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局簡讯     
《文物》1950,(12)
王冶秋副局长由蘇返国中國藝展已於十一月十五日在莫斯科光榮閉幕,王副局長等五人於十一月二十五日携帶該項展品由莫斯科至列寧城;列城展覽已於十二月五日揭幕。王副局長參加開幕典禮後,六日卽返莫斯科,十日離蘇返國,已於二十一日抵達北京。  相似文献   

2.
《文物》1950,(Z1)
為保護我民族文化遺產,浙江省府已於五月二十日頒發关於‘保护历代文物’的命令及决定,茲將該項命令及决定全文公佈如下: 浙江省人民政府命令府教字第三二六三號一九五○年五月二十日  相似文献   

3.
(一)、徐霞客贵阳日记简略的疑义明季大游历家徐霞客(宏祖)游黔,始於崇祯十一年(1638)戊寅三月二十七日进入黔境下司,五月初九日离黔境而入云南,复於是年八月二十四日由云南罗平州的三板桥渡江底河再入黔境,经步雄而至黄草坝(今兴义市),於九月初三日渡黄泥河离黔而再入滇。《徐霞客游记》:由都匀至贵州(明人称贵阳为贵州),行程八日,每日只记里程与宿站,不言其他;到省会贵阳为四月十一日,十四日离贵阳南行,是日记云:“晨饭於吴,遂出司南门,度西溪桥,西南向行。五里,有溪自西谷来,东注入南大溪,有石梁跨其上,曰太子(慈)桥。……”遂经岜堰塘(今甘荫塘),水边寨、大  相似文献   

4.
《文物》1950,(11)
一、新成立的人民文化舘北京第六文化舘正式開幕該舘址設於朝外大街二八五號於十一月一日開幕。除展覽反對美帝侵略台灣朝鮮畫片外,並於晚六時假十區第一中心小学舉行晚會,邀市文教局電影隊放映電影,慶祝成  相似文献   

5.
仰止亭与叶恭绰文图/刘维才,叶崇德东郊景点仰止亭仰止亭,位於中山陵东首二道沟北之梅岭,系孙中山先生纪念性建筑物。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后,全国各地捐建纪念性建筑物较多。仰止亭是叶恭绰先生捐建的,始建於1931年,落成於1932年...  相似文献   

6.
《文物》1954,(11)
十月三十日是中國人民音樂家冼星海逝世九周年紀念日。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於三十日、三十一日兩天  相似文献   

7.
《文物》1951,(12)
本会於一九五○年九月一日开始筹备,十一月一日正式成立。现会内设有常委十一人,组织常务  相似文献   

8.
《文物》1951,(12)
本馆的前身是"广雅书局",成立於一九○九年,一九一二年改称广东省图书馆,一九一七年又改称广东省立图书馆。一九三二年停办,大部份图书拨给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一九四○年因应战事需要,在曲江复馆,重起炉灶,到一九四四年共积有图书四万余册。曲江沦陷时,因在疏散途中,被敌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秦汉六朝以来生日记忆与生日称庆习俗产生的背景与过程。从秦代到1911年,官府户籍登记制度只要求记录百姓的生年或年龄,未具体到生月与日。生日记忆与称庆主要流行於家庭、家族乃至亲友的范围内,与国家制度无关。各种资料显示,对死者的生日记忆宋元以後才开始普遍化,此前仅见零星记载,多见於皇家,应与存在严密的档案制度有关。反而是“卒日”,自先秦以来一向受到重视。不过,算命术的流行表明,生日记忆实际早就存在,且根植於本土的传统,只是目的主要在於了解子女或自己的命运,尚未见到庆生的事例。由单纯的记忆转变为年度性的庆祝,最早见於南朝末年江南地区,应是受到佛教佛诞(多为四月八日)活动的启发,同时,在成佛信念的引导下出现的。到唐代,生日称庆则自下而上,由民俗而发展成国家庆典。  相似文献   

10.
悼念梁思永先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古學家梁思永先生於一九五四年四月二日在北京逝世了,這是祖國考古事業發展中的重大損失! 思永先生生於一九○四年,竭畢生精力從事於中國考古事業;對中國新石器時代及殷代的考古研究工作都有相當貢献,對中國的田野考古工作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50,(Z1)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已於五月二十四日明令頒發關於規定古蹟、珍貴文物圖書及稀有生物保护办法及‘禁止珍貴文物圖書出口暂行辦法’‘古文化遺址及古墓葬之調查發掘暫行辦法’,又於六月十  相似文献   

12.
《文物》1951,(9)
我舘為了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中宣傳偉大的愛國主義,於一九五一年春節舉辦特展。展覽時期自二月六日至三月六日一個月。共展出文物四二二件,圖片二六五幅,模型十万个。在筹备之前鑑於以往特展的對外聯系和宣傳不够,经會議决定:與中苏友協、榮軍工作委員會等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50,(10)
国立北京圖書馆該舘舉辦的‘庆祝开國週年紀念展覽會’於十月四日開幕,内容分政治、軍事、外交、財政、經濟、文教等部份,材料以图片為主,輔以報紙資料;另外陳列一些書籍和小册子供讀者參考。共展覽十九天,已於二十二日閉幕,參觀人數八、一六一人。  相似文献   

14.
本局简讯     
《文物》1950,(9)
庆祝国庆举办文物展览我局在承光殿布置之‘庆祝国庆文物展览’,於九月二十九日举行预展  相似文献   

15.
抑文明民族見陵於野蠻民族,非獨中國也。印度之於西亞,希臘之於馬其頓,羅馬之於日爾曼,數者實如出一轍。然則武力之不競,乃文明民族之通病,非中國獨然也。欲求中國武力不競之原因,又非先求文明民族武力不競之原因不可矣。論者多謂文明民族,好鬥之心,健鬥之力,遠非野蠻民族之比,是以每遇輒北。斯言似是而實不然。何者?果如所言,則必文明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51,(11)
我組於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七日從成都出發,經綿陽,三臺、鹽亭、南部到儀隴、巴中、通江三縣進行工作,於六月二十七日折回儀隴,共歷時一月,其中在儀隴進行準備及調查工作六天,巴中三天,通江六天,其餘半月時間都化在行路方面,因爲川北有些縣份缺乏交通工具的緣故。  相似文献   

17.
《文物》1951,(9)
(一)發見經過: 一九四九年八月下旬,因大雨山水暴發,義縣西山村西山溝岸崩裂,露出磚築营造物一小部份,为牧牛小孩所發見,村民認為是王坆,必有財寶,當做「救災生產」,於八月二十八日開始挖掘。开掘時用炸藥包爆破墓門及前室一部,放出七尺深的積水,取出所有副葬品,把其中重三兩餘的純金鐲一  相似文献   

18.
張雨 《中华文史论丛》2023,(3):79-102+392
唐代尚書省符是以“尚書省”爲發文機構,由諸司郎官署位的下行文書,用以指揮公事或轉發制敕。宋元豐改官制以後,尚書省符雖然延續由諸司郎官署位的慣例,但其發文機構已變爲“某司”,故宋人一度沿唐制將省符稱爲諸司符。不過,與唐代省符運作以省、司爲中心不同,元豐以後省符運作以省、部爲中心。而且,就現有資料來看,進入南宋不久,諸司符就已不見於史籍。因爲在當時人,尤其是南宋後期人看來,省符的主體應是尚書六部,所以徑稱之爲部符。與此同時,六部印也從原來唐代尚書省諸司印中逐步分化出來,以區别於諸郎官廳印記。這都反映出唐宋之際六部在尚書省政務運行機制中走向實體化的轉捩點爲元豐改制。  相似文献   

19.
《唐重修内侍省碑》所载唐中後期宦官内、外诸司甚详。其中高品、内养二院为处於内廷,供御前驱驰的使职机构。唐中後期宦官高品、品官、白身不再以散官为区分标准,而以服饰作为品阶高低之分。高品院所属殿前高班皆高品,内养院所属内养皆品官、白身。殿前高班、内养在职能上属於同一系统,在服饰品阶上存在上下之分,在空间上则囊括大明、太极二宫。二者实质上是唐初内侍省相关常规性职能在唐中後期的扩大,是与宦官内诸司并行的另一宦官使职体系。  相似文献   

20.
侯旭東 《中华文史论丛》2011,(4):127-164,394
本文探討秦漢六朝以來生日記憶與生日稱慶習俗産生的背景與過程。从秦代到1911年,官府戶籍登記制度只要求記錄百姓的生年或年齡,未具體到生月與日。生日記憶與稱慶主要流行於家庭、家族乃至親友的範圍內,與國家制度無關。各種資料顯示,對死者的生日記憶宋元以後纔開始普遍化,此前僅見零星記載,多見於皇家,應與存在嚴密的檔案制度有關。反而是"卒日",自先秦以來一向受到重視。不過,算命術的流行表明,生日記憶實際早就存在,且根植於本土的傳統,只是目的主要在於了解子女或自己的命運,尚未見到慶生的事例。由單純的記憶轉變爲年度性的慶祝,最早見於南朝末年江南地區,應是受到佛教佛誕(多爲四月八日)活動的啓發,同時,在成佛信念的引導下出現的。到唐代,生日稱慶則自下而上,由民俗而發展成國家慶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