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中的研究范围和深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料的挖掘在不断的拓展,出现了大量的新成果。但在研究模式和方法上也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2.
七台河的土改运动是自1946年9月开始,到1948年4月结束的。其间经过了清算分地,煮"夹生饭"与砍挖斗争,平分土地等三个阶段。使广大的贫苦农民获得了土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农村的形势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张刚 《神州》2012,(34):252+254
建国初期贵州省进行土地改革,由于该省是民族杂居地区,中共贵州省委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把全省的土地改革分为四期进行,而且在少数民族地区施行了与汉族地区不一样的政策,减少了社会震荡,废除了封建领主、地主的剥削,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是20世纪中国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解放农民的最伟大事件。没有这场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度的伟大运动,就没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就不可能有整个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土地革命,在近30年的历史中走过不少曲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取得的经验是极其丰富的。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对土地改革运动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现将主要论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杨通祖  陈子飞 《沧桑》2009,(5):109-109,114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探索和发展,作为改革开放根基的农村发展尤其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发展亦经历了一个艰难探索和发展的历程。在此过程中,党和政府始终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大力提高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实践证明,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农村土地改革发展成效显著,但是为了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作为推动改革开放发展助推力的农村土地改革必须而且应该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6.
闽西土地改革运动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解放后 ,闽西老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问题特别突出。到土地改革前 ,这里存在着全国绝无仅有的土地占有情况。本文通过分析闽西五种不同类型地区的土地占有状况 ,得出制定有别于一般老区和新解放区的特殊土改政策的依据 ,阐述闽西老革命根据地土改政策的制定过程、具体做法 ,并总结土改所取得的成就 ,讴歌新中国土地改革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新中国土地改革所实行的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及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再思考 ,并分析这次土地改革成功的原因、经验及历史地位 ,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50周年。  相似文献   

8.
从农业合作化开始,我长期在中共花溪区委工作。1982年调市农办至1996年退休。因此,对包产到户的前因后果有所了解。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有关文件资料,将这段历史反映出来,可能不一定全面准确,权当抛砖引玉,供有兴趣的同志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云南藏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土地制度的土地改革,给藏区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本论文简要介绍了云南藏区土地改革的进程,着重分析了云南藏区土地改革与全国汉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云南省内其他地区土地改革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广西新桂系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为理论动力,试图以和平方式改良土地租赁方式,实现地主富农与承租农民的共赢,以促进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巩固新桂系的统治地位。然而其制定的诸多政策虽有进步意义,却未得到较好实施。政策与实践的巨大反差,致使农村土地关系不但没有得到改良,反而进一步恶化:土地占有更为集中,土地使用更加分散,更多的自耕农半自耕农沦为佃农,农民生活更加困苦。新桂系30年代的土地改革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1.
关于土地改革的回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夏初,河南省南阳地区的麦苗青青,长势良好。当时我是中南文工团的副团长,组织了一个土改工作组到南阳去参加土改。我任组长,组员有张凡(海默)、莎蕻、孙敦乐等。  相似文献   

12.
四川藏区的土地改革是从1956年开始的,党制定的改革总方针是"慎重稳进",在此之前,邓小平曾在西南地区先一步开展了相关的工作,为四川进一步开展藏区的土地改革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东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背景与过程着眼,重点对土地改革前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同时兼顾土地改革开展过程,以期对东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做一简洁梳理。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共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否定性的意见,甚至有人提出要为地主"平反"。要对土地改革运动作出恰当的评价,必须首先对何为地主、富农进行深入探讨,其实地主的情况并非千人一面而是千差万别。旧中国的土地集中程度,并非以往宣传的那样地主、富农占有农村土地的80%,但地主、富农占有的土地仍数倍于农民亦是事实。中共将减租减息转变为"耕者有其田"即土地改革,除了动员农民应对国共战争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一些根据地农民已不满足于减租减息,而是迫切要求分配土地,需要出台一个统一的政策。土地改革激发了解放区广大农民参军参战的热情,并且使中共获得了农民对中共执政地位的充分认同。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大批学者热衷于对供销合作社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研究者主体与研究角度上还有待于拓宽。  相似文献   

16.
湖北既有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适宜养殖的广阔水域,又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岗地,层峦叠嶂的广大山区,地势起伏大。在1860万公顷土地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占20%,大致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江汉平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是中国南方四大富饶平原之一,也是全国的商品粮棉和淡水养殖业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7.
饮食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现象,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饮食文化旅游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相关开发也越来越为旅游业所重视。通过整理分析已有的研究文献,对饮食文化旅游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并找出了研究的空白点,希望在此基础上推动旅游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在土改中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实行正确的土改政策,是任弼时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建树丰功伟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任弼时对纠正解放区土改运动中出现的“左”倾偏向斗争中所发挥的突出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研究任弼时的这些贡献,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的光辉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出土楚文献文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土楚文献非常丰富,是当今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而文字的正确释读是充分利用这些重要材料的前提。本文是对近七十年的出土楚文字研究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任可澄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贵州近代社会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诗人,是贵州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旨在通过对任可澄研究作一尽可能详细的学术史回顾与考察,来总结这一研究已取得的成果与创获,条分缕析其同样存在的问题、不足及其原因,以适应“总结过去,开创未来”之要求,推动任可澄研究向纵深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