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江发现后蜀李才和北宋魏训买地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后蜀李才买地券,1977年9月於蒲江县东北乡干柏村9组一座砖室墓内出土。该墓为券拱单室,长2.5米,宽1米。砖全用黄泥粘接。墓内出土陶碗1件,白釉,饼足,底径6.2厘米,高5厘米,口径19厘米。陶碟1件,饼足,底径4厘米,高2.5厘米,口径11厘米。四系青瓷罐1件,通高29厘米,底径16.5厘米,口径12厘米。双耳青瓷罐1件,高10厘米,底径4厘米,口径5.5厘米。豆青瓷碗1件,饼足,底径7厘米,高8厘米,口径18.5厘米。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三年十月,折家坪乡陈家沟村一农民在修窑洞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古墓,墓内有一件瓷枕,送交清涧文化馆收藏。瓷枕长40厘米,宽17厘米、高10厘米,总体呈簸箕形,两面高,中间略底,瓷枕后面中间有径为一厘米的小孔。胎质为灰白陶,瓷质细腻,敲时声音清亮,釉色呈深绿色,枕  相似文献   

3.
1984年10月16日,淳化县官庄乡金牙山龙盘寺,僧人在金牙山上建筑动土中,于地表下70厘米处,发现一个黑釉瓷罐,罐的东西两侧,竖置两面铜镜,罐口复盖一陶碟,罐内置木、泥塑像、货币、钵、铜匙和纸宵等物,现介绍于下。瓷器2件。罐,高27、口径9、底径12、最大腹径25.5厘米。侈口,束颈,鼓腹,底内凹。器内外施黑釉,底内外露灰白色胎。钵,高8、口内径12.6、圈足径6.7厘米。敛口圆唇,口沿外有一道弦纹。外施黑釉,腹内及圈足着地处露灰白色胎。腹内阴划有旋波纹(图一)。陶碟1件。器残,灰色,侈口,浅腹、圈足。器厚0.7、高4.5、口径21、足径8厘米。铜器3件:  相似文献   

4.
1978年3月,勉县红庙公社金寨大队五队社员在该队川陕公路以北1500米左右的疙瘩坡上1.5米深的黄土层中,发现一座砖室墓。文物管理干部对此墓进行了清理,编号为78HJM5。此墓为长方形单砖券顶墓,南偏东20度(图一)。墓室长5.7、宽1.15—1.25、高1.5米,墓壁于0.9米处开始起券。墓内淤土厚20厘米。墓壁用长方砖单砖叠砌;封门用单砖立砌,墓底前部用单砖按人字形斜铺,后部为单砖平铺。长方形砖长35、宽16、厚7厘米。无棺台。清理中,在后部发现大量的  相似文献   

5.
1985年初夏,四川安县花荄镇村民,在修筑公路时,挖出两座宋代骨灰盒丛葬墓。两座墓并排,相距1.98米,均系长方形券拱砖室墓。墓壁用一横一竖或二横一竖砖迭砌,墓底平铺,墓顶券拱(已残)。砖长27、宽15、厚3.5厘米。墓室大部已残,宽1.35、残高1.05米。墓内整齐地迭放着成百的陶骨灰盒,内盛经火化过的骨灰。其中一座墓从纵断面看有五行,每行上下六层,一个断面是30个。(图一)据村民反映,横排为八行,一座墓的骨灰盒就有二、三百个之多。骨灰盒为泥质灰陶,有两种。一种为椭圆形,口略大于底。口长35.5、宽26.9、高15、壁厚1厘米。四角近口处有4个支钉,上面盖有一盖。(图  相似文献   

6.
广安县出土宋代窖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2年11月,广安县广福乡社员苏华平在莲花桥渠道边发现一器物露头,随即清理,结果是一处宋代窖藏。莲花桥位于城南2公里,窖藏在渠道的断面处,距地表1.8米,器物分别置于一陶坛和一铜盘内。陶坛高80、腹径60、口径22厘米,小形器置于坛内,坛底正中凿有一直径10厘米的圆孔,口沿上覆盖一块厚5、直径25厘米的石板;大型器有序的倒置于一长65、宽42、深12厘米,两端带环的长方形铜盘内,铜盘已被锈蚀。共出土器物三十八种八十余件。铜器  相似文献   

7.
南阳发现东汉许阿瞿墓志画像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4,(8)
1973年3月,河南省南阳市东郊半公里李相公庄社员在村北(汉宛城旧址东南部)平整土地时,发现一方刻有墓志的汉画像石,当即报告我馆。我们立即派人前往察看,并对这座墓葬进行了清理。墓的形制和出土物:墓口在地表下35厘米处,墓的方向为35°,平面呈长方形,四壁和墓底均用小砖砌筑,墓壁为四横一竖压缝砌法,墓底平铺,砖的规格不一(图一)。墓顶用五块石条平盖,其中有画像的三块,并有一块已折断落入墓室。墓室内积满淤土,葬具和骨架已腐朽无存。出土陶缽一件,高7、口径16、底径9厘米,泥质灰陶,  相似文献   

8.
1995年5月,韶关市博物馆在市区西郊六公里处粤北第二人民医院内建筑工地,抢救性清理了两座后代砖室墓。两墓同向错位排列,M2早期即被破坏,无随葬品,从约0.3来残高的墓壁及铺底砖看,与M1结构相同。现将M1的发掘情况报告如次。一、墓葬结构该墓为双层券顶砖室墓,墓向40°,平面作“中”字形。有墓室、耳室两部分(图一、二)。用长方形和楔形青砖砌建。长方形砖为长0.29一O30、宽0.1小一0.15、厚O、045米,换形砖薄边厚0.02米。墓室呈长方形,长4,95米,宽220米·墓底至券顶部高2.gO米,券顶用拱形砖砌成,且内券于封门处城…  相似文献   

9.
1995年9月,四川省阿坝州农业银行成都办事处拟在成都市西郊化成村五组进行基本建设。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对该工地进行了文物勘探。在勘探中发现和清理了二座砖室墓,其中在95CHMZ(简作MZ)内出土了几件瓷器和一方佛顶尊胜陀罗尼石刻。现将该墓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概况该墓为长方形券顶砖墓。由封门培、墓室、壁龛和壁柱组成。全长6.13、宽4.82、残高1.27米,墓向24度。封门墙、券顶和部分底砖被破坏。从残存情况看,封门墙可分内、外两层,内层用好砖,外层用残砖,仅残存一层砖,平铺。封门墙宽1.65、厚0.43、残高0.06米。…  相似文献   

10.
成都凤凰山出土《太玄经》摇钱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凰山摇钱树出土概况1990年9月,成都市凤凰山农民取土,发现一座古墓,金牛区文管所得悉后,立即派员前往察看。因该墓已遭到局部破坏又裸露于地表,文管所随即作了抢救性的清理工作。此墓位于凤凰山南麓高处的一个土堆内,方位北偏东21度,系单控单室砖室墓。墓长43,高1.54,宽2.04米,用长方形素面砖和装饰有菱形的楔形砖砌成。长方形砖长39,宽19.2,厚7厘米;楔形砖大边长374,小边长32.5,宽19.2,厚7厘米。砖呈青灰色。墓从第7层砖起券拱。由于该墓曾被盗遭破坏,又系裸露于地面,e晒雨淋于荒草中,很少人注意。文管所…  相似文献   

11.
1991年8月,河北省玉田县旧城内鼓楼南街供销合作社建筑工地施工时,在距地表深6米处发现1座战国土坑墓。墓葬出土绳纹灰陶罐5件。其中一件已残的陶罐内有陶纺轮4件、陶圆饼4件。另有一件完整陶罐,侈口,方唇,鼓腹,小平底。肩部饰凹弦纹,下部和底部饰细绳纹,高25.6、口径14厘米。罐内盛放14枚战国铜布币,可辨认的有"襄平"布币6枚(图右),最大  相似文献   

12.
蒲江北宋魏忻、魏大升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1月,蒲江县城东北10公里处之天华镇双井村3队小五面山广槽头,农民王继洲、邓学芬夫妇开荒挖地,发现三座古墓。县文管所闻讯于13日、17日两次前往调查清理。三基相距0.5米。皆为券拱砖室墓,其结构、形制、方向、墓室大小相同。墓室为长方形,长3.8、宽1.45、高1.5米。墓室砌双层券拱9个,内拱用砖63匹。拱顶平砌火砖4层。所用火砖,长33、厚4、宽145—17厘米。南、北壁上各用砖砌有8个壁龛,东壁砌有龛3个.为安置陶源之处。墓底铺砌长35.5、宽35厘米的大方砖。墓顶距地表0.5米。三墓早年被盗,墓室各有盗洞1个。经清理仍然…  相似文献   

13.
1982年8月,南京博物院在苏州吴县张陵山东山清理一座长方形单室券顶的砖室墓(M5)。墓向为南偏西10°,平面略呈腰鼓形,左右两壁向外弧凸。墓全长3.88、最宽1.84、高1.35米。东、南、西三侧为三顺砖纵砌起底,上置丁砖一排,共砌四组,然后再以平砖迭砌,渐渐起券收拢而成券顶。北侧是一丁一纵砖迭砌封门,宽1.74米。墓室底部用砖按人字形铺地一层。没有壁龛和排水沟。墓砖为长方形素面青砖,长25、宽12、厚2.6厘米。在墓室券顶中间有一排竖砖是用长方形素面青砖修整成的楔形砖。  相似文献   

14.
1980年春,在四川省西昌市北山白骨塔东侧农田里,农民改造耕地时发现多座古代火葬墓,其中一座出土5件较为珍贵的铜俑。北山位于西昌城北门外,发现火葬墓的地方为一处古代火葬墓区。据调查,此处地表原立有许多石质墓幢和圆形墓标,后在垦荒中被清除。这批火葬墓均发现于地表下50至200厘米处,火化后的人骨置于陶罐内。出土铜俑的墓发现于地表下约50厘米处。墓为竖穴土坑,内置依次套装的四重罐,罐下置一砖,砖长32、宽18、厚4.5厘米。外三重罐均为陶质,已残毁。最外一重罐有盖,盖顶有桃形把手,器外壁塑七瓣莲花瓣纹,花瓣间各饰一乳丁。口径约36、腹  相似文献   

15.
1991年8月在河北省玉田县城鼓楼南街路东县供销合作社建楼工地6米深处,发现一座战国土葬墓,出土五个型制类似的绳纹灰陶罐,并有一节腐朽的股骨。其中一个残绳纹灰陶罐中有打制的陶纺轮两枚。打制的陶圆饼四枚。另外一个完整的陶罐高25.6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9.3厘米,侈口、方唇、鼓腹、小平底,肩部有十几周凹弦纹,下部到底部满布细绳纹,罐中发现14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82,(2)
1378年监利县福田公社在挖河工程中,发现了一座长方形券顶土洞小型砖室墓。经清理,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漆器,还有几枚开元通宝钱和几件已残的三彩陶罐。据初步鉴定,这批漆器,均系木胎,外表髹褐黑色漆,内表髹朱漆,无彩绘纹饰,造型精致,保存完整,其中有漆碗、漆盂、漆盘、漆勺、漆盒等。现分别简介如下: 大漆碗一件。椭圆形,花瓣状口沿,口径37.5、高12、底径21厘米(图版捌:1)。小漆碗二件。口沿似花瓣形,口径  相似文献   

17.
1977年,保定地区进行文物普查时,于徐水县大因公社发现五座汉墓(编号为M1—M5),其中二号墓位于防陵村北20米处(图一)。1981年7月,此墓被当地社员取土时掘开,有关文物部门及时进行了清理。墓室结构此墓早年被盗,墓顶塌陷,墓内烧毁,上部结构不清,下部为砖砌单室。南北向,平面呈长方形,墓道南向。墓室南北长10.3、东西宽7.3米。墓道残长4米余,封门砖砌作人字形。四周墓壁残高1.4米,错缝平砌,黄泥勾缝。北壁下部砌四个方形排水孔,各高20、宽20、进深21厘米(图二)。  相似文献   

18.
1992年8月2日,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在配合公园东街住宅小区建筑工程时,在南小江西周遗址的一座西周墓内清理出土一件嵌兽首有阑凸脊直内工戈。该墓土坑竖穴,墓向7°,墓长2.25、宽1.05米,墓口距地表1.5米,距墓底1.6米。玉戈出于死者左胸肋骨处,伴出物有浅盘粗柄豆2件,陶罐2件,陶鬲2件等。出土文物已由邢台市文物管理处收藏。现将出土玉戈介绍如下:此戈玉质,深黄色,局部有褐色浸斑。器扁厚,三角棱,上侧略向上弯曲。援狭长,前锋尖锐,中脊起校,援末处两回穿,有上下阑。直内,长方形,内近阑处有一圆形单穿。援末两面镶嵌相同…  相似文献   

19.
《文物》1979,(4)
1978年3月,滕县庄里西社员在该村西约200米处平整土地时发现铜器三件,我馆闻讯后进行了清理。清理后证明器物出自一座墓葬中(编号78STM3)。墓南北向,残长1.7、宽1.4、墓口距地表约0.6米,墓底有板灰痕,为一棺一椁,椁残长1.6、宽1.27、椁板厚约0.12米。棺残长1.53、宽1.19、棺板厚约0.05米。尸骨一具,已零乱。铜器置于北首棺椁之间,计两(?)、一鬲,东西并列,鬲居中,(?)置两旁。鬲一件(图一)。通高17、口径13、  相似文献   

20.
1992年8月,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在配合市旧房开发公司公园东街住宅小区建筑工程时,在南小汪西周遗址的一座西周墓内清理出土1件嵌兽首玉戈。该墓为土坑竖穴,墓向7°。基长2.25、宽1.05,墓口距地表1.5、距墓底1.6米。玉戈出于死者左胸肋骨处,出土的其他器物有浅盘粗柄陶豆、陶罐、陶鬲各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