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渔网     
正一天,我和姐姐、姨妈还有奶奶去河里收渔网。按照奶奶的吩咐,我拿了两个水桶。姨妈站在船的一头,奶奶在另一头,我和姐姐在中间,这样是为了防止船翻。姨妈从岸边拿了一根竿子,三下两下就划了起来。到了河中央,奶奶叫船停下。之后,奶奶抓住立在船边的竿子,往上一拔,一根青色的绳子绕在上面,顺着绳子拉,一张网就露出水面。  相似文献   

2.
一只鸭腿     
奶奶六十三岁那年患了中风,不能在村边看羊儿吃草了,也不能拉着我的手在村口和那些白头发的老婆婆聊天了。奶奶整日躺在床上,躺累了就倚着墙坐起来,坐累了就躺下。当时爹娘都忙地里的活,能和奶奶厮守的只有六岁的我。我常拿本小人书,摊在膝盖上一动不动地看。阳光从木格窗子照进来,像一只温柔的猫盘卧在我的膝头,渐渐地伸着懒腰,舌头一下子就舔着我的脸了。奶奶会忽然说,幸儿真俊。我抬起头看着奶奶慈祥的脸。奶奶说,幸儿,亲亲奶奶。奶奶一直在床上躺着,我成了背起书包上学堂的小儿郎时,奶奶还躺着。每天放学后我先去看奶奶。奶奶的枕头底下…  相似文献   

3.
女人与烟     
对于吸烟女人的记忆,不能不提到我的童年时代,给我留下印象的吸烟女人是奶奶。那时家境不好,奶奶抽的烟都是一毛五分钱一盒的“大婴孩”、“丰收”、“黄金叶”之类的牌子。奶奶是个旗人,有些规矩、有些懒惰。她每天早晨差不多8点钟才起床,醒来之后的头一件事就是躺在被窝里点上一支烟,慢慢吸着。等这支烟吸上一半的样子,她便将烟叼在唇上,慢条斯理地穿上衣裤。奶奶到了70开外的时候,常常咳痰,为人孝顺的父亲有时就劝奶奶少抽烟,吃些营养品。可已有50多年烟龄的奶奶最终也没能戒掉这口嗜好。77岁那年,奶奶肺部生了癌,然后积水,然后窒息,然后……完了。奶奶的痛苦维持了将近半年。用这半年的痛苦来交换她50多年吞云吐雾的快活,奶奶可能觉得值了。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描述:妈妈给了一个大苹果给4岁的浩浩。奶奶说:"乖宝贝,给奶奶吃一口。"浩浩"大方"地给了奶奶,还没递到嘴边,奶奶就假装咬一口说:"我家宝贝真懂事,是个好孩子。奶奶不吃,宝贝吃啊!"妈妈和浩浩都笑了。  相似文献   

5.
星期天,我回家看望奶奶。一到家,就看见奶奶拿着棍子正在追一只母鸡。那母鸡吓得可不轻,一面张开双翅,一面撒丫子跑。奶奶见我一脸困惑地望着她,便停下来,气喘吁吁地说:"还不都是这只‘叛徒鸡’害的!它差点儿没把我气死,早上摸到它屁股里有鸡蛋,中午它就没影了,晚上它回来,鸡蛋又不知去哪儿了。这鸡成天丢蛋,今儿个不好好收拾它,它不长记性!"说着,奶奶把  相似文献   

6.
回家过年之前打电话,我妈说,你奶奶刚入冬就用上尿不湿喽。语气颇不满,因为尿不湿有点贵。十几年来.奶奶的活动只有吃饭、发果、大小便、睡觉,用了尿不湿,连起床都省了。只要有机会,我每年都会回几次老家。满心欢喜上火车,可真到家了,却做不了什么。那每次千里迢迢,就为看她一天天苍老?  相似文献   

7.
杯里     
“志强,来,渴不渴?”“有一点易瞌睡。”奶奶带着苦涩的微等递来一杯盐水。不怪奶奶。这应该怪爸爸妈妈,他想,如果他们不离婚,如果他们肯每月给奶奶寄些生活费来,如果……他不想再提起他们。他又想到了奶奶。奶奶每个月只能靠那点退休费来生活。厂里的效益不好,不知哪一天倒闭了,奶奶的生活就完全没有保障了。奶奶哪儿有钱给他买饮料呢?  相似文献   

8.
正生活就像一部漫长而精彩的电影。呃,在我的生活电影中,以下两位绝对是重量级的演员哦。好奶奶放学回家,我老远就闻到一股香味,一定是奶奶在施展她的"神厨"技艺了。于是,我飞快地进屋,扔下书包直奔厨房而去。哈,果然是奶奶正在大显身手。她如同一位魔术师,普通的食材在她的"魔法"下,都变成了一道道美味诱人的佳肴。见我一副馋相,奶奶赶紧怜爱地挑了块好肉,让我先尝为快,然后还充满歉意地说:"这就准备开饭了,你稍等一会儿  相似文献   

9.
童言无忌     
《南京史志》2011,(20):22
这样就不疼宝宝陪奶奶到医院打针,奶奶对护士说:"请你轻一点,我最害怕打针了。"宝宝忙安慰奶奶:"奶奶,你别怕,让护士阿姨先给你打一针止痛针,这样你就不疼了!"小鱼最辛苦  相似文献   

10.
1948年沈阳解放,父亲被任命东北轻工业管理局计划科科长,成为“奉天满清宗室”中在新政权为“吏”的第一人。当时我家住在闹市十一纬路一幢3层楼的二楼.亲戚们闻讯投奔。满族尚往来,重礼节,极好面子.父亲将院内一溜4间车库,盘炕立灶,供老人们享用。“我家的奶奶数不清,有事没事都登门。关东烟子管个够,絮絮叨叨说不停。”大奶奶、老奶奶是我去世奶奶的姊妹,跟我们在一起。经常串门子的有大北关的依奶奶,小河沿的富奶奶,铁西的卢奶奶……我玩儿累了。就到后院找吃的。  相似文献   

11.
1923年在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了一件青铜匕铭文。新释“贻”,训“赠送”。新释“(虫虫)”,读“昆尸”。以李峪村另一件铜匕勺部、柄部交界之处的鱼形图案,印证此鱼颠匕铭文“述玉鱼颠”。新释“■”,训“复”。疏理“昆尸”诸多异称之间的音变关系,揭示其与鱼颠匕铭文的内在联系。援引“匈奴相邦”玺,推测鱼颠匕是代王赠送给匈奴的礼品。  相似文献   

12.
铿锵玫瑰     
1939年奶奶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入党宣誓在村里一条极其隐密的地道里举行。奶奶告诉爷爷要去相好的姐妹家串门儿。进了地道,奶奶震惊地看到了爷爷  相似文献   

13.
正下课了,我拿出小说,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忽然,一个小东西掉进了我的颈子。我暗叫一声不妙,就听见一个声音道:"哎哟,不好,兰天羽的颈子里掉进小虫子啦!"抬头一看,此人正是我的死对头胡瑞熙,只见他一脸幸灾乐祸的表情,想来不会有错。别人原来都站在我旁边,现在听他这么一说,"呼啦"一下全跑得远远的,生怕这小虫会飞,飞到他们身上就糟了。  相似文献   

14.
吕霞 《中国土族》2004,(1):65-66
奶奶,此刻,我站在您的墓前,黄土的坟茔上已经有了青绿的草,奶奶,您是真的归于尘土了吗?就在一百天前,那个寒冷的清晨,奶奶,今生今世,我都忘不了那个让我失去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的那个清晨。天气是那样的寒冷,像我凄楚悲凉的心情,奶奶,我握着您逐渐冰凉的手,感到心灵中弥漫了寒意。奶奶,您活着的时候,我知道终有一天您会离我而去,而在您离去的那一刻,除了心痛与绝望,我只能在寒意四起的心境中,徒然地握紧您渐渐放松的手,奶奶,那一刻,我感受到生死离别的茫然,感受到灵魂颤栗的声音,奶奶……2003年的春节,不祥的预兆开始笼罩全家。年迈的奶奶…  相似文献   

15.
风颠禅师小记李禾身披大红破衲,一手执半个破瓢,一手持太子所赐柱杖,酒意醺醺,步态颠颠,身后紧跟一群媳笑嘲弄的蒙童,这幅形象似济颠而非济颠,却是清康熙年间的风颠禅师。据查,风颠禅师原籍凉州府在浪卫马支山苦水驿,即现今的兰州市永登县苦水乡,原名李福,生于...  相似文献   

16.
叶落霜晨     
深秋时节 ,多日霏霏细雨一过 ,天气陡然放晴。呼啸的北风竟夜而去 ,尘埃落定 ,寒流袭来 ,气冷霜浓。树上的黄叶纷纷坠地 ,满布庭院内外。尤其那村西北隅的林间地上 ,落叶铺了厚厚一层 ,几许残断枝梢交错其间。树上只剩一些秃枝 ,偶有几片被蛛丝高吊于枝间的残叶 ,轻轻飘摇 ,显得格外清冷孤寂。霜天寥阔而高远 ,望不到尽头 ,看不透底里 ,仿佛掩藏了无限玄机。清晨 ,我们兄妹还蜷曲在被窝里享受温热 ,父亲已操起了扫帚清扫院中的落叶。呼啦— ,呼啦— ,呼啦— ,有节奏的响着 ,清晰而单调。厨下的母亲拿来烤热的棉衣 ,催促我们快快起床。我急忙…  相似文献   

17.
沈俏静 《风景名胜》2017,(11):152-154
花驿的主人陈敏说,这里的摆设和物件很多都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旧物,因为,这座民宿就是根据她奶奶的记忆,为奶奶打造的“小时候的家”. 今年已98岁的陈敏奶奶出生于福建一个殷实家庭,家里开着当地最大的客栈.在奶奶身边长大的陈敏从小就听着奶奶描述她小时候的那个家有多大多气派,当时一楼是作为饭店,楼上是住宿的客房,有设计巧妙的天井茶室,门口摆着迎宾的石狮子. 听得更多的,是奶奶在16岁那年遇见了心上人,一位25岁的年轻军官,也就是后来的爷爷.从此,奶奶就离开了那个家,随着爱人天涯海角,辗转大半个中国,后来到了杭州定居.奶奶和爷爷一世牵手,恩爱幸福,无论是怎样艰难困苦的岁月,孩子们看到的都是他们乐观豁达的笑容.只是福建的那个大客栈,早已在战火中湮灭,奶奶也再也没能回到小时候的那个家.望着奶奶沉浸在回忆中的怅惘眼神,陈敏突然有了个想法:帮奶奶寻回那个小时候的“家”.  相似文献   

18.
蒸馒头     
正寒假前的一个双休日,我和妈妈一起去奶奶家。我看见奶奶在揉面团,奶奶笑着说:"这是蒸馒头用的面团。"只见奶奶先把面团压扁,然后用两个大拇指把扁面团捏成圆盘状,再把馅儿放在中间,用手指抓起四周包起来,快速地旋转之后,一个白白的馒头娃娃就做好了。开始蒸馒头了,屋子里全是白茫茫的水  相似文献   

19.
我最爱的人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是谁在跳健康操呢?定睛一看,原来是我的奶奶。我的奶奶很可爱,我们现在都叫她“老顽童”,为什么呢? 想到火星做客的人 我的奶奶有一个很奇怪的想法。有一天,奶奶正在看新闻,看到了坑坑洼洼的火星。她神神秘秘地说:“孙女,我100岁的时候想去火星看看。”我不敢相信我所听到的一切,嘴巴弯成了“O”型,心里全是问号!奶奶竟然想去火星做客?奶奶说:“我要活到100岁。”说做就做,奶奶天天拉我去公园晨练、跑步。我在想,或许真的有一天,奶奶真能到火星去呢,我为奶奶加油。  相似文献   

20.
正白玛是尼汝村土生土长的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之一,也是从大山走出、成长起来的一位藏族文化人。他奶奶已经驾鹤西归几十年了,白玛回忆起奶奶给讲他的一段关于吃书的故事。小时候,他不好好读书学习,调皮捣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奶奶就给他讲:你表哥洛桑七林在读书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读书学习,做家庭作业,由于家里姊妹多还小、缺少劳力,被你姑妈打骂,责怪他不做家务事,骂他去吃书,现在你表哥招到单位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