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善庆 《安徽史学》2001,2(4):75-80
浙赣会战是抗战中期正面战场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历时四个半月,最后以国民党军失败告终。其失败原因主要是:一、没有正确处理好政略与战略的关系,在战争指导上实行消极避战的方针;在战术运用上频频出错。二、国民党军队自身腐败严重,平时不注重训练,思想政治工作未能跟上。致使士气低落,战斗力差:加之其派系众多,指挥失灵。协同不好。综观整个战役,可以看出这是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典型的消极避战之役。尽管如此,在客观上,浙赣会战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直接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日军对苏联东部和华北敌后战场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国民党失败的经济原因目前学界众说纷纭,纵观"经济崩溃说"、"民心说"、"综合说"等观点,其话语分析、内涵和外延、逻辑结构有必要进一步界定和明晰。而且,如果从长时段的政治传统视域下看这些观点所关注的土地问题、经济劫收、经济危机、官僚资本、军费开支等方面,国民党失败其实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延续了传统中国"王权支配社会"模式,腐败、垄断、专制只不过是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在1949年翻开了新的一页,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认为,尽管国民党的失败是“历史的合力作用”,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军事上的失败。迁台以后,蒋介石对国民党的失败有什么反思么?  相似文献   

4.
《新路》杂志是大革命失败后,第一份批判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论性刊物。以此为中心的民主知识分子对国民党政权展开了多层面、多角度的抨击,但认真分析其对国民党现实政治的批判,可以发现其对国民党的政治态度并不仅是批判那么简单,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双重要求,现实追求和理想政治的矛盾冲突使他们对国民党的政治态度呈现既维护又批判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任何政党在领导政治革命和创建政权过程中,都必须做出明确的文化选择,把自己的政治纲领建筑在相应的文化"地基"之上。孙中山领导创建的国民党(包括其前身同盟会及其间组建过的中华革命党,以下提及国民党均指包括同盟会在内的广义的国民党),以彻底改造中国封建政权、建立现代性的中华民国为目标,自然也必须选择与之相应的文化体系作为一切政纲、政策和方针的基础。面对中国特殊历史环境下极为复杂的政治革命任务,国民党在革命不断遭遇严重阻碍时,曾对自己的文化选择作了反复调整,试图按选定的文化基础制定相应的大政方针,争取斗争目标的实现,但最终都未能成功。  相似文献   

6.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东北决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的中国政治风云中,国、共、美、苏四方之间围绕东北问题的纵横捭阖与矛盾冲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以至决定了战后中国历史的走向与结局。国民党在东北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由其坚持独裁专制统治,反对民主进步潮流的本质所决定的,但就其军事和政治战略而言其决策失误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的失败。  相似文献   

7.
李胜茂 《民国档案》2008,(2):112-117
1947年被揭露的"行总舞弊案",是战后上海揭露的国民党高官腐败大案之一。在案件的侦办、审理过程中,媒体有大量的跟踪报道,反映出自战后接收腐败问题遭到各方强烈抨击以后,媒体对于腐败案件的关注与日俱增。但是,出于体制性制约等因素的影响,国民党政府对于层出不穷的贪污丑闻总是疲于应对,良策无多,司法处理的过程总是显得颇费周折,最后往往都是在当局大事化小的惯用手法下收场。这种矛盾状况直至国民党垮台都未能有明显改善,它显示出令国民党政府饱受指责的腐败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汪朝光 《民国档案》2008,(2):105-111
国民党统治时期控制的国家资本,以其种种弊端而以"官僚资本"的名义为社会各界所诟病,并在抗战胜利后达至最高峰,成为国民党高层亦无法漠视的事实。在1946年3月召开的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上,其党内对"官僚资本"问题有激烈的讨论和争执,表现出国民党对其统治危机的深重担忧。但是,国民党言大于行的统治惰性与惯性,使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影响其统治稳定的重要因素,并由此展示了腐败与政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兵役丑闻层出不穷,这不仅使饱受战乱痛苦的人民雪上加霜,也直接导致了国民党军队纪律的败坏和战斗力的下降,更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经济的凋敝,进而从根本上动摇国民党的统治基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显然是错综复杂的,它既受抗战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影响,又与国民党、国民政府的执政腐败息息相关。究其根由,我们可以认为,国民党兵役的腐败是国民政府政治腐败和吏治腐败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孔祥增 《民国档案》2016,(2):132-139
党营事业是由国民党投资、为国民党所管控和利用的事业类型。党营文化事业与党营经济事业是党营事业的一体两面,共同组成国民党庞大的党营事业体系。前者是以宣传党义,领导和控制舆论为主要任务的国民党文宣机构的所属事业,包括新闻报刊事业、出版印刷事业、电影广播通讯事业等。后者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创设的盈利性经济企业。它以合法取得盈余充作党务经费而实现企业养党为宗旨,大致可分为工厂实业、金融事业和商贸运销事业三类。二者在筹办的历史背景、规模体系、所担负的政治使命与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分际。国民党创立党营事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与有效维护国民党的政治统治。但规模庞大的党营事业体系未能挽国民党于大厦将倾,并最终随同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灭而幻化成历史的云烟。  相似文献   

11.
蔡振伟 《神州》2013,(13):170-170
蒋介石建立特务组织的初衷是改变国民党组织的涣散和派系斗争的状况,但特务组织不仅未能实现以上目标,反而破坏了国民党的阶级基础,增加和激起了更多的派系斗争,对国民党组织本身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性,加速了国民党的失败。  相似文献   

12.
1913年初,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参、众两院均获多数席位,共和、民主、统一三党所获席位之和与国民党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可是不久,在国会开幕后举行的两院议长选举中,国民党在参议院获得了胜利,而在众议院遭到彻底失败,不但议长一席属之三党,即副议长一席也为三党所得。为什么在众议院居多数的国民党遭到如此失败?而众议院议长的人选,直接关乎于国会生活的进行,关于民初的政局。本文试对这一历史现象,作一叙述,对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作一粗略地分析。  相似文献   

13.
1953年,国民党在台湾实行的土地改革进入第三阶段"耕者有其田",规划土地银行从这一年开始以土地实务债券及公营公司股票发给地主们,作为被征收土地的补偿。对国民党而言,土地改革并非新口号,整个概念和实践手段在大陆时期便很清楚,也曾试着做过,但最终失败,这是国民党政治失败乃至最后军事上几乎全军覆没的重要原因。国民党很清楚这个情况,  相似文献   

14.
刘玉萍 《神州》2013,(21):33-33
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战败的厚度哦对中国政治、军事、历史的影响依然非常明显,造成一场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应该站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探寻出鸦片战争战败的主要原因,起到以故鉴今的作用。本文通过历史学习和大量资料的整理,提出了社会、制度、军事落后以及腐败是导致鸦片战争失败主要原因的观点,并提出了封建制度腐朽、政府和军队官员腐败、武装部队武器落后三方面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在国民党统治中国大陆的22年间,派系斗争始终伴随着国民党的政治运作过程。派系政治被称为国民党政权的一个重要的特色。近年来,对于国民党派系斗争问题的研究,人们注意较多的,往往是派系纷争对国民党统治所造成的弱化效应;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国民党派系斗争对大革命失败后,  相似文献   

16.
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除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指导这一主观原因外,是否还有别的因素?笔者认为,国民党实行新的“剿”共方针,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不能忌讳这样一个事实,即国民党从第四次“围剿”开始,采取了一套全新的方针,这就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由于种种  相似文献   

17.
抗战刚宣布胜利,上海、北平、天津等地就迅速掀 起了一股接收敌伪财产的狂潮,滚滚金钱,流进了各 色接收大员的私人腰包,接收变成了“劫收”。蒋介石 的国民党政权,由此一发腐败得不可收拾,以致三年 后蒋介石面对在大陆的失败时不得不哀叹:“我们的 失败,就失败于接收!”  相似文献   

18.
台湾光复前,国民党当局在外交策略上做出了积极应对,而在接收准备,特别是接收前对台胞民心的聚拢方面,表现得有失消极.由于缺乏调查研究和细致考虑,国民党对台宣传给人以大而无当、空而无物之感.台湾民众有的祖国意识淡薄、对正确的台湾历史缺乏了解,有的被国际托管等错误观念误导,有的渴望回归但缺少对克服困难的预期准备,有的渴望更多来自亲人的召唤和关怀……这些在国民党中央电台对台广播中都没有被很好地顾及.国民党未能成功进行民心"接收"的准备,这是导致台湾光复后很快就浮现出种种危机的一个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颜公平 《文史天地》2005,(10):14-17
抗战刚宣布胜利,上海、北平、天津等地就迅速掀起了一股接收敌伪财产的狂潮,滚滚金钱,流进了各色接收大员的私人腰包,接收变成了“劫收”。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由此一发腐败得不可收拾,以致三年后蒋介石面对在大陆的失败时不得不哀叹:“我们的失败,就失败于接收!”  相似文献   

20.
论国民党改组后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其基本力量主要是一批“有些知识而又没有充分知识”的知识青年。这些知识青年的纷纷涌入,大大强化了国民党的党势和声威,但随之而起的是对国民党构成新的政治参与压力,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国民党的组织运作。就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初衷而言,党务组织是其改组重心所在。然而正是在这一方面,国民党改组实际上是不成功的。在“中体俄用”的治党策略下,仅袭用了俄共的组织形式,而未能得其组织内蕴,改组后的国民党并未如孙中山所期望的那样改造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党。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两党组织形态的异同与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两党合作的命运。大量事实表明,国共后来成败分殊的结局,实际早在两党第一次合作之际即已渐露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