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韩愈52岁时,因谏迎佛骨,触犯圣颜,被贬为潮州刺史。这一贬,虽只短短的七八个月,却使潮州教育文化因此而走上了发展的轨道,韩愈也因此而为潮人所永志,正如明代林熙春所言,此后潮州“山川草木尽蒙曰韩”。 韩愈刺潮,为发展潮州教育文化,采取了既有别于其数位前任,又不同于其治阳山时的两项重要举措,从而奠定了潮州教育文化发展的基础,取得了令世人钦仰的兴学效果。 一、撰《请置乡校牒》,为潮州教育文化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刺潮伊始,韩愈即撰《请置乡校牒》,对潮州的教育文化现状及其形成原  相似文献   

2.
大颠与韩愈 唐宪宗十分崇信佛法,曾专程迎请佛的舍利到宫殿里供奉。某天夜里,宫殿忽然大放光明,早朝时,群臣纷纷向皇帝祝贺,说是舍利的功德所致。只有韩愈,不但不道贺,还呈上《谏迎佛骨表》一文,斥佛为夷狄。此举触怒了皇帝,韩愈因此被贬到潮州当刺史。  相似文献   

3.
韩愈晚年是否服食硫黄以及为何服食硫黄,是韩愈生平研究与品格评价中仍无定说的关键问题。以韩愈自述的“足弱不能步”、张籍的《祭退之》诗、白居易的《思旧》诗与隋唐相关医籍相比对,韩愈确实服食了硫黄类的“药汤”;但服此药汤的目的,是对症下药地治疗脚气病中的“足弱”之症,而非喜好声色的壮阳之需。韩愈罹患“足弱”的病原,则与其长期的南土经历、丰肥的体型、远贬潮州的沉重打击有关。韩愈之卒,亦因“足弱”病症。而非硫黄中毒。  相似文献   

4.
居于唐宋文坛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他一生命运坎坷.与当时大多数文人士大夫一样,在读书做官的道路上奋斗不息。尝尽人生百昧。唐元和十四年(819)正月韩愈上《论佛骨表》,反对宪宗迎佛骨人京且人宫.触怒皇上,盛怒之下将韩愈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崔群力保,国戚王公也言“韩愈文章盖世。人才难得”而出列求情.遂免于一死,改贬潮州刺史。是年正月十四日贬令下,愈即日离京上路。随后,家人及侄孙韩湘尾随,相伴南行。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下称《左迁》),就是韩愈赴潮州途中,行至蓝关时所作即景诗。诗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相似文献   

5.
岭南     
《神州民俗》2008,(3):5
1845英国领事在广州遭殴打;1904潮州屠户罢市;1961集体食堂必食番薯;1963广州市民告别盐票;1967中小学复课闹革命。  相似文献   

6.
潮州,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潮州城,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三山一水护城廓,古迹遍布,胜景尤多,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广东是继广州之后的第二座。  相似文献   

7.
林立 《神州民俗》2009,(12):9-14
2009年12月19日,由省民俗文化研究会、汕头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市社科联、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等单位举办的潮汕慈善文化研讨会,在汕头市龙湖宾馆举行。参加研讨会有来自广州、潮州、汕头的专家者和有关善堂的代表60多人。会议收到来自日本、新加坡、广州中山大学、潮州、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里 ,于诗文都有开拓性贡献的作家中 ,首先要数韩愈了。他在诗歌天地中开创了韩孟诗派 ,在散文领域成就尤为卓著。北宋大文豪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高度评价了韩愈在文学上的功绩 :自东汉以来 ,道丧文弊 ,异端并起 ,历唐正 (贞 )观、开元之盛 ,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 ,谈笑而麾之 ,天下靡然从公 ,复归于正 ,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 ,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之怒 ,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 ,关盛衰 ,浩然而独者乎 ?这一番赞语对韩愈来说是当之无愧的。韩愈 ( 768— 82 4) ,字退之 ,河阳…  相似文献   

9.
广州蒲氏,溯其族源,本西域阿拉伯种,南宋时来华,并聚居广州之番坊,即今以怀圣寺为中心的光塔路一带,经营生息,瓞蒂绵延。至元末明仞衍分八房,曰蒲庐房、莪蔓房、朴庵房、丹灶房、珠冈房、蒲村房、潮州房、玛律耶祖房,苗裔散居南海、番禺、顺德、潮州、儋州等地,至今仍自认其先祖为阿拉柏系统,  相似文献   

10.
冯小琦 《收藏家》2006,(1):35-40
十一广东省广东省古窑址绝大部分是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截至目前在16个县市辖区内发现唐宋以来的窑址,绝大多数分布在沿海一带,尤以佛山地区比较集中。100.广东省潮州窑窑址在潮州,已发现唐宋时期窑址多处。宋代以笔架山窑最具代表性,它以烧青白瓷为主,器物有壶、罐、炉、杯、砚、盘等,多以刻划花装饰,线条流畅。宋代广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潮州窑产品通过广州大量销往海外。101.广东省西村窑西村窑位于广州市西北,距市中心5公里。宋代烧青釉及黑釉等品种,器物有盘、碗、杯、盆、盒与玩具等。装饰技法有印花、刻划花、彩绘多种。有…  相似文献   

11.
有些城市,因为一个人而远近闻名;有些人,因为一个城市而流芳千古。韩愈和潮州却成就了彼此。岁在癸巳,正月立春,寒风砭骨。接住我一路风尘的是一条被潮州人称为"韩江"的河水。我俯下头,想亲吻这条近乎龙钟老态的河流,水中的寒意迅速迷漫我的全身。我在想,这分明就是一条"寒江",却为何又叫"韩江"?  相似文献   

12.
梁廷枏(1796-1861),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广东顺德人。他平生勤于治学,博学多才,历任广州越华书院和粤秀书院监院、学海堂堂长,潮州澄海县训导,曾积极协助林则徐禁烟、组织广州反英人入城  相似文献   

13.
侯慧梅 《丝绸之路》2014,(10):36-39
惠州地区的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惠州窑是广东著名的北宋时期窑址,与广州西村窑及潮州笔架山窑并称为“广东三大民窑”。本文依据考古发掘资料,试将惠州窑与西村窑、潮州窑作一初步比较,并对惠州窑的命名、产品烧造技术、产品特色、器物名称、产品销路等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获得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广州蒲氏,溯其族源,本西域阿拉伯种,南宋时来华,并聚居广州之番坊,即今以怀圣寺为中心的光塔路一带,经营生息,瓞蒂绵延。至元末明初衍分八房,曰蒲庐房、莪蔓房、朴庵房、丹灶房、珠冈房、蒲村房、潮州房、玛律耶祖房,苗裔散居南海、番禺、顺德、潮州、儋州等地,至今仍自认其先祖为阿拉伯系统。作为外来种族,蒲氏诚中国回族重要来源之一,历史上颇有影响。学者罗香林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即关注此问题,著《广州蒲氏源流考》一文,论述甚详,文中亦提及珠冈房和蒲村房,但未作深究。笔者因参加广州地区文物普查工作,获知广州蒲氏除南海甘蕉房外,…  相似文献   

15.
梁廷枏(1796-1861),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广东顺德人,历任广州越华书院和粤秀书院监院、学海堂堂长,潮州澄海县训导,曾积极协助林则徐禁烟、组织广州反英人入城。他平生勤于治学,博学多才,留下研究领域极广的各类著作多达三十八种[1],  相似文献   

16.
吴榕青 《民俗研究》2005,(2):86-102
清代,在闽南的泉州、漳州两府与粤东的潮州地区,妇女出门普遍流行盖头巾——一种被文人称为“文公兜(斗)”或“文公帕”的奇特服饰。今人对文公帕或文公兜起源的解释,笔者见到三种不同的看法:曾楚楠受朱瑞熙说法的启发,考证韩公帕实为文公帕,提倡者非韩愈(韩文公)而是朱熹(朱文公)。黄超云的意见与曾文刚好相反,又辨  相似文献   

17.
读唐诗随笔     
释韩愈《谒衡岳庙》诗中“静扫”二字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通首意境开阔,笔力雄劲,极纵横腾踔之能事,乃其七古中最本色当行之作。程学恂《韩诗臆说》云:“(韩愈)七古中此为第一。”故历来为选唐诗者所录取。诗中有云:“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意谓来时正值秋雨季节,天气潮湿阴暗,经潜心默祷,感通神明,顷刻云雾全消,众峰顿现。此即东坡《潮州韩文公庙碑》所云“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者也。  相似文献   

18.
1956年,英格兰著名足球俱乐部托特纳姆热刺的铁杆球迷、29岁的大卫·齐德站在北京机场的到达大厅。为了这个时刻,他从伦敦坐飞机到香港,从香港坐火车到广州,从广州坐飞机并在中途转机  相似文献   

19.
明代华南民族众多,人口分布亦不平衡。从文献记载来看,广州、建宁、潮州、肇庆、福州、琼州、桂林等府是人口较多的地方,南雄、太平、平乐、廉州、高州、韶州等府则是人口较少的地方。由于各地人口数量不同,加之地域面积有所差异,人口密度呈现出较大的差距。大体说来,人口较多的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福州、漳州、建宁、邵武、广州、潮州、肇庆、桂林等府即是如此。但是,有些人口较少的地方人烟也相当稠密,兴化、南雄即是如此。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这些地方面积较小的缘故。从民族成份来看,瑶、壮、黎等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在华南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汉族和其它民族大部分都从事农业生产,都对当时华南地区的开发做出过贡献。  相似文献   

20.
古代潮州绅士是儒家学说在潮州社会的代表人物,是儒家纲常伦纪的卫道士、推行者。他们高踞于潮州平民百姓之上,支配着潮州民间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如何评价其是非,衡量其在潮州发展的历史地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作一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