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炳延 《神州》2011,(30):40-47,114,2
叶培贵,当代著名书法家,1968年生于福建顺昌,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1998年获文学(书法)博士学位,为我国首批两名书法博士之一。曾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  相似文献   

2.
温志宏 《世界》2006,(9):30-33
周志高,江苏兴化人,1945年出生,笔名季高、辛默等,乃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志高先生对于中国当代书坛的影响,是由1977年于上海首创中国书艺类杂志《书法》开始。其时,中国文艺界复苏在即,书业待兴,《书法》于书艺发展的促进作用,正如启功先生所言:“有筚路蓝缕之功,历十余年而其绩弥盛。”由此而始,志高先生数次创  相似文献   

3.
单国强 《神州》2011,(27):51-57,50,1,113
孟繁禧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尤以楷书著称,他成熟的楷书风格,端庄典雅,凝重大度,既具深厚的传统功力,又富雄强清朗的时代气息,树立了当代楷书的一种范式,故曾被中央电视台邀请担任书法讲坛楷书主讲,向大众传授楷书技艺。  相似文献   

4.
陈宇 《神州》2011,(24):61-62,60,63,113
苏东坡说,"论书兼论平生",这是中国式文艺批评的一种方式,因为中国艺术讲求积累,讲求艺如其人,所以这种品评模式就变得非常适合评论中国艺术了。我非常注重一个艺术家的出身,这倒并不是说注重他的身份,而是注重他的艺术与学术的经历与门径。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学术门径与经历往往会产生独立与独特的艺术观念。说起张维忠,我们最早相识于在四川成都举办的"世纪书  相似文献   

5.
初唐书论,最重要的是孙过庭的《书谱》。这篇三千七百字的煌煌大论,内容涉及中国书学各个重要方面,揭示出书法艺术的本质及许多重要规律,实为我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一部县有里程碑性质的著述,标志着中国书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辉煌的阶段。这里,着重介绍《书谱》对书法艺术“表情”本质的揭示与阐发。  相似文献   

6.
历代书画家、理论家但知中国画受书法之影响,却忽略了中国书法也受着绘画的强烈影响。本文从艺术史角度阐述了书法中引入画法的过程,论证了书画在视源性即形象性上同源;分途独立之后,书法以笔法影响绘画,绘画则以墨色影响书法。从而于书画的本质及其关系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李豫  于东 《世界》2005,(10):54-54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书法艺术的普及性也令人叹为观止。自殷商至今,至少已有3000多年历史,中国书法不仅根植华夏大地,而且远播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和西方国家。这从金秋十月于天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上便得到了最充分的佐证。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三  相似文献   

8.
尹菱  魏一凡 《文物天地》2023,(S1):79-84
在博物馆历史文物的展览中嵌入当代艺术品并不鲜见,但是成功案例不多。2022年开幕的“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在此做了非常有价值的尝试。该展览走出线性时间叙述的窠臼,以一种空间铺陈的叙述手法深入挖掘中国古今文人的内在气质,并将考古的学术精神应用在展览中,剥丝抽茧,逐渐显露出展览的“魂”。以该展览为例,借鉴美术史学家巫鸿关于“总体空间”的基本思想,阐述空间叙述在古今融汇的展览中的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认真总结九十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思想遗产,是反思以往和展望未来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五四时期,唯物史观的传播风靡一世,为我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信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创建之初,李大钊等先驱者撰写的论著,已鲜明地显示出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学术品格。继之,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例示了研究古史的一条大道;长达十年的中国社会史论战,进步学者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学术探讨和社会调查,批驳了错误观点,论证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秦至鸦片战争前为封建社会,这些正确结论大大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推进了伟大的革命事业。至抗战时期,以翦伯赞、侯外庐、范文澜等为代表,一致明确地以普遍原理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为指导思想,从事理论创造和撰成一批力作,从而使以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得到壮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笑蜀 《炎黄春秋》2007,(2):9-15
苏联的社会主义,那时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主义 笑蜀:李锐老,在2006年10月14日央视播出的“纪念长征七十周年文艺晚会”上看到你的镜头,很高兴。 李锐:我也算老资格。抗战以前入党的党员嘛,抗战以前的党员都属红军那一代。  相似文献   

12.
张艳 《近代史研究》2012,(1):150-15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术界对传统和当代中国乡村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相关研究成果令人瞩目。为了总结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的经验,进一步加深和拓展该领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了“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生产·消费·地权·租佃关系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世界》2003,(6):17-20
许多读者对《丁丁历险记》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但对它背后发生的故事,却所知甚少。《丁丁历险记》中有一位中国人叫张充仁,他是埃尔热在创作《蓝莲花》时认识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后来成了《丁丁历险记》中惟一的一位有名有姓的真实人物。——张充仁日后成为中国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创作了大量的绘画、雕塑作品。埃尔热和张充仁的友谊在欧洲流传广泛,在中国却鲜为人知。现在,张充仁的女儿——现居住在比利时、担任比利时《丁丁历险记》销售总代理的张以菲女士,借《丁丁历险记》新版图书出版之际,为中国读者写来了一封信,披露了这一段感人的故事,还提到了书中隐藏着的秘密。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0月25日至28日,“中国和平发展与海外华侨华人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国务院侨办政研司与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暨东南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会议围绕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华商与中国、华侨华人社团和华文教育与侨务资源培育等四个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国务院侨办许又声副主任、厦门大学王豪杰书记和厦门市詹沧洲副市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共有80多位正式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提交论文50多篇。其中与会的境外知名学者包括: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王灵智教授、旧金山州立大学谭雅伦教授、洛杉矶加州大学周敏教授、俄亥俄州立大学袁…  相似文献   

15.
<正>江南地区自唐宋时代开始,即逐渐占据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并始终处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前沿。明清时代,江南地区为数众多的商业市镇广泛兴起,商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剧,更引起了为数众多的中外学者的注意。某种意义上讲,"江南"不但成为学者们了解唐宋以后中国整体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窗口",也成为他们施展"历史学技艺"的学术舞台。然而,天涯之大,何处才是"江南"?面对这个问题,历史地理学家可能会向我们娓娓叙说秦汉以来"江南空间意涵不断演变的故事①,经济史家则会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经济区域"的"江南"到底应该如何界定②,而在思想文化史家看来,"江南更多的可能并不是一个地理实体,而只是一个文化的"地理意象"③。  相似文献   

16.
2018年7月29日至8月3日,第十八届世界经济史大会(国际经济史学会发起三年一届)在美国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MIT)召开。此次大会由国际经济史协会主办、麻省理工学院及哈佛大学等承办,来自全球1000多名学者出席该会,除了开幕及闭幕2次全体大会学术报告(plenary session)外,在5天的会议中,按照讨论的专题共设203个并行举行的会议专场(parallel session),主题涵盖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