和传承者,即闻西客家人的历史演进同步,同时又受闽西客家人生存空间的制约。所以,通行于闽西害家人中的闽西客家文化,在闺西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闽西客家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儒家的从文精神”。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闽西客家文化已经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变化。闽西客家文化独具特色,魅力无穷,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不仅数量繁多,形式各样,而且内容丰富。因此,本文将列闽西客家文化发展的历史根源及其内容进行梳理和描述。  相似文献   

7.
段刘娇 《神州》2013,(17):43-43
井冈山革命斗争历经的地区大都是客家人聚居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无不烙印着客家人、客家山歌、客家文化的痕迹。炎陵客家山歌是炎陵客家文化最突出的符号,在思想教育创新、文化价值认同、井冈精神形成等方面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凡研究客家与客家文化的学者都会不约而同地谈到客家人中普遍存在着的“崇宗敬祖”情结,认为它是“客家文化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既彰显在其民俗诸表层事象上,更潜伏于其深层心理意识之中”,因此,就一定意义而言,“不了解客家人的祖先崇拜,就不能真正地了解客家人”。然而,客家人的崇宗敬祖情结到底来源于何处,它与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到底有什么关系,崇宗敬祖行为在客家地区的普遍根植对客家社会的发展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笔者以为,对于诸如此类问题的探索,对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客家与客家文化具有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革命斗争历经的地区大都是客家人聚居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无不烙印着客家人、客家山歌、客家文化的痕迹。炎陵客家山歌是炎陵客家文化最突出的符号,在思想教育创新、文化价值认同、井冈精神形成等方面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土楼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民居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唯美的艺术形式。从入选“世遗”的南靖“两群两楼”共20座土楼来看,其祖先都是“客籍人”(又称客家人)。根据土楼家族的迁徙资料,客家人所在南靖的部分地区,现在成了河洛人的势力范围,被河洛人同化,如有的客家人,其客家方言逐步被河洛同化,这是客家、河洛两个族群互动的结果,是客家变迁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1.
客家地区人文环境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特的客家精神,是鉴别客家人的四要素之一。客家人经过漫长而动荡不安的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条件下,逐渐将中原带来的化与当地的土化互相融合。在长期的动荡融合过程中,使这个民系有了别于其他汉族民系的“客家特点”,即产生了独特的客家  相似文献   

12.
魏丽 《黑龙江史志》2011,(22):48-49
客家传统民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村民居建筑。客家古民居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在客家民系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客家人创造了独具特色又蕴含着丰富文化特征的古民居。  相似文献   

13.
卢斯飞   《广西文史》2006,(2):19-24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民系。从魏晋南北朝起,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客家先民由于战争、灾祸等原因陆续南迁,在经过多次大规模的迁徙之后,首先在江西、福建、广东一带山区“客而家焉”,逐步形成为客家人。如今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大约有8000万。客家人保存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具有自己的基本特色。客家话因其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古中原语俗风格的形态,被学称为“客家化的无形结晶,古中原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来谈学特别是客家学,这未免有些奢侈,但客家学作为客家化的重要部分,在联结全球客家人的情感,凝结全球客家人的向心力及弘扬客家人的合作精神,为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汇集华夏化的精华等方面又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本人在2003年申报的课题《闽粤赣客家学史纲》也有幸获得国家社科规划办的立项并给予基金资助,  相似文献   

15.
人们把客家人比作是中华民族的犹太人,千百年来几经迁徙,从中原迁往闽西赣南岭南,从闽粤赣或迁西蜀——四川,或迁往海外,以至遍及全球。人们还说客家人并不似犹太人.是根深叶茂的汉族民系,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立足生存,艰苦创业,繁衍后代。所以.客家人不仅有中原、闽西、赣南、岭南文化的根,到了海外又增添了海洋文化。真正是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  相似文献   

16.
赣南,是闽粤赣三角区最大的客家聚居地,有3.9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自唐以来,无数的北方、江淮和赣中移民沿着赣江上溯,来到这片安宁的土地歇脚定居、开荒拓地。此后又迁徙往返,形成了这块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800万客家人的聚居区。独特的围屋建筑就生根发展在赣闽粤客家人这片特有的环境中保存至今。江西省龙南县关西镇的“新围”是无数客家围屋中特风格的一座围子,笔1994年以来多次赴新冒调查,居其旁、测其屋、查之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谱牒是客家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客家人特别重视谱牒。谱牒以记载本宗本族的血脉世系为基本内容,广泛涉及一个家庭的发展历史、理想模式、价值标准、经济状况、礼仪习俗、文化层次,从各个角度集中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研究客家谱牒文化是客家学者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笔者谨从客家族谱的家规家训分析客家人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8.
台湾客家化是台湾化当中的一支,与台湾闽南化均是从中国大陆的原乡传衍而成,也是汉族早期在台湾移垦开发的主体。多数的台湾客家人为了慎终追远不忘本源,以姓氏堂号作为先祖源流的表征,这些不同的堂号在台湾各地客家聚落的家宅门楣上均可以看到,再不然在各家祭祀的祖先牌位与墓碑上亦可以观察到,这种现象显现客家人慎终追远的化传承,早已牢牢地与生活密切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客家民系是汉民族的重要分支,客家化根源于中原,但绝不是中原汉族化的抄袭备份。客家化也是一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史书,是客家先民在南迁的过程中,以及定居赣闽粤等地区之后,吸收了各地不同化的有益成分基础上,形成的独特化体系,它是中华民族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和当今的现实社会中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然而全球化的浪潮冲击对客家化的凝聚力将会发生怎样的影响?是会增强还是会削弱?本将对此问题进行详细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杨星星  赖瑛 《南方文物》2020,(1):279-284
一、引言地处粤东南沿海的深圳龙岗、惠州惠阳及惠东一带,是中国唯一沿海的客家民居分布集中区域。这一带的客家人是第四次客家大迁徙中从粤东北兴梅地区迁徙而来,迁入时间始于明代中期,直至清中期。客家人在迁入后,将其原居地的客家建筑文化带到了这里,在之后的几百年间,在广府、潮汕建筑文化影响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