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梅戏     
正黄梅戏,又名"黄梅调"、"采茶调",是安徽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清代末期,黄梅调与安庆市怀宁县等地区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其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代表性剧目《女驸马《天仙配》等,传唱至今。2006年,黄梅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
湖北黄梅戏     
湖北黄梅戏与湖北黄梅采茶戏同源。黄梅戏的前身即黄梅采茶戏。黄梅戏曾名黄梅采茶戏、采子、采茶、黄梅调、黄梅腔、花鼓戏、二高腔、三角色。起源于明代末年,形成于清乾隆年间。黄梅戏源于黄梅县的采茶歌。“楚人善歌”,黄梅县乃歌乡。山歌、樵歌、渔歌、秧歌、采茶歌盛行,尤以采茶歌为最。家宋元初,江西吉安诗人列洗(1268-1350)就曾仿黄梅采条调形式写过几首《秧老歌》,其中一首写道:“三月四月江南村,村村播秧无朝昏,红妆少妇荷饭去,白头老娘驱犊奔。”《清一统志》载:县北紫云盛产茶,名紫云茶。每年谷雨前后,青年男女上…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黄梅戏来源的传說 黄梅戏原名黄梅調,是安徽的主要剧种之一。它发源于湖北黄梅的采茶調;成熟于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徽安庆地区,因此黄梅戏又有一个别名,叫“怀腔”或“怀調”。黄梅戏是在劳动人民哺育之下,成长起来的。从采茶調与其他民間艺术形式相結合,发展到現在的黄梅戏,有两百年以上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黄梅戏經过了艰难而曲折的途徑。旧社会里,它每  相似文献   

4.
一、安庆黄梅戏的由来安徽省艺校黄梅戏科教师、黄梅戏名老艺人丁永泉,1960年9月17日对我说:解放前黄梅戏在安庆府6县都叫黄梅调,因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最早安徽艺人唱黄梅戏,其唱腔道白,都用湖北黄梅的原腔、土语,有些唱词因用黄梅话安徽人听不懂,就改为普通话演出。我在《养麦记》、《告经承》、《私情记》等戏中就是用普通话和黄梅话演唱的。大约到了光绪年间(作者注:可能还要早些),黄梅戏传到石牌之后,怀宁、望江、桐城唱黄梅戏的人多了,在道白上就改为怀宁话。黄梅戏大部分剧目,包括一套常演剧目,如《张朝宗告情》、…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的黄梅县,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最近,这个县的黄梅戏剧团把“原产”的黄梅戏带到了北京,唱做俱佳,其中传统戏《故老四与张二女》,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备受观众欢迎。当年,毛泽东主席曾看过有关放老四与张二女的折子戏,陪同毛主席的梅白同志记下了他的回忆,现刊发如下──编者)毛泽东同志喜欢京剧,也喜欢地方戏和民歌,到武汉,总要看看汉剧,楚戏,听听湖北民歌。1958年在东湖客舍,他问我:“黄梅戏怎么到安徽去了?”我说:“是大水冲去的。黄梅县地处在长江、龙感湖之间,每次水灾,会唱黄梅戏的水乡人家,就流落到附近…  相似文献   

6.
黄梅戏,从明代万历年间萌芽起,到解放后的50年代止,在300多年中,它大约有20多个名称。这些名称既体现了它的历史沿革,又反映了它坎坷不平的发展道路,现简介如下:一、以地名或行政区简称命名的有:黄梅采茶戏、黄梅戏、黄梅调、黄梅腔、下河调、北河调、怀腔、皖剧、弥胶等。1.黄梅采茶戏。据1959年出版的《黄梅采茶戏唱腔集》中馨洁的《黄海采茶戏简介》:“黄海采茶戏……是我省优秀地方剧种之一。”之所以叫黄梅采茶戏,是因它起源于黄梅县紫云、城坪等山区的采茶歌,经过与黄梅的道情、连厢、旱龙船、弹词等说唱文学结合而逐步形…  相似文献   

7.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在湖北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然而自50年代以来,黄梅戏却在安徽得到发展。1984年湖北省委为国湖北人民的心愿,决定“把黄梅戏请回娘家”。11年来,广大黄梅戏工作者为落实省委指示精神,遵循省文化厅提出的“学习、继承、借鉴、革新、创造”的指导方针,为黄梅戏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在创作、演出、人才培养和剧团建设等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突出成绩。一、剧团建设1984年以前,全省专业黄梅戏剧团只有黄梅县、英山县、新春县3个剧团,现在已发展为7个专业剧团,新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李向阳 《神州》2013,(18):33-33
文学与艺术本来就是相通的,在我的文字里融入对艺术的赞美。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能够经久不衰终有它自身独特的魅力,感受黄梅戏,感受不一样的家乡情怀。  相似文献   

9.
据我们的师傅罗运保、帅师信等相传,黄梅采茶戏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高腔与昆曲的影响。与我们一江之隔的江西省湖口县,从明朝中期到民国中期,高腔班子经常到黄梅县小池、孔垄、新开、分路、蔡山等地演出。只要戏班一来,采茶戏艺人就去赶台脚,看他们化妆、表演,对我们采茶戏产生了影响。如《戏牡丹})这出戏的路子,就与高腔本子完全相似;最明显的是演唱形式的人声帮腔、锣鼓过门、无弦乐伴奏,都是从高腔中学来的。高腔的服饰、化妆、表演程式及管理制度在采茶戏中也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清光绪初年,黄梅县有一位知县(姓名不详)…  相似文献   

10.
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视察南京后,乘“洛阳”舰溯江而上去武汉视察途中路过安庆,中共安庆地、市委负责同志向他汇报工作时,专门讲了1952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表演大会上,著名演员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生活小戏《打猪草》《、补背褡》等深受好评,轰动了上海,一炮打响了黄梅戏。毛主席听了连连点头赞许,并希望安庆地、市委同志关心黄梅戏这一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同时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把黄梅戏搞好,向全国发展,争取晋京演出。毛主席对黄梅戏的关心,极大地促进了黄梅戏的发展,安庆市成立了黄梅戏一团、二…  相似文献   

11.
柏龙驹 《江淮文史》2007,(5):165-173
《黄梅戏艺术》今年第一期发表了两篇文章:一是吴福润的《"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纯属误传》,一是吴功敏的《探寻黄梅戏的源头》。两篇文章一个主题:对黄梅戏源头进行再探讨。文章都不长,却激起了千层浪。当然,也触动了我这个黄梅戏爱好者。  相似文献   

12.
黄梅戏“三十六大本”正本戏的产生和发展,与黄梅县流行的说唱文学有着密切关系。宋、元以来,黄梅民间流行的弹词、宝卷、道情、旱龙船、莲花落、鼓词、锄山鼓、凤阳花鼓、山歌、采茶歌、门歌、喝摊神、明清小曲等说唱艺术,对促进黄梅戏“三打七唱”阶段剧目的形成,声腔的积累、表演的借鉴、流行区域的扩大,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弹词,包括由弹词、宝卷演变的旱龙船,鼓词的脚本,是黄梅戏传统剧目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题材宝库。一、弹词(一)弹词历史沿革与黄梅戏有关剧目弹词:属于诗赞体的说唱文学,是由宋代的涯词、陶真演变而形…  相似文献   

13.
1934年11月10日,我父亲桂遇秋出生于黄梅县今杉木乡桂畈村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天资聪颖,刻苦勤奋,过目成诵。由于家境贫寒,他的三年私塾是靠祖母编织妇女发网和父亲收荒支撑读出来的。“一去二三里,村村湾湾都唱戏”的农家生活,赛歌、对歌、  相似文献   

14.
32年前,1968年4月8日清晨,黄梅戏著名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含冤而逝。她还没有度完第三十八个春天,就惨死在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病房里。噩耗传出,即使处在文化大革命的红色恐怖之下,各界人士也都义愤填膺,纷纷以各种方式向高喊“继续革命”的所谓“红色政  相似文献   

15.
<正>1983年7月下旬的一天上午,黄梅县龙感湖段百里长堤外的长江,波涛汹涌,浊浪冲击着堤岸,飞溅出一丈多高的浪花。湖北省省委书记关广富正在大堤上视察灾情。陪同视察的有黄冈地区和黄梅、广济两县的领导同志。关广富抹了抹溅在脸上的水花,说:"黄梅最大的隐患就是水灾。""是啊,解放前,黄梅民间曾流传一句民谣,‘家住白湖洲,十年九不收’。龙感湖一带几乎是年年闹水灾,水灾一来,灾民们都携儿带女外出逃荒。我们  相似文献   

16.
新开镇位于黄梅县西南的长江北岸,这个镇不到50平方公里,采茶、文曲、汉剧等戏班的演出活动却十分活跃,民歌小调也流传甚广,素有“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之称。70年代末,就在这块肥沃的群众文艺土壤上,绽开了一支绚丽的黄梅戏新花──新开黄梅戏剧团。该团现有演职员用人,拥有价值13万元的演出设备,能演出大小剧目48个,累计在城乡演出2600多场,观众达270多万人次。新开黄梅戏剧团建于1978年10月。18年来,路途坎坷,有过辉煌和喜悦,也有过失落和困惑。ig78年上半年,当时的公社党委根据社员们的要求,办起了一个宣传队,演一…  相似文献   

17.
王乐然 《环球人物》2013,(13):82-83
他们带着剧团走进国家大剧院,打造出3D版《牛郎织女》合肥市的桐城路,道边栽满梧桐,初夏时节,正长得碧翠繁茂,为行人造出一方清凉的天地。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几幢小楼,就在这浓郁的树荫里露出别致的一角。到了晚上,其它楼宇的灯光暗下去,唯独剧院小院里的戏  相似文献   

18.
六、黄梅戏舞台艺术的初步积累黄梅戏在安庆地区广泛流行,形成为“怀腔”,距离它最初出现两小戏或三小戏阶段,有百来年的历史。在这一百来年中,黄梅戏的舞台艺术有了初步积累。剧目方面,已经产生了“大戏36本,小戏72折”的说法。当然黄梅戏的剧目不可能固定在不变的数字上,但在艺人中还—直流传着这个习惯的说法。从我们对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搜集、挖掘情况看来,早期在黄梅戏舞台上经常演出的剧目,是接近这个数字的。  相似文献   

19.
陈家林 《江淮文史》2002,(3):167-169
关于坤记书局,已有三次献记载。最早是章安庆先生的《坤记书局与黄梅戏》(发表在1989年第四期《黄梅戏艺术》上);次之是《安庆化志》第243页“坤记书局”;再次是陈绍颐先生编的《安庆历史名人》(第415页“李炳坤”)。  相似文献   

20.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曾名采子、采茶、黄梅腔、花鼓戏、三角戏、二高腔、下河调、三角班、黄梅调等.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盛行的采茶歌,即茶山上广泛流行的山歌、畈腔、民歌小调,经过历代艺术家的创造,逐步发展成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的中国五大剧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