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元时期是闽南区域经济的繁荣时期,重要的表现包括港市商业的喧嚣;交通运输网络的发达;人口剧增;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专业化;跨洋贸易的勃兴等等。在此历史背景下的闽南窑业的发展与闽南地区在宋元时期王朝版图内政治地望位移后对区域海洋经济的倾斜相关联,是海洋贸易发达带动陆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其阶段性超速壮大的发展轨迹有着明显不同于他地的模式,本拟就此略加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2.
于翠翠 《旅游纵览》2013,(7):168-169
港口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临全球化竞争的挑战,借鉴国外港口经济的经验对我国三角洲地区和海港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秦皇岛市的区域优势及港口经济发展现状,力图从发展路径的视野对港口经济进行阐述,从而指导秦皇岛市的港口实践,促进港口经济的发展,增强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晓红  王晓菊 《神州》2012,(14):14-14
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经济竟争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力的竟争。学校应从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入手,提高毕业生的人文素质,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州港是河口港。河口为河流汇人海洋(或其他受水体)的河海共同作用的区域。广州方言将江河甚至较小的河涌称为“海”,由广州方言的表义可认为广州港为海港;由河口受河海共同作用的特征看,广州港既可认为是珠江的河港,也可认为是海港;在管理和营运上,一直将广州港视为海港。但在珠江三角洲一直向海推进,香港和深圳等港发展的条件下,广州港未来的地位便成为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省区:它的地理边界和它的必然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四保 《人文地理》2001,16(2):12-16
地理边界是地理区域存在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在经济地理学界,经济区域地理边界的客观存在受到人们的忽视,这实际上对经济区域的客观存在提出了质疑。本文认为,有明确地理边界的省级经济区域是我国经济区域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这种区域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本文以理论回顾为基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省一级经济区域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经济区域形式,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规律,其地理边界形成的历史的、自然地理的、地区文化的和经济的规律性,提出了我国省级经济区发展的内在规律,并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宋元时期闽南窑业的繁荣与海外贸易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时期是闽南区域经济的繁荣时期,重要的表现包括港市商业的喧嚣;交通运输网络的发达;人口剧增;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专业化;跨洋贸易的勃兴等等.在此历史背景下的闽南窑业的发展与闽南地区在宋元时期王朝版图内政治地望位移后对区域海洋经济的倾斜相关联,是海洋贸易发达带动陆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其阶段性超速壮大的发展轨迹有着明显不同于他地的模式,本文拟就此略加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7.
曲艳丽 《神州》2012,(3):48-49
高技能人才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社会持续前进的动力。在改变经济的增长模式和企业的改革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并且越来越突出。当前各个地区也根据自己的发晨战略。从实际出发重视培养高技以人才,改变原先的发展模式,以提高和整合区域经济的综合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以哈牡缨东对俄经济带为例,分析了高技能人才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提出了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代海港检疫与东南亚华侨移民连心豪在航海作为华侨移民东南亚主要交通方式的时代,海港检疫史不失为研究中国与东南亚海上交通史、华侨移民史及其相互联系的又一重要途径。而海交史、华侨史研究则对近代中国海港检疫史涉及甚少。笔者藉此初步探讨,希冀引起学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属于地理科学体系中区域地理的重要部分和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时期:从先秦到1909年德国工业经济学家Max Weber发表《工业区位论》为止,该时期主要探寻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规律;奠基时期:从191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框架的形成阶段;形成时期: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止,该时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成熟时期:1979年至今,为该学科在中国区域开发中的广泛实践阶段。在中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陈才先生融合中外理论与经验用于中国实际,为中国本土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与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作出了创造性的杰出贡献。在总结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现状、方法现状和应用现状之后,认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区域经济地理学与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不断交融交互发展;"三维目标空间"理论将成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种认识论;低碳经济的发展将赋予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0.
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地理分布特征、绩效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浙江区域块状经济这种新型的产业空间集群组织形式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经济现象,而且特定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及资源压力和市场竞争条件下产生的必然经济运动的结果,是浙江人在培育市场经济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成功发展模式。在中国的浙江,全省86个县、市中有85个县、市拥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块状经济地理分布特征。按其成因和地理位置可将浙江省"区域块状经济"概括为:环杭州湾平原区位型、浙东南沿海"温州模式"型、浙中金衢盆地资源匮乏开拓型和浙西南地方资源开发型等四大特征分区;对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块状经济运行绩效的研究表明,区域块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地域空间模式,对于提高区域工业的竞争力、工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浙江市场的繁荣、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探讨了基于中小企业与大市场成功对接的浙江省区域块状经济形成机制,提出了中小企业的集群成长及其与市场的成功对接是浙江省区域块状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区域块状经济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