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传人物资料的价值取向──编纂《绍兴市志·人物卷》的体会绍兴市地方志办公室何信恩吾乡先贤、方志学大师章学诚先生有言:人物志乃“志中之髓”,志中之志。社会主义的新方志固然要增加经济等方面的内容,人物志的比重也不会象旧志那么大,但仍是志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  相似文献   

2.
关于志书的主要功能和目的以及地方志赖以存在的基础,概括为通俗的一句话,即“服务于现实”。编修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经世致用”的思想为历代志家所推崇遵循。清代著名学者意学诚曾说:“史志之书,有神风教者,原因传述忠孝节义,凛凛烈烈,有声有色,使百世而下,怯者勇生,贪者廉立”。又说志书“下为谱牒持平,上为部府征信,实国史之要删也。”李奉翰在《乾隆永平府志》序中称方志为“辅治之书”。旧志的功能被概括为“资治、存史、教化”,其主旨乃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现实服务。社会主义时期编修新方志,是对我国绵延…  相似文献   

3.
章学诚首倡方志"前志列传"思想,主张于志书中为纂者作传并总结前志得失。在《和州志》《永清县志》《湖北通志》的编纂实践中,章学诚设《前志列传》并撰写序例,阐述设前志列传的必要性并编写凡例。章学诚方志前志列传思想拓展了方志列传外延,创新了旧志编纂体例,集中体现了其志属信史的方志理念,是章氏方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方志前志列传思想,不仅有助于深化章氏方志思想研究,同时也对新旧志书编者署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去年夏天 ,我在北京《志书通鉴》座谈会上曾建议 ,不要再用“旧志”和“新志”之称 ,应该改为“历代方志”和“当代方志”。会上有些同志表示赞同。其实这是一个应该弄明白而又偏偏被忽视的问题。“正名”历来为学者所重视。经过若干时间之思考 ,我感到有必要作短文再作一些说明。“旧志”之说由来已久 ,而且在方志界相沿成习 ,但此说并不正确。前辈方志学家朱士嘉等有《中国旧志名家论选》一书 ,书中所谓“旧志名家”范围是从 1 6 76年至 1 94 0年 ,从顾炎武至黎锦熙。《中国方志大辞典》一书中专设有“旧志用途”一目。仓修良著《方志学通…  相似文献   

5.
素以述地、记人并重见称于世的我国方志 ,深受《史记》以来的正史人物传记的影响 ,历来重视人物事迹的记述。人物志一向在志书中占有较多的篇幅 ,故有“古今方志半人物”之说。如清末《吉林通志》2 6 0卷 ,人物传就有 5 0卷之多 ;民国《黑龙江志稿》共 6 2卷 (不包括《大事志》) ,人物传有 9卷 ,若加上《职官志》卷四十九的“宦绩”的 1卷 ,则共有 10卷之多。人们常说方志具有“资治、教化、存史”的功用 ,方志人物志这方面的功用尤其显著。这是因为人物志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体裁有传、表、录多种 ,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层次和角度记述…  相似文献   

6.
一、旧志人物类目特点方志的记载对象主要为人,人物一目在方志类目中地位很高,其分量之轻重直接关系到方志之姓“地”还是姓“史”。方志仿效正史列传添人物传内容,始于宋朝的《临安志》,此后细目愈分愈多,名宦、儒林、文苑以及选举、封爵、职官、列女等,当世风气所重者,均详细记载,其编纂内容和方法基本上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7.
张宏 《浙江方志》2002,(6):22-24
古人说:“治天下以史为鉴,治郡国以志为鉴”。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是记载一个地区上至天,下至地理,从自然到社会,从政治到经济,从历史到现实,从人物到风貌一应俱全的全面、系统、准确的社会大观的综录,可以起到“资治、教化、存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沧桑》2011,(5):131-131
郭思宝在《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24期上发表文章提出拓展读志用志渠道:1.推动地方志信息网络化建设。2.从单纯编纂出版纸质书到用多媒体修志用志并举。3.编纂各类地情书,满足读志用志者兴趣需求。4.旧志整理挖掘资料价值,发挥志书作用。5.建设博物馆、方志馆,发挥“教化”功能。6.经常性开展读志用志活动。  相似文献   

9.
《广西通志邮·电志》注意以事系人岑立登《广西通志·邮电志》,历经8年辛勤耕耘,数易志稿,19.93年7月,经自治区通志馆终审定稿付印。该志用以事系人的方式,较好地增强了对人物的记述。人物记述,旧志有之。当代方志学者提出,新编地方志要有“人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图和表是方志体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方志编纂的重要方面,也是撰写方志的历史传统。它的表述形式.具有形象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翻开历代所有志书,均有疆域图、城池图、山川图和沿革表、户口表、赋税表、气候表等等。故云:“无图不成志,有志必载表”。这早已成为定例。正如旧志书凡例载:“图、表、志、传,四者不具不可以为志……。今志首图,次表,次志,次传,悉如史例。”既然图表在旧志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艺志》是旧方志的重要组成部份。“艺”这个概念内涵比较单一,特指艺术当中的学,其作品有多种体裁式样。在首届新方志编纂中,依例设《艺志》的不多,设《化艺术志》的却很普遍。新方志将化与艺术合为一体设置,其篇目的涵盖面已大大增加,不仅继承了旧志传统,而且有所发扬创新,体现了方志化的进步。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新方志的《化艺术志》忽视甚至放弃辑录学作品,不能不算是一大缺陷。  相似文献   

12.
一、大事记的功能定位 旧志中没有“大事记”,却有类似大事记的体裁,其端绪至迟见于南宋。绍熙三年(1192)曹叔撰《永嘉谱》,首列“年谱”,“似为方志有纪之始”。迫嘉定七年(1214)高似孙撰《剡录》(即嵊县志)以《县纪年》为首篇,用编年体记载全县大事。历代方志不断有人效法,但称法不一,其在志中的位置也不一。  相似文献   

13.
修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作用。地方志工作如何拓宽资源转化利用空间,创新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本文试以邵武市地方志工作为例。谈些个人思考。一、邵武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据统计,邵武自宋至民国。纂修县志可考者有10部左右,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大多已失传,今仅存明代、清代、民国计4部。新编《邵武市志》首轮、二轮均已出版发行。除此,全市还编纂有《福建中央苏区纵横(邵武卷)》《邵武教育志》《邵武林业志》《邵武工商志》《邵武水利志》《邵武统计年鉴》《通泰纵横》《邵武文史资料》等方志成果。新编志书不仅在内容上突破了旧志书仅“县志”和“山志”较为单一的门类,而且构成了丰富的方志成果群。  相似文献   

14.
慎重鉴别古代方志资料的真伪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编修新志在引用旧志资料时尤应注意其准确性。晚明和清代闽西南方志如[乾隆]《龙岩州志》误载“抚瑶土官”之事,系引自[万历]《漳州府志》,而此志又引自万历之前毗邻闽南的粤东方志资料,以至以讹传讹。因而在引用旧志资料时,须通过理清其来源,慎加鉴别。  相似文献   

15.
安次县志的编纂始于元代,现存最早者为明代天启年间郑之城编纂天启《东安县志》,至清有康熙《东安县志》、乾隆《东安县志》,民国间有《安次县志》。通过述论历代安次地区方志的编纂情况、现存状况以及史料价值,同时,从历史沿革、河流变迁、土地流转及白银使用等方面对安次现存方志(《安次县旧志四种合刊》)进行研究,希望为区域方志的进一步挖掘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李思成 《文献》2024,(2):33-55
学界以往认为《寰宇通志》多取材于唐宋元地理总志,该说法并不准确。将历代地志的相似文本聚合分析后发现,《寰宇通志》并未查对过唐宋地理总志原书,有关内容均从《元一统志》或各地方志中转引而来。再与现存《永乐大典》及明初方志比对可知,《寰宇通志》所用的方志主要来自明文渊阁藏书,即《文渊阁书目》中“旧志”“新志”所著录者,而极少采用景泰年间新征集的方志。明文渊阁原有方志或因纂修《寰宇通志》而被整体移至左顺门史馆,即王国维所称“别置他处”。厘清《寰宇通志》的史源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该书在保存明文渊阁藏方志、还原元明地理总志文本生成过程以及保留元人避忌改窜原文痕迹等方面的文献价值,从而凸显其对元代及明初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谈谈旧志点校问题──兼谈《黑龙江志稿》的点校闻衡一编纂新方志,离不开参阅旧志,对此我们在修志工作中体会颇深。这是因为,编纂新方志必然要述及历史,而记述一地历史最为全面系统的文献非旧志莫属;从体例、写法上说,新志亦须借鉴于旧志,只有充分了解旧志的长处,...  相似文献   

18.
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提出,“编纂志书,是修志单位的重要任务”,“用志是新时代方志事业的新特点、新发展。用志是服务当代,以志为鉴的重要任务。用志的方法要改革,各地和方志界要大胆探索”。修志是用志的基础,用志是修志的目的,历代修志都强调“经世致用”。我的体会是:方志工作者要把修志“服务当代”贯穿到修志的全部过程,即在修志的过程中,利用搜集到的地情资料,搞一些“短、平、快”的产品,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在修新志之前,要以旧志为借鉴,要读旧志,用旧志,要在“用”字上下功夫。读旧志可…  相似文献   

19.
《沧桑》2011,(3):136-137
范洪涛在《中国地方志》2010年第9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志书对科教文卫内容的记述,新方志与旧方志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上海已出版的31部新方志与旧志比较,有以下特点:重视科学技术的记述;重视对教育的记述,内容比旧志大为充实;文化、卫生、体育独立设篇章记述;精神文明建设也较多设置独立篇章。  相似文献   

20.
评章学诚《和州志》宫为之最近在整理安徽旧志的过程中,有机会阅读了现存的8部和州志书。相比之下,觉得章学诚的《和州志》并非象人们所说的那样是章氏方志理论的初步尝试,倒是应该说是他用史体代替志体来实现他“卫道泥古”史学思想的初步尝试。正因如此,章氏的《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