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MAY 《风景名胜》2010,(10):94-97
拱宸桥西面,运河至小河路之间地带,俗称桥西。桥西的历史很久远,在古代是运河湿地的一部分,有农田竹林、鱼塘河港。后来有了拱宸桥,这里成了运河水路进入杭州的标志,很多的生意人、香客在这里靠岸。  相似文献   

2.
朱隽嘉 《沧桑》2008,(1):6-7
在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路交通便利的情况下,人们对观赏花卉的需求较前代更为迫切。岭南自古多奇花,也就得以成为当时花卉市场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在贸易的刺激下,以花田为代表的花卉种植业商业化趋势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唐五代时期岭南西部粟特人活动踪迹的查找和考证,文章借以分析该时期在岭南西部的粟特人事迹、他们南下的目的及其五代以后不见于史籍的原因。这些粟特人是在唐中后期朝廷重用胡将、岭西战乱频发、社会动荡的大背景下,从北方南下岭表,没有确切的例子说明岭南西部有来自海路的粟特人。他们大多以军职或行伍世家的面貌进入岭西。在有限的材料里仍能清晰地了解到他们华化的过程。入宋以后,由于入华粟特人长期以来通过改变姓氏、郡望、民族以及与汉族通婚等形式,改变了原有特征,其民族性已杳不可考。  相似文献   

4.
岭南园林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尤以各种装饰艺术手法最有代表性.余荫山房在岭南园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关于其装饰艺术部分详尽的研究还没有,经过仔细考察山房的装饰艺术,发现可以通过它"缩龙成寸"的发掘岭南园林的装饰特色.  相似文献   

5.
岭南学派,又称江门学派,中国儒家学派的一支,成形于明朝中晚期,发源于广东新会,由著名理学家"白沙先生"陈献章所创立,为明代较具影响力的理学流派之一。岭南学派强调治学要贵疑,主张面向自我和自得,学问不要为传统所锢蔽。岭南学派在理学的各派别中颇具进步意义。岭南学派主要人物有陈献章、梁储、李承箕、张廷实、林廷瓛、湛若水等。陈献章(1428-1500年),字公甫,号实斋,因曾在白沙村居住而人称"白沙先生",广东新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岭南学派之创始人。他是岭南唯一诏准从祀孔庙的学者,有"岭南第一人"、"广东第一  相似文献   

6.
管林 《岭南文史》2000,(1):34-36
作为晚清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的魏源,曾与岭南结下不解之缘。他不仅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专程由扬州来岭南游览,而且还与不少岭南人结为师友。据李柏荣的《魏源师友记》所载,就有广东番禺人张维屏、陈澧、梁同新,广东嘉应州人吴兰修、杨懋建,广东高要人苏廷魁、陈庆镛,广东顺德人罗惇衍,广东连平人颜以燠,广西临桂人朱琦等。魏源来岭南游览时写的诗,以及他写给岭南友人的诗,都作为本文论述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南北朝以后,岭南文化在一种农商并重甚至商重于农的经济氛围下,经历了唐代禅宗顿教和明代白沙理学等学术文化的熏陶,吸收了历代遗民谪宦思想文化的教化,接受了岭南宋明两度作为汉民族王朝的最后灭国之地的战斗洗礼以及自明朝以来的日益频繁的西方文化的影响,可以说,岭南文化不断地获得新的动力,没有停滞,没有僵化,没有太多太重的包袱的负累和人为禁条的桎梏,始终表现出生机。到近代,岭南人在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下.在迫于眉睫的救亡图存的急务面前,  相似文献   

8.
《文物》1974,(10)
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灵渠岸边,吃灵渠的水,用灵渠的水,对灵渠感受特别亲切。每当我们看到灵渠时,总是很自然地想到秦始皇实行的法家路线。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革命暴力消灭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以后,接着便着手进行统一和开发岭南的战争。调动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向岭南推进。由于岭南山高  相似文献   

9.
曾骐 《岭南文史》2007,(4):37-42
南粤大地依山面海,山海之间沃土一片苍茫,山水、土地及其人文环境哺育了岭南人、造就了岭南文化。埋藏在地下的先秦考古学文化除了带有泥土的芳香之外,还呈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而有别于岭北。  相似文献   

10.
夕阳遐思     
在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中,我大意失荆州.名次飞流直下三千尺,可我却没有苏东坡的乐观,吟不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妙句。  相似文献   

11.
引言 岭南青铜冶铸业始于何时?冶铸生产情形如何?所铸成品又都怎样?这是人们一直在关注而又渴望能有个确切答复的问题。近二、三十年以来,随着地下青铜器的不断出土,学术界先后作山岭南青铜冶铸或始铸于商周,或始铸于西周,或始铸于春秋战国的各种立论;由此又导引出它们是西瓯、骆越或者是岭南越人铸器,是岭南的青铜文化,及岭南已有了奴隶制社会等诸论证的问世,这在岭南史坛上,无疑给人们投了一方兴奋剂,于研究上,并给岭南带来了繁荣景象,这是极为可喜而又很可宝贵的事情。然而当人们而对这些器物而细探与询及哪些是岭南民族铸器?  相似文献   

12.
岭南历史,源远流长;岭南大地、文史芬芳。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曾让多少岭南人魂牵梦绕,也让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的岭南文化在华夏五千年璀璨文化的张力和厚重中恒久焕发着蓬勃生机。岭南文化包括粤系文化(广府、潮汕、客家三  相似文献   

13.
岭南原始人群有没有创立自己的象形文字或表音表意文字?至今尚无考古发掘的有力证据。今所见桂西南的花山崖画,是否早期的象形文字,至今仍是一个谜。而即使是,秦统一六国文字时没有把岭南土著民族的原始文字纳入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正> 上津道是从唐代首都长安向东南,陆行经商州上津县,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省陨西县上津镇,改由水路顺汉江及其支流金钱河(古代称甲河、夹河或吉水)联系江南和岭南地区的一条驿道。这条驿道是在唐代的两条主要驿道,即从长安东出潼关经洛阳、  相似文献   

15.
感谢和祝愿     
黄天骥 《岭南文史》2001,(1):J001-J001
我很喜欢阅读《岭南文史》,作为岭南人,从中得到了许多有关岭南和岭南文化的知识、学问,谨向编辑部致以衷心的谢意。  相似文献   

16.
岭南是多民族居住地区之一。先秦,岭南境内原住南越、西瓯、骆越、闽越等部族居民,史称"百越",岭南少数民族绝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百越人后裔。秦统一六国后,经略岭南,中原人陆续迁入岭南,部分越人外迁,或融入另一个族体,或蜕化为另一个新的族群[1]。  相似文献   

17.
品味雁山园     
黄淼章 《岭南文史》2008,(3):103-105
很早就听说桂林有一座雁山园,据说它是桂林山水和岭南园林的最佳结合,可以“一园看尽桂林佳境”,被誉为岭南第一名园。可惜我几次到桂林,都来去匆匆,没有时间前往参观。最近有幸再到桂林一趟,顺道拜访了雁山园,品味了名园的风采。  相似文献   

18.
晓红 《丝绸之路》2013,(7):77-80
像我这样农村出生长大的孩子,最熟悉的莫过于故土。如果花几万元钱出国旅游观光,导游还安排到农村,心里肯定很纠结。可是有一个农村会让人流连忘返,那就是荷兰童话般的小镇羊角村。坐落在上艾瑟尔省的羊角村是一处田园小镇,有"荷兰威尼斯"之称,这里没有公路,全长4英里的运河水路和纯木质小拱桥是陆路和水  相似文献   

19.
蟹路     
正俗话"虾有虾路,蟹有蟹路",是比喻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谋生方式、获利渠道。但阳澄湖畔确实有一条水路,成为大闸蟹生殖洄游的"蟹路",这就是行头港和渭塘。地处娄江北岸的古镇正仪,别名星溪,梁天监年间一度置郡建县。这里水陆交通发达。一百多年前,当沪宁铁路刚刚修筑,就在镇北设立了火车站。如今,312国道、京沪高铁和城际公路四通八达,不过我对水路更  相似文献   

20.
麦淑贤 《收藏家》2023,(10):52-66
南汉大宝五年石经幢为国家一级文物。该经幢有两套民国拓本,涉及多位岭南名家,为文物本体与区域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文章通过释读拓本的题跋及钤印,分析两者的由来及其之间的关联性,重点阐明其在考辨经幢及其文字、记录经幢本体状况以及反映近代岭南文人交游情况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