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摄政王载沣驱袁事件,既是清廷内部的一场权力斗争,同时也夹杂着复杂的国际因素,与当时中美日三国外交存在十分微妙的关系,尤其与袁世凯的联美制日外交的失败直接有关。在这场政治权力斗争中,载沣之所以没有处死袁世凯,固然由于载沣本人性格优柔寡断、缺乏政治斗争经验,以及慑于袁世凯的北洋势力,但同时与列强尤其是美国的强力干预有着密切关系。而就几个主要列强来说,它们对载沣驱袁的态度和反应并不一致。其中,因为袁世凯的联美制日外交妨碍了日本对中国东三省的侵略,日本方面对袁世凯遭罢黜实际上持欢迎和支持态度,极不愿意看到袁氏复出;而美国政府由于担心清末新政改革政策发生逆转,同时也为了抵制日本对清政府的控制及与日本争夺中国东三省的控制权,坚决反对载沣罢黜袁世凯,从一开始就期待袁氏尽快复出。在载沣驱袁权力斗争的历史背后,同时也浮现出日、美两国较量的影子。  相似文献   

2.
潘崇 《近代史研究》2016,(6):104-119
宣统元年(1909)四月一日,锡良接篆东三省总督。与首任东督徐世昌借款筑路的思路不同,锡良督东之初力主自修铁路,但遭到中央部臣议驳。之后锡良着力筹谋息借美款修筑锦州至瑷珲的铁路计划,欲图借此一方面与日本、俄国控制的铁路争利,一方面将欧美势力引入东北,实现均势外交下列强间的相互牵制,从而巩固东北边疆主权和边防安全。然而,锦瑷铁路借款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遭遇内外两方面的阻滞:就外力而言,日本、俄国为避免与美国、英国形成直接对抗以及出于保全自身利益的考量,未直接反对锦瑷路事,而是联起手来对清廷极尽恫吓讹诈之能事,声言此路必须经其同意方能实施且要求提供资金、工师;同时加紧对东三省的侵略步伐,俄国提出修建张家口经库伦至恰克图的铁路以替换锦瑷铁路。就清政府内部而论,邮传部、外务部、度支部之间以及三部和东北地方政府之间,由于角色地位的不同,对锦瑷路事的认知存在诸多差异,集中体现为东三省督抚极力主张借款筑路而各部态度则飘忽不定。锦瑷铁路借款计划最终失败,东北铁路建设面临着中外博弈和央地歧异的双重困境。  相似文献   

3.
陈宦,号二庵,湖北安陆县人,前清拔贡,湖北武备生。1904年,因受知于四川总督锡良,曾任四川武备学堂总办;后来,锡良调任云贵总督,他也随同前往,负军事教育及军事部署等责任,锡良调任东三省总督,陈定又任第二十镇统制。民国成立后,黎元洪以副总统兼总参谋长身份,保荐陈定为参谋部次长,代理部务,与袁世凯就有了朝夕接触的机会。陈宦是个善于揣摩和逢迎的官僚。他一面以黎元洪作背景,一面又拉拢云南都督蔡愕,广东都督龙继光,四川都督胡景伊,因此颇见重于袁世凯。他知道袁要做皇帝,就赞成帝制,更加得到袁的信任。当时全国各…  相似文献   

4.
宣统三年三月,东三省总督锡良开缺,由川督赵尔巽接任。这一更替过程,颇费周折,既有在任者的反复乞退与朝廷的挽留,又有对继任人选的确定及其推辞。清廷之所以选择赵氏继任东督,除了其较强的个人能力之外,还出于强化旗人权力的考虑,又是加强"龙兴之地"管理、应对日益严峻的边疆局势的需要。此次东三省总督更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前清王朝"龙兴之地"的内政外交情形以及朝廷与地方大吏的微妙关系,考察此一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辛亥鼎革之际的政局变迁。  相似文献   

5.
宣统二年(1910)八月,东三省总督锡良在京期间联合鄂督瑞澂密具由郑孝胥捉刀的干路借款折,遭清廷基本否定后,又听从郑孝胥建议将此计划群发疆臣,希望通过群议路政,倒逼清政府加速宪政进程,最终达于两者皆进的目的。干路借款计划促成疆臣群力的凝聚和联合,言说重点经历了从借款修路利弊到会、阁期限问题的转向,这正好构成政界对郑孝胥“民先行开放”而后“可言对外开放”政治理念的回应。锡良领衔疆臣要求会、阁速立的两次会奏,是锦瑷铁路借款遭挫、东三省危急情势以及东三省总督在疆臣中“领袖”地位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包括锡良在内的疆臣群体要求会、阁速立暗含对抗中央集权之意,但借此扭转“上下、内外互相乖睽”政象的目的也不能全然漠视,最终结局则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改良主义政治试错的典型一例。  相似文献   

6.
赵子云 《文史春秋》2007,(10):62-64
提起赵尔丰,自然就会联想到他血腥镇压"保路运动"的罪恶行径。赵尔丰是清末汉军正蓝旗人,1903年随四川总督锡良入川,镇压会党起义。1905年即升任川滇边务大臣,1908年继升为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191l年4月调任四川总督。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银元票考略钱丰银元票是一种代行银元流通并可在发行处兑换银元或其他能折合银元的货币的票券,亦称银元兑换券。清末民国初年,中国近代银行业逐渐兴起,各地金融机构大多纷纷发行银元票。黑龙江地方发行的银元票主要有黑龙江官银号三省通用小银元票、黑龙江广信公司小银元票、黑龙江官银号江省通用银元票、黑龙江官银号三省通用大银元票四种。一、黑龙江官银号的成立与黑龙江三省通用小银元票的发行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提出:“若为三省币政计,则非设一大银行,固无以廓除积染,抵拒外强”。主张“改奉天官银号为东三省官银号,在江省及吉之哈尔滨等处设分号,行使通用银元票,凡储蓄汇兑之属三省一致,以通交易。”①黑龙江广信公司自开设以后发行了钱帖1300万余吊,由于黑龙江市间习惯使用银元,钱帖又不能出省通行,地方现银缺乏,地方财政的每月俸饷等有相当款项苦于没有现银支付。所以,各地政府对徐世昌的“行使三省通用银元票”主张十分赞成,但在“统一成立一个大官银号”问题上则坚持“各省各办”。在这种情况下黑龙江组建又一家官办地方金融机构──黑龙江官银号(原有一家即为黑龙江广信公司)的请求,得到了东三省当局的批准,这实际上是东三省总督徐世昌默许了黑龙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前后的陈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字二庵,号养钿,湖北安陆人。父早死。兄弟二人。哥哥名宽铸,字冶堂。母徐氏,送两子读书,求功名,走仕宦道路。陈宦读书颇聪敏,幼年时即有才子之名。 1903年夏,陈宦回乡省母,路过河南,被该省学政挽留校阅试卷,作短暂逗留。恰在这时,蒙古人锡良调任四川总督,与老友林学政见了面,谈及自己的幕府缺乏人才,请林推荐。林就推荐陈,说此人才堪大用。锡良非常高兴。 陈宦回到家中,忽然接到锡良给他汇来的八百两银子,叫他即日入川。他留七百两给母亲和哥哥,自己拿了一百两搭臭干鱼船到四川。他到成都落栈后,当天即到总督…  相似文献   

9.
从晚清人民国。的大人物中,徐世昌算是地位很高的一号要角。在晚清位极人臣,做到军机大臣,太傅衔太保,进入民国,做过袁世凯的“国务卿”(内阁总理),最后居然成了民国大总统。可是细想起来,此公虽然一路大官做上去,但好像什么事也没做过。他参与过袁世凯小站练兵,但兵不是他练的;他做过清朝第一任的巡警部尚书,但警察也不是他办的;他做过东三省的总督,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藏书家多若繁星,以收藏地方志名家的则不多,而专门收藏地方志的则更是绝无仅有。宜兴任凤苞就是一位专门以收藏地方志而著称的藏书家。任凤苞,字振采,生于光绪二年(1876),任锡汾长子,后出嗣锡汾族兄锡璋。监生,光禄寺署正候选郎中,江西补用道,直隶候补道,邮传部路政司行走丞。1953年卒于天津。其简历见《宜兴里任氏家谱》卷五之十一。任凤苞在近代藏书史上的重要贡献,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他以独家之力收藏了大量地方志;二是他将个人收藏的地方志无条件地为社会提供服务,最后完整地捐献给了国家;三是他编纂了我国私人藏书…  相似文献   

11.
正林则徐在禁烟之外,同时还肩负着其他重要使命,也曾在外洋周密部署,与各国武装商船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一、"海口事件"之辨析林则徐赴粤是奉旨行事,谕旨全文为:"湖广总督兼兵部尚书衔林则徐,著颁给钦差大臣关防,驰驿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所有该省水师,兼归节制。"~([1])谕文中用了"海口事件",而不直接说"鸦片事宜",不禁令人  相似文献   

12.
阎锡山的回忆录云:民国3年(1914年),袁世凯修改约法以后(即孙中山的约法同宪法),事实上袁已成为终身总统,且继承人亦由他自己提出,实在想不出他还有什么称帝的必要,就当时的蛛丝马迹观云,促成袁世凯称帝的有五种人:一为 袁氏长子袁定意在获立太子膺承大统;一为清朝的旧僚,意在尔公尔候,谋求子孙荣爵;一为满清的亲臣,意在促袁失败,以作复清之地步;一为副总统黎元洪之羽翼,意在陷袁不义,冀黎得以继任总统;一为日英俄三国,意在促中国于分崩离析,永陷贫弱落后之境地,以保持其在中国之利益与东亚之霸权及瓜分中国的阴谋.当时见他的有关这些人,都是以劝进帝制的话包围他,我曾对有些熟朋友说:你们要将大总统促居炉火.可以说怂恿帝制的人,很少明智,大多数是为富贵利禄所驱,或者是另有别图,其中最促使袁动心的因素,是日本强力主张改行帝制.这多少因素将袁毁了,但说到底总不能不怨袁认识不够,判断不够.  相似文献   

13.
正赵尔巽奉天新政是东北地区清末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学界有关赵尔巽主政东北的研究多集中于对辛亥革命的破坏方面,即如李侃所说:"仿佛给人一种印象:赵尔巽不过是一个反动顽固的清末高级官僚,一个效忠清室的年迈遗老。其实此人并不如此简单。"(李侃:《赵尔巽与辛亥革命前后的东北政局》,《历史档案》1991年第3期)近年来,对于赵尔巽在东三省总督任内或其施政某些侧面的相关研究有所加强,但对赵尔巽清末奉天新政的专题研究较少,其中以高月《清末东北新政改革论——以赵尔巽主政东北时期的奉天财政  相似文献   

14.
王学斌 《文史天地》2013,(12):26-29
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兴起,清廷起用端方任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赴川平息风潮。端方寻思此次入蜀恐怕前景难测,于是数次致电邮传部尚书盛宣怀,恳请派一位名士相助,并声称“非赖公毅力熟手,难赴目的”。端方爱才,盛宣怀也惜才,他非但不放人,更希望将其长留身边,“北京少公不得,湖南想可不往”。可见盛对此人倚重之深。此君不是旁人,正是清末享“卧龙”之誉的闽人郑孝胥。  相似文献   

15.
马楠 《文物》2022,(9):56-58
<正>《参不韦》全篇结构与《尚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颇为类似。简文开篇言有洪作乱无刑,帝乃命参(三)不韦“定帝之德”,作“五刑则”,以抑有洪;主体部分则叙述三不韦以“五刑则”授予夏启,指导启设官建邦、祭祀祝祷、修明刑罚、敬授民时、治国理政。正如清华简《五纪》以天象历算为基础,构建宇宙神祇体系,但更大篇幅则集中在与之对应的人事行用方面,《参不韦》的主体部分也集中于三不韦指导夏启建邦治国的内容上。  相似文献   

16.
1898年11月起,流寓日本的梁启超开始在其主编的《清议报》上撰文检讨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痛诋发动政变、再度垂帘的西太后。在论及政变发生的“总原因”时,他指出两点,一是“西后与皇上积不相能,久蓄废立之志”,一是“顽固大臣痛恨改革”,并将顽固大臣分为两类,满族王公大臣如载沣、刚毅和汉族大员如张之洞。在说到张之洞时,他列举了两条顽固事例,其一为“去年湖南巡抚陈宝箴拟在湖南内河行小轮船,湖广总督张之洞不许,曰:‘中国十八省惟湖南无外国人之足迹,今一行小轮船,则外人将接踵而至矣。’陈诘张曰:‘我虽不行小…  相似文献   

17.
正古代吴、越,善铸青铜剑,其质量之精湛,可以"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薄之柱上而击之,则折为三,质之石上而击之,则碎为百"~①,以致《周礼·考工记》神话为"吴、粤(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归功于地气造化。吴越青铜剑之所以名贵,除了选用原材料之精,所谓"吴、粤(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②外,主要是当时吴越地区的冶铸技术,远远超过中原诸国,还有许多铸剑名师,如欧冶子和干将、莫邪夫妇等,其传奇式的  相似文献   

18.
卞利 《安徽史学》2017,(6):70-76
文章从明朝倭寇之患猖獗、派遣使臣前往日本了解夷情的视角,较为全面系统地对郑舜功的籍贯、生平事迹及其出使日本的相关史实进行考证,并以郑舜功自荐出使日本及其所纂《日本一鉴》为中心,考察其出使日本的航线及其派遣者,同时对郑舜功和蒋洲、陈可愿出使日本的历史功过等问题进行简要的比较与评述。研究认为,郑舜功系明代南直隶徽州府歙县郑村人,其身份和家族乃是历代从事商业经营的徽商,其自荐出使日本是为了了解倭情,而派遣郑舜功出使日本的则为兵部尚书杨博和浙江等处总督杨宜。  相似文献   

19.
<正>一"政治"发覆源于希腊语的政治(politics),原本为城堡之意,后来指城邦制下的公民参与管理的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482页)。汉语中,"政治"一词,其来尚矣。《尚书》的《周书·毕命》篇便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之表述。不过,中国古代的"政治"并不是一个词,是"政"与"治"的组合。"政"指一个王朝或国家的制度、秩序与施政方式,是静态的呈现;"治"则为动态,原本为动词的治理之意,指施政活动,并引申为治理结果的良好状态,所以《周礼》的《地官·遂人》有"掌其政治禁令"的说法。后来成为一个词组,也是体现主  相似文献   

20.
清华简《耆夜》篇载《明明上帝》诗中"禋明"之"明"可能读如字。"明"是古文献中用来表达祭品清洁的特殊形容词。此词曾见于《诗经》《尚书》及两周金文中,由于其义较为特殊且用例不多,研究者往往没有注意到"明"的这种含义。故而金文中该词的旧解可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