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史全生 《史学月刊》2003,2(5):47-53
南京临时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都是他们未参加革命以前的身份。武昌起义以后,他们分别放弃了君主立宪主张,投入革命行列;宣布独立光复,脱离清朝政府,加入民国军政府。他们与革命党人和其他革命志士一起组成了革命统一阵线。南京临时政府就是这革命统一阵线的革命政府,并且是按照同盟会《军政府宣言》和《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规定建立起来的行政、立法二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并奠定了向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政体过渡的法律基础。其职能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化,从封建专制统治转化为现代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文明政府。  相似文献   

2.
杨度的政治主张在辛亥革命前后发生了急剧转向:从主张君主立宪转向赞同民主立宪,并组织共和促进会,为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而呼号。杨度政治主张的这种转变,是迫于客观形势的暂时策略,还是政治思想的根本转变?学界向来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杨度从主张君主立宪向赞同民主共和的转变,是一种暂时性的策略,并不是其政治主张的根本改变,更不能说他根本放弃了孜孜追求的君主立宪理想而倾向民主共和。从总体上看,杨度仍然是君主立宪的信奉者,赞同共和制度只是权宜之计,不过君主立宪的"君主"内涵有了根本不同:立宪君主不再是清帝,而是一代枭雄袁世凯。正是抱定借"君主"以实现立宪的思路,杨度才会撰写《君宪救国论》并发起筹安会,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大造舆论。  相似文献   

3.
在戊戌变法中以改良和立宪为职志的梁启超,1898年流亡日本后,思想出现了明显的离异倾向。他在《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上不断发表政论性文章,宣传“革命排满”和民主共和主张,被郭沫若誉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有力的代言者”①。然而,1903年下半年初,梁启超的立场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思想从主张反清和民主共和回归到主张改良和君主立宪。梁启超政治思想的两次重大转变,原因非常复杂,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并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助于加深对梁启超及其所处时代一些问题的认识。1898年9月,慈薄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幽禁光绪皇帝于浙台…  相似文献   

4.
自 90年代以来 ,在俄罗斯国内出现了若干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政党或组织 ,它们在对社会主义的反思和探索过程中 ,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主张 ,从而产生了多种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和理论模式 ,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主义思潮。  一、“传统”社会主义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和由安德列耶娃领导的全联盟共产党 (布 )。他们表示既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 ,也忠于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反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路线和政策 ,坚持反对俄罗斯社会流行的市场自由化、国有企业私有化、民主社会主义等等。由于前苏联当局自…  相似文献   

5.
日本明治前期,围绕建立新的政治体制问题,思想界展开了政治改革论争。论争焦点主要集中在政治改革步骤和政治改革方向两方面。一些当政者和大多数思想家主张以稳健的方式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少数思想家则主张实行较为激进的改革。最终渐进改革思想占据了上风。对于政治改革方向,既有主张更加民主化的政治改革,也有主张既不能摹仿欧美民主政治体制,也不能回到传统的专制体制,而只能建立符合日本国情的君主立宪体制,还有主张回到皇权至上的传统专制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6.
君主立宪思想与自由民主之观念是不可分的。明末清初思家黄宗表、顾炎武激烈深刻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主张限制君权,加强学校及社会舆论的作用。此可谓初期的出生于中国本上的民主思想。君主立宪思想在近代中国落脚和发展,是近代中国一再蒙导换割的过程中,几代先进中国人努力学习西方并谨慎借鉴的结果。鸦战前后的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虽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张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其政治思想仍未脱离封建正统思想。稍后的冯桂芬,虽被今人称谓划派不一,其思想却明显带有民主倾向。在中国政治思…  相似文献   

7.
马勇 《文史天地》2014,(7):18-20
正1898年的政治变革揭开了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序幕。光绪帝虽然没有明白作出这样的政治宣示,但其行动已经表明中国就是要向日本学习,就是要走明治维新的路,就是要构建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计划被推迟被耽搁,直至20世纪初新政再启,君主立宪重回中国人的视野,也由此涌现出一批职业政治家,他们在后来的政治变动尤其是从立宪向共和的转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南通张謇就是其影响最大者。  相似文献   

8.
颇受日本民众拥护的新生代政治家管直人在日本《中央公论》1998年6月号的题为“政党要与选民相结合”的对谈中说:“在日本,还没有通过民众创造民主的经验,也没有像法兰西革命、美国独立战争那样的市民革命的经验。明治维新虽说是一定程度的革命,但和民主革命有所不同。在太平洋战争后,虽然宪法规定了民主主义的框架,但基本仍是从明治延续下来的中央集权的以官僚为中心的国家”。的确,在战前的日本几乎没有通过民众创造的大众民主。明治初期的“自由民权运动”和后来的“政党政治”不过是西方的“舶来品”在日本的初步实践,并且…  相似文献   

9.
戴季陶政治思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国的思想家中,以主义名者似有两位:一位是孙中山,另一位就是以孙中山信徒自称的戴季陶。戴氏一生的思想具有鲜明的阶段性。辛亥革命前戴季陶的政治观点是比较模糊的,倾向于君主立宪;辛亥以后他的思想开始向民主共和思想转变,成为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利、中山身边的一名近卫战士;五四时期,戴季陶积极阐扬正在转变期中进步国民党人的思想观点,对五四运动、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都有一定的认识;大革命时期,戴极力鼓吹三民主义的“国民革命”观,以建立“纯正的三民主义”为名,出笼了臭名昭著的戴季陶主义:大革命以后戴氏积极推行和贩卖封建的法西斯主义理论,在现代中国社会起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断发以铭革命之志孙中山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命运奔走:1894年他上书李鸿章,主张变法自强,遭拒绝;同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896年孙中山断发改装,赴檀香山、美国和英国等地进行革命活动;1905年他创建同盟会,提出“民主、民权、民生”;1913年  相似文献   

11.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对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进行了批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倡民权、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主张。  相似文献   

12.
早期共产党人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沈泽民、李求实、沈雁冰等对文艺运动十分关注,他们主张文学必须为人生、为社会而作,革命的文学家要做好革命的文学一要投入民间,二要培养革命感情。早期共产党人的文艺主张超越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人的文学”的观念,直接推动了新文学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端棻《苾园诗存》147首,大部分写于流放新疆之后,诗歌揭露黑暗现实,批判专制制度,宣扬“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为贵州民智开发的先声。其内容与风格与“诗界革命”主张隐然契合。李端菜应该是“诗界革命”的宿将。  相似文献   

14.
在南社创立酝酿过程中.后来成为南社创始者、骨干和一般成员的“南社人物”.他们在承袭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对西方政治制度、学术文化思潮非常崇拜向往,竭力从西方学术文化中为反清革命和文化创造吸取力量和营养。这是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汇之一景.也是南社人物文化性格的一个特征。本文对此试作管窥。  相似文献   

15.
自戊戌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一个权力下移的平民化过程;相应地,反平民化(或者说精英化、贵族化)的声浪也一波波泛起。中国传统的平民概念至晚到两汉时期已经形成,辛亥革命时期的“平民”一词,既保留了传统的意义,也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当时知识界人士,特别是革命党人,不仅尊崇、同情平民,而且贬抑绅士与贵族,公然声称他们所进行的革命是“平民革命”,革命的目标是要建立“平民政治”。但是,革命非但没有使中国实现平民化,反而造就了一批新贵。然而历史是连续的,辛亥革命时期知识界平民意识的广泛传播,为五四时期平民主义思潮的澎湃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并构成近代中国社会平民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16.
“人权派”是本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政治派别。其代表人物是当时在上海任大学教授的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人。他们大都留学欧美,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套民主政治制度较为熟悉,对中国的国情则不甚明瞭。因而,他们便以其所接触到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为蓝本,以“保障人权”为旗帜,发起了一场较具规模的“人权运动”,“人权派”因此得名。“人权派”针对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提出了“保障人权”和“思想言论自由”、施行“法治“和“专家政治”等政治主张,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对“人权派”的政治主张及其所起的作用予以实事求是的论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在反对法国革命的过程中,伯克对卢梭的人格和政治哲学进行了严厉批评。他们的思想冲突根源于他们不同的个人命运、不同的政治和社会背景,特别是源自根本不同的社会历史观,从而导改革命和保守政治思想的歧异。卢梭崇尚自然状态,批判文明社会,否定现存的社会政治秩序,根据其社会契约论作出了乌托邦式的政治设计,在法国革命中引发了严重后果。伯克以维护英国光荣革命传统为使命,坚持有机的社会历史现,强调社会演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主张一种权力平衡的社会政治秩序,防止权力滥用。伯克和卢梭的思想冲突反映出深广的思想和时代内涵。他们对民主这类重大政治问题的阐发和批评在今天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与新文化运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游欧前梁启超的文化取向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游欧归来梁增加了反省现代性的思想支点,其与新文化运动原主持者间的关系是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就是认同新文化运动所彰显的几大原则:关注新青年,支持青年运动;民主与科学;精神解放,思想自由。所谓存异,即在于对“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一“新文化的精神”的理解与把握,不尽相同。他主张对西方学说也不应盲从,坚持反对“科学万能”论,将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视角有力地引入了中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反对全盘否定,主张借助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重新估价和整理国故,以发展新文化。梁的存异有所见也有所蔽,须作整体把握,不能以偏概全,简单否定。五四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归趋两个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革命;体现新文化运动在学术文化领域进一步深化的“整理国故运动”。梁是新文化运动的骁将,他由反省现代性.归趋整理国故,仍不失其独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马勇 《安徽史学》2012,(3):13-27
在辛亥传统叙事框架中,袁世凯重出江湖后一味搅局:先是利用武昌危机与清廷讨价还价攫取权利;继则用清军打压南方,威逼革命;终则利用南方革命党人逼退清帝,进而交换中华民国大总统宝座,"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成果。这个传统叙事框架在过去特殊年代自有其解读的合理性,但显然不是从史料发出,用事实论证,多少带有以袁世凯后来帝制自为倒推其重出江湖时的心情和作为,与历史事实具有相当差距。本文根据新旧史料最大限度还原袁世凯在武昌起义后的一段心路历程,重建袁世凯从君宪到共和的踌躇、无奈、顺势及转变的限度。本文认为,作为晚清重臣,袁世凯从维新到新政,再到仿行立宪,一路走来,基本上充当着晚清政治变革重要推手,他们那一代政治精英能够认同的也就是君主立宪,所以袁世凯重出江湖后的政治选择就是利用政治危机推动政治变革,实现君主立宪,只是当君主立宪被各方面抛弃后,袁世凯方才顺势而为,变成一个有限的共和主义者。  相似文献   

20.
唐太宗武德九年分封功臣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赵海滨 《史学月刊》2008,(10):125-127
在唐朝前期的政治舞台上,先后有两批功臣集团特别引人注目。第一批是在太原拥立李渊起兵反隋的功臣,这些人后来被称为“太原元谋”或“太原元从”。第二批是追随李世民参加“玄武门之变”直至把李世民送上皇位的功臣。为了区别于太原功臣,根据他们与唐太宗的密切关系,我们把后者统称为“亲信功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