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美主义是一种全球现象,反映了世界各国对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称王称霸的不满,也体现了对美国大众文化向外扩张的抵制。德国的反美主义具有很长的历史,其理论基础是该国精英阶层不能认同美国文化的观念,美国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加剧了德国精英人士的反美情绪。他们会对美国大众文化的进入采取各种形式的抵制,对整个社会形成消极的美国形象产生影响。时至今日,“美国化”依然是德国在维护本国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时面对的严峻挑战,也预示着德国的反美主义在未来不仅很难缓和,而且还会呈加剧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从启蒙运动到二战期间法国反美主义的历史,证明当代法国反美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法国历史上的反美主义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恶化了法美关系,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的联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从启蒙运动到二战期间法国反美主义的历史,证明当代法国反美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法国历史上的反美主义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恶化了法美关系,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的联合。  相似文献   

4.
反美主义并非新鲜事物,而是一个比美国建国历史还要久远的历史现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而且与美国自身的成长历程息息相关。它先后经历五个阶段的历史演进:18世纪,欧洲知识精英从自然学视角寻找例证把美洲视为退化堕落的大陆;1800—1880年间,欧洲人转而蔑视美国的制度文化,嘲笑美国是文化荒漠;19世纪末到二战期间,反美主义超越欧洲范围,向世界其他地区蔓延,主要是反对美国的殖民扩张;冷战时期,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社会主义阵营、部分第三世界国家以及欧洲左翼进行了反对美国霸权、打倒美帝的斗争;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霸,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反美声浪,反美主义走向全球化。  相似文献   

5.
张建 《攀登》2010,29(3):41-45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反美主义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研究。这一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反美主义概念的深入理解和认识。本文通过对反美主义概念、类型、根源和影响四个方面的学术梳理,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指出了研究不足的方面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大众文化产品中,电影是传播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欧洲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美国化"主要是指好莱坞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好莱坞等美国文化产品风靡世界会给其他国家的文化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甚至会改变这些文化的发展方向,但很难导致这些国家的文化失去反映其本质的特性,而化入一种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单一或同质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7.
王晓德 《史学集刊》2008,1(1):77-83
在20世纪期间,源于美国的现代大众消费文化对其他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便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大众文化在法国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促使法国人消费理念的变化,成为法国大踏步地迈入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法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因为进入现代大众消费社会而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只不过是多了些现代生活的气息而已.  相似文献   

8.
艾斯 《旅游》2003,(7):44-45
提起美食、美酒、美女,就让人联想到法国。不错,它们是法国的骄傲,而且都和法国人的标志联系在一起。那法国人的标志是什么呢?告诉你,是法国人的嘴。别小看了这一小块地方,细细地一品,你就能感觉出它的与众不同。可以这么说,法国人的文化、日常生活和习性都体现在了这张嘴上。爱吃、爱说话、爱接吻,已经成了法国人性格中不可逆转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赖国栋 《世界历史》2007,(5):109-119
1989年以来,法国史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声誉卓著的《年鉴》在与传统史学研究维持竞争的同时,又迎来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影响了一大批研究,诸如"记忆"、"特性"等.本文从1989年之后的改革导向出发,介绍法国史学的发展及其争论,特别是史学如何与其它学科相互结合,同时从今日法国学界讨论较多的"公共史学"等维度出发,略加述及史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介入社会,并且表达它的政治用途.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沿海城市社会文化观念变动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沛 《史学月刊》2001,1(4):117-123
20世纪一二十年代沿海地区,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民国的建立,尤其是新化运动的兴起,城市知识群体和市民阶层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革;以性别平等观念和妇女解放为标志,平等自由的精神开始渗入到社会伦理观念之中;在生活习俗方面,社会风俗观念发生明显变化;反映市民阶层需求的大众化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勾勒20世纪法国史学的轮廓,比昨天我们介绍的法国19世纪史学更加困难。19世纪的法国史学曾经是许多传统分析的对象,已为大家所熟知。相反,我们如今还处在20世纪,可供追随的范例较少,离开事件发生的时间也较近。我的中国同行们请我到这里来作三次讲演。他们告诉我,大家对名实相副地享有盛誉的年鉴派和年鉴杂志很熟悉,但是对于它们周围和旁边的事情以及时有发生的反对它们的事情,则不大清楚。我在今天的讲演中将会考虑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这是1931年7月1日法国驻华使馆武官卡瑟维尔(Casseville)少校致法国国防部的一封信函,主题为“有关法国在华情报工作”,系译者在法国国防部档案馆查阅法国驻华武官报告时所发现.法文原档48页,反映出法国在华情报搜集的关注点为中国政治、军事、经济及外国在华活动的相关信息,从政界人物、相关媒体到在华外交官、传教士、警察和情报人员等,来源广泛,无所不包.信函展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政治和军事风貌,对于了解当时外国在华情报收集工作亦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世界》2008,(8)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法国发生了一场因外来移民不幸触电身亡而引发的席卷全国甚至波及到邻国的骚乱。文章认为,这场骚乱并不是穆斯林移民与法国本土居民之间的种族冲突,而是外来移民文化与主流的法兰西文化间出现的隔阂,尤其是阿拉伯移民所带来的伊斯兰文化与法国政府奉行的以同化移民为主要目标的“共和模式”理念之间产生的矛盾及其后果的显现;只有明确在一个国家内部各种文化所拥有权利的合理限度以及多元文化政策的适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流文化与移民文化的相互调适、磨合,使非主流文化融合到主流文化中,才能消弭这种移民文化与移民所在国主流文化之间的隔阂,进而维持国家的统一认同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回顾20世纪以来现存宋代古籍的整理概况,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特征与规律加以总结,旨在把握宋代古籍的整理现状。为今后的整理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法国的历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一个重视历史教育的国家,其历史课的设置由来已久,发展至今已成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法国历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世界的过去、现在并放眼未来;注重学生比较、辨别能力、历史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培养,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同时也要求掌握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讲究学科互助,在将历史课置于人文、社会学科的广泛背景中加以考察的同时,又强调从历史的角度加深对其他学科的理解。法国历史教学的模式,在法语地区乃至国际上曾长期占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欧洲国家的典型代表。其课程设置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反美主义是欧洲一种历史很悠久的传统,一直是萦绕在美欧关系上的一道无法消除的深深"阴影",归根结底是因为欧洲文化精英很难在文化上认同美国。在欧洲反美主义概念中,"欧洲"一词不再是个地理范畴,而是反映西欧文明的意识形态概念。欧洲反美主义具有本地区的特性,这可以追溯到欧洲人的文化优越感,但美国的"国际性"本质显然促使了欧洲文化精英把这种优越感转化为一套反美话语和实际抵制行为。他们的反美主义"话语"存在着对美国的虚构或不切实际的内容,对欧洲公众认识美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战后法国的工人阶级与社会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坚 《世界历史》2003,4(6):23-35
法国工人阶级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国内进行这方面系统研究的不多。本文着重分析战后法国工人阶级内部成分变化 ,指出工人阶级非产业工人化、职员化和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这种趋势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人阶级的凝聚力 ,模糊了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界限。文章进而分析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状况 ,指出工人阶级的这种变化并没有完全改变工人自古以来的三个重要特征 ,第一是相对贫困化 ,第二是依附性 ,第三是缺乏安全感。最后 ,文章分析工人阶级的变化与社会冲突的关系 ,分析社会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缓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沈坚 《世界历史》2007,6(1):4-16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当前关于世俗化理论争论的梳理,说明法国世俗化问题的理论意义;第二部分,说明法国世俗化的特殊表现,强调了法国世俗化是一种非自然形式,是历史、理念、政治斗争交汇产生的结果,同时指出在西欧国家中,法国是世俗化表现最为激烈的国家;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法国天主教在世俗化之后的现代定位(包括组织定位、思想定位和文化定位),说明即使在法国被公认为完全世俗化的国度里,宗教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与现代化相结合的世俗化理论值得作出重要的修正。  相似文献   

20.
程裕祯 《古今谈》2010,(1):27-30
笔者作为国防大学防务学院的特邀教授,每年都要给来华的外国高级军官讲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其中有一次,对象是“中法高级军官防务研讨班”的法国军事代表团成员,所讲题目为“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核心价值”,随后,法国军官们就讲座内容提出了许多问题,要求笔者解答。法国是与新中国最早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也是与中国文化最能沟通的西方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