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塔寺东、西二窟中心柱上的泥塑佛像服饰保存较完整。此文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分析佛衣、菩萨及天王衣饰,推定金塔寺石窟佛像服饰的年代约在太和(477-499)初期,其中东窟佛像服饰的年代似较西窟略早。据佛像服饰分期,姑认为金塔寺东、西二窟的营造年代大体与之相当。  相似文献   

2.
正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文物认定是一项极其重要的项目。佛像种类繁多、来源复杂、风格各异、传承不同,使在认定文物时很难确定文物名称。比如在鉴定三世佛、七代佛、八药师佛、三十五位忏悔佛、千尊佛等佛像时,能够一一认定十分困难;就连最常见的释迦牟尼佛,不同种类及名号就达几十种,即释迦牟尼佛城市立像、释迦牟尼佛水岸立像、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预防性保护—减隔震技术在地面浮放石像文物中的应用,基于规范公式首先确定了佛像的隔震系数和支座刚度范围,进而采用时程分析程序对初选的减隔震支座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研究了高宽比为5.6的石佛像采用减隔震支座的可行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高烈度区浮放于地面的具有较大高宽比的石佛像文物的抗震性能存有隐患,科学合理的减隔震支座用于佛像等结构物可取得显著的减震效果。本研究所做石佛像减隔震设计及分析验证思路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林梅 《丝绸之路》2010,(22):80-83
文物资源如何加快拓宽数字化实用技术应用,探索生存与发展空间,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是当前文博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充分发挥文博业石窟文物资源特色化信息资源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信息需求,服务于科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文物资源数字化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麦积山石窟文物资源的特征、现状,依据文物文献资源数字化发展的特点和客观趋势,理论联系实际,介绍了麦积山文物资源数字化发展的现状,并就麦积山文物资源数字化硬件建设、文物数字化管理技术和数字化建设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08,(5):83-84
翰海“拈花微笑一金铜佛像专场”集历史、文化、宗教、思想传承多维度干一体,旨在通过拍卖传递普世大众干传统文物的恭敬与热爱。本场由140余件拍品组成,总估价逾60007万元;以藏传佛像为主,包含多件世界顶级佛像珍品。  相似文献   

6.
石质文物经过数千年演变,出现不同病害,尤其是断裂的石刻,不能独立展览,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势在必行。此次通过对佛像保护与修复,恢复佛像本来面目,达到长久保存和科学展览,并对断裂和补配的文物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中 《收藏家》2003,(6):32-35
中国与朝鲜半岛友好历史渊像久远,文化交流频繁,因此中国的佛教文物也随之流人朝鲜,而朝鲜的佛像也不时发现于中国境内。由于造型样式接近,有的朝鲜佛像甚至还署以中国年款,故往往被误认为是中国佛像。朝鲜佛像尽管受中国的影响,有的佛像中国色彩较浓,但实际上自身的特点还是很强的。  相似文献   

8.
石质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势在必行。此次通过对石质佛像的清洗加固、脱盐、粘接和封护,以期恢复佛像本来面目,达到长久保存和科学展览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马建国 《东方收藏》2022,(8):105-107
佛教诞生于印度,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在魏晋时期达到鼎盛。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为了适应中国人的偏好和选择,产生了诸多方面的中国化改造。在北齐时期,经宫廷画师曹仲达之手出现了“曹衣出水”式的佛像艺术造像。本文就麦积山石窟所涉及的“曹衣出水”式佛像造像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大同云冈北魏中晚期窟龛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佛像为研究对象,根据袈裟形式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佛像大致流行于北魏太和十年至迁都洛阳之初(486-500),主要分布于云冈第二期后段窟龛,是在云冈旧有佛像造型基础上加入南朝因素发展而成,坐像悬裳从无到有并日益受到重视,立像袈裟由简洁质朴向繁缛华丽转变。第二类佛像出现于云冈第二期后段窟龛(始于490年前后),主要分布于云冈第三期窟龛(494年前后-524),造型再次吸收南朝因素,坐像侧重于覆座悬裳的表现,立像袈裟日趋短窄。北魏中晚期佛像磨光发髻占有多数,波形发髻主要集中于第6窟,坐像与立像分别维系在4头高和6头高左右,服饰成为造型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11.
苗祥瑞  潘晶 《四川文物》2009,(5):111-116
2008岁末,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中国馆举办了名为"千佛洞"的大型展览,展出了黑水城西夏文物、敦煌千佛洞文物等从中国掠夺的古代壁画、雕塑、佛像、经卷、文献等重要文物数百件,规模空前,其中部分来自吐鲁番、和田和库车等地的文物是第一次公开展示.  相似文献   

12.
正普查初期,我和自治区普查办的专家娘吉加一行人,受邀前往林芝市米林县德木寺进行文物数据采集。这是我第一次实地接触文物。当被信众顶礼膜拜的宗教圣物,包括佛像、法器、唐卡等一一摆放在我们面前时,一切都是新奇的。专家仔细检查这些珍宝,命名、鉴定、量高、称重、拍照一气呵成。就在那天,我见识了很多平生从未见过,甚至闻所未闻的佛像及  相似文献   

13.
陕西城固出土的钱树佛像及其与四川地区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4年9~10月间,笔者前往西北地区进行关于中国早期佛像与早期佛教艺术方面的专题考察,在陕西南部汉中地区城固县文管所所藏文物中,辨识出一尊属于中国早期的钱树佛像。在汉中地区文管会和城固县文管所的协助下,笔者对这尊早期佛像和佛像所附的钱树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记录。这尊佛像在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早期佛像中,不但佛像本身较大,图像清楚,而且佛像所附在的钱树保存得也相对比较完好,又是出土在过去从未发现过中国早期佛像的陕  相似文献   

14.
临海市巾山西塔于1989年落架大修,在其中发现了佛像、菩萨像、天王像、童子像、佛像砖、佛塔等北宋佛教文物。这批陶佛教造像、佛塔是反映北宋时期民众佛教供养内容的重要例证。宋代陶佛塔非常少见,这批在巾山西塔中发现的小型中空陶佛塔为宋代佛塔增添了新的类型。这批佛教文物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世俗化、平民化特征,是地域社会经济、文化、宗教信仰快速融合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张明 《收藏家》2015,(4):41-46
"云南省文物总店旧藏文物精品展"在普洱市博物馆举办,这次展览展出各类器物共124件,包括瓷器、玉器、佛像和竹木牙雕。展品来自云南省文物总店(1962年创建),是该店几十年来在各地市场和国外市场征集来的文物精品,该展览受到云南收藏群体的好评。现遴选该展中部分瓷器精品略作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1981年秋,山东博兴河东村刘荣棠同志在村西北500米处整地时,于距地表50厘米深处发现五件铜造佛像。这批佛像现在保存于县文物陈列室,简介如下。 (1)鎏金铜佛像立佛像通高15厘米。高肉髻,面相清癯,露微笑。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细颈,平胸,凸腹。右手置胸部,手心向前,指天,左手指前,手心向上,似施无畏、与愿印。  相似文献   

17.
拍前预览     
《收藏家》2011,(5):75-84
经过数月细心准备,2011春季"天津文物"竞买专场隆重推出了近千件文物艺术品,分为中国书画、玉器、瓷器、杂项等专场。杂项又包括金铜佛像、铜炉、文房清供等。中国书画专场为广大藏家汇集了一系列精品。  相似文献   

18.
大足妙高山石窟抢险保护工程技术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妙高山石窟在长期自然营力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像岩体出现开裂错位、造像局部产生垮落、风化、渗漏水等多种病害,针对其存在的病害,对石窟进行抢险保护,主要开展脱落造像岩体复原粘接、龛窟岩体加固、局部渗漏水治理;同时,在保证文物区整体环境风貌的前提下,修建妙高山文物区保护围墙和管理用房,以利文物区管理。  相似文献   

19.
拍前预览     
《收藏家》2009,(5):86-92
天津文物09年春季展销会竞买专场已经准备就绪,将于5月15日在天津远洋宾馆举行。此次展销会我们为藏家悉心筹备了700余件文物艺术品,仍然不乏精品佳作,分为中国书画、瓷器、玉器、金铜佛像及文房清供杂项艺术品等专场。  相似文献   

20.
1984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在由外地运京的废铜中拣选抢救出一批元、明、清时代的西藏文物,包括印章、佛像、法器、工艺品等,为研究西藏历史和历代汉藏关系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现择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