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以它宏伟壮观的规模、磅薄的气势、悠美的音色和宽阔的音城,以及它精美古朴无与伧比的造型而饮誉中外。如美国音乐界权威、纽约大学教授麦克莱菌先生,参观并欣赏了这套大型编钟演奏之后,深深被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这一惊人创造所感动称誉曾侯乙编钟是古代世界第八奇迹,可与金字塔,万里长城,巴比伦空中花园等伟大工程媲美。曾侯乙编钟确实无愧为我国乃至全人类的稀世珍宝,不论在世界音乐史、冶铸史上都是一个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因此研究、复制这套编钟是有着极其重大学术价值的.根据对我国先秦出土的各类编钟乃至曾侯乙编钟的铸造工艺研究,在我国古代均是采用  相似文献   

2.
曾侯乙编钟是一九七八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距今二千四百多年,是我国目前所出土的西周至战国编钟、编镈中规模最大的一套。其数量、组别最多,音律最完备。全套编钟共分八组,六十五件(其中一件为楚王镈钟),分上、中、下三层悬挂。钟架为铜木结构,共重约五吨。上层为素面纽钟,中、下层为甬钟。每一钟可发二音,并错有金字铭文,标记着物主姓名及音名、乐律。甬钟外形铸有极其精致的各种变体龙兽、花卉纹饰。此套编钟音域宽  相似文献   

3.
曾侯乙编磬与曾侯乙编钟相伴而出,但因多数磬块破碎,幸而保存完整的也由于长期被积水浸泡而影响发音,故未能与曾侯乙编钟共享盛誉。然而,这套编磬规模空前的组合、大量的刻文、精致的磬架和明确的悬挂方式,加之与曾侯乙编钟的密切关系,使我们不能低估它的文物价值,因而决定探索复原的途径。复原工作自1980年5月起,到第二年8月止,经过一番研究和琢磨,取得了成功,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这种古老乐器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为了确保珍贵文物的安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明文规定:一级品文物不准用石膏翻模。用石膏翻模复制古代金属文物是一种传统的工艺技术,此法虽然具有造价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但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在用石膏翻模金属文物时,石膏会深深地嵌进纹络里。由于石膏是一种相当稳定的化合物,所以清除纹络里的残留石膏一件相当困难的工作。石膏系=水合硫酸钙CaSO_4.2H_2O 加热到120℃左右,部分脱水生成烧石膏2CaSO_4.2H_2O,其反应式为2(caSO_4.2H_2O)=2CaSO_4.H_2O 3H_2O 翻模用的是烧石膏,烧石  相似文献   

5.
一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在古代乐器的百花园中,青铜编钟可谓一枝奇葩,而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便是1978年5月在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成套完整的战国时期的大型编钟乐器。这种乐器的音域之宽广、音色之优美、十二律半音音阶关系之完整,为世所罕见。它的成就,在我国音乐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物的复制品,有精粗之别.高手的作品可以乱真,但是从来也是只讲器形,不讲功能.鼎是用来煮肉的.复制的鼎可以精到骗过专家鉴定,但不能真地架起火来烧;否则就会暴露作旧的手法.复制越王句践剑,也许能把金相特微都表现出来;但不能合理地要求它也和真剑一样锋利.现在我们复制曾侯乙钟,却要求它也象原钟一样可以用来演奏乐曲.这就给文物的复制工作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7.
文物的复制品,有精粗之别。高手的作品可以乱真,但是从来也是只讲器形,不讲功能。鼎是用来煮肉的。复制的鼎可以精到骗过专家鉴定,但不能真地架起火来烧;否则就会暴露作旧的手法。复制越王句践剑,也许能把金相特徵都表现出来;但不能合理地要求它也和真剑一样锋利。现在我们复制曾侯乙钟,却要求它也象原钟一样可以用来演奏乐曲。这就给文物的复制工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难度很高,关键性的问题之一,就在调律。  相似文献   

8.
前文报导[1]采用有机硅橡胶106#、107翻制曾侯乙编钟模具,撕裂强度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改进。通过反复实验,我们将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生产的GB—5T—Ⅰ有机硅橡胶应用于曾侯乙大型甬钟的翻模复制,所制得的模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同时,改进107#硅橡胶配方,使其物理性能有显著提高,所制得的模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和延伸率。一、GB—5T—Ⅰ硅橡胶理化性能硅橡胶属于硅酮类,是一种合成的有机  相似文献   

9.
中国丝绸文化博大精深,丝绸织染技艺的创造,形成我国三大名锦 (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南京的云锦)和四大名绣(蜀锦、苏绣、湘绣、粤绣),这些都是我国极其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能在武汉参加曾侯乙编钟国际学术交流会,我感到十分愉快。这些十年前发现的编钟现在已经举世闻名。世界各国的观众专程前往湖北省博物馆来参观考察这些编钟已经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事。谭馆长邀请我参加这次会议,使我想起了我们十年前在北京的第一次见面。那时,曾倏乙墓出土的许多重要文物正在历史博物馆作临时性展出,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次在北京,谭馆  相似文献   

11.
12.
关于曾侯乙尊盘是否采用失蜡法铸造争论的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昌平 《江汉考古》2007,4(4):85-92
曾侯乙尊盘等青铜器是否采用失蜡法铸造工艺,是近来学术界一个热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主张和否定两种观点的分析,指出过去确认尊盘为失蜡法工艺的论据不足。同时,否定说提出的一些反对意见,有多存在缺陷,否定说的核心观点--尊盘附饰上可见范缝和焊痕的说法,则是错误的。但尽管如此,曾侯乙尊盘是否采用失蜡法,则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学术界对曾侯乙尊盘铸造法讨论颇多。本文通过埘范铸说的质疑和亲身经历的仿制实验进行分析,认为曾侯乙尊盘用范铸法铸造存存诸多技术障碍,尊盘主体及所有附饰皆应为失蜡法铸造。并且认为失蜡法是中国传统青铜铸造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江汉考古》2021,(2):64-66
本文梳理曾国青铜器铭文资料,指出曾国的纪年法始终尊奉周正,春秋晚期出现少量以曾国纪年的历法,战国早期受楚文化的影响,偶尔采用大事纪年法。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是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学科,故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任务驱动法来进行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相似文献   

16.
1978年秋,新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引起轰动。 1979年3月,由湖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等6个单位组成的编钟复制研究组正式成立,开始了为期五年的多学科协同攻关历程。原钟的检测、研究是复制工作的  相似文献   

17.
文物复制是文化遗产(尤其是超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文物复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以云冈第18窟为研究对象,首次探索并建立了基于高精度三维模型的超大型文物等比例高保真复制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高保真数据获取、三维重建、复制模型分块、打印与安装、高保真涂料喷绘。该方法已应用在云冈第18窟等大型石窟类文物的等比例高保真复制工程。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实现大型石窟类文物的高保真等比例复制,复制成果满足可移动的实际需求。该方法可为类似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手迹文物种类纷繁复杂,不同的书写技术、材料、工具以及书写环境条件的一系列变化,不仅丰富了字迹的样式变化,也对复制性临摹工作在内容和方法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不同于传统宣纸和普通机制纸张上书写的手迹文物,复制时,应根据材质特性,选用对应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还原原件的书写特征。  相似文献   

19.
清宫蜡笺纸的研究与复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查阅有关资料和多次试验的基础上,参照故宫博物院所藏蜡笺纸及传统工艺进行研究,最终采用传统技法完成了该蜡笺纸的仿制,为今后修复蜡笺纸类文物提供了材料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失蜡法和其它冶金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澳]N·巴纳著黄剑华译第一部分1.失蜡法和熔模法二十五年前,人们开始探索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奥秘。当时所有的证据都表明商周时代,中原地区的青铜工匠们普遍采用的是复范项铸法。而今,许多权威人士都赞伺最精致的青铜礼器使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