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润花 《民俗研究》2002,(4):205-208
王江叶,女,1955年出生于山西省灵丘县只庄乡王村,三岁时随父亲"走西口",到了内蒙,十多岁后才又回到故乡.走西口的人,在口外过年(春节),像在山西老家一样,家家都要贴窗花,但是当地却没有卖窗花的集市,所有的窗花都要自己剪出.一个女孩会剪纸,剪得好,不仅会得到好多人的夸奖,而且能成为将来嫁个好人家的"资本".因此,走西口的人在艰苦生活中,也不忘将剪纸的技艺作女红的重要项目来训练自己的女儿.剪纸的活动在走西口的女人中十分流行,女孩们因此有机会凑在一起互相学习,切磋交流,也成为她们生活的一种乐趣.王江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会了剪纸,而且很快成了出类拔萃的一员.  相似文献   

2.
关于走西口的“西口”流行于晋、蒙、陕、冀交界处的二人台剧种中,有一出最富有代表性的剧目就是“走西口”。该剧的剧情叙述了新婚不久的太春玉莲夫妻,迫于生计,丈夫不得不出口外谋生而忍痛别离的故事。剧中那依依恋眷的表演和撕心裂肺的唱腔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戏剧“走西口”外,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走西口也有相传。那么走西口的“西口”到底是指何处?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泛指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既然“西口”是戏剧所叙,就不一定在“实”字上加以考证,清代山西遭年馑绝非一次两次,大批饥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晋西北河曲、保德、偏关三县和内蒙古南部村落的对应性调查.分析了走西口移民对祖籍地晋西北和迁入地内蒙古南部公平来的民俗文化变迁。从民俗学角度对走西口移民的生活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4.
“走西口”与近代内蒙古中西部的土地荒漠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学术界对走西口移民及其对当地开发所做出的极贡献已有不少探讨,但对口外移民在当地开发中的消极影尚无专题研究。本文主要考察走西口移民活动与近代内蒙古西部土地荒漠化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华北人口、资源、环境史究的开展及当今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或有所裨益。笔者之所以择内蒙古中西部,即今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东、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一带(其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民国时期绥远省),是因为这里是走西口移民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响最显著的区域。走西口概况“走西口”又叫“走口外”,指长城以内晋西北、雁北、晋中和北…  相似文献   

5.
郝平生 《沧桑》2010,(4):164-165
清代以来,统治者重视农事,社会长期稳定,全国的人口总数迅速增加。内地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人地矛盾空前尖锐,迫于生计,内地大批人口向东北、西北等边缘地区迁移。晋、陕等地百姓大量涌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即归化土默特地区,史称"走西口"。伴随着"走西口"的移民进程,口外蒙古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生活习俗等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在绥远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移民文化区。大批山西人以"走西口"的方式,将属于农耕文明的晋文化带到归绥地区,使当地由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变为农牧并举的多元化社会。  相似文献   

6.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被称为近代中国的三次大移民。相比于中国古代数次移民浪潮和当代意义上的移民活动,这三次大移民具有明显的几个特点:一是时间漫长。三次大移民的起始与终结,并不局限于1840—1919年这个历史教科书规定的中国近代时限之内,实际上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就已经出现,五四运动之后也远没有停止甚至还掀起高潮。三次大移  相似文献   

7.
汪德钺反对跪拜礼,真读书人也!"三跪九叩"是清朝定的礼仪,双膝跪地下三次,磕九个头,以为最敬重,可也太麻烦了,且耽误时间。《清会典》:"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其他朝仪亦如之。"行跪礼之后还得不到坐,陈奏或听旨都得站着。清朝之  相似文献   

8.
无奈西口路     
《神州》2011,(7)
走西口所起家的晋商,如常家大院、乔家大院等多产生在山西中部与南部,他们起初走西口,也因贫穷,与晋北人一样,由于生活所迫。只是一部分山西人,在走西口后发家回晋,起房盖屋。他们在外出淘金的过程中,看到了商机,于是把内地的皮革加工手艺运用到口外,把口外有着足够原料的皮革运回内地,他们把生活必需品通过一条商路进行交换,以至后来出出进进,打开了一条通往外蒙国家或俄罗斯恰克图的商业之路,所创下的晋商辉煌,为后人称道。  相似文献   

9.
《神州》2011,(7):54-57
我的故乡在长城脚下、晋蒙交界处的塞北右玉县——历史上,她最为显著的地理标志,当数长城"杀虎口",亦称之为"西口",即著名的"走西口"的那个西口。曾经,古道之上,一曲悲歌,伴随着漫天黄沙与狂风,说不尽西口路上辛酸往事、悲欢离合。是的,西口古道尽管是条有名的古商道,但也是一条人口大迁徙、大逃荒之道,留给后人太多凄凉、苦痛、艰辛、乃至于不屈与抗争的记忆。  相似文献   

10.
古淮 《文史天地》2011,(2):42-45
现在的公仆们若都有惧"四知"之心,百姓之福!国家之福!中国在帝王统治的时代,不乏直谏之臣。他们认死理(儒学之理),撞着南墙不回头;他们绝对忠于君,也绝对严于己,戆直得令人起敬,也傻得令人叹息。有了他们,中国历史呈现出某  相似文献   

11.
走西口     
正民歌《走西口》:哥哥我走西口,小妹妹呀实在难留,手拉着我哥哥的手,送我送到大门口。哥哥我出村口,小妹妹呀有句话儿留,走路那个走大路,人马多来解忧愁。紧紧地拉住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止不住的流,只恨哥哥我不能带你一起走,只盼哥哥我早回到家门口……  相似文献   

12.
走西口     
长歌 《中华遗产》2013,(10):90-103
西北民歌《走西口》,在晋、蒙、陕、冀交界处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它以朴实的语言、悲怆而缠绵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西口”究竟在何处?人们为何要舍命走西口?一段悲壮的移民史就在《走西口》里上演。  相似文献   

13.
朱琳 《文史月刊》2010,(12):69-70
<正>山西河曲民歌《走西口》,描述了近代山西人出外谋生时,一对新婚夫妇生离死别的悲苦。一曲《走西口》,传唱数百年,黯然动人肠。  相似文献   

14.
晋商传奇     
《神州》2011,(7):26-29
走西口,有着说不尽的艰辛与酸楚,绝大多数人籍籍无名,甚至魂断西口路。但在庞大的从杀虎口"走西口"队伍中,始终活跃着一批商贩的身影,他们中的成功者一步步走入傲视海内的一代财雄之列,这便是曾经名闻天下的晋商。最富传奇色彩的是,杀虎口走出一个名闻天下的"大盛魁"。问堡内年纪大些的人,喜欢说古的会娓娓道来: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时,杀虎口驻军是费扬古部队  相似文献   

15.
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紧紧地拉住哥哥的手,汪汪的泪水扑呖呖地流!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这首家喻户晓的民歌《走西口》,唱的是长城以南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背井离乡去往长城以北闯荡的故事,杀虎口就是这歌中所唱的西口之一。  相似文献   

16.
唐代进士科“止试策”考论——兼及“三场试”之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进士科“其初止试策”说始于唐 ,五代时又将之与“三场试”相联系 ,后世相沿 ,几为定论 ,然其说颇可质疑。贞观八年“诏加进士试读经史一部” ,其“试读”即口试之帖经。贞观二十二年进士科已有“文”、“策”两个试项。上元、仪凤年间进士科已有帖经 ,显庆四年也有试“表”、“箴”之先例 ,此外还有试“一小经”之“旧例”。永隆二年《条流诏》确立“二项 (场 )试”制度以前 ,已经存在着实际上的二项试 ;开元二十五年《条制诏》确立“三项 (场 )试”制度以前 ,也已存在着实际上的三项试。它们为最终形成诏令、确立制度提供了经验和基础。二诏所立试制不同 ,两相比较 ,尤能见其变化之脉络与重心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卫才华 《民俗研究》2008,(4):119-135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位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曾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历史上中原汉民族与北方各少数民族发生着冲突与交融,这里是人口流动最为频繁的地区,成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移民发生地。明清之际,山西形成了声名远播的“大槐树移民”和“走西口”移民,  相似文献   

18.
丘晖华 《神州》2020,(4):20-20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题记李白和杜甫是千古并称的两大诗人,郭沫若先生将他们称作“天上的双子星”,闻一多先生将他们视作“诗中的两矅”,而他们的友情,也不得不让人慨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与李白相比,杜甫年轻十余岁,天宝三年,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二人同游梁宋、齐鲁之地,寻仙访道,谈论诗文,结下了真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9.
宋大晟编钟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徽宗朝所铸造的大晟编钟,其形制取法于当时出土的宋公成钟。《续考古图》卷四日"崇宁三年甲申岁(1104年)孟冬月应天府崇福院掘地得古钟六枚,以宋公钟又获于宋地,宜为朝廷符瑞,寻上进焉。"《广川书跋》卷三曰"崇宁三年应天府得古钟六于崇福院",并记六钟为黄钟之宫,大吕之角,太簇之徵,夹钟之商,姑洗之羽,□□之□。宋改宋州为应天府,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相似文献   

20.
李自成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兵败潼关,但却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推翻了明王朝,其兴盛真可谓快也,而同年的四月又被迫退出北京,在京总共四十余天,其败亡之速至今仍叫人深思。本文主要从李自成政权的"士心"得否方面对李自成失败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