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邦德国史学界历来争论不休。新旧世纪之交,那里又兴起了关于原西德第一代历史学家在第三帝国时期追随纳粹的历史的争论。这一争论涉及到许多历史学家,而争论中心主要是在战后西德史学界起主导作用的著名历史学家康策(W.Conze 1910—1986年),席  相似文献   

2.
范丁梁 《史学理论研究》2013,(1):72-83,159,160
1986—1987年,联邦德国就纳粹大屠杀在世界历史上是否独一无二以及如何对待纳粹历史等问题,发生了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争"。这一争论的爆发和推进是联邦德国历史学学科内外复杂语境作用的结果。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第一,联邦德国当时的政治氛围和围绕新的历史政策展开的讨论;第二,历史学内部的分裂和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竞争;第三,占据主导地位的一代历史学家在学科和职业的自我认知上的共性与分歧;第四,大众新闻媒体作为活跃的争论平台的介入。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争论的中心议题、发展轨迹、阵营形成和论战氛围。在这场争论中,历史学家的个体性与职业性、历史学的科学性与社会性、史学争论的学术性与策略性构成了一个紧密交织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惨绝人寰的"纳粹大屠杀"通常被视为由男性纳粹军官们犯下的罪行,然而据研究纳粹大屠杀的历史学家温迪·罗沃教授在其新书《希特勒的复仇女神:纳粹屠场上的德国女人》中说,造成至少600万犹太人死亡的"纳粹大屠杀"并非全是由男性纳粹党徒实施的罪行,至少50万名德国女人也见证和参与了血腥大屠杀,她们有的是女护士,有的是军官女秘书,有的是拥有好几个孩子的母亲,有的还是孕妇。  相似文献   

4.
索尔·弗里德兰德对20世纪纳粹大屠杀的历史研究在书写实践和理论反思上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救赎性反犹主义是纳粹大屠杀得以发生的主要思想根源。在理论反思层面,他一方面利用深层记忆概念突出受害者个体记忆的创伤属性,另一方面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修通"来突破深层记忆在表达和书写方面的局限。在叙事形式上,他创造性地将受害者第一视角的个体记忆融入第三视角的历史叙事中,从而提供一种更立体也更全面的大屠杀史。这些理论思考和实践虽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和视野局限,但充分体现了弗里德兰德将跨学科视角及方法引入纳粹大屠杀史研究的引领性价值。  相似文献   

5.
纳粹大屠杀以其历史经历的极端性打破了德国历史的连续性,并作为历史意义的断裂和历史创伤,打破了战后德国人的代际认同、集体认同和民族认同。黑格尔“命运的因果性”、兰克“内在的关联”等德国传统思想资源成为对纳粹大屠杀进行历史反思的思想和意识前提。作为当代德国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学家,约恩·吕森提出德国人在战后反思纳粹历史的过程以1968年和1989年为界,形成了以参加战争及战后重建的一代、战后一代及战后二代这三代人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认同取向为主导的嬗变过程。吕森以“命运的因果性”命题为核心来阐述战后德国人为纳粹历史悔罪的理论储备与精神机制,由此形成了第一代人的沉默、第二代人的道德批判和第三代人的历史化处理方式。“三代人”理论对纳粹历史反思的代际处理具有“理想型”和“形而上学罪责”的思维特征,其本身也是关于纳粹反思的学术性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联邦德国部分倾向于民族保守主义的历史学家、时事评论家和自由作家连续发表著作,力图打破"禁忌",颠覆左派"知识霸权",重新解说德国历史,特别是纳粹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使纳粹主义"历史化"、纳粹罪行"相对化",在"卸却负担的"历史观的基础上,构建"有自我意识的"民族认同,恢复德国传统的大国地位。"新右派"历史修正主义虽然只是联邦德国政治文化中的一股"逆流",但有较深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必须予以认真对待,严肃批判。  相似文献   

7.
正二战结束后,德国彻底清算了希特勒和纳粹的罪行,虽然有博物馆曾多次举办以纳粹罪行、大屠杀、奴役为主题的展览,但有一个禁忌却无人敢打破——德国政府严格规定,凡涉及希特勒生前用过的所有物品,一律不得向公众展示,如有人敢逾越这一雷池,极有可能被判刑。却有一个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要打破这个禁忌,他就是德国历史学家西蒙·埃尔佩尔。西蒙认为,希特勒在二战期间对人类犯下了滔天罪行,但这  相似文献   

8.
美国革命史研究长期受到"美国例外论"的影响,在"建国神话"的构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自帝国学派以降,部分历史学家一直试图借助时空维度的扩展,在超越"美国例外论"的基础上重新界定美国革命的内涵、性质和意义。近年来学者们充分借鉴帝国史、大西洋史、西部史、跨国史和全球史等路径,提出了"革命时代"等富有新意的命题,开拓了"流散群体"研究等新领域。这一学术取向反映了历史认识和方法论层面的深刻变化,改变了美国革命史的研究现状,但也存在不少局限,如模糊了革命的本义、忽视了国家的角色、操作层面的困难和现实关怀的干扰等。  相似文献   

9.
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已经过去了近70年,学术界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以及希特勒个人因素等诸多方面探讨了大屠杀发生的原因.但有些问题至今仍然研究不足,比如纳粹的种族灭绝行为何以在一个文明国家得到广大民众的广泛认可?这种群体暴力到底依靠什么样的心理基础与经济条件作为支撑?德国历史学家格茨·阿利(G?tz Aly)推出的《希特勒的民族帝国:劫掠、种族战争和纳粹主义》①一书,运用翔实的统计学数据研究了纳粹主义、种族战争与经济意图之间的内在关联,指出纳粹把从犹太人、富人及占领区掠夺来的财富不仅用于维持战争机器的正常运转,而且用于着力提高德国公民的经济待遇,以此换取了德国民众对大屠杀的默认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南京大学犹太化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和英国伦敦犹太化研究中心于2005年8月7日到11日在南京共同主办了“纳粹屠犹和南京大屠杀国际研讨会”。参加该研讨会的国外学有以色列纳粹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纳粹大屠杀纪念馆、伦敦战争博物馆、弗兰克纪念馆、法国纳粹大屠杀纪念中心等处的代表,国内学则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河南大学等高校,与会代表80余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关全球史的争论,不仅考验着超越民族国家的历史理解,同时也寻求非欧洲中心论的研究思路。这在历史解释和研究设计两个层面上影响着历史空间与历史时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将科泽勒克的时间层次理论拓展到全球空间,以此反思全球概念史的多种可能性。为此,本文将引入"空间层次"概念。首先详细探讨历史化及其与空间化和时间化的关系和互动;其次思考全球空间和时间的复杂性对比较史学和概念史的影响;再次引入一套全球史的三重张力框架——规范性张力、时间张力与空间张力,将其作为一种研究方式,通过全球概念史来具体展开历史研究问题。就时间和空间而言,以往的全球史所讨论的,要么是欧洲强国是否领先非欧洲国家的问题,要么是所谓西方的线性时间观与非西方循环时间观之间的对立问题。本文以时间层次为出发点,打破线性与循环的对立逻辑,转而强调一种基于(历史)人物的、多语言的、全球性的概念史,以此来更好地理解时空活动。  相似文献   

12.
黄继溥 《文史精华》2007,(12):18-20
在抗战胜利已经62年的今天,日本的极右势力仍在否认侵华历史和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而在惨案发生的当时,就有许多国际友人敢于在血雨腥风中救助中国难民,而且视"揭露暴行乃是一种道德义务",纷纷向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那么谁是最先向外界揭露这一惨案真相的呢?《谁最先向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惨案》一文告诉了我们谜底。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及统一后的德国关于纳粹历史的叙事经历了很大转变。纳粹史的书写不仅能反映出德国历史学家对历史与现实的认知,同时亦是历史学家史学良心及对自身政治使命定位的映照。战后至今,德国历史学家的纳粹史叙事经历了保守叙事、批判叙事、新修正主义叙事、"受害者"与"抵抗者"叙事四个发展阶段。隐藏在此进程背后的是历史学家们史学良心与政治使命的纠葛。经过七十余年自我拷问式的思考,德国历史学家们最终通过政治使命的升华,实现了二者的完美契合。  相似文献   

14.
正(《史学集刊》2019年第6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及统一后的德国关于纳粹历史的叙事经历了很大转变。纳粹史的书写不仅能反映出德国历史学家对历史与现实的认知,同时亦是历史学家史学良心及对自身政治使命定位的映照。战后至今,德国历史学家的  相似文献   

15.
正内容简介在这部令人瞩目的、快节奏的"新历史"里,诺曼·奥勒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斥着毒品的纳粹第三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默克和拜耳这样的公司大量生产可卡因、鸦片类制剂,以及最重要的甲基苯丙胺(冰毒),提供给几乎所有德国民众——从家庭主妇,到数百万前线士兵,一路渗透到纳粹高级指挥部,特别是希特勒本人。虽然单靠毒品无法解释纳粹有毒的种族理论和二战的重大事件,但如果不考  相似文献   

16.
汉娜的审判     
张湘萍 《神州》2011,(14):1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一次对纳粹女看守的审判中,意外地将所有历经战争的人推到了"审判席"上,他们统统负有罪责。不仅如此,小说更描写了战后第二代德国人因爱而卷入父辈纳粹历史的故事。米夏代表战后新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女主人公汉娜则是上一辈的代言人。为减轻罪责感,米夏用一种"不作为"的"罪行"来惩罚汉娜纳粹的罪行,米夏不惜掩盖真相使纳粹犯受到惩罚的行为,不禁让我们反思什么是真正的正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国际上关于"大屠杀"(Holocaust,也称纳粹屠犹)的沉默被打破,七八十年代形成研究高潮,从而形成一门以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政策为对象的学科.截止到2000年,已经出版的大屠杀研究著作达600多种(不包括回忆录).①进入新世纪以后,有关"后大屠杀时代"(Post-Holocaust Period)的研究持续高涨,一大批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以及新闻工作者,热衷于研究源于大屠杀并影响到后大屠杀时代的种种社会现象.目前就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来看,国际学术界关于大屠杀的研究主要出现了两个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关于大屠杀,我做了一场让我神经崩溃的噩梦。梦是这样开始的……"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方式,费舍尔开始了对那场人类历史上的"噩梦"的缜密叙述。对这场大屠杀,很多人有过各种各样的叙述和解读,这本书则提供了一份德国人自己的答卷——仅仅凭借德国历史中源远流长的对犹太人的歧视,不足以解释大屠杀发生的原因,"只有当这种对犹太人的憎恨超越歧视而到了  相似文献   

19.
《攀登》2017,(3)
"文明"的语义不可能是单维化的,在中国古文化中,"文明"的释义更倾向于道德伦理和教育层面,即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德治教化。在西方语境中,"文明"一词的含义历经了几个阶段的演变:中世纪及其以前的阶段,用停留于道德表层的"礼仪"来诠释"文明";文艺复兴时期,用"礼貌"来释义"文明";18世纪伊始,"文明"的解释变得更加多样,主要涵盖了智识、心理、价值和技术等要素。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文明"囊括了物质和精神、个人与社会等维度。而当代的"文明"内涵则更偏重于网络、生态和教育层面的推衍。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围绕历史传记的目的、写法与本质等问题,专业历史学家与红极一时的传记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在公共领域展开了一场大辩论。除却它所涉及到的政治立场之争外,将之界定为"新史学"还是"历史通俗文学"的讨论,实际上关涉论辩双方对19世纪以来史学功能与书写形式的不同认识,应被视作历史主义危机的表现之一。这场争议虽然因路德维希的个人命运变化、其观点的肤浅性以及反对势力的强大与顽固而不了了之,但在德国史学范式最终告别历史主义后,它获得了被重新解读的契机,并让专业历史学家们再次思考公共历史文化机制合理化的方法及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