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龙武侠小说《陆小凤》讲了几个侠客破案的故事,同时它又是一个关于罪恶、正义的童话,更是作者关于人生范式的表述。小说中的主人公西门吹雪是自负孤独型的英雄,他追求的是"顶峰经验",代表的是一种矢志向道、无暇他顾的人生范式;陆小凤是自由欢乐型的英雄,他的生活充满浪漫和热情,其形象的本质在于把人的人格从社会习俗和社会道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代表的是一种自由不羁的人生范式。  相似文献   

2.
《过于喧嚣的孤独》是捷克作家博·赫拉巴尔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孤独意识另人深有感触并引发深思,可以说这部作品所营造出的与世隔绝的出离氛围是其之所以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文章旨在探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的孤独意识,以此更好地理解作家作品。  相似文献   

3.
无论张爱玲怎样投入到俗世生活的中心去津津乐道灯红酒绿和笙歌艳舞,她小说中的人物却总是穿透岁月,穿透她有意强调的城市繁华,给人一种无限蔓延的孤独感。所谓“大隐于世”,笔者以为,小说中人物所体现出的这种令人隔膜和凄冷的城市孤独,正是张爱玲的一种创作风格。那么具体到小说《琉璃瓦》,这种繁华掩抑的孤独是如何在张爱玲笔下表现的呢?冷漠的亲情营造孤独意境由于作者张爱玲本人从小生活在一个冷冰冰的家庭中,没有得到过父亲的慈爱和母亲的温暖,所以她的作品中很少能见到合乎常伦的亲子关系。“《心经》中的父女之爱是畸形变态的。《花…  相似文献   

4.
人生在世难免孤独。看着暮色中一片黄叶飘然落下,望着载有知己的列车徐徐远去,这是一种孤独;众人附和一种说法你却固执己见,这是一种孤独;红火热闹的地方不去,鼓噪喧腾的场所不登,这又是一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一个孤独的智者。他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终生,却始终是孤独的。他的孤独源于他站得高、看得远,别人难于企及,源于他对自我信念的坚守和执着,源于曲高和寡后的知音难觅。孤独使得孔子更加深刻、更加崇高,最终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高标,成为了后世无数求索者效仿的楷模。  相似文献   

6.
都说海是最宽广的,最孤独的,它是上帝为人类流的泪水。海带着蔚蓝的心情,在蔚蓝的海里,感受无限的包容。纳百川的海将它们糅合,无论在陆上曾经多么澎湃的江河,海都以平和的心接受,接受江河激情的力量,涌起海浪。但海不允许一丝浮躁和不羁。海就是这样——人们给予的,不全要,它留下该留的,成就了伟大的孤独。没有什么可以让海失去理智,海总是静谧的,波澜不惊。珍珠闪烁的沙滩上跳跃着的几块黑礁石,是海思考时跳动的眉毛。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废名是最具有艺术创作特色的作家之一,也是最孤独的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由于散文化太重,使得文体显得奇僻生辣、思想深奥混乱,给人一种晦涩难懂的感觉,而不被同时代的作家、批评家和读者所接受、认同。废名的文学道路是一条充满着荆棘、艰辛的寂寞之路,他的文学人生则是与孤独相伴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很多研究者认为,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的作品是对父权的反抗、是对孤独的逃避。但是,除了因为父性力量的过于强大,母性力量的极度弱化也是造成K.们抗争失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女性拯救一直是西方文学传统中一个不变的主题,但卡夫卡的笔下从未出现过一位强大到足以扭转乾坤的母性形象。因此,K.们①只能孤独地生存和抗争在永远倾斜坍塌的世界中,这也就在K.们开始追寻之前就对他们的悲剧性结局做了注定。  相似文献   

9.
王美龄 《神州》2014,(2):7-8
萧红以她独特的艺术感受力和表达才能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这种别具一格的"萧红体",自传式叙事方法是她自觉的审美选择与追求。这种自传性的怀旧笔调以及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它们给萧红小说带来特殊的艺术效果,营造了强大的小说的情感容量。在她最具风格的小说中,都有一个作为抒情主体的自我形象存在,作为一位充满了矛盾的多重性色彩的女作家,她渴望自由却又害怕孤独,逃避孤独却又常常陷入孤独,她渴望男性的温暖、友爱、保护却又总是被他们伤害、歧视、抛弃,她一直在忍受着各种各样的痛苦却又无限的渴望着他们的关怀和爱护。因此她的小说中蕴藏着丰富的抒情主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位女作家丰富的情感主题。  相似文献   

10.
张玉琴 《沧桑》2009,(2):153-154,168
弗洛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学术贡献之一是对人类自由进行了独。到的剖析,指出在追求自由的进程中,人类摆脱了封建的束缚,却迎来了新的羁绊,处于困境中的现代人出现了极力逃避自由的反常现象。当前,我国社会民众心理也存在着极力逃避自由的现象,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T 《世界》2011,(11):228-235
海洋的广阔与自由、赖以生存的帆船的狭小和孤独造就了加勒比男人的简单和狂热。孤独并自由着,这是上天赋予加勒比男人的特别天赋,而朗姆酒则是对他们英雄梦想的最佳安慰。  相似文献   

12.
围桌吃饭。我,还有我那一堆朋友,都觉得自己的最终生活场景是一个人呆在老人院到死。这种孤独终老的预感,竟跟我们现时是否有伴侣、目前是否真心相爱无关。我们从高等教育及工作实践中,得到一套思维方式,将所谓收集素材、整理归纳、提升总结,用到自己身上,结论却是相当悲观的。抛开本人相貌、身高、  相似文献   

13.
正推荐理由:科技越来越创新,人们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QQ、微博、微信上的好友成千上万,可为什么我们还是觉得越来越孤独?打开这本由北京凤凰联动引进的,韩国最具影响力的心灵导师、百万畅销书作家韩相福的最新励志读物《忍得下孤独飞得上云霄》,有关孤独的问题,你都能在这里找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14.
刘韶娟 《沧桑》2009,(3):237-238
有一种孤独,来自于内心,如秋水般深刻,无论外界如何喧嚣,都难以撼动他内心的孤独感。沈从文的一生,就生活在这种深刻的孤独之中。  相似文献   

15.
武晋科 《沧桑》2011,(1):262-263
保罗·奥斯特发表于1982年的《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其文学创作生涯的处女作,这是一部带有后现代性的非典型性传记。文本对于传统传记体这一文学类别具有明显的创新,作者运用全新的时间叙事策略来书写传记。本文运用相关叙事时间理论,从时序、时长、频率三个方面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中时间叙述策略分析后认为,作者正是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时间叙事技巧去构建文本以及表现后现代语境下对于生命和生存的体悟。  相似文献   

16.
韩丹 《神州》2012,(25):7-8
本文试图通过主要人物毕司沃斯先生的民族情结、人生经历、个人性格,及作家奈保尔的个人经历和创作态度来分析小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毕司沃斯先生孤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孙默 《神州》2012,(28):8-8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百年孤独》中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作为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二代,他历经了小镇马孔多近百年的岁月变迁。正是他的登场,小说中第一次明确的出现了"孤独"意象。他是作品中孤独气质最为突出的角色,成为整部作品"孤独代言人"。  相似文献   

18.
《咏怀诗》的最深层意识就是孤独意识。文章结合魏晋之际的时代背景及阮籍的个人经历,从阮籍理想的矛盾冲突着眼,探究阮籍孤独意识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好多年前我看的一部漫画里,有一小节就叫这个名字——“远距离恋爱的孤独”。主人公的恋人是个冰球运动员,在外面四处比赛,二人总不得见。有一天他终于回了家,和她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主人公忽然猛击男友头部,对方大声叫疼之时,她轻描淡写地说:“我只是想确定你是不是真的。”该漫画情节老套,看过就忘,只剩下这点儿。这年代流行海外求学,  相似文献   

20.
孤独的尘埃     
<正>城市的热闹和繁华,是城市外在的形式;城市的隔膜和孤独,是城市内在的特质。置身城市中,路途依然遥远。在遥远的路途上,冷也好,热也罢,一生中有很多时间注定要漂泊在设定的人生走向里,漂泊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丛林中。城市,在人类大脑和双手的合力作用下日益繁荣壮大,反而衬得人类自身愈发孱弱渺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