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来信     
正1.应福建读者的要求,本栏目在上期介绍了藏区常见乐器中的吹奏乐器,本期继续介绍打击乐器。打击乐器在藏区极为普遍,其中鼓、钹、铃的运用最为常见。各大小藏传佛教寺院的乐舞与佛事、民间祭祀、藏戏表演以及一些民间歌舞,都离不开打击乐器的伴奏。鼓:最为普遍的乐器,是宗教活动的重要法器。有关鼓的来历,许多史料都有记载。早在藏族原始宗教苯教盛行之时,鼓就成为该教的法器。藏鼓种类繁多,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2.
塔兰其人与麦西莱甫黎蔷去尼勒克县的苏布台,是为了参加那里的塔兰其人举办的“麦西莱甫”。“麦西莱甫”是维吾尔族祖祖辈辈喜闻乐见的大型歌舞娱乐集会。据专家学者研究:“麦西莱甫”一词是阿拉伯语“米西热玻”的转音,其原意为“开放的地方”,在现代维吾尔语中作“...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古代乐器有琴、筝、箜篌、钟、磬、鼓、琵琶、箫、笙、笳等,论问世之早,琴可能是最古老的。而在众乐器中,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所谓"八音(八类乐器,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之中,唯絃为最,而琴为之首"(桓谭《新论》)。而琴之用,则与君王治身治国有关。故古有琴制始于伏羲而成于黄帝、琴音调而天下治之说。蔡邕《琴操》即谓"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桓谭《新论》有谓"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于是始削  相似文献   

4.
"堆谐"是一种流传范围较广且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它起源于13世纪萨迦王朝时期,流行于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时期。它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以扎念琴为主要伴奏乐器,音乐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保护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5.
袁帅 《神州》2012,(22):100-105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4000余年,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20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本文将介绍这一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相似文献   

6.
闫骥爽 《中原文物》2022,(6):111-115
汉代乐器品类丰富音乐表现形式出现转型,从汉代画像石中出现的频率看,琴、瑟等弦鸣乐器,笛、笙等气鸣乐器以及鼗、建鼓等膜鸣乐器逐步取代了之前铃、钲、磬等体型庞大、曲调单一的体鸣乐器。胡笳、筚篥、琵琶、竖箜篌等外来乐器出现并与本土乐器逐渐融合。在继承、创新和引进等多种发展路径下,汉代音乐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麦西莱甫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西莱甫是新疆维吾尔族民间特有的、集歌唱、音乐、舞蹈、游戏于一体的传统民俗艺术活动,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维吾尔族民间,已成为维吾尔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习俗。  相似文献   

8.
錞于述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錞于是我国古代一种青铜乐器,相传春秋左丘明所著的《国语·吴语》上就有"王乃秉枪,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尽应,三军皆哗,釦以振旅,其声动天地"的记载;《周礼·地官》"鼓人"条有"以金錞和鼓"的说法。而南北朝时,錞于  相似文献   

9.
洛庄汉墓出土乐器述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洛庄汉墓第14号祭祀陪葬坑是一个乐器坑。经发掘者初步统计,出土的乐器达149件之多,超过了曾侯乙墓。乐器的品种十分丰富,有编钟、编磐、(钅享)于、钲、铃、串铃、瑟、建鼓、小扁鼓、悬鼓和笙(未确定)等十余种,与曾侯乙墓相近。它不仅是出土汉代乐器最多的一次,也是迄今中国音乐考古史上发现乐器数量最多的一次。填补了汉代音乐考古发掘史上的一项空白。其所隐含的汉初音乐制度和礼仪制度,两汉的有关文献资料均未有较多的记载。故这一考古发现,将会对汉代音乐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非洲鼓     
陈淀国 《旅游纵览》2012,(4):112-112
<正>到非洲旅游,从北部的突尼斯,到南端的博茨瓦纳;从西端的几内亚,到东边的坦桑尼亚,虽走马观花、来去匆匆,但也留下许多新奇感受,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数无处不见的非洲鼓了。非洲人能歌善舞。凡有歌舞之处都少不了鼓。难怪鼓被誉为"音乐之王",成为非洲传统舞的灵魂。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一听到鼓声,人们便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汇集起  相似文献   

11.
鼓,是打击乐器中的一种膜振乐器。在各民族群众的喜庆活动、文娱和重大民俗节日集会活动中都离不开鼓。鼓,在各民族群众的古今社会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一、鼓的起源我国的造鼓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足鼓、雷鼓、路鼓、晋鼓、应鼓、朔鼓等十数种。南北朝初期出现了腰鼓、魏鼓、鼓。靴鼓即长柄摇鼓,俗称拨浪鼓。南北朝末期从西域传入一种羯鼓,到了唐代被玄宗李隆基推为八音之首,开元、天宝年间盛行以羯鼓领奏多协奏乐。随着时代的变迁,鼓的形状、质地、大小及装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实,如今…  相似文献   

12.
陈玉莲 《神州》2011,(9):86-90
古筝左手演奏技艺分为吟按、拨弹两大类,其中以吟按"做韵"最具特色。古人演奏筝曲时,左手只吟按不拨弹。今之筝技的吟按,是指左手在筝码左侧弦段上,对右手拨出的乐音进行不同的润饰、美化。古筝根据乐器自身的客观条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演奏技艺。以琴码为界分左、右,构成两个触弦区域。并由此发展出了两套不同的演奏技艺。二者区别明显、分工明确、各有侧重。以"右手司弹,左手司按"为双手的运动主特征,即"右手拨、弹筝弦发音,左手按弦润色"。右手的演奏以大指、食指、中指的"托"、"抹"、"勾"为主,间以"劈"、"挑"、"剔"以及无名指的"打"、"摘"等;左手以按弦为主,仅在琴码左侧分别用食指、中指及无名  相似文献   

13.
<正>汉代的歌舞百戏十分繁荣,乐器种类繁多。关于汉代乐器,史书上有不少记载,但各种乐器的形制和演奏方法,仅靠文献资料是很难弄清楚的。汉画像则以生动直观的形象为我们描绘了多种  相似文献   

14.
1957年3月在信阳长台关发掘的1号楚墓,随葬器物中有一具两尾相连的伏虎木座,另有两个大小不同的鼓的鼓腔残片。据民族音乐研究所的工作同志在他们写的《信阳战国楚墓出土乐器初步调查记》(见《文物》1958年1期)中认为伏虎是承架较大一鼓的座子。又因同墓还发现类似鹭鸶长腿的残件四根,  相似文献   

15.
佤族木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曾经在全国舞台上风靡一时的佤族舞《阿佤人民唱新歌》,其歌声和舞蹈亢进而有力,极合木鼓的节奏,富有佤族的特色。 在滇西南的西盟、沧源两县阿佤山区,随处都可以见到木鼓。木鼓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孩子们手里的玩具木鼓,小巧玲珑,可以当工艺品看待。佤族喜好歌舞,歌舞的伴奏乐器也有木鼓。这种伴奏用的木鼓形体较大,但也适应于舞蹈的要求,既是伴奏乐器也是舞蹈的道具。 佤族每个村寨,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大木鼓,庄严雄伟,供奉在专门的木鼓房正中的平台上。每个木鼓房里的大木鼓都是一雌一雄两个,雌木鼓稍大,雄木鼓稍小。…  相似文献   

16.
广袤的黑龙江地区是满族世代居住地之一。满族的源流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肃慎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韩和女真。满族具有精骑射、善歌舞的传统。远古时代就形成的骑射渔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给满族民歌打下了深刻的格印。《松漠记闻》一书中曾提到:“满族有宴会,全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手颤,反一袖子背,盘旋作势,曰莽式,中一人歌,众皆以空齐二字和之,谓之曰‘空齐”’。这种“莽式舞”、“空齐歌”,往往都是表现骑射渔猎生活的。清朝时,统治者实行征兵制,他们从军戍边,长年不归,留在家中的妻子老小生活艰辛,思念亲…  相似文献   

17.
大足石窟是我国佛教石窟寺中一颗璀灿的艺术明珠。它不仅有许多精美的佛教造像,而且还有大量的音乐资料。尤其是其中的古代乐器雕刻,更是我们研究中国音乐史的珍贵的形象资料。据笔者的初步调查,北山(龙冈山)和宝顶山石刻中所见的乐器,主要有琵琶、横笛、筚篥、笙、排萧、筝、方响、拍板、法螺、铜钹、箜篌、羯鼓、腰鼓、鸡娄鼓、鞉牢鼓、毛员鼓等。除笙、排萧、方响、鞉鼓、鼓、筝是中原乐器,其它均为“西域” 乐器。这些乐器,在北山摩崖石刻造像中,大多数作为“不鼓自鸣” 的天乐,分布于第51、245、254、256、279、281、286等号龛(晚唐五代)的龛顶之上,仅在第176号龛(北宋)的佛座下,见有两身手执乐器(排萧、拍板)的伎乐人;另外,有  相似文献   

18.
葫芦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葫芦笙这种乐器在彝、佤、怒、拉祜、傣、纳西等少数民族和苦聪人中广泛流传,是人们称誉为"歌舞音乐的海洋"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里的一种重要的乐器。葫芦笙用小葫芦或半截葫芦挖空作音斗,上插竹管五至六支,竹管的根部嵌有竹  相似文献   

19.
《诗经》乐器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明代刘濂称为“乐经”的《诗经》,涉及的乐器实为二十八种。杨荫浏先生“有二十九种”之说,不完全符合《诗经》的实际。仔细审视二十八种乐器在《诗经》中的分布,可以发现:(一)琴瑟已由宫廷庙堂走向华夏各地,融入社会各阶层,制造也讲究选用桐、梓等木料,迎来了弹弦乐器发展的新阶段。(二)打击乐器主要还是用于殿堂宴乐、宗庙祭祀、朝聘礼仪等。这些承袭的乐器,较之其前:第一,大小、形制等发生了多种变异,种类明显增多;第二,制作精细,工艺水平相当高。(三)当时器乐合奏相当发展,如琴和瑟的组合、“钟鼓之乐”等。(四)《雅》之所以涉及的乐器最多,一是周王畿的诗,二是来源复杂,三是反映社会现实既深且广。  相似文献   

20.
任洪胜 《神州》2011,(26):186
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是人人能歌善舞的民族。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最有名,而哈萨克族是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王洛宾,被称为"西北民歌之父",本文试从这三个角度分别来初识新疆民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