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霍巍 《中国西藏》2009,(4):64-75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两个亚洲国家,有着两干多年的友好往来历史。中国的丝绸、瓷器和造纸技术曾传入印度,而印度的茶叶、棉花、制糖术也很早便传入中国。尤其是佛教从印度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更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求法取经的故事被明代人吴承恩改编成小说《西游记》之后,天竺——古代印度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西天”,充满着神秘和传奇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彭国坤 《丝绸之路》2014,(14):46-47
本文以《大唐西域记》有关玄奘到达、停留、离开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的记载作为样本,采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考查了玄奘对古印度的报道框架及其特点,并分析了形成这种框架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三史”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东汉中后期,以张衡、应奉为代表的士人将《史记》《汉书》及东汉在修国史《汉记》进行整体性考察,推动了“三史”概念的产生。魏晋南北朝时,“三史”出现名实分离:一方面,“三史”概念抽象化、经典化;另一方面,《东观汉记》在“三史”中的地位受到范晔《后汉书》等诸家后汉史书的威胁。唐代,“三史科”的设立最终确定了《后汉书》在“三史”中的地位,“三史”名实再度统一。  相似文献   

4.
成运楼 《史学理论研究》2022,(3):90-100+159
“三史”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东汉中后期,以张衡、应奉为代表的士人将《史记》《汉书》及东汉在修国史《汉记》进行整体性考察,推动了“三史”概念的产生。魏晋南北朝时,“三史”出现名实分离:一方面,“三史”概念抽象化、经典化;另一方面,《东观汉记》在“三史”中的地位受到范晔《后汉书》等诸家后汉史书的威胁。唐代,“三史科”的设立最终确定了《后汉书》在“三史”中的地位,“三史”名实再度统一。  相似文献   

5.
四川唐代摩崖造像中部分瑞像的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造像中有些造像因其来历不凡或为帝王、名家所造,或有神奇的灵应故事等,被称为瑞像。随着中印交往的频繁,大量印度瑞像被带回中土并不断被摹刻和流传。四川石刻中有一部分这样的造像,没有引起学者们的注意。由于每种瑞像无论时间和地域如何变化,都保存了固定的来历和基本稳定的形态特征。参考敦煌等地的研究成果能够辨别出四川摩崖造像中这些唐代瑞像,它们约在唐初开始出现,流行于七、八世纪,可能持续到十世纪。从来源上看,和唐初到印度求法的僧人玄奘和出使印度的使节王玄策等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大唐西域记》所记中亚里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唐西域记》以记述详实、可靠而为中外学者所称道。然细检玄奘所记中亚行程,仍有诸多疑问之处,如碎叶、千泉、恭御城、赤建国4地的方位,难以与穆斯林著述和考古成果相吻合;碎叶至撒马尔罕(飒秣建),撒马尔罕至布哈拉(安国)的里程,也均有疑问或错乱。笔者经过审慎考辨认为:玄奘所记千泉,与阿拉伯地理学家所记Abarjaj(Bariaj)不能勘合;玄焚所记白水城之方位,与阿拉伯地理学家所记千泉(Abarjaj)相当;而前者所记恭御城,正与后者所记白水城(ISfijab)方位相当;前者所记赤建回方位,与后者所记下努舍疆、《新唐书·西域传》所记新城不能勘合。对于言奖所记中亚行程,笔者也逐地考辨,指出其误。经过考辨,笔者还发现碎叶──但逻斯交通路线,7世纪时与8世纪时有所不一。本文在考辨过程中,对中外学者的研究,也重新予以审视。  相似文献   

7.
班彪(3-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人。出身世家,其先祖班壹于秦朝末年曾避难于泥阳(今甘肃省宁县)一带,故泥阳有班氏庙;祖父班况,汉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班稚,汉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姑班健仔,少有才学,汉成帝时被选人宫,立为健仔,善词赋。班彪曾到天水郡(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依附隗嚣,著《王命论》劝嚣归汉,不听;又到河西为窦融出谋划策,劝融支持汉光帝刘秀。东汉初,任徐令、望都长。班彪专心史籍,“才高而好述作”,不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文学家。他续作《史记后传165篇。其长子班固继承父业,修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名著《汉书》;其女班昭又继续完成《汉书》的八表等;其次子班超任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为东汉名将;超子班勇,任西域长史,熟悉西域情况,《后汉书》西域传所述风土民俗,“皆安帝末班勇所记”。  相似文献   

8.
杏雨书屋藏羽153V《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中九色鹿王舍身救怀孕母鹿故事所述的释迦鹿苑度五比丘说法一事,当是参考竺佛念所译《出曜经》。鹿王舍身救怀孕母鹿的本生故事,借鉴了窥基的《妙法莲华经玄赞》,窥基的注文采自玄奘《大唐西域记》,并有补充润色。玄奘所述并非凭空杜撰,而是在鸠摩罗什所译《杂譬喻经》《大智度论》及《大庄严论经》的基础上编纂而成。写卷中"九色鹿王"之名,借用了九色鹿救度溺水人故事中主角的名称,与佛典中"菩萨鹿王"的记载相结合,传达了因果报应和舍身布施的宗教含义。  相似文献   

9.
《大唐西域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马可·波罗游记》并称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三大文化游记。其中前两部又被誉为记录佛学东渐的姊妹篇。《大唐西域记》是玄奘西去印度求法的记载,而《人唐求法巡礼行记》则是日本僧人圆仁来大唐求法的旅行日记。前者翻山越岭,征途漫漫,取得真经;后者破风踏浪,历尽艰辛,让佛学东传,修成中日友谊佳话。  相似文献   

10.
巴基斯坦曾是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一颗耀眼的明珠,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称赞它是"花果繁茂"的天府之国。如今,这个国家笼罩着些许神秘、动荡、不安的气息。我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的白沙瓦,沿着传奇的中巴公路(KKH)一路向北,前往吉尔吉特地区,几乎每5—10公里就有全副武装的军警接力护送。我试图透过这并非常见的旅途"风景"去观察当...  相似文献   

11.
燕兵 《丝绸之路》2015,(7):28-3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吞并天下,完成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进入经济、文化更为发达的封建社会,建立了完整的中央集权管理体制和政治文明。文字、货币、公路、度量衡的统一,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秦初,秦陇地区甘肃疆域是核心疆域。从长安出发,用于与匈奴征战的"高速公路"——直道,大部分修建在甘肃境内。现存最早秦长城的开端就在甘肃临洮境内。  相似文献   

12.
王蓬 《丝绸之路》2014,(11):28-41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故胡奴甘父俱出陇西。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越使,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史记·大宛列传》 历史的呼唤 司马迁与张骞均为西汉同时代人,尽管史家讲究“生不列传”,但由于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出生入死,敢为人先,打击匈奴,交好西域,当时也为惊天地、泣鬼神之壮举,故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开篇即以数百字介绍张骞生平业绩及贡献。东汉班固作《汉书》时,则把张骞、大将军李广利并列建立专节作传,使得张骞“凿空”,开拓丝绸之路的历史功勋,名标青史,永垂后世。2000年间,非但没有被岁月淹没,倒因为中西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被誉为“欧亚大陆桥”,在我国对外经济交流上发挥着重大作用。追思先贤,当年张骞不畏艰险,“凿空”丝路的精神也益发应该彰显、发扬光大,张骞当之无愧地被列为世界级的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13.
正自西汉武帝经略西域以来,于阗国成为汉王朝的属国,称臣纳贡。但公元7世纪初,玄奘在游历中亚、印度后撰写的《大唐西域记》则说贵霜伽腻色伽"威被邻国,化洽远方,治兵广地,至葱岭东,河西番维,畏威送质。"~①对此,有学者认为,在东汉时,塔里木盆地诸国有可能同时向东汉和贵霜称臣纳贡,派遣质子,即同时隶属于东汉与贵霜。~②而有学者更是将明显模仿贵霜钱币打制的汉佉二体钱及出土于和田的贵霜钱币视为贵霜国曾短暂占领过于阗国的一个实物例证。~③以下,笔者尝试从汉怯二体钱上怯卢文铭文考证于阗国与东汉、贵霜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