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任放 《近代史研究》2004,(4):90-122
施坚雅模式包括集市体系理论和区域体系理论。该模式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近代中国市场史、城市史、人口史3个方面。客观而论,受施坚雅模式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研究在诸多方面获得了拓展。尽管施坚雅模式存在局限性,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这一模式仍是我们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可以借鉴的有效资源。  相似文献   

2.
施坚雅模式与国际汉学界的中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坚雅模式包括集市体系理论和区域体系理论,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迄今为止,专门评介施坚雅模式的论著并不多见,因此有必要从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宏观角度对其进行评估,包括施坚雅模式的架构及其方法论、该模式的多样性影响及其局限性。本文的写作属于学术史的分析,力求对涉及施坚雅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专题性的缕述和剖析,以期对施坚雅模式的学术效应有一个客观、系统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美国中国学研究自二战后至今,经历了几次重要的研究范式的变迁,主要包括,从"冲击—回应"到"中国中心观"、"后现代史学"转向和"全球史"转向等。40年来,美国中国学的理论、范式和方法对国内的史学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理论对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影响,"过密化"、"大分流"理论对经济史研究的影响,"施坚雅模式"对城市史研究的影响。那么,美国中国学研究为什么能在理论、范式和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运用美国中国学的理论、范式和方法进行研究的利与弊是什么?国内学者应如何面对属于西方话语体系的美国中国学的理论?如何构建本土学术话语体系?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4.
论文 一、总论二十年代在旧史学斗争中初建的马克思 主义史学理论周朝民厉史教学 间题1期西方史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 学的创立房德邻历史教学10期史学史的若干理论间题论纲彭池江 汉论坛8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回顾张海鹏近代 史研究6期中国近代史宏观学术研讨会综述渐醒 档案与历史5期重新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对近代中国的论 述王燕军河北学刊3期对中国近代史基本间题的再认识夏东 元历史教学间题1期110年中国近代史应以戊戌变法为分段 线—兼论中国近代史体系问题 夏东元历史研究4期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与进步潮流之辨 张凤翔内蒙古大…  相似文献   

5.
刘大年在美国侵华史、台湾史、抗日战争史等领域均有开拓之功。他所构建的中国近代史诠释体系,以反帝反封建为主线,同时并未忽视近代以来的经济变动、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他主持编纂的《中国史稿》第四册及《中国近代史稿》,以革命为基调,同时力图克服片面性,为中国近代通史体系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他倡导、支持西方史学理论研究,追踪近代史的研究前沿,弘扬实事求是的学风。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拓荒者,刘大年力图将中国作为研究、叙述的主体,反对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思潮,其方法与路向值得继承、弘扬。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中国近代史学科形成于 2 0世纪 3 0年代。从学术史的角度看 ,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一 )新材料的发现 ,包括清内阁大库明清档案的发现及海外中国近代史资料的搜求 ,特别是清内阁大库明清档案的发现 ,直接改变了学者关于近代史的观念 ,导致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兴起 ;(二 )史学新思想、新方法的输入 ,可以说 ,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形成 ,就是新史料运用新史学的实践的结果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进步史观的输入导致了中国近代史“近代化叙事模式”的确立 ;二是重视史法的倾向导致了中国近代史编撰模式的转变 ;三是普遍史的倾向导致了中国近代史内容的更新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来,社会史研究已经成为中国近现代史领域中最令人瞩目的方向。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经历了学科复兴、体系建构和稳步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为:区域社会史成果突出,其理论研究也日趋深化;近代乡村史研究方兴未艾,走向深入;新理念下的社会性别史引人关注。对于传统的中国近代史学科而言,社会史研究的学术贡献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突破教条,重构体系;汲取新知,更新方法;三大转向,完成转型。跨学科的交叉渗透、多学科理论方法的汲取,为社会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深广的学理基础和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经过学界同仁数十年的努力,抗日战争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学科分支。为进一步推动抗日战争史研究,构建抗日战争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2023年6月24—25日,主题为“抗日战争史‘三大体系’建设”的第二届抗日战争史高峰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主办,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史研究室、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史学界围绕着范式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出现了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之间的争鸣。两种范式之争,激发了人们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论兴趣,拓展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了学术界的思想解放,深化了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认识,也暴露了中国近代史学界理论思维的贫乏和理论建构的不足。正因看到两种范式的局限,人们开始探寻建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范式,并相继提出了诸如新革命史范式、新现代化范式、新社会史范式等。本文拟对新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中若干重大问题加以综述,揭示重建中国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基本趋向,以推进中国近代史解释框架和叙事体系的更新。  相似文献   

10.
序言 1999年初,<近代史研究>杂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拟编辑出版"50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专辑,我应约就50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撰写文章.所撰写文章已经在<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刊出,并且收入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在2000年出版.光阴荏苒,十年一瞬即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大庆到来.本想在前文基础上稍加扩充,写成60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的文章.犹豫至再,乃决定撇开原有文章,重新结构,增加前文未及写出的内容,爰成此文,以求教于读者.本文与前文是姊妹篇,互为补充,请读者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初商会史研究的兴起,是辛亥革命与资产阶级研究中探讨新视野、新思路的结果,章开沅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对商会史研究率先予以大力倡导,具有开创之功。随后使商会史研究从附属于辛亥革命史的一个部分,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独立领域,主要得益于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现代化理论与方法,继而又运用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理论考察和分析商会,不仅推进了商会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而且还使"国家与社会"这一理论分析框架逐渐广泛运用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更多领域。近30余年商会史研究的发展历程表明,学术研究的拓展深化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史观指导下不断进行创新,同时也应避免在借用当今西方新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出现生搬硬套与削足适履的偏差。  相似文献   

12.
一、总论(中文部分) 论文 现代化的影响孙立平社会学 研究2期 近四十年来史论关系研究综述蒋大为发展中里近.代史研究而努力王庆 成史学理论研究1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李侃 李占领历史教学4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中 国近代史研究的历史回顾周新 国江海学刊2期1991年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汪朝光 近代史研究5期一年来若干学术讨论综述(近代史) 木土学术月刊2期1991年的中国现代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高峻吴国安党史研究与教 学2期关于加强“世界与近代中国”问题研究 的建议俞旦初史学理论研究4 期关于中国近代史主题和线索的再思…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世界近代史学科中的"现代化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90年代是中国的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发生理论变化的时期。现代化理论与世界近代史学科的结合,催生出以现代化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即不同于传统的“苏联体系”的“现代化体系”。相关高校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变化最为明显地反映出这种体系的内涵与特点。  相似文献   

14.
储著武 《安徽史学》2006,39(2):120-128
20年代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呈现出一种畸形的发展状况。近代史研究不被时人看重,但却有不少近代史著述出版。到1928年,通过对近代史史料的整理工作,由斯而发,罗家伦明确提出了要科学地研究中国近代史,开启了近代史研究的新局面;从史学史的角度对这些近代史著述的特点作出总结,知人论世,可以窥见20年代近代史研究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秦岭 《文物世界》2000,(2):54-56
作为一个经济人类学家,施坚雅(Skinner)提出的关于传统中国的区系理论,以及他所倡导的以宏观区域为单位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总 论近代史研究五十年 .李侃 .文史知识 ,10中国近代史研究 5 0年 .虞和平 .文史哲 ,65 0年来的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著作评介 .雷颐 .近代史研究 ,51998年中国现代史研究部分观点述要 .姚玉萍 .武汉大学学报 ,6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述要 .宋小庆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2用现代化还原中国近代史的成功范例——评周积明教授的《最初的纪元》.洪九来 .学术月刊 ,3《近代中国史新探》评介 .曹天生 .安徽史学 ,1略评《近代中国史新探》.陈善学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1理性与激情的统一——评周新国主编《新编中国近代史》丛书 .莫永明 .学海 ,…  相似文献   

17.
对施坚雅市场理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施坚雅的市场理论在中外学术界影响巨大,然而,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存在差距又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本顺着施坚雅的思路,采用同样的规则,对其市场空间模型、密集循环过程、市场社区理论等,设想出了一些不同的可能性,探讨了理论抽象与实证研究的差异。不是解读,不是批评,不是质疑,也不是商榷,只能说是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晚清史的独特性在于,它既是中国近代史学科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断代史清史研究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在中国近代史学科和清史研究的共同推动下,晚清史研究业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推动晚清史研究进一步深入,进而建立一个与断代史清史和中国近代史学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独立的晚清史学科体系,这是有待国内学界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谈作者有的从学科史角度,对清亡百余年来国内学界在晚清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汉全 《近代史研究》2003,4(3):154-179
李大钊在20世纪20年代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进行了许多研究,对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进行了探索;特别是他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中华民族革命史、中国近代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奠定了以后(特别是30年代)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和平 《近代史研究》2007,24(3):141-157
本年度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表现为:在理论探讨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问题、历史虚无主义问题继续受到重视,市民社会、区域史、历史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亦展开了新的讨论。在方法和视角上,对具体问题的实证性研究、从社会史角度考察政治问题继续盛行;在领域拓展上,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