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亮 《炎黄春秋》2006,(2):38-43
我的父亲施咸荣于1993年5月18日因病逝世。我们家人遵从他的遗愿丧事从简,只在他的遗体火化前举行了一个简单告别仪式。那天,约有各界人士近400人参加。大伙向父亲的遗体三鞠躬后,即将把他的遗体搬运走。在一片抽泣声中,我扑过去把自己脸颊贴在他的瘦削脸上,感到了一阵冰凉,这种冰冷感觉一直浸透到内心……是啊,亲爱的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那时,我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十二年很快过去,再重新回想父亲的一生真是感慨万端。  相似文献   

2.
我的老家在山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鬼子一直打到我家乡。父亲生前是个小手工业者,被日本人杀害了。母亲当时才30多岁,一个人带着6个孩子,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  相似文献   

3.
父爱无言     
王涛 《南京史志》2009,(1):29-29
深远如海,细微似雨。父爱,无声无息却永存心间令我自立,促我奋进…… 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都不好。从懂事开始到上学,父亲的身影一直很少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别人都羡慕我有一个好父亲,高大的身材,威武,可我却恨他。我渴望父亲的关怀,父亲却长年忙于工作在外,很少和我说话间及我的学习,更不用说像现在有的父母那样为了孩子的成长忙碌。父亲,在我印象里只是一个模糊的身影。  相似文献   

4.
1959年8月,我接到了忻定二中新生入学通知书,我把通知书上最重要的两条“携带本人学习所必需的文具及课本费3元,入学报到预交伙食费10元”指给父亲看。父亲看了一眼,点燃一袋烟,盯着窗户出神。可别小瞧这13元钱,当时足够我们4口之家半年多的花销。我怯怯地说:“要不,这书我就甭念了。”  相似文献   

5.
1936年9月21日,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镇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个铁匠,全家7口人生活极为艰难。在我小学毕业后,于1951年9月统一分配到沈阳参加了工作。让我感到非常幸运的是1954年初我被调到伟大领袖毛主席身边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基本上掌握了主席的生活习惯,主管领导对我的工作表现都比较满意,尤其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总是表扬我,说我直爽、诚  相似文献   

6.
忆父亲博古     
24岁担任中共高级职务 我父亲博古,原名秦邦宪,乳名长林。1907年6月24日出生。父亲祖籍江苏无锡,却出生于浙江杭州。因为我爷爷秦肇煌一直在浙江做官,曾做过几个县的统捐局局长,相当于现在的税务局局长。辛亥革命以后,爷爷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律师,后因患肺结核回到无锡老家。父亲9岁时,爷爷去世。  相似文献   

7.
忆父亲博古     
24岁担任中共高级职务 我父亲博古,原名秦邦宪,乳名长林。1907年6月24日出生。父亲祖籍江苏无锡,却出生于浙江杭州。因为我爷爷秦肇煌一直在浙江做官,曾做过几个县的统捐局局长,相当于现在的税务局局长。辛亥革命以后,爷爷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律师,后因患肺结核回到无锡老家。父亲9岁时,爷爷去世。  相似文献   

8.
风中     
秋,寒冷的风呼呼地刮着。“不送了吧,爸爸。”我又一次地转回身,一只手拉紧了书包的带子。父亲十分关心我,每天早晨都为我早起做早餐,然后送我上学,无论是寒冷的冬季还是严热的夏季,父亲都毫无怨言,一直伴随了我十多个春秋。“咳……咳……”父亲停了下来,抬起抚胸的手在怀里摸索着,好一阵,取出手放在我面前,手中是一张崭新的十元纸  相似文献   

9.
1955年是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年,我国在借鉴苏联、朝鲜等国家管理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在全军实行军衔制,在全国实行行政级别工资制,行政级从1级到24级,月工资从590元到45元不等,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前后历时30余年。由于当时的物价指数和生活水平较低,贫富差距不大,城市居民每人每月的平均生活费仅为八九元,三四十元的月工资便能养活一个五口之家。因“定职、定级、定衔、定薪”牵扯到每个干部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全国、全军掀起了轩然大波,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和印象。至今,有些机密鲜为人知,有些佚事仍在民间流传……共…  相似文献   

10.
张国男 《纵横》2020,(1):17-25
我的父亲李公朴生于1902年,沈钧儒生于1875年,相差27岁的两个人却在革命过程中结成忘年交,一直保持了终生的友谊。我的父亲1946年被暗杀后,我们家继续和沈老保持着密切交往.  相似文献   

11.
正18年18岁,这里是我人生之初的成长摇篮,是我走向生活的启蒙之地。河西路23号的生活烙印,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的记忆,魂牵梦萦,无数次在梦中回到这个家。家的印象之一刚搬到这儿,我们全家三代6口人:老太爷、老太太、在贵阳医学院读书的父亲、已是小学教师的母亲、在中学读书的姑妈、不满一岁的我。两年后添了弟弟高元,再两年半后又添了妹妹高晴。这一年,姑  相似文献   

12.
吴薇 《环球人物》2012,(30):18-22
他的父亲是蒋经国,祖父是蒋介石,因为是非婚生,他和孪生兄弟驻足在蒋家门外达半个世纪之久,光"敲门"就花了46年……这个人,就是蒋孝严。"虽然我进门的时候,门里面已经空无一人。蒋家的人已经故世了,我爷爷、  相似文献   

13.
我是从1988年开始抢救收集徽州文书的。2000年以前的收集,主要是靠我深入到徽州的各个区县、乡村以及农户家,凭机缘寻访与购买,购买时用现金支付,缺钱了,就向同学、朋友借,卖文书的人是不会让你赊账欠账的。2000年6月我调到安徽大学后,由于不经常在徽州,收集文书就主要靠他人代我收购了,这些人经过多年的培养,彼此有些感情和交情了,许多人对我的人格和人品都有实际的感受,尤其是对我的重情、重义、讲诚信有具体的了解。这样,在我收集文书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经济困难,钱不够了,甚至是没有钱了,他们就同意让我欠账打欠条,有时甚至是打口头上的欠条,这让我非常感动。据统计,从2001年至今,被我打过欠条的人有近10人,所欠的钱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其中欠个人最多时近3万元,合起来最多时达七八万元。这种欠钱是流水式的,旧账未清又添新账。从2001年至今,至少有五六个人,我一直欠着他们的账,其中有一位王姓朋友,我最早打给他欠条的时间是2001年7月27日,之后就一直没有断过,赎回了旧欠条又立了新欠条。考虑到有时为了立欠条找纸、找笔不方便,2003年以后,我干脆给了他一个较厚的本子,专作打欠条用。此本一直到了2012年的上半年因写满了才赎回。  相似文献   

14.
最后的父爱     
父亲如果在世,今年正好110周岁,但他却在大饥荒之年离世,至今已整整52年。 和通常家庭的严父慈母不同,我家是慈父严母。因为生计困窘,父亲常年在外奔波,一个四世同堂十多口人的大家庭,主事的是母亲。我从记事起,犯了错多是挨母亲责骂,父亲即使在家,发现我的过错只是提醒警示,极少训斥,从未动过巴掌。  相似文献   

15.
我这一家子     
正回家了1947年5月,中共上海局青年组组长朱语今派我由上海回到武汉,利用家庭社会关系开展地下活动。我父亲童璋当时是湖北省银行经济研究室主任,全家住在汉口保华街保元里9号楼上,是银行职工宿舍。父母和五个孩子,一共有七口人。我是老大,1921年生于北京。恩施高中(湖北七高)毕业后,1942年暑期考取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国文系。当时父亲在湖北农业改进所工作,要养活祖父母、夫妻二人和五个孩子,生活非常艰苦。我去重庆时的路费是母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家乡在互助的霍尔郡,他幼年时背着一口铁锅跟着双亲逃荒到了华锐,长大后认识了我善良美貌的母亲,生育了哥哥和我,从此便很少再回归故乡。可是,从父亲那时常哼唱的土语歌曲中,从偶然来走亲戚的阿姑们那艳丽的衣饰中,我觉得自己一直在做着一个走近霍尔郡的梦,梦中有旋转于蓝天的轮子秋,还有那幽默的“纳什金”,更有那让我艳羡不已的绣花靴子。  相似文献   

17.
我的大姨父刘寿朋,原名刘道涵,生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江西省九江县城门乡人。他在武汉多少也有点名声。 1935年,张群主鄂,大姨父当上了湖北省建设厅长,简任官,月薪500元大洋。承他的情,把我父亲安插到该厅当主任科员,于是我家便由九江挪到湖北省省会武昌。当时,我年仅8岁,还在读小学。  相似文献   

18.
严农 《文史精华》2004,(1):33-36
那是1960年。由于“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花生壳、树叶、红薯藤,都当成高级“人造蛋白”,供人们“享用”。我的父亲严怪愚——一位被划为“右派”的老记者,全身都浮肿起来。一个月60元的生活费,要负担6口之家,他每天只能靠几两粮食充饥。一分钱,只能掰着几瓣来用。每到月中,家中便出现“财政赤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择偶     
裴毅然 《文史春秋》2002,(10):34-34
梁漱溟一直倾慕佛家出世思想,吃斋茹素,年近三十不娶。父亲屡屡催逼,他一口拒绝,毫无商量余地。不料,父亲死后两年,由于做《东西化及其哲学》之讲演,竞渐起意于室家。一次与友人伍伯庸先生谈及此事,伍先生问其择妻条件,梁氏对日:“在年龄上、容貌上、家世上全不计较,但愿得一宽和仁厚之人。不过,单是宽仁而缺乏超俗的意趣,似乎亦难与我为偶;有超俗的意趣,而魄力不足以副,这种人是不免要自苦的;所以宽仁超俗而有魄力,是我所求。  相似文献   

20.
魏小兰 《百年潮》2007,(9):52-56
沙韬,在20世纪50年代曾担任过康生的秘书。沙韬叔叔与我父亲王涛江是30年代在延安时的老相识;在60年代轰动中调部的“沙韬事件”(人称“杀头”事件)中,我父亲也曾帮助过他。因此,他与我父亲的关系一直很好。1995年我父亲过世之后,沙韬叔叔曾多次来到我家,向我和我的母亲谈他的经历,特别是历史上所谓的“沙韬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