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20世纪初,牛津大学教授休·特雷弗-罗珀(Hugh Trevor-Roper)将非洲历史贬为"地球上风景美丽但落后的角落里野蛮部落无意义轮回"时,恐怕欧美史学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20世纪下半叶,非洲历史将发生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围绕对非洲历史的整合建构与分割从两个方向展开,史观、史料和方法都随之取得突破性进展. 20世纪60年代,非洲绝大多数国家获得独立,欧洲中心论统摄下的非洲历史研究成为去殖民化运动铲除的对象,民族主义史学学派兴起,如西非的伊巴丹学派、东非的达累斯萨拉姆学派等.他们以口头传说、考古发现为依据,试图"重建"非洲被殖民前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2.
晚清国粹派应运而起,成为20世纪初资产阶级史学阵营中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国粹派学人以章太炎为代表高举"新史学"旗帜,以传统史学为根基,吸取西方先进文化,构成其资产阶级史学思想"新"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从甲午战争到抗战结束的50年间,中国留日教育较为兴盛。日本朝野对中国学生留学日本十分关注,在不同的时期制订了不同的政策。纵观其政策演变,可分两个阶段:一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二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在第一阶段,日本对中国留日学生政策虽包含侵略阴谋,但不显著。在第二阶段,其政策着力培养亲日奴化人才,侵略阴谋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4.
一、生态学派及其观点主张
  (一)生态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生态学派是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至今仍活跃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思潮之一。  相似文献   

5.
一、清末、民国时期四川欧美留学教育的特点。四川欧美留学教育始于20世纪初期。早在1904年,川督锡良即选募官员士子13名,派刘钟琳为监督,带往比利时学习路矿。至1911年,四川留欧美的人数都不是很多,而以留学日本为主。虽然在清末美国就以“退款兴学”方式使中国政府派遣学生去留学,但据已有资料来看,1909—1911年全国招考并录取的三批庚款留美生中。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至60年代,有8000余名中国留学生在苏联的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等城市学习和生活,这是中苏两国历史上最正式、最规范和持续性最久的文化交流行为。论文回顾了历史上留学俄苏的兴起;从留学人数、类型、领袖鼓励等方面对五六十年代的留苏潮进行分析评价。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留苏学人以其个性化视角,对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感知,他们其亲身经历和思想激荡后形成的深刻认知,犹如百川汇流,建构起更加直观和真实的"苏联形象",并且通过各种渠道将这种"苏联形象"传递到国内,在沟通中苏民间关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和特殊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孟亮 《黑龙江史志》2013,(10):59-63
孤立主义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是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则,在美国外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30年代,和平主义催化下的孤立主义甚嚣尘上,成为美国社会的主要思潮。随着无线电广播技术的产生发展,战地报道和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借助广播广泛传播,美国民众反战情绪减缓,孤立主义思潮逐渐瓦解。1942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并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员,标志着孤立主义政策的最终破产。  相似文献   

8.
邓哲远 《史学理论研究》2022,(3):101-110+159
20世纪50年代,深受民族主义思潮影响的伊巴丹学派在尼日利亚兴起。国内现有研究大多强调伊巴丹学派创新地使用本土口述材料、书写民族主义史学。以阿拉伯文手稿为视角重新审视这一学派,能够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跨时代、跨学科的多元、动态的学术流派。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共同在伊巴丹大学收集、整理、运用了大量阿拉伯文手稿,将其背后穆斯林的历史纳入“非洲人的非洲史”,打破了殖民者带有的种族偏见,并证明非洲人历史上具有国家治理经验。20世纪60年代晚期开始,伊巴丹学派遇到资金、史观的挑战,学术影响力逐渐下降,而“民族主义”“口述材料”亦不足以概括伊巴丹学派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人权史研究已从一个边缘问题成为国际史和外交史研究的学术前沿。人权问题的国际性讨论肇始于20世纪40年代,然而,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人权问题讨论陷入"死角区"。但是,人权问题在7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演变为美国外交中的热门话题。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美国在21世纪的最初10年成为侵犯人权的主要国家。本文将英文世界主要学者和他们的代表作及其观点等做一个客观而系统的梳理,从而将美国对外关系史研究中的这一新的学术前沿介绍给中文世界的读者们。  相似文献   

10.
抗战期间,国民党变更组织部和教育部的人事,积极在大学发展组织,势力膨胀,引发源出同门的CC派和朱家骅派之间在各所大学的校园内展开全面恶斗。面对朱家骅派在组织系统咄咄逼人的攻势,陈立夫则利用教育部掌控的资源逼迫各大学就范。1944年,二陈的职位与朱家骅互换,各自反攻倒算,开始新一轮的明争暗斗。被卷入漩涡的大学教授,成为派系争斗的牺牲品,对于国民党的恶感普遍迅速加剧,思想日益左倾。1945年国民党六大,突然取消大学党部,而中共则趁战后复员之机,加强对大学师生的工作,两党在大学的势力此消彼长。大学教授的离心离德加剧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崩溃瓦解,而对中共的缺乏了解则留下后来磨合困难的隐患。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法科"自日本传入,历经长期、曲折的发展和演进,至20世纪30年代几经国家的规训而定型。清季京师大学堂法学教科体系从思想、文本到制度建构,近承日本,间接以德国为模范,亦因本土文化心理制约,发生由"政科"、"政法科"到"法政科"的特有流变。民国初年,确立由法律学门、政治学门和经济学门合组的大陆派法科样式。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东吴大学法科成立,北京大学法科被单独授受法律的"法律学系"所取代,英美普通法派权势日炙,改写了长期由大陆法派主导法学界的格局。旋因"中法系"执掌中央教育行政,法国学派乘势而起,确立社会学取向的法学院建制。国民政府统一后,在司法"党化"背景下,大学学制美国化与法学教科大陆派走向相辅而行。  相似文献   

12.
保罗.拉厄的《古代和现代的共和国:古典共和主义与美国革命》以共和主义为主题探讨了古典共和主义与美国革命的关系。拉厄力图开辟研究美国革命和建国的新路径,对共和学派的主旨和研究方法提出修正。《古代和现代的共和国》不仅体现了拉厄对共和学派主将波科克的挑战与批判,而且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早期史研究领域的派别之争以及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变动。他同时受到施特劳斯学派和自由主义传统史学的影响,卷入了施特劳斯学派与共和学派之间,"新洛克派"与共和学派之间的学术辩论。但他又不是完全照搬两派的主旨和研究方法,而是在两派的核心观点和研究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13.
傅斯年和雷海宗是我国近现代史上颇具影响的史学家。傅氏是史料学派的领军人物,治史宗旨是求真;雷氏是战国策派的主要代表,治史强调经世济国,主张求用。二人持着完全相反的史学功用论。考察二者史学功用论之间存在的差异,对探讨两者的史学思想、史学求真与求用之间的关系以及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的学术史是有典范意义的,所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意味深长的。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2021,(4)
正人民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早年曾留学苏联,当时使用的名字为王松。笔者在研究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史档案馆的档案时发现,20世纪20年代留苏人员中还有另一位中国人王勋,当年使用的名字也是王松,且两个"王松"日后竟产生过"交集",成为空中对手。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作为"时空解释的新手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以后GIS技术朝着实用方向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而运用于各个领域。尽管GIS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已不是新鲜事物,但总体来讲"这类研究的数量较少,还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6.
<正>"对源远流长的中国史学史而言,‘20世纪'不是一个普通的世纪,不是三世纪五世纪,也不是十七十八世纪,它是中国史学史上一个新纪元的开端"。~①可以说,20世纪中国史学是整个中国史学演进中的断裂时期。与此前的传统史学相比,它彰显出典型的现代性特征;同时,它更是此后中国史学继续深化的始点。新资料的发现、新观念的更新、新方法的运用使得20世纪中国史学学派林立、名家辈出、成果累累。从新史学派、古史辨派、史观学派、食货学派等流派,到《观堂集林》、《中国哲学史大纲》、《性命古训辩证》、《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著作,再到梁启超、王国维、胡适、傅斯年、郭沫  相似文献   

17.
韩鼎基 《沧桑》2014,(3):34-37
"科玄论战"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一次思想论战。这次论战爆发的原因,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外,还与张君劢自身经历以及其和丁文江二人的关系相关。"科玄论战"继承了国粹派的因素,是对"科学万能"偏激思想的纠偏,且对随后30年代出现新儒家做出了铺垫。  相似文献   

18.
1951:唯物史观派主流地位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海升 《史学月刊》2004,(12):96-102
1951年,唯物史观派对于学术机构领导权和学术期刊经营权的掌握和控制以及自身社会地位的提升,使他们成为在学术界确立新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推动学术变革和话语转换的中坚力量;唯物史观派聚拢传统学人进行史料整理、古籍校订,为学术史留下一笔财富。1951年前后唯物史观派主流地位的确立和当时学术格局的变动直接影响了20世纪后半期学术界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引入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从服饰品位与身体观入手,考察民国时期上海知识群体的生活习性。留日派学人与左翼知识群体位于场域中下端,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仿效由商业精英主导的西式服装打扮,另一方面又无法继承所仿效对象的生活习性,并跻身其中。欧美派学人与旧派文人位于场域顶端,似乎更偏好中式服装,并发展出一套关于着装品位的论述。对现代科学话语缺乏批判的接受,使知识群体在身体观方面共享了民族国家与卫生健康两种理念。思想与生活两者间的不协调、不同步,既是知识分子个体无法回避的内在张力,也是理解"半殖民地"中国现代性呈现出的多歧性与复杂性的一个路径。  相似文献   

20.
孙奎贞 《纵横》2009,(3):40-42
今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诞辰123周年,20世纪20年代,朱德曾留学德国,在那里留下了革命足迹。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笔者曾先后两次担任中国驻德国波恩《经济日报》记者,20多年前曾专门寻访过朱德留学德国哥廷根市的住所,并在国内首先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