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前中期。仅在清初顺治八年至顺治十八年间曾短期由朝廷正式立法并发行过全国通行的名为“钞贯”的官方纸币,此后经近二百年直至鸦片战争期间,朝廷未再发行过纸钞。但自康熙朝起,历雍正、乾隆、嘉庆直至道光中期的整个清前中期里,其货币流通结构却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就是除清代法定货币制度规定的仅有的白银和铜钱这两种金属货币外,还一直在流通支付领域中大量使用各种商办金融机构发行的信用票据。  相似文献   

2.
一、清代甘肃纸币的产生与发展清代在甘肃流通的纸币有三类:一是清政府强制发行的不兑现的纸币,二是民间早已发行的纸币;三是清末甘肃官办金融机构,包括咸丰年间的官钱铺和光绪年间的官银钱局发行的兑换券。后两者属于信用货币范畴。为叙述方便,将其统称为甘肃纸币。清政府于顺治八年至十八年,曾仿明钞形制发行自十文至一贯的钞贯,发行数额少,流通时间短。顺治钞贯的具体情况已无从考查。其后近二百年都未发行官方纸币。但民间纸币早已流通市面。就甘肃而言,嘉道以前,“高利贷者开设的当铺、钱庄遍布全省各地”。乾隆时,仅武威县、古浪县、镇番县、肃地的当铺就达459座之多。而且清政府对私营庄号发行银钱票,采取不干涉,听其自然的态度。道光年间,陕甘总督瑚松额奏称甘肃钱票既无流弊,主张“仍循其旧”。新发现的道光年间流通的“古庆阳新寨店新成号钱票”就是民间早有纸币流通的实物证据,从中可以看出早期民间私钞的形制特点,对于研究清代甘肃纸币提供了  相似文献   

3.
民间私钞,也称私票、杂钞、花票、帖子等,各地称呼不一,名目繁多。一般指未经政府批准而由地方上各种民间机构如钱庄、票号、银号、商铺、商会、公司、当铺、汇兑局以及个人发行的纸币。其流通范围多数仅限于发票单位所在地,少数也有跨地区流通的。民间私钞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存在延续近千年的时间,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成为中国纸币家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甘肃司钞是清末甘肃藩司所发的钞票,有别于清政府所发“户部官票”、“大清宝钞”和民间各商号所发行的私“钱票”。因为它存世不多,实物亦很少披露,故鲜为人知。近几年笔者苦心搜寻资料,调查了解了一些情况,对甘肃司钞的一些问题作了一点探讨,不妥之处请  相似文献   

5.
辽宁庄票谈     
朱福民 《安徽钱币》2005,(2):7-8,F005
“庄票”,顾名思义就是由钱庄签发的本票,也就是未经政府批准,私自发行的钞票。庄票往往采取不记名的方式,且对挂失止付规定极严,故在市面上流通视同现金。庄票是东北人对此类钞票的笼统称谓,南方一般称此类钞票为“私票”、“私钞”。  相似文献   

6.
中国钱币丛书甲种本之二十《清代地方私帖图录》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该书由戴志强作序,石长有编著,书中收录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朝175年间发行的存世私帖800余种。全书彩印、原色原大、16开精装本817页。书价600元,该书是目前收录清代存世私帖最多的书藉。从《中国私钞》杂志购书可享受作者购书的7折优惠,即:420元,另加邮费,国内(挂)13元、国际(挂)15元美金、港澳台(挂)50元。邮编:065000电话:0316—2651530联系地址:河北廊坊武警学院联系人:石长有《清代地方私帖图录》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7.
乾县发现“关中八景”钱帖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民间私帖票,又称会票,是清代商人发行的一种信用货币,后来在市面上流通以代替现款使用.民间帖票起源于明,盛于清.在清代以后,民间汇兑票券的形式在金融活动中非常广泛.民间私票票据是一种债权人向债务人提示性的票据.但这种票据必须携往钱庄所在地兑现,汇兑时首先交出票纸,经钱庄核对后使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清代榷关额税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榷关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税收 ,而税收的核心内容就是“额税”的确定 ;“额税”的确定始于明朝的钞关。清朝统治者在对明代钞关制度的继承与发展中 ,首要任务就是对明末钞关“额税”重新核定以及对清代新增榷关额税的确定。本文考察的清代榷关的“额税”专指作为其正项收入的正额和盈余两部分。  相似文献   

9.
福建民间私钞发行源于何时,史书未载,年代不详。历史学家傅衣凌教授认为:“关于福州钱庄的起源和钱票的发行,史缺有间,未能详知。惟据我前所见到的福州山黄氏家谱,曾记乾嘉之间已存在,这盖和当时福建特产木材、茶叶的出口。  相似文献   

10.
清代川汉铁路股票夏详烈川汉铁路股票是清光绪政府批准商办川汉铁路,“川省川汉铁路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插二)。光绪二十九年(1902年)。清政府筹建连接川、鄂两省的川汉铁路,自成都途经重庆、万县,进入湖北,再经宜昌达汉口,这是我国首批兴建较长的铁路。总...  相似文献   

11.
信票     
凭帖付钱始于隋唐,飞钱、便换是世界上最早的“支票”。明代有会票之法,在一地官肆中付钱取票,到目的地向其联号凭票取钱,会票具有汇票的性质。清代也有会票的使用。会票本是异地支付的命令书,但因发行的钱庄店号信用好,所以也能在市上辗转流通。现今多见的官票、私帖、钱票、银票都是不挂失票,只认票不认人的流通纸币,不具有会票的性质。彭信威著《中国货币史》中多处论述会票,但缺乏实物图片,是论其意而不能显其形。会票之名称有会券、执照、信票等等。光绪三十年之信票是清代会票,其形式富有古典格调,是清代会票的典型代表。信者,取信于人信用也;取信于物信物也;取信于票信票也。立票终需信,其名称就反映出信用货币的特点,是一种以信用保证的异地支付票据。  相似文献   

12.
一 中国经济的资本主义萌芽于明朝中叶,早于欧洲;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类似纸币的东西,在唐代出现了所谓“飞钱”,宋、金发行“交子”、“会子”、“宝钞”等,明清两朝尤盛,不只朝廷发行“宝钞”、“钞贯”等,钱庄及大商号亦发行“钞”、“票”之类的纸币。由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走着纡徐曲折的道路,尤其明清之际,受到清廷清军的毁灭性的绞杀,以至  相似文献   

13.
清代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势必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货币流通,作为清皇朝首府的北京,自然成为货币发行、流通和金融行业的中心。清朝为了免蹈元、明两朝的复辙,对发行纸币采取慎重的态度,在顺治以后近二百年的时间里,仅顺治八年(1651年)起的十年内发行过钞贯128万余贯。顺治十八年,(1661年)明永乐历帝被执,大局平定,钞贯遂停止发行。  相似文献   

14.
关子是南宋末年发行的一种纸币;关子钞版是1981年安徽省东至县发现的一套有南宋“景定伍年”纪年的印版。关子钞版即关子纸币的印版,它和文献记载的关子纸币名称、发行年份完全一致。在文献分析和实物调研的基础上,对关子钞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考证,并探讨关子钞版的真伪、性质、用途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所谓“纪念钞”,是指国家为纪念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纪念日及著名人物等,所专门限量发行的钞票(一般可与现行货币等值流通)。纵观各国发行的纪念钞,在设计上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地方票券,是未经政府法律允许,由地方各种机构如钱庄、银号、商号、企业以及个人发行的。仅限一定地方流通的一种货币。其名称五花八门,有“店票”、“门票”、“私票”、“购货券”等等。它兴于乾隆年间,直至抗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银行于 2 0 0 0年 11月 2 8日发行了“迎接新世纪” 10 0元塑料纪念钞。这是我国第一次发行此种材质的钞票 ,是货币发行的一次新的尝试。这次发行的纪念钞面额为壹佰圆 ,主色调为桔黄色 ,印刷载体为塑料基片。正面图案为北京北海九龙壁左数第三条龙 (升龙 ) ;塑料透明视窗为北京天坛祈年殿的涂层图案 ;全息图像为大红灯笼。背面主景为北京“中华世纪坛”的乾坤台及周围景色 ,圆盘的指针为“时空探针” ;敦煌飞天图案展现在世纪坛上空 ;底纹有敦煌藻井图案。为迎接新世纪发行的纪念钞 ,主要展现我国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现…  相似文献   

18.
清代私商设钱铺发行私钞,早在乾隆年间(18世纪)已在个别城市出现,随商品经济的发展,银两、制钱作为交易媒介愈见不便,在一些地方城市相继出现私商钱铺。因其在解决民间商业交往活动方面有较大作用,民间乐于接受,势难禁止,遂得到清统治者的允准。乾嘉以后,政府对私商钱铺很少干涉,悉听其便,以顺民情。有关清代私商钱铺方面的史料,官方档案中所见不多,在1964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编辑的《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清代卷)中,仅收录了几件道光年间地方钱铺的史料,其中反映了民间钱票在各地普遍行使方面的情况,而道光以后的史料均付…  相似文献   

19.
“大明宝钞”是明朝政府发行的唯一纸币,行用中却出现了民众厌弃旧钞的现象。此现象是宝钞不同时期主要问题的外在表现。宝钞发行初期,因元末币制大乱给民众留下了旧钞容易被折价的印象,宝钞尚未完全取得民众信任,因此细微的钞样调整就引发了民众拿尚能使用的旧钞来在京行用库倒钞的行为。政府随即广开在外行用库,该措施反而使制度冲突导致的“制度逆变”被暴露,加剧了倒钞现象。宝钞贬值时,商贾为规避处罚,以折价或拒收旧钞的方式来达到收取其他更稳定的通货的目的。宝钞被排挤出市场后,势要之家、铺户、收钞官吏相互勾结,通过拒收旧钞的方式迫使民众纳银。明廷的应对暴露了其在危机研判、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清代私铸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私铸小议戴建兵一、清代私铸鸟瞰有清一代私铸的情况十分严重,清政府严刑竣法也没有能解决这一问题。早在顺治年间:“各省开炉太多,铸造不精,以致奸民乘机盗铸,钱愈多而愈贱,私钱公行,官钱壅滞,官民两受其病。”①康熙二十三年因“钱重销毁弊多仍改重一钱,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