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1946年10月,大夏大学回迁上海。从1937年西迁贵州,到1946年返回上海,这8年的艰苦岁月,是大夏硕果累累的黄金时代,使大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夏迁来贵州时有300师生,离开时已有1800师生,对贵州文化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大夏大学迁入贵州的专家教授,半数以上有留学背景,在各自领域都颇有建树。大夏大学一方面从事教学,另一  相似文献   

2.
正初唐时期,有个叫刘希夷的青年才俊,擅长写诗,且酒量极大。有一天,他饮酒数斗不醉,反而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一首长诗《代悲白头翁》。刘希夷有个舅舅,是当时诗坛上的大咖。第二天,刘希夷到舅舅家谈诗。在介绍自己的新作《代悲白头翁》时,刘希夷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当吟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联诗时,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贵阳大夏歌咏队,从建队到结束虽然只有抗战时期中的5年时间,但在中共贵州地下党的领导下,大夏歌咏队一直活跃在贵阳的城乡,深受人民群众欢迎.歌咏队开展的活动,激励了当地人民的爱国热情,大力宣传了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在贵州抗战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刘太行是刘伯承元帅的长子,1939年出生于炮火连天的太行山抗日前线。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他,一直在部队工作。从士兵到将军,刘太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与他熟识的同志们评价道:太行与他的父亲刘帅一样,是个异常善良、厚道的人。他对己严,对人宽,勤学善思,刻苦钻研;他在工作上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在生活上向普通人看齐。从军几十年来,他兢兢业业,团结同志,专讲奉献,有一分热,发一分光。2003年夏日的一天,笔者与杨志衡(时任北京空军指挥学院军官)一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空军指挥学院里见到了刘太行。太行大哥曾任空军…  相似文献   

5.
《旧唐书》成书时,刘昫刚任"监修宰臣",于是《旧唐书》也就署名为"刘昫等纂"。不过这并非刘有意掠人之美为己有,而是当时的官方修史制度使然。明代中期以后,一些著名学者对《旧唐书》的这一署名形式产生了种种疑问,涉及到欧阳修的史德、刘昫对《旧唐书》编撰的贡献,以及《旧唐书》编修过程中的其他一些问题。但考察唐朝五代时期官方史学的发展实际可知,这些学者的论述皆有粗疏陋略乃至根本错误的地方,刘对《旧唐书》的编撰成功,起到了他作为第三任监修官的应有作用,《旧唐书》的署名形式并不存在任何问题。"刘"这一名称,已经不再只是代表他个人,而实际上成了《旧唐书》纂修队伍集体力量的代名词,成了《旧唐书》的代名词。对中国古代其他官修史书的署名情况,也必须作如是观,才不致被迷惑。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现代新文化运动中,有一支“轻骑兵”,那就是进步话剧。这支队伍有一位领军人物,名叫刘保罗刘保罗,190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出生时,家中穷得请不起接生婆,他的脐带还是姐姐给咬断的。为了记住这困苦,母亲给他取名脐生。  相似文献   

7.
地处湖北省西南部的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解放以来,陆续发现和收藏了元、明时期有关鄂西地方史的一批铜质印章。其中有元末农民起义军明玉珍部在川东建立大夏政权后颁发给鄂西的地方政权印,有明朝颁发给鄂西的土司政权印,以及明朝在鄂西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千户所、百户所的印。现简介于下。一、大夏政权下的鄂西地方政权印  相似文献   

8.
<正> 今夏,我写了一篇《大夏与姬水》的文章,就这两个地名的声读,推求其古地的所在和名称的演变,从而得知大夏之名源于大月氏。其在周秦间活动地带,约当今甘南与川西之间。大夏一名的古读,应为大何(dáhé)或杜曷(dùhé),其后的突厥、吐蕃诸  相似文献   

9.
西北羌人故地行杨光成走访甘南夏河县调查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三次到甘肃省甘南州,他认为甘南是羌族的发祥地。1994年12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宁夏日报》陆续刊登了“震惊世界的消息”,大夏国23世皇孙李培业十部《大夏皇族世谱...  相似文献   

10.
孟皋卿 《百年潮》2006,(6):77-78
我与北京前门饭店原经理刘九洲是老相识、好朋友,虽然多次到他家里造访促膝谈心,然而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没有在他家里吃过一次饭.说到我们之间的感情,又是异常知己信任.  相似文献   

11.
丁小明 《文献》2018,(6):126-136
记载时间跨越三十年、有着百万字内容的稿本《王伯群日记》是近期出现的民国史研究的大宗资料,其中有王伯群作为民国政要参予国家决策的诸多珍贵记载,包括他参加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社会活动的详细情况。当然,更包含他作为大夏大学校长殚精竭虑为大夏大学谋发展的种种事实。文章梳理了稿本《王伯群日记》中有关大夏大学1932年财政危机的记载,还原了王伯群、欧元怀、何应钦等人在大夏大学内外交扰的困境下,不避险阻迍邅,同舟共济、戮力自救的历史细节,特别是在长期财政困境的逼迫之下,王伯群及大夏师生不畏艰辛,锐意进取,从而创造出民国教育史上"以极少钱收极大效果"的"大夏传奇"。  相似文献   

12.
刘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他依靠团练逐步踏入从政之路,从台州府一直到台湾兵备道兼学政,他重视教育,重视军事建设,但也为历史留下"二刘之争"不好影响。不可否认的是他一生忠心耿耿为朝廷尽力,兢兢为民业业办事,尽职尽责经略台湾,为历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宋河星 《百年潮》2012,(12):58-63
山西省黎城县,位于巍巍太行山腹地。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曾在这里战斗生活,度过一段艰难的岁月。刘贵德就是那个年代从黎城县新庄村参军的太行老八路,现已86岁高龄。当年,他的父亲是秘密党员、新庄村农会主席,长期为村里的八路军做抗战工作,同刘邓首长很熟悉。刘贵德从刘邓首长到他家,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作家。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到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这年9月25日,鲁迅郑重地给台静农回了一封信。他回信说:  相似文献   

15.
1932年起,四川军阀刘湘和刘文辉这对叔侄为争夺对全川的控制权,展开了一场昏天黑地的大战,以至全川大小军阀几乎无不参战,川民百姓几乎无不受害。二刘关起门来在省内大打出手,省外人难以置喙,即使他们有明确的倾向性。因为谁胜谁负实难预料,万一站错立场,得不偿失。胡汉民此时寓居香港,正筹划以两广为主体的西南各省反蒋联合战线,争取四川二刘是他计划的组成部分,他与二刘之间均保持着密切联络。从某种意义上讲,二刘开战,最大的输家是胡汉民。因为二刘鏖战正急,哪里顾得上他的反蒋计划,而且无论最后的结果谁胜谁败,在胡…  相似文献   

16.
岳飞是我国人民群众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但其事迹长期以来被人为地夸大了,就连一些史学著述中也多有不实之词;而比他在抗金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为突出的刘锜,反遭到了不应有的冷落和埋没。本文在邓广铭先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史实,还历史本来面目,并在继续肯定岳飞的前提下,阐明刘锜是当时抗金的头号英雄。  相似文献   

17.
李明等 《文博》2014,(2):64-66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大夏真兴六年石马",是目前存世的唯一一件十六国大夏时期的石雕艺术品,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追述了该石马的出土地点、入藏情况,考证了其性质。  相似文献   

18.
他老花了的眼睛始终离不开那副戴了十多年的眼镜,从厚厚的镜片后折射出的眼神,闪烁着他内心对历史的理解。1980年6月走上县志办修志岗位已经默默无闻地奉献了23个春秋。是他,刷新了黎城县写史修志的历史记录;是他,直书了黎城沧桑巨变。他,就是黎城县志办公室主任、《黎城县志》主编刘书友先生。到黎城,如果你想揭开古黎大地神秘的面纱,如果你想故地重游寻找尘封的记忆,那么你最佳的人选就是去找刘书友先生,他会满足你的需求。他爱岗敬业,刻苦工作,努力战胜自我。他23年如一日,不用扬鞭自奋蹄,没有一日自废惰。他没有超人之才,但有超人之毅力…  相似文献   

19.
在清代文苑中 ,有一朵眩目的奇葩 ,那就是文学家李绿园。他以锐利的目光 ,透过“康乾盛世”的彩光霓雾 ,透视了太平繁华中的危机 ,以自己老到的笔触 ,描绘了一幅幅时代风俗画 ,被誉为一代奇人。李绿园是河南新安县人 ,祖父李玉林是个秀才 ,康熙十三年 ,因豫西大旱 ,携眷外走 ,流落到宝丰县曹镇乡宋寨村安家 ,靠教书为生。康熙四十六年 (170 7年 ) ,李绿园在宋寨出生。绿园天资聪慧 ,自幼好学 ,从13岁开始 ,便参加县试 ,乾隆元年(1736年 )考取恩科举人。这一年他 30岁。他曾将其考试试卷汇集在一起 ,请襄城刘青芝撰写了一篇序文。刘青芝给予…  相似文献   

20.
王伟 《湖南文史》2013,(7):59-59
北宋宝元元年(1038)11月10日,西北党项族首领李元昊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府。李元昊称帝后兴兵进犯宋朝西北边境,一路攻城略地。康定元年(1040)正月,李元吴偷袭占领金明寨,俘虏守将李士彬,兵锋直逼延州。宋朝庆州守将刘平和石元孙闻讯后,立即率军前来解围,结果在三川口被李元昊设伏围攻,万余援军损失殆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