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浩 《沧桑》2010,(2):234-234
学术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实际是社会腐败在学术研究领域的表现。学术腐败定义比较宽泛,主要是指违法、违纪违规和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腐败"不是中国所特有的,而是全世界学术界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沧桑》2008,(5):233-233
韩东屏、陈笑一指出学术腐败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买卖学术资源、学术贿赂、唯亲排异等主要表现形式。学术腐败不仅严重危害学界本身,而且间接危害整个社会。学术腐败的发生,有学术主体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根据学术腐败的成因,我们需要  相似文献   

3.
郑文林 《百年潮》2012,(7):63-66
正任继愈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也是一位策划和组织了《大藏经》等多部学术大著作的学术出版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有幸和他交往,多次聆听他关于学术出版的精辟言论和教诲,并在工作中得到他许多帮助,至今难以忘怀。"文化大革命"前我就听过任先生的课,和他开过会,我认识他,但他不认识我。"文化大革命"后,我又和任先生开过会,我们认识了,但并不熟悉。我和他熟悉起来是从1987年召开的第二次中日佛教学术讨论会上开始的。中日佛教学术讨论会是由日本中外日报社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中叶以来,有关“犹太人在中国”的述日渐增多,到20世纪80、90年代,这一题目己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与19世纪时“开封犹太人”在欧美引起的那股热潮不同,这次的“犹太人在中国”热不仅局限于学术界,而且扩展到了公众关注的传媒和影视领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社会政治色彩。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方志学术性是指体现于地方志著述中合乎规律的创造性:一为发现前人未曾发现的问题,提出新的看法;二为剖析旧说,指陈谬误,提出新说;三为补正前误,发现不足,阐明己见;四为发现和占有新材料,提出超越前人的新观点。这种创造性必须合乎科学性的要求。新一轮修志应进一步提高志书学术品位。  相似文献   

6.
也谈“普世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争论从何而来?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南方周末》于5月22日发表题为《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的文章,提出:“以国民的生命危机为国家的最高危机,以国民的生命尊严为国家的最高尊严,以整个国家的力量去拯救一个一个具体的生命、一个一个普通国民的生命。国家正以这样切实的行动,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  相似文献   

7.
司马光《过洛阳故城》云:“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在中华民族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那么,如何定位洛阳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呢?为此,洛阳市历史、文物、考古界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由徐金星先生主编的《洛阳市文物志》、《河洛史话》,由洛阳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纂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和《河洛文化论丛》第一、二卷明确提出了“中华民族,根在河洛”,以及“洛阳是七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历史文化名城”等重要学术论点,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共识。这为“洛阳是中华民族的圣城”这一学术观点的提出准备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汪谦干 《安徽史学》2004,(6):112-112,67
由山东省聊城市政协、聊城大学主办的"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月24日至27日在聊城召开,耿云志、来新夏、张玉法、王汎森、孙震、李安模、张荣芳、安作璋、罗志田、桑兵、王学典、孟祥才等80余位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秉笔直书是历代编史修志必须奉行的原则,而实际上真正能操“董狐笔”者却不太多。封建社会受“三纲五常”伦理道德影响,社会主义新方志有正确指导思想指导,然而首届修志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本文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试从两方面来谈谈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攘外必先安内"是近代统治者面对列强入侵时采取的一贯政策,尤以"9·18"事变到西安事变期间的蒋介石表现最为明显。近闻有学者评论这一政策是弱国面对强国时的无奈和不得已。鉴于此,本文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一政策略作分析,看实情是否如此?  相似文献   

11.
两千多年前,秦相国吕不韦召集自己的门客,编撰出一部糅合儒、道、法、墨等各家学说的著作,即《吕氏春秋》。据《史记·吕不韦传》记载,吕不韦命人将《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并规定:凡诸侯游士宾客能增损书中一字者.赏千金。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最初出处。吕不韦的自信.主要源于他们在锤炼文字方面下足了功夫。其实,早于此前的儒家经典《春秋》,  相似文献   

12.
也谈“丁戊奇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丁戊奇荒”,指的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半期(即光绪初期)发生于我国黄河流域广大地区的一次特大旱荒。它持续了三、四年之久,席卷了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等北方五省,并波及到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其为害之烈,为患之深,史所罕见,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早荒以光绪三年、四年(1877、1878)为主,这两年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故名;而河南、山西受害最重,又称“晋豫奇荒”或“晋豫大饥”。作为近代中国历史行程中的重大事件之一,目前的史学界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就面世的有关文章来看,或流于简略的概论,或仅是某一省区的局部分  相似文献   

13.
白宪波 《南方文物》2010,(3):115-119
为了从整体上描述那些从外观看来相同或相似的一类大宗瓷器,学者们使用了窑系一词,然而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尤其是陶瓷考古的不断完善,学者们对窑系一词的异议逐渐增多。本文在综述前人已有成果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用窑系一词概括生产从外观看来相同或相近的一类大宗瓷器的做法不妥,用类型一词概括那些从外观看来相同或相近的一类大宗瓷器,用窑系一词概括那些生产时间长、占地面积大、相同时间生产产品特征相同、邻近朝代具有明显继承关系的一系列古窑似乎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14.
在吐鲁番出土的文书中经常可见“大女”一词,有些学者认为:它指“作为户主的寡妇或者单身女性,可能也有一些是替代外出服役的丈夫或儿子而临时作为户主的.她们承担着一定的赋税责任,同时也有一定的机会与外界进行交往.”笔者认为,“大女”主要指家庭子女辈份中排行为长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可以是幼女、成年女性、已婚妇女,也可以是寡妇.称成年女子为“大女”,这是当地社会上对这类女性约定俗成的一种称谓,不是什么能做“户主”的寡妇或“单身女性”的代名词.在唐代社会里,家中若有男夫,不管在役、在任,注册户籍时必须登记著录,不得隐瞒漏写,反之,将获“脱户”之罪,从“漏口法”治罪.所以,“大女”也不是什么“替代外出服役的丈夫或儿子而临时作为户主的”女性的代名词.依照唐律,对于没有男夫的家庭,让寡妇充当户主,这是国家从征派赋税的角度赋予女性的社会责任和地位.吐鲁番出土的“大女”材料表现出当地在这方面的乡规民约与唐朝的律法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5.
志笔不能越境而书,这是一条基本原则,但人们在编纂实践中,具体看法、作法不同。笔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供修志同行参考。 地方志是以一定的行政区域为其记述范围的,否则,不成方志。这里所说的行政区域,只能以现行区划为准,这是由修志的目的所决定的。志书的功用,首先在于资治,“使后之从政者得以正镜旁鉴,循轨继辙,为兴革治理之准则”(黄炎培编纂的《川沙县志》序二)。如果我们随意超越今日所治疆界而书,就会引起邻国邻省之间的纠纷。其次,历史上疆域变动较多,每个朝代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唱法批评,例如"土洋唱法之争""三种唱法之争""原生态唱法之争""跨界唱法之争"等唱法批评,作为一种学术思潮,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60多年的争论可谓是轰轰烈烈,时至今日仍势头不减。由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唱法批评的侧重点,不同的评论家、歌唱家对其理解不尽相同,所以对其中的诸多观点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和分歧,导致"唱法批评"在批评实践中的多样性。本文通过对唱法批评文献的简要梳理,反思唱法批评现象,审视唱法与唱法批评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与中国声乐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唱法批评影响着唱法又促进着唱法,唱法反过来又丰富着唱法批评,二者协力,推动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田野 《炎黄春秋》2010,(12):31-33
<正>(一)作为一名公务员,仇和尚在担任沭阳县委书记时就已成为我心中的偶像,有时间便上网搜寻仇和的行踪和施政举措,并下载后在同事之间传  相似文献   

18.
《满族研究》1999年第1期,刊登了夏树藩《试论历史上的小云南与小云南人》(以下简称《试论》),读罢获益颇多。由是引发,也对小云南一名,予以考证,现略陈管见。对《试论》中列举的小云南定位诸观点(包括作者赞同的观点),本人均不敢苟同。其主要原因是,这些观点所赖以建立的基础不牢固。具体地说,就是论据不充分。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文中引用的都不是能够直接给小云南定位的史料,缺乏当时或稍晚时的文献和实物史料佐证。第一种、第二种观点所引用的史料都是口传的,都是近20年中询问老者和进行社会调查时所得。在这样的…  相似文献   

19.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伊始,即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国策;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这些深得民心、与时俱进的治国主张,给我国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和更高要求。但是宣传思想战线上的从业人员,对于如何承担新形势下的历史任务,如何向这一更高的要求迈进,认识看来并不很一致。  相似文献   

20.
尹伊 《收藏家》2000,(2):44-46
子建才名冠天下,累千年而不衰,尤以一篇《洛神赋》,洋洋洒洒近千言,为历代文人所重。晋人王献之即好写曹植这篇文字,便有了草书、真书诸帖流传。北宋时内府尚存数品,唯其小楷正书已“不完”(见《宣和书谱》),仅残存“于是科焉纵体,以邀以嬉”之“嬉”字以下,至“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句“飞”字以下十三行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