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优萍 《神州》2020,(4):33-34,36
集体记忆是有着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承载着村庄的文化传统和人们的乡愁情感,是传统村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本文以绍兴市五批共2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各村落的集体记忆及其保护和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梳理,提出乡村规划和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对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文物世界》2014,(3):1-1
<正>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同时还就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专门动员和部署,这实在是古村落保护的一个利好消息。古村落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说核心价值观,文物里有之;要说乡愁,古村落有之。懂得了它们之间的联系,遵循着文脉相续  相似文献   

3.
覃华 《文物天地》2021,(3):8-12
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史造就了一大批建筑特色鲜明、空间肌理多样、文化成分多元、价值底蕴巨大的传统村落,它们也是维系中华民族浓郁“乡愁”、呈现和践行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精粹的活态遗产,具有极高的保存价值。而民居建筑作为村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因历史风雨侵蚀多数已满目疮痍,加之居住者对居住功能和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  相似文献   

4.
好书推荐     
<正>寻找远去的记忆留住心中的乡愁《中国传统村落》系列丛书主编:李明才摄影:雷金息出版社:线装书局出版时间:2017年7月页数:182页/册定价:68元/册装帧:平装ISBN:978-7-5120-2822-7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生存、生活、生产的基本载体;是最基础的社会组织细胞;是传统观念、习俗与家庭等多元文化孕育而生的本土文化。一座座风貌古朴的传统村落,历经数百年乃至千年风雨沧桑,依然如珍珠般点缀在风光旖旎的八桂大地上。本丛书系列历时4年,目前已出版4册,以纪  相似文献   

5.
图们江北岸的朝鲜族村落历经百余年发展,积淀了浓郁的村落风貌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这些传统村落选址布局和房屋建造等方面运用朝鲜半岛风水理论的痕迹十分明显,注重山体、水体、植被等自然环境的选择和组织,具有"山环水抱,以水定址"的村落外部生态格局,"聚井而居,有机生长"的村落内部空间格局,"形神兼备、和谐交融"的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迟滞缓慢,再加上政府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这些传统村落的保护面临着一些问题。以龙井地区长财村为例,该村是典型的朝鲜族传统村落,存在着传统村落建筑风貌、村落传统格局、村落水口空间等受到严重破坏、村落"活力"明显不足等问题,为此,从保护村落传统空间格局、延续传统建筑风貌特色、完善村落空间场所功能和打造村落民族特色景观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长财村村落遗产保护的现实路径,以期能为我国朝鲜族聚居地区传统村落遗产的原真性、特色性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1)。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面临衰败和消失的危险,因此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可喜的是,有关部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开展保护工作,自2012年以来,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单位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3批次共2555个中国  相似文献   

7.
正在去国怀乡的诗人笔下,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在城市的霓虹越发闪烁中,乡愁似乎成为一种惆怅,是对诗意的向往,是心底一直难以舍弃某段时光。位于遵义枫香镇的花茂、苟坝几个村落,以山水、以田园、以静谧,安放了一段乡愁记忆。很多时候,在路途中遇上的地名总会让人眼前一亮,心底涌出无尽的遐想,也会有深深的好奇。"枫香"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8.
山西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应对措施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传统村落的概念与保护现状 1.传统村落是我国最近提出的新概念。 传统村落一般俗称古村落,在学术上可称为历史文化村落或历史村落。传统村落应是承载历史文化传统的较大聚落或多个聚落群体形成的自然村落、村庄区域等。传统村落范围既包括已申报命名国家、省、市级的历史文化名村,也包括有历史文化价值但尚未申报名村的古村落,还包括具有优美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自然村落。需要明确的是,历史文化名村是优秀的传统村落,但传统村落不一定是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包括大量的历史村落和自然生态村落。因此,传统村落保护的复杂性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古村落是中国长期农耕文明的产物。中国传统古村落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地理区域位置不同,其形态姿态万千,村落风貌也是各具特色的。传统古村落包括着当地的建筑艺术、传统文化,反映了村落空间格局,村落与周边环境的自然、和谐关系。传统古村落蕴含着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宝贵的历史、科学、艺术、文化、教育、旅游、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历史与文化资源,是我国农耕文明所遗存下来的宝贵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地处大别山北麓的信阳市散布着众多传统村落,具有"豫风楚韵"和类徽派建筑民居的多元特色。基于田野调查与相关文献资料,对信阳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其问题构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邓蔚雯  候来虎  刘慧园  魏向峰  游逸飞 《风景名胜》2020,(1):0100-0101,0105
宁夏传统乡村村落是我国保存较为完整,乡村生活方式与人际结构也相对完整的西北地区且相对封闭的传统村落。但是伴随着全国城镇化建设的日新月异,基础镇区变动的频繁,宁夏传统村落其中的一些名村所承载的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传统文化信息都在不断的消亡,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不断消失。基于宁夏的经济发展水平、选取典型的传统村落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村落的保护与建设现状、社会组织与参与情况、景观风貌特征分析及传承情况进行调查,并基于基础要素条件及分析调查提出对于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的初步的构思与构想。  相似文献   

12.
<正>11月23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文物报社、北京绿十字主办,浙江省松阳县委、松阳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传统村落守护与激活论坛在浙江松阳举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李耀申、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陈瑶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文物系统、科研院校和传统村落保护一线的500多位代表参加。励小捷在致辞中说,"守护与激活"是传统村落的永恒主题。首先要把必须保、值得保的传统村  相似文献   

13.
青海传统村落代表了所在地域、民族及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特征,传承着青藏高原地域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全国传统村落中别具一格。分析青海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困境,探讨在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村落传承、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为可以弘扬青海传统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先行区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金华地区的村落建筑凝聚着灿烂的礼乐文化。以仁释礼、以礼齐家,传承中国的传统道德和儒教思想的建筑语言,贯穿着由宗祠、住宅、风水、牌楼、戏台、雕刻等组成的金华村落礼乐文脉。这些古建遗存为研究金华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与礼乐思想的关系提供了可靠而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5.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作为特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综合体,承载着中华农耕文明的精髓,具有“传统村落”和“文化景观”研究的双重价值,是中国乡村地理学探究的热点领域。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中国知网为基础数据库,深入剖析1990—2020年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内容及进展,评述前人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拓展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维度提供重要参考。研究发现,近30年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随时代的发展愈发细化,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与价值、形成与演化、保护与发展等3方面。但现有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加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多尺度研究还需深化、研究议题有待丰富、学科融合与方法集成仍需强化。今后应注重系统化的理论分析,拓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尺度;深化与拓展研究内容,挖掘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议题;强化学科融合与方法集成,完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的自然和文化生态都相当脆弱,目前面临着严重的空心化、老龄化、城镇化等问题。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文化景观,表层的文化形态是可视的有形物质表象,如村落的建筑形态、村民的发式服饰等;中层的文化结构是产生表层文化形态的行为,如村民的生产活动、村民的行为方式等;深层的文化内涵是导致中层文化结构的社会机制,如传统乡村的社区及其机能、世代相传的每规民约、农业社会的生存智慧等。所以,需要通过系统地分层次探索中国传统乡村文化景观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探索传统村落能够得以保存并延续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也为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描绘了美好愿景。在浙江省正在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古建筑存量并不丰富的嘉兴,另辟蹊径,通过把握农村地域特质,结合乡村的历史文化、生态自然、农业生产、特色习俗、村落格局和村庄建设现状,去实现对江南水乡特色风貌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保护的是一种比质的生活方式,村落增加了生命力,居民也因此从"美丽乡村建设"中受益,客观上让文化遗产成为了推动乡村建设的良性基因。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突然成为了着手可热的时髦话题。各方机构和组织纷纷奔赴认为具有保护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村落,为建设美丽乡村、留住乡愁而出谋划策,有些团队甚或企望指导和规划村民的生存方式,忘记了村民才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主人。的确,在新一轮农村建设和开发的热潮中,如何解决好乡村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怎样才能让村落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变化中焕发出活力,制定出一套符合现实状况、可操作性强、又具有前瞻性的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是文化遗产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佟玉权 《人文地理》2014,29(4):44-51
以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四部委联合评审认定的646家"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谷歌地理信息系统(GoodyGIS)定位村落的地理坐标,确定海拔高程等属性。利用Arcgis10.1和GeoDa技术平台,对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村落在空间上呈明显的集聚型分布,在各省份间具不均衡态势,呈现出黔东南-湘西、皖南-浙西-闽西北、晋-冀-豫和滇西北等四个核密度高值区。传统村落距离中心城市较远,大多数村落处在40-100km的直线范围内。全局及局部空间自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高程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明显存在着高高(HH)、低低(LL)集聚现象,缺乏低高(LH)、高低(HL)区域,反映出传统村落在空间选址上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传统村落破坏依然层出不穷。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见证者,蕴含着独特的传统村落价值,维系了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文化的继承者是传统村落,但文化的传播者更是普通人,所以人口流动预测对传统村落保护起着关键的作用。文章从人口流动预测反思传统村落保护的根本问题,从问题入手提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