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古  魏军 《丝绸之路》2003,(11):28-28
第一颗导弹:德国制造的V2导弹,1942年10月3日发射成功,为以后的航天运载工具、远程导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1986年1月28日,载有七名宇航员的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万众瞩目之下.带着人们的祝福与希望点火升空。然而仅仅过了几十秒钟,一声巨响,凌空出现的浓烟烈火犹如一个噩梦,把挑战者号的悲剧时刻长久地定格在了世人面前。为有牺牲多壮志.巨大的成功总是伴着巨大的风险,在中国50余年的航天历程中,也同样隐藏着无数惨烈悲壮的失败与牺牲。1962年,东风二号中近程导弹从北京上了专列,每走几小时.随行人员便下来检查一番。中国发射的第一枚导弹只是一种近程导弹.顶多打几百  相似文献   

3.
一苇 《炎黄春秋》2023,(1):62-66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核心之一是培养“航天员”,而选拔和训练航天员,被看作一个国家可以独立自主实施载人航天的重要标志。2023年1月5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25周年的日子;这一年,中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也将迎来他的首飞20周年。25年来,航天员大队已培养出三批航天员充实到航天强国事业中,中国航天员们一次次向太空进军,他们成为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4.
《神州》2006,(2)
从中国人下决心搞人造卫星到神五、神六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和嫦娥工作的实施, 几十年过去了,其间经历了多少曲折与艰难,成功与失败,历史应该记载,人民不应该忘记。  相似文献   

5.
张清 《百年潮》2006,(5):4-12
任新民,导弹总体和液体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在液体发动机和型号总体技术上贡献卓著.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担任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卫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  相似文献   

6.
梁思礼。我国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领域创始人之一。航天可靠性工程学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航天CAD技术倡导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7.
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戈壁沙漠深处,坐落着我国建设得最早、规模最大的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几代航天人正是在这里谱写了20世纪我国国防尖端事业和航天技术崛起与发展的新篇章。 勘察建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制造出原子弹才20天,便以飞机作运载把原子弹投到了日本广岛。这个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眨眼间浓烟滚滚,尸骨遍野,成了一望无际的废墟。战后,世界各国从德国V—1、V—2导弹的参战情况,看到了导弹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纷纷开展了导弹技术研究。特别是苏联和美国,利用德国V—1、V—2的研制经验,对导弹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展开了全面研究。在短短几年内,便相继研制出多种型号导弹,使这个本来就不安宁的世界,又被蒙上了一层可怕、恐怖的高新技术战争的阴影。  相似文献   

8.
《纵横》2013,(10):4-9
近期,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引起了民众的热切关注。为此,我刊特别邀请全国政协委员、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同志,讲述他所亲历的中国航天往事。戚老曾参加中国第一发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和第一艘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他的经历,堪称共和国航天事业发展史的缩影。那可亲可敬的航天人,那可歌可泣的航天精神,都将通过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的细细讲述,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9.
《神州》2006,(Z1)
梁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系统研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在中、近程战略导弹的设计中,曾领导和参加研制成功具有中国特点的捷联惯性制导系统,开辟了战略导弹“惯导化”的道路。亲自领导和参加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的研制、试验。对航天可靠性工程提出精辟的论点  相似文献   

10.
蒋英口述 《纵横》2009,(5):42-46
曾经有人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对于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来说,夫人蒋英无疑就是一直站在他身后,给予他最有力支持的那个人。2009年,钱学森和蒋英结婚62年,在这62年中,他们共同经历了人生的低谷和事业的巅峰,钱学森为中国一跃成为航天大国穷尽毕生的才华和智慧,而蒋英则以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声乐造诣培育了桃李满园,成为中国欧洲古典艺术歌曲的权威。今天年过九旬的蒋英女士,将为我们讲述她所经历的音乐人生。  相似文献   

11.
这是昨天的秘密;这是中国唯一由军人独立管理运营的铁路;这里有鲜为人知的悲壮故事;这里留下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深深的足迹。它就是通向太空的航天铁路在祖国大西北浩瀚的戈壁荒漠深处,婉蜒着一条保密了近30年的军事铁路。它就是通往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航天铁路。即使在最新的地图上,现在仍寻觅不到它的踪迹。直到中国航天工业对外开放之后,才一点一点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这条神秘铁路银光闪闪的钢轨以及钢轨下的枕木,宛如一架长长的天梯,载着中华民族的骄子──第一颗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通向东风航天…  相似文献   

12.
1970年8月……经历了五年的艰辛攻关,我国潜射导弹终于已初具规模。现在,潜艇水下发射的一个最难点是,火箭是在几十米深的水下发射的,它在弹射时会不会把潜艇砸了?美国的第一代潜射模型导弹在弹射出水面时没有点着火,结果导弹落下来,把潜艇砸扁了,造成“艇毁人亡”的事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0月12日,由杨利伟、翟志刚和聂海胜组成的首飞航天员梯队在北京航天城告别了亲人和航天员大队,乘专机来到发射场。国庆节期间,他们三人回家度过了难忘的三天国庆假日,之后就在航天员训练中心进行封闭式训练,一直到当天早上。他们将在发射场度过三天的时间,做  相似文献   

14.
2002年秋天。金秋送爽,收获的季节,果实累累。对于忙碌了大半年的航天人来说,更是喜事临门的季节。对于刚刚发射完神舟三号飞船,又准备发射神舟四号飞船的航天人,尤其是对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环境工程部动力学环境实验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更是贵客迎门,他们又迎来了当今世界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成人航天弟一人。2005年10月17日,"神州六号"载人飞船返航,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安全返回地面,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取得成功。中国的航天事业经过几十载的漫漫征途,再次实现了突破性的进步。中国再度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10月     
<正>16 1997年10月"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在大连下水。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属于旅海级(051B型)导弹驱逐舰的第一艘,1999年2月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并成为旗舰,其母港设在湛江。171907年10月梁启超等在东京召开政闻社成立大会。政闻社是清末立宪运动中成立的一个颇有影响的政治团体。由梁启超、蒋智由、徐佛苏等人在日本发起成立,以配合清政府"预备立宪"。  相似文献   

17.
巴丹吉林沙漠:中国初步具备导弹飞行试验条件的基本场地“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神舟”飞船的幕后英雄“神舟”飞船历次行动回放“神舟”飞船何时载人上天“神舟”飞船在神州人期盼的目光下,同中国其它航天事业一样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地面到太空,一步步走向美好。现已进行了的四次飞天试验,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享有世界航天大国殊荣的国家。神州儿女无不为之自豪与鼓舞。然而,谁能想到,中国航天事业却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起步并发展的,航天事业每前进一步,都少不了神州亿万人民的大力支持。骄人的“飞天”硕果中溶入了航天科技人员的大量心血。每个成果的后面都有一串动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8,(9)
正2008年9月27日,执行"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在舱外挥舞中国国旗2008年9月25日至28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乘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进入太空,并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相似文献   

19.
所谓“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是指由战略轰炸机、陆基战略导弹和战略核潜艇所构成的战略核武器打击能力。早在50年代,美苏两国就已具备了这种能力。与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规模有限,但发展迅速,成就卓著。我们在建国后仅20年左右的时间里,就先后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及其相应的运载工具,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导弹、航天和核工业体系。但是,在战略核潜艇的研制上,我们花费的时间却相对较长。 共和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  相似文献   

20.
《文献》2013,(4)
<正>随着二十世纪以来百馀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许多新的学科出现,许多老学科增添了新的内容。例如:航天科学,导弹及与之相关的学科,这都是新兴学科;物理学系统中,相对论等新理论加入,使之面貌一新。社会科学方面,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的大批卷子出土,带动敦煌学以至后来的吐鲁番学建立,现在已发展到丝路学。这都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