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七彩土乡,风华物茂,高原金秋,硕果累累,在这一收获的季节,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土族》杂志迎来了她的15华诞。借此机会,我谨向《中国土族》杂志社表示祝贺,向土族人民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2.
解生才 《攀登》2012,(4):148-151
和谐稳定是民族地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而新闻宣传报道则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民族地区和民族新闻报道工作的特殊性,如何准确把握民族新闻报道需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切实做好民族新闻报道工作,努力为和谐稳定的大局服务,对于全面推进青海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穆殿春 《攀登》2005,24(6):67-69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积极协调民族关系,努力化解各种矛盾,促进民族地区“三个文明”建设的高度发展,真正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繁荣与团结和睦,促进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这将最终影响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进程。  相似文献   

4.
梁代生 《攀登》2007,26(4):5-7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必须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以党内和谐不断促进民族地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岳慧丽 《神州》2013,(7):37-37
群众文化,是一种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文化,对社会和谐的发展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而社会和谐,作为人类社会所有人员共同追求的目的,更是时代的主题,实现社会和谐的建设和发展,能够带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和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贾富明 《神州》2012,(20):153
群众文化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文化,是群众广泛参与实践的文化,是整个国民文化建设的基础。群众文化建设的目标正是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实践中实现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与进步。由此可见,和谐文化构建虽然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其基础、重点和难点在于群众文化建设。因此可以说,群众文化是和谐文化构建的主体。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群文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谈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在硕果飘香的2007年金秋,青海土族研究会和《中国土族》杂志迎来15华诞之际,我谨代表省委、省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向全省20万土族人民表示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与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毅 《攀登》2004,23(5):63-68
发展民族化是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在民族化建设上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要充分认识民族化建设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民族化优势.切实加强民族地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科技事业、化事业、教育事业,加大民族化资源开发,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尽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9.
陈瑜 《神州民俗》2007,(8):74-76
文章主要就广东省民族地区的连州市图书馆、连南瑶族自治县图书馆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图书馆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改变馆藏结构、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加强人才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构建资源共享体系等方面入手,就如何加强广东省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的作用。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谢华  黄强 《巴蜀史志》2002,(4):37-39
在二十一世纪的曙光已经照耀整个地球的时候,汹涌澎湃的化、思想的全球化浪潮铺天盖地而来,我们如何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优秀化传统,扎根于深厚的中华化土壤,继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心理习惯,大力弘扬华民族的化,使中华民族的化在世界化思想的大潮中发扬光大,让中华民  相似文献   

11.
李红 《攀登》2008,27(2):102-104
加快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中也出现许多问题,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群众文化正以极其迅猛的势头蓬勃发展着,并对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就我们西宁市而言,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依托全市一个群众艺术馆、四个区文化馆等群众文化设施为阵地,以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为抓手,以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了许多形态各异、特色鲜明、适合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群众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3.
梁代生 《攀登》2005,24(12):59-61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青海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更是促进民族地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积极探讨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性,有利于我们从民族地区的特点出发.探索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梁代生 《攀登》2005,24(Z1):59-61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青海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更是促进民族地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积极探讨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枉会的特殊性,有利于我们从民族地区的特点出发,探索青海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曹淑英 《攀登》2006,25(6):122-12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和谐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全面、具体的部署。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现象、文化形态。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对促进青海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驱动力。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既要体现各民族文化瑰宝的交相辉映,又要促进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既要有长期的战略谋划,又要切实抓好当前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张银花 《满族研究》2007,1(4):21-27
民族和谐作为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既需要有发展的物质基础支撑,也需要有文化的精神支撑,还需要有可靠的制度保障。作者在文中指出:促进民族和谐发展,应重视和加强民族自身和谐共存、全面发展;民族与民族和衷共济、共同发展;民族与社会和谐共进、协调发展;民族与自然和睦共处、持续发展。建设民族和谐文化,要树立民族和谐价值观,要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整合,要挖掘和激活宗教和谐因素,发挥宗教积极作用。强化制度保障,既需要完善民族法律制度,健全民族和谐制度体系,还应注重推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族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开发与利用,实际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种种方面,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发展,民族优秀精神便会成为民族发展繁荣的灵魂,并且可以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故而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少数民族最具特色的便是他们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从这种传统与现实出发,树立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才能够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同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才能够在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民族的和睦和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卓玛措 《攀登》2008,27(4):76-79
本文从经济学、文化学等角度探讨了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问题。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业有看得天独厚的条件,应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面临很多制约因素和困难,需要拓展思路,转变观念,开创性地开展工作,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注意做好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中,我们应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加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更具有长远的意义。西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尊重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做好科学规划,注重文化保护,树立精品意识,避免文化开发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0.
齐先朴 《攀登》2014,33(5):69-72
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民族地区开展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成效卓著,但也存在"一阵风"、"短期化"的问题。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重在直接,贵在经常。要正确把握"五个关系",着眼长远,搞好规划,健全机制,实现常态化,增强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