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金国志》题为宇文懋昭撰。由于缺乏相关记载,宇文懋昭是否是《大金国志》的作者、其人是否存在等问题,长期以来学界争论不休。本文从确立宇文懋昭与《大金国志》的撰述关系,审视其金朝遗民的文化背景及其作为南宋臣民所具有的写作条件、动机等入手,推断宇文懋昭为《大金国志》的第一作者。  相似文献   

2.
《大金国志》问世不久,便被元代著名学者苏天爵斥之为“往往杜撰,绝不可信”。理由是“叶隆礼、宇文懋昭为辽金国志,皆不及见国史,其说多得之传闻”。(《滋溪文稿》卷二五《三史质疑》)以苏天爵在学术界的声望而对《大金国志》做出如此评价,该书的流传便相当困难了。直到清嘉庆二年(一七九七年)席世臣刊行扫叶山房本《大金国志》之前,  相似文献   

3.
金代文献缺乏,除元代官修的《金史》和宇文懋昭撰著的《大金国志》以外,可资参考的史籍甚少。故研究金史的学者,比较注重金石资料,碑刻墓志受到学者的普遍重视。清人张金吾编辑的《金文最》,曾采用地方志和石刻拓本数百种,为金史研究提供了许多方便,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4.
《大金国志》四十卷,其中诸帝本纪二十六卷,列传三卷,楚、齐始末及有关文录二卷,各项制度及杂仪四卷,宋金往来誓书一卷,京府州军及女真民俗二卷,许亢宗宣和乙已奉使燕云行程录一卷,旧题淮西归正人宇文懋昭撰,从本书录宋金往来誓书、基本上全录许亢宗奉使行程录看,本书应题作宇文懋昭辑撰较为合适。关于本书,历来有不少疑点,这主要是:①本书经进书表署为端平元年正月十五日,而  相似文献   

5.
<大金国志>题宋宇文懋昭撰,是除<金史>外,现存惟一一部金代通史.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崔文印先生的<大金国志校证>.刘浦江先生<再论<大金国志>的真伪兼评(大金国志校证>>一文指出了崔先生校证的一些错误,兹再补误校一则.  相似文献   

6.
女真本是落后的少数民族,建金以后才慢慢进入奴隶社会,文化上相当贫瘠,“与契丹言语不通而无文字,赋敛科发,刻箭为号,事急者三刻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三九《初兴风土》,中华书局1986年版)。然而,“金用武得国,无以异于辽,而一代制作能自树立唐、宋之间,有非辽世所及,以文而不以武也”(脱脱:《金史》卷一二五《文艺传序》,中华书局1975年版),表明后来女真人在文化上的造诣非同寻常。而这皆得益于女真在征辽灭宋的过程中对先进文化的积极吸收。宇文虚中与金初文坛@李禄峰$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蔡…  相似文献   

7.
关于《大金国志》这部书,一九八二年,我曾写过一篇《〈大金国志〉初探》,载于本刊当年第四期。此后,我几乎集中了全部精力,对这部书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探其史文之出处,察其记载之详确,并考其在编撰上的特点等等,逐渐对这部书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今特写出,就正于同志们。(一)本书的时间下限及其原本面貌我的最主要一个新看法是,现在的《大金国志》,不完全是“端平元年正月十五日”字文懋昭所上奏的原书,宇文氏上奏的原书,应该没有卷一六《世宗皇帝上》到卷二六《义宗》  相似文献   

8.
<正> 北宋宣和七年许亢宗奉使金国时其随行人员钟邦直记述沿途经见的“语录”《宣和乙已奉使金国行程录》(下文依习惯简称“《许录》”),是研究北宋末期燕山内外特别是东北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后收入《三朝北盟会编》、《靖康稗史》、《大金国志》诸书中,其间文字详略不一,  相似文献   

9.
张廷玉《(明史·礼志》是迄今影响最大的专门记载明代礼制的史志文献,但其中也存在诸多史实讹误,这大大影响了其可信度和史料价值.经据《明实录》、《明会典》、《皇明典礼志》、《昭代典则》、《太常续考》、《辛L部志稿》等文献考证,可知该《志》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第47-53卷仍然存在史实讹误21处.其致误之直接原因,大致有脱漏、衍文、字形相近而误等情形;但根本原因还是缘于编纂、刻印和传抄者的疏忽与粗心.  相似文献   

10.
《靖康稗史》共包括7种:《宣和乙巳奉使全国行程录》、《瓮中人语》、《开封府状》、《南征录汇》、《青宫译语》、《呻吟语》、《宋俘记》.其中除《宣和乙巳奉使全国行程录》又见于《三朝北盟会编》和《大金国志》外,其它六种皆所仅见.每种各1卷.关于两位编者确庵、耐庵的情况,由于史书缺乏记载,一无所知.而本书所涉及的作者,既有宋人,又有金人.且作者大都是亲历、亲见其事的人,它为研究靖康祸乱始末,不啻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东魏《慧光墓志》志主慧光即《续高僧传》卷22所载惠(一作慧)光。该志的出土,不仅解决了一代高僧慧光生活的确切年代,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佛陀入洛阳这一关系到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事件。此外,慧光署衔"昭玄沙门大统",说明《隋书.百官志》关于"昭玄寺"及北朝僧官的记载并不完全准确。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华书局本《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七“昭州”云:“武德四年,于县置乐州,贞观八年改乐州为昭州,取境内昭潭为名。”其“校勘记”称:“《考证》官本按云:‘昭潭,《旧唐书》作“昭冈潭”’。按乐史昭潭下引《湖南记》云:“郡北有昭冈,潭只在江中,盖因冈以为名’。详其文义‘冈’字宜断句,‘潭’字属下,刘(日句)误属上读,宜以此志为是。”  相似文献   

13.
明康海《武功县志》在明清方志中享有很高声誉,作为一部地方史料性质的志书,此志所寄寓作者"用昭劝鉴""以寓劝惩"的治政思想十分明确。具体表现为:依法行政、亲民爱民的思想,取信于民、行简靖之政的思想,以及兴学重教思想等。全志材料的剪裁取舍,也完全服务于此编纂目的,对后代方志修纂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 ,对《汉书·五行志》记载的西汉元帝建昭四年“雨雪”之事进行了条缕、析辨 ,认为《汉书·五行志》此条雪灾记载为实 ,学界对此的否定不妥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以悠久灿烂的史志文化闻名于世。方志最早产生于何时,已无从考订。《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楚灵王语:“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其《九丘》即为九州之志,据此方志距今也有2527年之久。此后,史籍累世不断,方志纂修不绝如缕。可以说续志是中国方志这一文化传统延续至今的原因之所谓续志,原本是旧方志的一种,明清较多。在前代志书的基础上只记以后一段历史时期的事情,体例基本依照前志,有的只是类目上略有增删。它可以直称为“续志”,如{江都县续志》;也可以冠以“志补”、“补编”等名称,…  相似文献   

16.
魏珞宁 《中国地方志》2023,(3):37-45+125
今存洪武《苏州府志》是原署作者卢熊的《吴郡广记》在刊刻中被改动体例和题名的产物,称其为《洪武志》更符合历史事实。《洪武志》虽然是最早的苏州方志之一,但在后代方志修纂中的影响比较有限。随着清代中期钱大昕等学者将其运用到历史地理学术研究中,《洪武志》从地方性知识的载体转变为更广阔学术史脉络的一环,从而得到再发现。近代以来傅增湘等学者关注《洪武志》的版本价值,围绕其产生的近代人事史料使得《洪武志》获得新一次的发现。  相似文献   

17.
《长安志图》与元代泾渠水利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安志图》是元代西北地区比较重要的一部方志,所载史料价值很高。论文对《长安志图》的作者李好文,《长安志图》的成书、版本及其与《长安志》的区别,《长安志图》所载元代泾渠的水利建设和管理,以及该志反映出的元末泾渠水利建设的历史教训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盛懋,元朝人。字子昭,临安(今杭州)人,住嘉兴魏塘镇。元代四大名画家中的吴镇也出生此地,①他的生卒年代与吴镇相近,并比邻而居。其善画山水、人物、花鸟。其父盛洪②,《嘉兴府志》、《图绘宝鑑》、《画史会要》都有关于盛懋的记载。  相似文献   

19.
《长安志图》是元代西北地区比较重要的方志,史料价值很高。文章对作者李好文的仕宦、著述、交游等情况,《长安志图》的编纂情况,《长安志图》的学术价值,《长安志图》的版本,及其所载唐帝诸陵图对研究唐代陵寝制度的重要意义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明代广西多次纂修省志,是我国明代方志发展史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明代广西省志现存的有《(嘉靖)广西通志》和《(万历)广西通志》两种.周孟中等在弘治年间所修和张鸣凤等在万历初年所修的广西省志尽管早已亡佚,但其作者和纂修过程仍能确考.《千顷堂书目》、《天一阁书目》等各种方志艺文、藏书目录中有其他六种明代广西省志的著录,但多是误录和孤证,难以确知其真伪.《广西图》、《西事珥》等也为目录书所著录,虽不能被称为广西省志,仍是了解明代广西省情的重要方志著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