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1954年到河南大学(时称河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工作的。工作后就与《史学月刊》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曾担任过《史学月刊》的编辑、编委,直到现在仍是《史学月刊》的顾问。今年是《史学月刊》创刊60年华诞,仅以此短文向《史学月刊》表示祝贺。《史学月刊》的前身叫《新史学通讯》,是由河南大学老校长、著名历史学家嵇文甫教授倡议,于1951年元月创办的。它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创办的史学刊物之一,由当时的河南大学史地系  相似文献   

2.
经过风风雨雨的四十年磨炼,《史学月刊》迎来了自己的四十岁生日,作为一个老编辑和史学工作者,我心里由衷地感到欣慰。《史学月刊》原名《新史学通讯》,是新中国建国初期最早创立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的历史科学专门刊物之一。四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在郭沫若、翦伯赞等老一辈著名史学家的关怀指导下,在嵇文甫先生的亲自创办下,在国内外史学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史学  相似文献   

3.
四十年前,即1951年1月,《史学月刊》的前身——《新史学通讯》创刊号在古城开封诞生了。它是由我敬爱的业师、河南大学校长嵇文甫先生亲手创办的。最初,它虽然只是十六个页码的小小月刊,印数五百份;但建国初期,全国到处呈现一派新兴发皇的气象,这个刊物一问世,立即受到史学界及广大历史教师的热烈欢迎,成为新史学的一个生气勃勃的园地。时至今日,《史学月刊》在内容上、形式上、篇幅和印数上都  相似文献   

4.
《史学月刊》是河南省历史学会主办的刊物,先叫《新史学通讯》,后改名《史学月刊》,创刊人是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嵇文甫同志。1951年创刊,迄今已有三十五年的历史,到1984年,已经出版了152期,是建国初期所创办的重要的历史刊物之一。三十五年来在学习应用马克思主义,认真进行中国历史的研究方面,在启发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的历史教育方面,在辅导大中小学历史教学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刊物篇幅虽小,但有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史学月刊》创刊50周年,也是一个新世纪新千年的开端。在迎接新世纪新千年的同时来纪念本刊的创刊,编辑部同仁深感荣幸,并愈发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史学月刊》原名《新史学通讯》,由中国新史学会河南分会主办,河南大学校长嵇甫先生、河南大学学院院长郭晓棠先生和史地系主任黄元起先生于1951年1月共同发起创办。1957年改名《史学月刊》。本刊50年的历史,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洪煜 《史学月刊》2003,(10):126-128
20 0 3年 4月 12日《史学月刊》编辑部在北京举办了在京部分顾问编委和专家学者座谈会 ,就《史学月刊》杂志的发展以及史学刊物在学术发展中的引导作用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对《史学月刊》近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同时就《史学月刊》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建议。一 三年来的工作回顾李振宏 先生 (《史学月刊》主编 )首先代表《史学月刊》编辑部对《史学月刊》近三年来所做的工作做了简单回顾。报告分四部分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重视学术稿件的政治性影响。《史学月刊》的办刊方针 ,既提倡“百花齐放 ,百家…  相似文献   

7.
嵇文甫先生旧学师承渊源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嵇文甫先生旧学师承渊源考略郑永福嵇文甫先生,本名明,字文甫,以字行,河南汲县(今卫辉市)人。先生是饮誉中国学术界的大家,于哲学、史学等领域造诣颇深,道德文章,均称一流,为学界所景仰。值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不揣浅陋,谨对先生旧学渊源做一粗略的考察,以...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是一个甲子的轮回。在国内史学刊物中,拥有六十年历史的刊物大概就是《史学月刊》与《历史教学》两家。《史学月刊》自1951年1月以刊名《新史学通讯》创刊以来,风风雨雨地走过了60年,其间曾受各种政治运动的影响停刊达17年之久,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史学研究工作者一个很大的遗憾。自1980年复刊以后,《史学月刊》重组编辑队伍,聘请国内著名史学家担  相似文献   

9.
大概由于费力不讨好的缘故,年谱一类的著作,似乎已不太时兴了。最近读到来可泓著《李心传事迹著作编年》(巴蜀节社,1990年,18.5万字,徐规先生作序),却深感这种基础工作重要价值之所在。南宋史学,首推蜀中二李,即李焘与李心传二人。二李故里相邻,时代相继,学术思想相近,史学成就亦堪称伯仲。我们以前读到过方壮猷先生的《南宋编年史家二李年谱》(原载《说文月刊》第四卷,1944年;重刊于《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一期),对此更有深刻的印象,然而稍嫌简略,尚有较多问题待考。有关李焘的研究,后有丰硕的成果问世,但对于李心传的研究,却仍是个薄弱环节,对于深入了解宋代史学来说,这不能不是一大缺憾。来可泓先生聚十年之功,潜心探研李心传史学及其生平事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陆续刊布  相似文献   

10.
关于殷墟和殷都──兼与杨升南先生商讨刘心健拜读《史学月刊》1989年第5期发表杨升南先生的《殷墟与洹水》一文后,颇有所感。兹不揣冒昧,提出笔者的粗浅理解,与杨升南先生商讨。一杨先生在《问题的提出》一节的结语中,认为:"'洹水南殷墟上'的殷墟,仍是罗振...  相似文献   

11.
《史学月刊》2005,(12):125-128
[纪念《史学月刊》创刊300期]新史学:历史学者的永恒追求———并以此纪念《史学月刊》创刊300期周祥森(10:5)[学者访谈录]历史学的传承与创新———冯尔康先生访谈录刁培俊张德安(1:107)[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毛泽东的阶级斗争观点研究王也扬(1:5)论荀悦的历史认识论庞天佑(2:81)  相似文献   

12.
2011年6月25日,由《史学史研究》编辑部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举办的"《史学史研究》创刊五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以及《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史学月刊》、《安徽史学》、《清史研究》、《人文杂志》和《天津社会科学》等编辑部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林甘泉先生等人,通过来电或以写信的方式对会议表示祝贺。与会的专家学者回顾了白寿彝先生等老一辈学者创刊、办刊的经历,充分肯定《史学史研究》的办刊成绩和办刊特色,并对《史学史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90年《史学月刊》第3期发表拙文《续论中国近代史上若干问题的“情”与“理”》。(以下简称郑文)1992年,郭世佑先生在《史学月刊》第1期发表质疑文章《“情”与“理”不宜作为评价中国近代史的价值标准(《续论中国近代史上若干问题的“情”与“理”》一文质疑)》(以下简称郭文)。郭文洋洋万言,其质疑之具体、细致、不厌其烦、不惜笔墨之功实令人感佩。笔者从中获益匪浅。历史问题,有不同评价、不同见解,这是不足为奇的。史学工作者都在力求恢复历史原貌,力求客观评价历史、说明历史。如果史学界出现郭先生所期望的,思路都如郭先生那样的“一致性”,那才是不可思议的。本来,对郭文所持的不同学术观点,可以置而  相似文献   

14.
河南历史学会主办的《史学月刊》就要复刊了,这是我们历史学界的一个喜讯。从《新史学通讯》到《史学月刊》约有十年之久的历史,它在我省和全国,对历史研究工作和历史教学工作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对大专中学的历史教学工作的提高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正如创刊号《发刊词》中所揭示的工作方针;按照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  相似文献   

15.
《史学月刊》1984年第6期詹子庆同志《先秦士阶层的演变及其历史地位》一文,引顾颉刚先生“吾国古代之士皆武士”之说,论述颇为精到。唯詹文未对“士”之训诂略作考察,是美中不足。《说文》训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此说近人多不以为然.实则士字甲骨文作“(?)”,“(?)”正是古文之十.另一方面,商代军制,以十进  相似文献   

16.
复刊词     
《史学月刊》又和大家见面了!《史学月刊》原名《新史学通讯》。是一九五一年一月由中国新史学会河南分会创办的。当时正值解放初期,分会会员同志们,为了学习与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新的历史科学,交流学习经验和学习心得,在中共河南  相似文献   

17.
由吴泽先生主编,袁英光、桂遵义先生合著的《中国近代史学史》(上、下册),前不久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国内史学史研究取得的一项开创性成果。自本世纪二十年代梁启超、何炳松等人倡导对中国史学史展开专门研究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耕耘,这门学科日具规模和体系化。近十年来,国内的史学史研究更趋活跃,成绩斐然,出版的专著已不下十余种,如白寿彝先生的多卷本《中国史学史》(第一卷)、尹达先生主编的《中国史学发展史》、仓修良先生的《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刘节先生的《中国史学史稿》和朱杰勤先生的《中国古代史学史》等。不过,这些著作,除尹达先生主编的《中国史学发展史》对近代史学有较扼要的叙述外,其余的均为古代史学史。这就使中  相似文献   

18.
《史学月刊》走过了一甲子岁月,甲子回眸,感怀良多。我与《史学月刊》结缘三十年,既是一名忠实的读者,也是一位颇受她关注的作者。20世纪80年代初,我正在大学历史系学习。那时可供阅读的历史学专业刊物并不多,《史学月刊》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份专业杂志,借用当下的时尚话语,我称得上是她的粉丝。那时,《新史学通讯》解答了我们历史学习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史  相似文献   

19.
《史学月刊》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喜欢并经常阅读的刊物之一。它不仅给我以知识,还扩大了我的治学视野。《史学月刊》的前身是《新史学通讯》,是我国著名学者创办的。当时史学刊物很少,在河南省有《新史学通讯》,在天津有《历史教学》。新史学从那时进入我的记忆。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动才有今日的收获,《史学月刊》成为我国史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的恩师嵇文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恩师嵇文甫文/李光一嵇文甫先生(1895.12.17~1963.10.10)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史学家、教育家。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朴实无华,实实在在,关心青年,热爱学生。我是在嵇先生的教导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他是我的恩师。嵇先生是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